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楷,臨摹誰的作品比較好?有哪些推薦?

巫是雲


練小楷,以前都是學什麼靈飛經,黃庭經之類的,現在都什麼年代了,要推陳出新吧。我推薦林則徐!!!

人們都知道林則徐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詩人和民族英雄,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真正的書法家,他擅長楷書,因為楷書端端正正,四四方方,就像楷模一樣,代表著一個人的端正品行,字裡行間體現出一股中華民族固有的浩然正氣、凜然大義。

林則徐之楷書取法於晉唐,魏晉時期和唐代乃是書法巔峰的代表時期,而林則徐又將唐代楷書中的變化融會貫通於自己的筆下,他的字已歐陽詢為宗,所以嚴謹而整飭。

但他同時又能將顏體、柳體的筆畫融匯其中,形成了自己的一種骨力強硬,氣勢瑰偉的書風,可謂是集眾家之所長。

在林則徐為數不多的書法真跡中,要數《林文忠公真書無量壽經墨寶冊》最為優秀。

希望能幫到你。祝願天下所有愛好書法的人都能寫的一手好字!!!








烽尚


寫小楷,以墨跡字帖為佳。

小楷講求精細,碑帖拓本只有字形,筆法的細節完全散失。如鍾繇、王羲之、王獻之等魏晉時期的小楷,根本不適合初學者學習。那是在對筆法有了相當高的掌控力,對書法的理解也有很深的造詣之後才可涉足的。所以,初學小楷,應先從鍾紹京四十三行墨跡《靈飛經》,趙孟頫《汲黯傳》,《老子列傳》,文徵明《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老子列傳》,《琴賦》,《草堂十志》,以及祝允明、王寵、沈度等明代書法家的小楷作品,都是很好的臨習範本。



在挑選字帖時,根據自己的喜好,以和自己性情的字帖就可以。古代書法家的小楷,每個人的作品都足以為法。字帖不要雜,先在一本字帖上下功夫。即便是同一個人的作品,他們的結構用筆上都有差別,初學者不易理解。只有專注於一體,才有利於悟解,然後再旁涉另外的字帖,從而進一步理解筆法的相通。當悟解了筆法的相通之道,再去上溯魏晉鐘王,才能透過刀痕看筆痕。
在我的專欄中,有鍾紹京小楷《靈飛經》和文徵明《草堂十志》


兩個教學視頻。對小楷的各種筆法和筆法的應用有詳盡的講解和示範。對學習小楷的朋友會有很多有益的學習幫助。


子衿書法


寫小楷,取法乎上,臨摹古人經典名作是最好的選擇。

字帖分為墨跡和碑帖。墨跡就是傳世的原作或摹本,完整保持了古人書法的面貌,比如著名的《靈飛經四十三行》,《蘭亭序馮承素摹本》。但有些歷史久遠的書家已經沒有書法實物留傳下來了了,幸好有拓片供後人觀摩,這就是拓版,也就是碑帖。比如鍾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黃庭經》,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



而對於剛剛接觸小楷書法的朋友,我認為要從墨跡版本開始學習。因為小楷的用筆結字相對於大楷是有區別的,墨跡版有助於細細品味書法家的筆畫精妙之處。每個字的起筆、行筆、轉折,收筆,分毫必現,利於初學者研習筆法,揣摩筆意。這其中優秀的字帖很多,比如《靈飛經》,趙孟頫的《汲黯傳》《道德經》,文徵明的《草堂十志》《離騷經》,王寵的《南華經》,清代成親王也有不少名著傳世。當代大家盧中南先生的小楷作品也是極好的範本。




相對於以上的墨跡版,碑帖臨摹難度相對大一些。比如鍾繇的《宣示表》《立命表》,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曹娥碑》,王獻之的《玉版十三行》,都是小楷書法必修課程。之所以說難,就是難在無法直接看到用筆細節,幣有一定的書法修為方可領悟其中奧妙。尤其魏晉小楷取法高古,講求韻味,沒有一定的基礎和眼界,只能浮於表面,畫虎不成反類犬。因此,碑帖臨摹可以等小楷有了一定基礎再學也不晚。



