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23)“疫情之下中日标语对比”作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武汉疫情”期间,日本捐赠的抗疫物资上频频引经据典,引发关注。其中,有取自日本国长屋王偈子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有取自《诗经·秦风·无衣》的“岂日无衣,与子同裳”,还有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昌龄《送紫侍御》中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甚至还化用《千字文》中的“同气连枝”写作了一首小诗——“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2、举国“抗疫”期间,在中国各大城市(包括各大媒体)最常见的标语是“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而相比城市,中国农村使用的大量标语也颇为引人关注,如“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去地府相会”,“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

两则材料中使用的标语在网友间掀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国内传统文化沦丧,唐风在日本延续”,甚至还人认为“中国人几乎丧失了会说话的能力”;也有人认为中国城市和农村标语很“接地气”,“话糙理不糙”,也很硬核。

你对两则材料中的标语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观点态度和认识思考,不少于800字。


精彩范文


2020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23)“疫情之下中日标语对比”作文

雅俗有别,深情无异

昌邑市第一中学 6101王一帆


“疫情”期间,日本捐赠物资上那些充满诗意的话语,频频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赞赏;而相比之下,中国的标语便略显粗糙,不尽人意。然,窃以为,标语是鼓舞士气,给人力量的,便该应情应景,而不是但注重形式。中日标语,雅俗虽有别,但流露出的深情,却无异处。

诚然,日本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日何曾是两乡”充满了诗意,与中国标语的 “粗俗”“冷漠“难登大雅之堂”相比,的确显得格外雅致。然而,中日标语之比,不过是大俗与大雅之比罢了,又何必说是“中国人丧失了说话的能刀”呢?孟子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譬如文字,阳春白雪之于下里巴人;譬如美食,小麦金桂飘香之于鲈鱼大蟹留香;又譬如标语,雅致诗词之于硬核

俗语。标准不同,好坏自然就不同,大雅与大俗,本就各有千秋,日本标语诗意精致、清新脱俗,带着国际友人的美好祝愿;中国标语通俗易懂,给人力量,显示着抗疫必胜的决心双方各有各的优点,又何必弘扬大雅而贬低大俗呢?

再则,我们可以仰望星空,却不可以躲避现实;我们可以向往诗意,却不可以逃离真相。中国的标语,大都是放在农村、街口,是给村民们看的,客观来说,中国农村村民整体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精深刻文字的理解能力有限。而此时,倘若你把日本朋友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挂到村口,有几个人能看懂?“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又有几个人知道“岂曰”“同裳”是什么意思?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既然如此,那么中国硬核标语的简明易懂便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一目了然,充满力量;“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平白如话。这就是“接地气”,这就“话糙理不糙”,这就是另一种实事求是。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标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歧视、威胁、沮咒等非理性的语言因素,但却的确起到了警示作用。当此病毒肆虐之际,能最大限度地预警防控,难道不更为关键吗?又怎可以“国风沦丧论”妄加揣测,以“国人失语论”随意苛责?况且,随着国人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不断弘扬,这些不和谐语言因素终有一日会消失,那时我们的语言环境必将清朗无云,风清气正

其实,无论是中国的大俗之语,还是日本的大雅之言,都是语言表达的极端,所传达的,都是同一种深情。疫情来袭,我们所有人都站在同一战线,而那不同语境下的标语,便是传递我们之间同甘共苦的情谊和抗疫必胜决心的纽带。因此,面对标语,雅语也好,俗言也罢,无关表达,只要能同样温暖人心,又何必把宏扬与贬低分得那么清楚?

硬核标语,通俗而有力;典雅诗韵,精致而厚重。其实,无论是哪种标语,情意到了,便是好标语。中日标语,雅俗虽有别,深情却无异!


2020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23)“疫情之下中日标语对比”作文

硬核标语不可取,传统文化应共拾

昌邑市第一中学 6101 王一嘉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这不是哪位中国诗人的细味柔情,而是日本抗疫物资上的引经据典;“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会”,这不是哪位莽人的玩笑之谈,而是中国农村处处张贴的抗疫标语。两相对比,不由得让人大吃一惊。“硬核”标语真的可取吗?传统文化在国内真的有好好承继吗?

不可否认,看似雷人的“硬核”标语确实有它的可取之处。直白通俗而又风趣的语言能够让其在千篇一律的众多标语中脱颖而出,瞬间吸引住群众的眼球,在博得群众一乐的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但这些所谓的“硬核”之语却向群众传达了一种简单粗暴的思维逻辑,折射出人性野蛮的一面,既毫无“营养”可言,又经不起任何推敲。再相比于日本援助物资上的语言优美、蕴意丰富诗意标语,我们顿觉这个文化本国的俗语逊色不少。这并不是仅仅体现了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性,更重要的是也暴露出传统文化在国内的缺失。

有人会说,日本的救援物资是代表国家“出境”,所用标语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斟酌结果,而国内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少了引经据典的韵味也无可厚非。可细想之下,倘若连引用一句祖辈的话语还要翻箱倒柜,化用一首经典之辞还要给予几天时间,那么我们作为文化大国的底气何在?即便是时间紧张,但若连使用经典的意识都需要邻国的点醒,本应是信手拈来,倒却成了众人绞尽脑汁的苦恼,这不是人们对传统文化忽视又是什么?这不是人们传统文化的在国内的缺失的表现那又是为何?

