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給嬰兒讀繪本?

月光下的溫唇


  1. 順其自然,不強迫。嬰兒的專注力時間很短,所以給寶寶讀繪本時,首要的是跟隨寶寶的注意力而轉移。我家寶寶就是一本繪本可能聽我講個兩三頁就要換下一個他感興趣的。這時候就不能強迫他一定要聽完手頭這本。
  2. 用誇張的語氣,不同的音色,語調模擬繪本中的各種小動物和人物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簡單說就是一人分飾N角。
  3. 增加互動。特別是寶寶快到一歲時候,模仿能力開始突飛猛進,會學著繪本里的故事,動作進行模仿互動。所以,在給寶寶讀繪本時注意跟寶寶的互動,眼神交流會極大地激發寶寶的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4. 不斷的重複,挖掘細節。對於嬰兒學習成長來說,重複是王道。同時在不斷重複基礎上,不斷的挖掘新的細節,對於培養寶寶的觀察力也很有利。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慕伊衣的育兒說


記得有個醫生說過小孩剛出生只看到黑和白色,慢慢長大才會看到五顏六色,但媽媽的聲音他啥時候都聽的出來。

在他六個月以前,我經常抱著他,拿份報紙低低聲讀給他聽,繪聲繪色地告訴他北方的雪飄,南方的葉子綠了,等等

在他六個月後依然讀報紙,也加入了很多嬰兒繪讀本。告訴他顏色,水果,親人等等。他也會咿咿呀呀跟著說。

讀時語音要慢點,咬字要標準,可以抓他的小手一字一字的點,圖案可以抓他的手模摸,例如說蘋果,在讀那個字和摸完圖案後可以拿個真蘋果讓他玩玩咬兩口,他會很高興的


毛毛蟲46404279


我家男寶寶已經幼兒園中班了,很喜歡閱讀,識字量也非常大,現在已經可以看無圖純文字的故事書了。我把我的經驗給到你,希望你有用。

如果你家是女寶寶,很乖巧文靜的話,你只需要給個舒服的環境,可以讓她靠在你懷裡,拿出一本故事書用溫柔的聲音和慢慢的語速,帶點感情色彩給她閱讀。每次讀完一頁可以給她一點時間欣賞下書上的圖片,然後再繼續講下一頁。

如果你家是個特別調皮的男寶寶,就像我兒子那樣,那就要換個方式了,因為男孩子的注意力不及女孩子那麼好,很容易被其他事物給影響了,所以在講的時候就要用誇張的好玩的語氣和表情,不時得要把孩子的注意力給拉回來,而且男孩子更喜歡語速稍微快點的,慢慢得講反而會讓他們的注意力給分散了,去關注其他東西了。

這裡要注意的是:

1、很小的寶寶,可以買推拉書,洞洞書,立體書,翻翻書,觸摸書,玩具書等引起他的注意,撕壞也沒關係。

2、每天講繪本的時間要固定,我們從小就是睡前講故事,所以現在小朋友養成了習慣,睡前不講個故事,他就沒辦法入睡。

3、就是要堅持、堅持、再堅持,孩子對他們特別喜歡的繪本會重複讓你講N遍,你不要不耐煩,要耐心得講N遍,直到他想換本書講了。

等到了孩子會講話的時候,你就可以根據繪本做各種遊戲或者手工,甚至可以教他認字。孩子一開始會對書的名字和故事裡主人公說的搞笑的話所顯示的字感興趣,這個時候可以鼓勵他模仿和說。也可以讓他嘗試把故事內容用簡單的話給複述出來,鍛鍊語言組織能力。


唯心如水


每個孩子都是故事迷,即便是嬰兒時期的孩子。我給孩子讀繪本是從孕期就開始了,那時候每天晚上放一點輕音樂,大聲地讀《小王子》,自己帶著感情朗讀,變換角色地讀。到孩子出生,一歲以內差不多都是這樣讀的。後來孩子有興趣了,我和孩子一起讀,孩子還小的時候,喜歡聽一些比較可愛的聲音,像狗叫,羊叫……聽得嘻嘻哈哈的,一歲半左右自己就很願意去翻書了,慢慢的就進入親子共讀的狀態,現在3歲,一直保持這個習慣,孩子很喜歡讀。


憑欄墨


作為媽媽,我對這方面真的比較欠缺,我兒子小的時候聽音樂比較多,看書少!自從我做了早教之後,才發現以前對我兒子的所有的教育都落後了許多,所以現在我們每晚都看繪本,先讓他們看,然後我說,他們發問我回答,到他們看,他們說,我問他們回答,最後我才說!


