北三縣半隻腳邁入北京,近200家園區或享產業協同分工紅利

北三縣半隻腳邁入北京,近200家園區或享產業協同分工紅利

“北三縣”這塊中國最大的“飛地”,終於要從曖昧的北京東變為實質意義上的北京東了。

3月17日,國家發改委公佈《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從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格局、生態建設、產業發展等11個具體方面為“北三縣”和通州區未來一體化發展劃定路線圖。

規劃範圍包括北京市通州區和河北省廊坊市所轄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行政轄區範圍,國土總面積2164平方公里。有關部門旨在將這區域打造成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北三縣半隻腳邁入北京,近200家園區或享產業協同分工紅利

戶籍制度單列管理,北三縣半隻腳入京


《規劃》指出,創新人口人才管理政策。通州區嚴格執行北京市人口積分落戶制度,河北省實施北三縣戶籍制度單列管理。推進實施“人才資源共享工程”,建立統一互認的人才評價和行業管理政策,尤其是在高新技術產業認定、人才評價等方面。

同時,《規劃》要求推動北京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向北三縣延伸,統籌區域公共服務設施佈局,建立公共服務協同配套推進機制,逐步縮小兩地公共服務落差。統一社會保障標準,逐步提高北三縣醫保、養老、工資、城鄉低保等社會保障標準。

教育方面,要推動北京優質教育資源向通州區與北三縣佈局,鼓勵以合作辦學、建立分校區等方式,促進北京優質教育資源向通州區與北三縣轉移;養老方面,

鼓勵北三縣建設醫療衛生與養老相結合的服務設施,引導北京優質健康養老資源向北三縣延伸。

雖然北三縣劃入北京的傳言由來已久,但從此次《規劃》出臺可以看出,僅實施戶籍制度單列管理,該區域協調發展不一定非要通過併入的手段來實施。但是“北三縣”人將逐漸與通州人享受同樣的公共服務、社保,並按照相同的標準,建設發展城市。

對此,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曾表示,北京很多郊區縣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其發展程度也並不一致,有的區域依然較為落後,這些區域並沒有通過在一個行政區域下更好的發展,因此,簡單的行政合併未必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率先破解交通瓶頸,治安檢查站應外移


《規劃》要求按照網絡化佈局、智能化管理、一體化服務的要求,率先破解交通瓶頸,

深入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構建一體化的道路系統,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創新交通建設運營管理機制,打造安全、高效、便捷、綠色、智能的綜合交通體系。

長久以來,北三縣與北京的交通連接極為有限,斷頭路較多,基本上是北三縣的路已經修到了北京界邊就斷了。以大廠為例,目前大廠與通州連接的大橋只有一座友誼大橋,且建成較早,早晚高峰時段交通壓力大。另外,三河的燕潮大橋也是去年才通車。

未來,《規劃》稱將構建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為主,亦莊站、燕郊站、三河站、香河站為補充的客運樞紐體系,實現對外交通與城市交通的順暢銜接。完善多層次的城市軌道網絡。還將推動軌道樞紐與功能區的耦合佈局。

將東六環路國家高速公路功能外移至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近期利用密涿高速作為區域過境通道,遠期新建密涿—京滬高速公路聯絡線,構建外圍疏解通道。研究通過經濟槓桿調節、行政管理及貨運鐵路建設、運輸結構優化等途徑共同疏導區域過境交通。

此外,省界之間的治安檢查站也是交通擁堵的重要因素。據不完全統計,譚臺治安檢查站和觀潮路警務站日均車流量達1萬餘輛次,早高峰上行通行率約400輛次/小時。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長謝良兵建議,可以藉此機會將檢查站外移到北三縣與河北交界處。


嚴控界區地產開發,產業協同分工發展


這幾年隨著通州成為北京的副中心,“北三縣”的房價經歷了過山車一樣的刺激,尤其是三河市的燕郊,房價最高時曾到四萬多一平米,而今跌回了一萬多。因為挨著北京,又因為不是北京,這裡房價的剪刀差一直存在。

《規劃》提出,“北三縣”和通州在建設過程中需嚴禁在交界地區大規模開發房地產,避免過度房地產化,要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加強交界地區房地產開發全過程聯動監管,嚴厲打擊房地產企業囤地炒地。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肖金成指出,為了鞏固通州和“北三縣”的常住人口數量,要在防範過度房地產化的同時,還需要做好產業發展,強化特色產業功能。比如建設休閒、養老、文化創意等產業特色小鎮。

《規劃》要求打造生態化、組團式、緊湊型的空間格局。按照城綠交融、主次分明、組團佈局、縱深發展的佈局思路,構建“一中心、一綠洲、四組團、四片區、多廊道、多節點”的空間結構。這本質上就是對該區域的產業空間佈局進行重構。

《規劃》要求充分發揮北京市產業輻射帶動作用,積極推動北京“擺不下、離不開、走不遠”產業向通州區與北三縣疏解轉移,明確通州區與北三縣產業發展重點及產業鏈條上的協同分工,形成分工明確、層次清晰、協同高效、創新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

《規劃》指出,

真正推進產業協同分工:通州區重點圍繞前沿技術研發環節、科技創新與服務的高端環節進行佈局,北三縣地區重點在中試孵化環節、製造環節和配套服務環節實現與通州區的產業協同。加快推進服務首都的區域性物流產業基地建設。


定差異化禁限目錄,造兩條特色產業帶


《規劃》要求制定通州區與北三縣差異化禁限目錄,引導產業按照不同細分領域、產業鏈條在通州區以及北三縣合理佈局,禁止佈局高耗水、高耗能及環境汙染高風險項目。同時引導產業和創新資源向北三縣疏解和集聚,建立產業協同發展的風險防控機制。

打造兩條特色產業帶。依託京哈、京沈兩條區域交通廊道,有序引導產業集聚發展,形成兩條特色產業帶。京哈特色產業帶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為主導的產業帶。京沈特色產業帶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產業為主導的產業帶。

重點建設五大產業功能區。立足主導產業方向和現實產業基礎,有序引導產業向國家級和省級產業平臺集聚,逐步推動產業功能區向高端化、集約化升級。加強產業功能區整合提升的分類指導,完善產業准入與退出機制,加強運營模式創新。

建設若干特色產業小城鎮。重點佈局以人工智能、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智慧物流、印刷媒體為主的產業型特色小鎮。潮白河和北運河沿線、中部生態綠洲及生態廊道周邊地區重點培育以文化旅遊、文化創意、休閒農業、健康養老等為主的特色小鎮。

這些無疑給轄區內的產業園區帶來了產業協同分工的紅利。園區薈(ID:biaozhunpark)整理了通州區(含亦莊開發區東區屬通州區部分)和北三縣的產業園區近200家,發現華夏幸福、聯東U谷、新華聯等園區運營商將是此《規劃》贏家。

毫無疑問,《規劃》對於產業空間佈局的重構,一定程度上也將給這些產業園區帶來挑戰與機會。

北三縣半隻腳邁入北京,近200家園區或享產業協同分工紅利

北三縣半隻腳邁入北京,近200家園區或享產業協同分工紅利

來源 | 園區薈(ID:biaozhunpark)

資料 | 北京商報、北京日報、界面新聞等公開資料


——往期文章推薦——

2019年度高新區排名 | 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名單

中國服務機器人報告 | 國家級開發區土地集約排名

蔚來汽車落戶合肥背後 | 不見面招商成主流

2019年度國家經開區排名 | 應急產業示範基地名單

首批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背後的產業密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