放眼整个社会,这样的事例也不在少数。电视节目上外国友人有模有样的作揖行礼,我们国家的孩子竟还觉得好奇;韩国将端午节作文自己的文化申请非遗,而国内仍对传统节日“冷眼相看”;“孔子学”尚在国外掀起一股热潮,而国内大多数对孔子文化却是束之高阁的漠视态度。目触及此,不由得让人痛心,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正从指缝间悄悄的溜走,而国人那双捧沙的双手却仍未闭合,难道真的要等到消失无影时再痛心疾首,文化中断时再追悔莫及?

华夏泱泱,千年而下,我们有着其他民族无法比拟的文化积淀,有着千年血脉相融的历史厚重。我们怕的不是时间和历史的打磨和冲击,而是时代和思想的裹挟与决堤,我们不反对文化的输出,但要保证本国“文化根据地”的稳固。近几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的热播,在社会上也掀起了传统文化的热潮。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而是发自内心的接受它的熏陶,重新拾起传统文化的精髓。

拒绝土味硬核标语,断的是一份粗俗与鲁莽;重拾传统文化,得的是一份含蓄与情怀。

2020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23)“疫情之下中日标语对比”作文

土语硬核显真意,诗词剔透暖人心

昌邑市第一中学 6101 王嘉睿

举国抗疫之际,各类标语频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出现在邻邦日本的援华物资上,引经据典,精彩纷呈;“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等民间“土语”也挂满了中国的大街小巷,直白通俗,颇接地气。二者风格迥异,网友们就二者长短高下展开激烈讨论,引发了舆论关注。私以为:标语有别,情谊相同,并无高下之分。

古语唐风日本延续,益彰中华文明之广博,邻邦关系之和睦。

中日交往自古有之,鉴真东渡流传已久。诗词,可以说是见证了中日关系的发展,在日本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青山一道送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日本同胞的此番引用,可谓是恰到好处。一则,抗疫无国界,患难见真情,字字温柔、句句蕴藉,蕴含着邻邦的关切,彰显邻邦之间的友好情谊。二则,纵然诗词已跨越千年,但其感染力、表达力较之当代语言未有丝毫逊色,更加突显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三则,熟悉的诗句,更能唤起国人身上的文化血脉,引起人们的“文化共情”,给予抗疫时期的人们点点温情、铮铮力量。

硬核土语流传人间,益显全民抗疫之决心。

近日,一位河南“村长”火爆网络,如此的“红”竟是因为一段在村内大喇叭中飙着河南方言劝村民不要走街串巷的视频。一位“村长”之后,于是诸多“村长”纷纷效仿,一时之间,“今天一沾野味,明天去地府相会”“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等抗疫标语遍布网络。诚然,其用词粗陋,甚至可以说是暴力,错误地引导了当今青少年价值观念,当下在网络上大肆传播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犹未可知。但不可否认,在举国抗疫的大背景之下,这样粗暴失礼、直截了当的语言也是难得可贵,尤其是对于那些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麻痹大意聚会串门的大无畏人群”,这样的语言更是一针见血、颇有成效。“话糙理不糙”,也确是如此了。正是这样硬核而接地气的土味宣传标语,才能振聋发聩般统一全民抗疫的意志,团结全国上下的力量,齐心协力,共克难关!

有人就两种标语的差异于网络之上大兴“传统文化沦丧论”,窃以为实不可取,不应因两种抗疫标语用词、语言风格的差异上升到如此之高度。千年之前,我国便有“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创作原则,放在当下,仍然适用。荆楚大疫之时,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当务之急便是抗击疫情,由此观之,凡是于抗疫有实效的标语,都是好标语,无需于传统文化、用语辞藻上较其高下。

“千灯共燃曜南北,华夏齐心定乾坤。”我们既要从唐风韵籍中体味温暖,又要从硬核土语中汲取力量,直至凛冬散尽,万物复苏,樱花烂漫,你我共赏樱花开。

2020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23)“疫情之下中日标语对比”作文


标语贵在传心意,万里为邻共同心

昌邑市第一中学 6101 林泉

在我们感叹于日本驰援武汉物资上诗句优美的同时,也有人把头转向了内地的“硬核”标语,两相对比中自觉划分了高低贵贱。而在我看来,标语和留言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期盼与鼓励,形式是次要,重在传达心意。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疫情之下,在国人仍将日本人套在“鬼子”的影子之下时,日本各界正积极为中国募捐和物资运输。身着红旗袍的十四岁日本女孩在池袋街头的寒风中不停地给路人鞠躬,她的手里拿着募捐箱,她的身后就是用毛笔写就就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另一边,日本富山县集一县之力,为辽宁捐赠并留下内部员工自创的四联小诗,“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中日两国,隔海相望,比邻而居,共处儒家文化圈内,早在两千多年前便有友好交流,盛世大唐,更是将中国的诗词文化传入日本。灾情到了,日本友人以诗句相赠,满怀诚意,流露出对中国人民最诚挚的关怀和勉励。我们是应该铭记历史,但更应该把握当下。正如中国驻日大使孙铉佑赠予鞠躬少女的话: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俗有度,更硬核