我沒有名字我叫葉子


嬰兒讀繪本,首先要看看嬰兒的具體月份了。

如果是小月齡的寶寶,像3到5個月的寶寶,他其實是不太理解繪本的意思,你只要深情並茂的讀給他看,他就會覺得很有意思,因為這個時間段的寶寶眼睛對色彩的敏感度正在發育中,繪本的多種顏色會讓他感到很開心,再加上家長的聲音會讓他覺得很有趣。

如果是月齡大一點的寶寶,他已經能夠略懂繪本中的一些意思,你可以給他稍微擴展一下繪本的內容,一般來說,寶寶的繪本畫面都相對簡單,沒什麼內容,這個時候就需要媽媽來邊了,例如這個繪本的畫面只有一隻小雞,你就可以這麼給寶寶念“哇,這裡有一隻好可愛的小黃雞,你猜她在幹什麼呀他低著頭,一定是在找小蟲子吃吧,小雞最喜歡吃小蟲子了,吃了美味的小蟲子,小雞就能長得高高的,壯壯的,就像寶寶你乖乖的吃飯飯一樣,你們倆都可以長得壯壯的,等你會走路了,就可以去找小雞一起玩”,還有很多類似的形式,就等於是自己擴展,算是圖文並茂的一個小遊戲,或者是寶媽,比如說看見小獅子呀,你就做一下小獅子的聲音,或者抓抓大手,告訴他小獅子來啦!這樣都會很有意思。

讓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耶][耶][耶]。




蘿小卜MAMA


引導嬰兒讀書一定要耐下心來,循序漸進。

最開始一定要引起孩子對書的興趣,所以最初選書,可以選擇玩具書、洞洞書、翻翻書、布書,讓孩子去翻去摳去玩兒,去感受書中的無窮變化,去感受書本帶給他們的樂趣。

如果孩子覺得書是很有趣的,這就是這孩子最初愛上讀書的契機。


你也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無字書,但需要家長大開腦洞,根據畫面來進行解讀。可以天馬行空,也可以細緻入微。但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找到他的興趣點,最好能讓他捧腹大笑。

如果讀書是一件讓他非常開心的事情,他們為什麼會不喜歡呢?

當然,你也可以試著選一些經典的繪本讀給他聽。當然,最開始的時候也不要照本宣科,因為嬰兒的注意力非常短暫,想讓一個嬰兒一開始就聽完一整本書,其實是不切實際的。

你可以提前看一下這本書,也可以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快速的掃一眼上面的文字,然後,還是用自己的話解讀給孩子聽。如果孩子的注意力能夠在這一頁上停留幾秒,十幾秒,甚至會讓你不斷重複解讀的話,你就已經成功了。


當然也有可能有的孩子,哪怕你直接讀文字給他聽,他也會耐心的聽著,所以,必須要恭喜你,你得到了一個天生愛書的孩子,你就可以毫不費力的讀繪本給他聽了。

至於選書方面,選擇經典的無字書或者故事書就好了。推薦閱讀《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非常認同其中引導孩子讀書的觀點和方法,希望也能對您有所幫助。

歡迎關注@帶娃讀書的碧眼貓,在育兒讀書的路上,跟你一起精進。

帶娃讀書的碧眼貓


給嬰兒讀繪本可以在寶寶早期發育的關鍵期,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強化親子關係,進而推動其後期語言、文化素養、及社交情感方面的發展。給嬰兒讀繪本有這樣的好處,怎樣更好的給嬰兒讀繪本呢?我們可以根據嬰兒不同月齡來選擇不同的方式和繪本來進行閱讀。

0到3個月寶寶

嬰兒是指小於1週歲的兒童。嬰兒在這個階段生長髮育得特別迅速,是人一生中生長髮育最旺盛的階段。很多人建議給孩子進行繪本閱讀從會坐開始,我建議可以從出生開始,越早越好。

0到3個月的寶寶正處於各方面快速發展階段,同時也是安全感建立的初期,在這個階段嬰兒視覺發育還不成熟,剛出生的寶寶只能看到黑白紅,家長可以通過讓寶寶看一些黑白卡來刺激視覺的發展,在繪本閱讀時我們可以把重點放在嬰兒的聽覺刺激上,此時媽媽和爸爸每天固定時間給寶寶閱讀一些經典的繪本,甚至在閱讀時可以輕輕撫摸嬰兒,雖然寶寶還聽不懂語言,但通過這種互動模式,相信寶寶會感受到父母濃濃的愛意。

推薦繪本

《love you forever》

推薦理由;溫暖,治癒,動情,反覆強調的我永遠愛你,讓人感受濃濃的愛意.