至於眾多的傳世經典,到底學哪一個比較合適呢?我的經驗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做選擇。比如學小楷的目的是什麼?為了滿足工作需要,還是出於真心喜愛?或者說自己偏重於哪個類型的書風?雍容華貴還是飄逸灑脫?淡雅俊秀還是沉穩大氣?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千百年來湧現出眾多偉大的書法家,肯定會有一個你可以追隨的大師,通過刻苦的學習,最終取得成績。


柏柏刺客


我就這個問題來回答。學習小楷,可用來臨摹的範本較多。但是市場上能夠購買到的也不少。

一,鍾繇小楷。他的小楷是我們看到的最早成熟的楷書,帶有隸書的意味,質樸典雅。有人說它是童年的孩子,稚氣未脫,步履蹣跚,一副天真自然的神態,叫人喜歡。其代表作品有《薦季直表》《賀捷表》。整幅字猶如兒童坐塾中,頑皮卻不散慢;張望卻莊嚴守候,動中含靜,卻合法度。

二,王羲之《樂毅論》《黃庭經》是成熟的楷書代表作。王氏書法是書藝的集大成者。精氣內斂,一招一式,皆有法度。其如深山道士,修煉十年,負陰抱陽,靜虛篤定。

三,《靈飛經》清爽靈動。筆勢開闊,舞女低腰,仙人嘯樹,活潑飛舞,充滿激情。虞世南《孔子廟堂碑》鐵畫銀鉤,左收右放,斜畫緊結,外柔內剛,敲金戛玉,珠圓玉潤。

四,米芾《小楷千字文》。此書略帶行意。溫柔敦厚,點畫精到,收放伸縮,如八十七神仙,朝拜老祖,緩緩行進,顧盼生情。米家小楷是小楷之珍品。只不過此千文,露結為霜後奪文“金生麗水”等16字。形端表正後奪文“空谷傳聲一淵澄取映”64字,計80個字。也不影響對書法的學習。

不多說,各人依興趣特長選帖,不宜換帖,堅持既久,孜孜以求,才能成功!








卜甲院人


唐代歐陽詢的《離騷經》,鍾紹京的《玉真公主靈飛經》,顏真卿的《小字麻姑仙壇記》、趙孟頫的《閒邪公家傳》、《鮮于府君墓誌》、《汲黯傳》、《老子道德經》等。


  • 鍾繇小楷《力命表》

此外,大量的唐人寫經,都值得我們作為小楷的範本學習。

不過,初學書法小楷,最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

首先是學習目的。也就是說,我學習小楷是為了寫好鋼筆字還是為了書法藝術的入門?

這個問題很重要。

千里馬不主張我們盲目學習書法。學習書法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心,才能把書法學好。

無論我們是為了寫鋼筆字還是為了學習書法藝術。總之目標明確才是我們學好書法的基礎。


  • 趙孟頫小楷《閒邪公家傳》

如果按照由簡單到深入來說。我認為,我們還是從為了學好鋼筆字為目標,這樣,我們學習書法的負擔相對就少一點。

如果是為了寫好鋼筆字,我推薦你們用鍾紹京的《玉真公主靈飛經》這個字帖。

這個字帖無論是用毛筆臨摹,還是用鋼筆臨摹,都比較容易入手,也容易寫的有模有樣。

除了鍾紹京的《靈飛經》,選擇趙孟頫的《閒邪公家傳》、《汲黯傳》都可以。

如果喜歡王羲之的小楷,建議為了寫好鋼筆字最好直接選擇《樂毅論》這個字帖,其它的王羲之小楷,就不要選擇了。


學習書法,從興趣開始,從簡單的降低目標開始,這不是不要學習質量,而是為了集中精力把漢字的基本框架先搭起來,這樣,我們寫好鋼筆字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困難了。