推薦繪本

《猜猜我有多愛你》

推薦理由;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間的秘密{愛},相信通過家長的閱讀,寶寶也可以感受到。


4到6個月寶寶

經過四個月的成長,寶寶終於看到了彩色世界,明亮的小眼睛能骨碌骨碌左右轉,會追視移動物體,寶寶在6個月大的時候,已經能分辨不同的情緒和麵部表情了,6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會坐了,在這個月齡段閱讀時家長可以抱著寶寶或和寶寶一起趴在床上一起來看一些色彩豐富,詞語簡單的繪本,家長可以通過誇張的表情和語氣來吸引寶寶的注意,感受繪本閱讀的樂趣。

推薦繪本

《蹦!》

推薦理由;色彩明朗、充滿設計感的圖卡式小書,簡單的色彩變化,吸引寶寶的閱讀的興趣,全文只圍繞蹦一個動詞,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同時翻頁時有驚喜,可以大大吸引寶寶的注意!

《臉,臉,各種各樣的臉》

推薦理由;一張張表情各異的臉,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臉上的五官:眼睛、鼻子,嘴巴,還可以讓寶寶”察言觀色“,看各種表情,要知道寶寶6個月大的時候,已經能分辨不同的情緒和麵部表情了。還是一本給孩子帶來視覺變化的書,讓孩子看到會心一笑的書;一本可以用來模仿的書。

《點點點》

推薦理由;整冊書畫面簡單,顏色鮮豔,語言簡練,但卻十分的有趣,從頭到尾一直像在變魔術一樣,每一個點點都有著無限的魔力和活力。

7-12個月寶寶

寶寶進入7個月以後,寶寶的視力發育已經完全成熟了,本階段他們最大的特徵就是好奇心超強,專注力超短,大運動比較好的寶寶在8個月已經會通過爬行,去探知未知的世界,在這個月齡段,繪本可能在寶寶的眼裡只是一個不會動得玩具,這是家長可以購買一些特形書如手偶書、觸摸書,有聲書,洞洞書等再加上家長積極的互動,讓寶寶對繪本保有興趣,同時在閱讀過程中家長可以引導寶寶自己伸手指指點點。

推薦繪本

《尾巴布書》

推薦理由;不論是寶寶揉捏撕咬還是口水汗漬沾上去都不怕,既可以當玩具玩,又能認認知啟蒙,還能增加寶寶的觸覺感受,實在是1歲前寶寶繪本的不二之選。

《猜猜我是誰》

推薦理由;顏色非常鮮豔,每一頁都有洞洞,洞洞後面都有圖,再加上孩子最喜歡的藏貓貓,不可謂驚喜不斷,最後一頁孩子還可以通過小鏡子看到自己的小臉,家長再配合一下表情聲調,相信寶寶都會哈哈大笑。同系列的我長大了,準備好了嗎,猜猜動物園也是很不錯的哦。

最後我們嬰兒讀繪本更多的是讓寶寶有閱讀的興趣,我們不能苛求寶寶都能懂,我們要尊重寶寶是繪本的閱讀的核心,寶寶要撕書我們就換成布書,紙板書,通過親子閱讀這種媒介,增進親子關係。寶寶躺在我們床上,需要我們餵奶,需要我們陪伴的時間其實很短,珍惜我們陪伴寶寶的每一天。


happy胖玲


先確定下嬰兒的定義--小於1週歲的兒童。如果要給嬰兒讀繪本的話,最好等到寶寶能獨立坐起來再開始,之前可以看一些黑白的卡片。

我是從9個月開始給孩子讀繪本的,我自己認為也不算太早吧,有幾點經驗分享:

一、最好等到寶寶能獨立坐起來。讀書肯定要是坐著讀的,能夠抱起來讀。這就要求不能太小了,太小了其實也沒有必要,我是孩子能扶牆站立了才開始給他讀的。

二、時間不宜太長。首次讀繪本不要太長,可能幾分鐘孩子就不願意,只要有耐心,這個時間會慢慢加長,到一歲左右能讀30分鐘左右。

三、用指讀的方式。其實給小寶寶讀繪本,如果有字的話,最好是指讀,我剛開始的時候是給孩子解釋繪本講了什麼故事,比如《抱抱》,《母雞洛斯去散步》。後來我讀了教育專家尹建莉的書後,就開始指讀了。指讀就是用手指指著字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這樣孩子會把字跟音聯繫起來。後來我的孩子一看到《抱抱》這本書,就會說“抱抱”,更加堅信了這個做法是正確的。當然也有一些書沒有字,那就解讀就好了,但是不必過分解讀,孩子的關注點跟大人並不一樣。

四、語氣變換。小嬰兒都對語氣變化的誇張讀法很感興趣,經常哈哈大笑。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您可以試試。

五、挑繪本。我只推薦一些適合小寶寶看的,字比較少的書。這個階段,小嬰兒並不喜歡字太多的書,他會鬧。選擇撕不爛的布書、認知書、《抱抱》、《我媽媽》、《我爸爸》,《好餓的毛毛蟲》、《母雞蘿絲去散步》、洞洞書等。

最後,閱讀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孩子可能剛開始堅持不了幾分鐘,其實沒關係,不要強行給孩子讀繪本,不願意就不讀了,只要堅持會從最開始的1分鐘一直到每天求著你給他讀繪本。


浩爸育兒


家長們普遍存在的問題:

【1】部分家長在觀念上存在誤區,把閱讀僅僅當作讓孩子增長知識的手段,一味追求孩子從書中知道了什麼,學會了什麼,甚至認識了多少字。這種閱讀方式只追求結果,使閱讀過程毫無樂趣可言。

【2】許多家長缺乏親子互動策略,不知道如何調動孩子的興趣,引導孩子認真閱讀、積極思考。

【3】家長往往忽視成人朗讀的作用。在親子閱讀中,成人飽含情感的朗讀可以向孩子傳遞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對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幫助孩子感受和理解圖書內容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很多家長都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那麼父母在閱讀繪本時如何引導小孩,如何科學地講故事呢?

有一個CROWD原則,可以為大家做指導:

1、C:completion,補充型提示,讓兒童將句子補充完整。例如當書中有押韻或重複性短語時常常採用這樣的提示的方式。

2、R:Recall,回憶型提示,對兒童讀過的內容進行提問,幫助兒童梳理故事情節。

3、O:open-ended,開放型提示,開放型提示將重點放在書中的圖畫上,對畫面信息豐富的繪本來說,這是最佳提問方式。

4、W:wh-question,特殊性提示,主要功能是教會兒童一些新的詞彙。

5、D:distancing,間距型提示,要求兒童將書中內容與兒童的實際經驗聯繫起來,為兒童搭建起一座連接書本與現實世界的橋樑,有助於提高兒童語言表達的能力。(少提知識性的問題,多問經驗性的問題)。

一、發現:每一個繪本,從頭到尾都隱藏著神秘。無論是扉頁、封面、環襯都為我們的孩子獻上了精美的“食品”,這就需要我們擁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

1、發現封面中,作者、譯者、出版社,主人翁。猜想故事,使閱讀瀰漫想象的色彩;

2、發現環襯,封面與書蕊之間的襯低,不但與正文故事息息相關,有時也會提升主題;

3、發現扉頁,不僅是通向故事的一扇門,它還包含著豐富的信息;

4、發現正文:每一個孩子都是閱讀繪本的天才,它能發現書中隱藏的“神秘”,他能讀出成人意想不到的意思。尊重孩子的不同感受,要積極鼓勵孩子邊發現邊猜想故事,鼓勵他們融入故事中去,在想象空間大的地方可以先讓孩子想象,再讀故事,情緒色彩濃的圖畫可以讓孩子由圖畫想象人物的心理;

5、發現並未結束的封底:許多繪本,把故事的結尾延續到封底上,與封面相呼應,需要和封面連在一起欣賞討論,為孩子們的想象留下了空間。

二、思考:在閱讀完故事後,引導孩子再現情節,讓孩子通過思考產生心靈的頓悟。閱讀只是給頭腦提供認識的材料,思考才能使我們把認識材料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因此,不要著急說教,而應把看書、思考的空間留給孩子,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品味故事,讓他們體驗和感受,經過時間沉澱,融入自己的生命。

思考的內容:

1、對圖畫語言的思考;

2、對文字語言的思考。

3、對圖文結合碰撞產生語言的思考。

思考的意義:

討論故事是引發思考的途徑。對家長而言,討論故事可以瞭解孩子對故事的瞭解程度有多少,思考的深度與廣度如何。當家長把思考帶給兒童時,家長就把巨大的精神財富帶給了他們,就為他們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間和心靈空間。

三、表達:世界上最好的“繪本作家”應該是孩子。閱讀繪本,能給孩子創造表達的舞臺。如何讓孩子在感受繪本閱讀的魅力同時,激發孩子的創造能力呢?建議家長幫助孩子採用以下表達形式:

1、語言表達:講故事、演故事、續編故事;

2、文字表達;改寫結局,改編情節,在扉頁處寫前言,給書中人或作者寫信,談心得等;

3、圖畫表達:學畫書中圖畫,繪本創作。

父母指導幼兒繪本閱讀應有的觀念:

1、把閱讀看作成長的延續--在終身教育的理念下,閱讀陪伴人類終身。

2、家長要忠於原作的意境和內容,以自然親切的聲音娓娓道來,營造輕鬆、愉快、溫馨的氣氛,講述時投注感情,讓自己和孩子一起在圖文共賞中放縱心情,獲得快樂。

3、讀完繪本後,不要立即把孩子拉回到現實中來,更不要問他諸如“這個故事講了些什麼”、“你懂得了什麼道理”之類的問題,留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體驗和回味故事,等孩子主動提出問題了,再去與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