很多喜歡寫字的朋友,都是先把鋼筆字寫好以後,由於對書法產生了更高的學習興趣,才進入書法藝術學習的。

對於我們絕大多人的朋友來說,學好最實用的鋼筆字,就是很大的一種成功,我希望大家不要小看寫好鋼筆字的意義和價值。

第二是比較專業的書法學習。我建議就要按照書法藝術的要求來學習和選擇字帖。


如果是單純的學習小楷,那也是書法。很多人都是從學習小楷開始,進入書法藝術殿堂的。

所以,小楷的基礎就非常重要。

我們的楷書書法史是從魏晉開始的,一般學習書法,也是從魏晉開始,所以,首先選擇鍾繇的小楷作品,作為範例學習最好。

鍾繇的字帖比較多,但是,他的字帖的字數都不多,這也給我們初學書法帶來很大的方便,就是學起來比較輕鬆。

鍾繇的書法產生在三國時期,是楷書的發軔階段,所以隸書的味道很濃。《宣示表》這個字帖是傳統的經典小楷。建議從鍾繇的《宣示表》開始練習小楷。


有了一定的基礎,建議學習王羲之的《樂毅論》或者《黃庭堅》,尤其是《黃庭堅》沉著工穩。在王羲之小楷階段要打造好書法基礎。學習一兩年之後,再學習唐代小楷和趙孟頫的小楷就容易多了。

書法為什麼要首先從魏晉書法學起?

因為魏晉書法自由而嚴謹,沒有死板的程式,在魏晉書法中有的東西,後代也有,但是魏晉書法的消散自在的精神,在後來的小楷中變得越來越拘泥和套路化了,這就寫成了館閣體的死板書法。

所以,小楷書法最好從魏晉小楷開始 。


千千千里馬


小楷推薦琴賦





誓屠東京


練習小楷,可以臨的帖很多,網友都有很多介紹。如果你還是覺得不滿意,我建議看看我的標準楷書怎樣?




刁治凱書法


↑以上為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的小楷作品

↑上圖為鍾繇的小楷作品《宣示表》

↑上圖為王羲之的小楷作品《樂毅論》

↑上圖為王羲之的小楷作品《黃庭經》局部

需要說明的是,無論題主選擇哪個帖子,都要先臨摹一帖,不可貪多。記住,貪多嚼不爛!

學書法,先專工一帖才是正理。

另外,唐人歐陽詢和柳公權的小楷也是可以臨摹的。

↑上圖為唐人的小楷作品,亦可學之

↑上圖亦為小楷精品,是唐人歐陽詢所書

臨摹小楷,宜用優質狼毫毛筆、熟宣紙。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的話,用人工毛邊紙臨摹也是可以的。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臨習小楷,除了歷代小楷名家鍾繇、王義之、虞世南、鍾紹京、趙孟頫等,可以臨下明代王寵的《遊包山集》,王寵的書法體系中其小楷最為精工,《遊包山集》為王寵的代表作,其筆法溫潤含蓄,又古雅樸拙,既有晉唐之法,又有魏晉之意,可作為臨習小楷的範本臨習。





白山黑水北漂人


說實話,從古至今,小楷寫得好的人並不多。因而,古人常以善寫蠅頭小楷為能。要說小楷範本,無非鍾繇,王羲之,王獻之,鍾紹京,歐,顏,柳,趙這些說爛了的名家,但個人認為,還要看你的興趣和愛好。比如王寵,也可謂小楷名家,且個性鮮明,就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又如趙孟頫和文徵明的小楷也非常了得,但喜歡的人喜歡得不得了,不喜歡的人,仍然把他們貶得一文不值,甚至人身攻擊。沈尹默就特別不喜歡趙孟頫的字,以為有病。所以,建議多看幾種帖,找到自己喜歡的。古人有一句話叫“精能一家,學遍百家,自成一家”,個人認為,這是學習書法的至論。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