疫情面前,花样百出。各省市县村张贴大红标语,从“勤洗手,多通风,少出门”到“拜年就是害人,聚餐就是找死”,不少霸气的标语被网友抨击:看看人家日本,这真是俗透了。不过,有时候俗气反而比文雅更有吸引力。细看“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带病回乡不孝二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如当头棒喝,威胁并震慑了出门者,聚会者,回乡者和老年人,当前确实取得了不错的防疫成效。但是,仔细想来这些硬核标语仍有不妥之处。简单粗暴的逻辑,充满诅咒的言语,为将亲密的邻居、友人隔开,不惜恶语相向,难道我们就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了吗?

我想说的是,俗有度,更硬核。“疫情”是一本大书。对民众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教化时机。假如在标语的拟定中,我们能做到既保留俗语的通俗易懂、便于传播的优点,又能守住俗话背后的道德底线,让俗语温暖起来,那么我想,我们的“抗疫之战”就多了教化民众、温暖人心的意外之喜。

贵在情,暖在心,鉴在行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无论是日本标语,还有中国标语,除了语言形式的区别,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标语传情达意的功能。诗词用语温馨,硬核俗语惊怖,标语背后的初心却都是为了当前疫情的防控。语言背后的文化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不妨多一些理性,多一些宽容,化祝福为动力,化戾气为祥和,同休共戚,把这些雅俗之言转化为内心最真诚的呼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以自己的行动表达与国共患难的决心!友善对待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理解、信赖、关怀医务工作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向灾区奉献一份爱心……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即便身在无限远方,尽管被时空的限制阻隔,在同一一片荧幕之下,我们送上最真诚的祝福:“武汉挺住!中国加油!”此时,你我之间,口罩上的眼神交织,无需言语,我们就坚信两颗赤诚的心朝向同一方向。

2020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23)“疫情之下中日标语对比”作文

硬核不是诗意缺失的借口

昌邑市第一中学 6101 刘宇赫

春风十里,暖不过一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冰霜千年,抵不住一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大和民族对中国人民诚挚的祈愿,借绵绵诗意,在疫情笼罩的天空下,潺潺地温暖着人们的心。然而,这种“典雅”似乎并不是中国“抗疫”标语的主流。充斥在我们身边的,几乎全是“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来相会”这种简单粗暴的口号,以“硬核”为幌子,掩饰着诗意的缺失。

窃以为,“硬核”固然要有,但是绝不可以成为诗意缺失的借口。毕竟,道理口号谁都曾有耳闻,振臂一呼谁也都曾做过,但唯有将诗意嵌入“硬核”的道理之中,标语才能真正走入人们的灵魂深处。

那么,到底何谓诗意?诗意并不仅仅是韵律与平仄,也不仅仅是意象与格调,它更多的是五千年诗文化中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沉淀着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沉浸于滔滔历史长河之中。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中国之诗意,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书卷中,“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那些持“硬核态度”的人,普遍认为诗意可有可无,认为“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这类标语很“接地气”,“话糙理不糙”,只要标语意思到位,语气够硬,足矣。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当人们看到这类标语时,很多时候只是一笑了之,以嘻嘻哈哈的态度看待所谓“硬核”。从微博贴吧里网友的评论中不难看出,调侃、戏谑的态度还是占据了主流,硬核标语在“防疫”中的收效实在甚微。

海德格尔有言:“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诗意不只是锦上添花,它更是一把让我们敞开心扉的钥匙,让我们能认真倾听,铭记于心。我们大多数时候更容易接受那些温文尔雅,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让我们如沐春风的言辞。而“硬核”口号试着用强制甚至恐吓去改变人的行为习惯,未免有些生硬粗暴,丝毫没有顾忌受众的心理。对于现下社会的种种乱象,“硬核”口号只治标,却不能治本。我们真正需要改变的是人心,从目前的情况看,硬核口号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效果,反倒是异邦友人的春风细雨正在融化着人们心中的坚冰。

诗意是一团烈火,不懂它的人只能看到屡屡轻烟;诗韵是一束光,不知它的人只能看到斑驳暗影。诗意之于我们,是精神上的富足与享受。如果说“硬核”是从物质层面满足了人们对规则的需求,那么诗意就是从精神上“润物细无声”。王尔德说过:“生活是世界上最罕见的事,大多数人只是存在,仅此而已。”那些被硬核充斥了生活的人,活的没有诗意,又何尝不只是存在呢?

诗海无穷,诗意磅礴,何愁诗意无处寻?因此,在生活中你不妨放下一点所谓“硬核”,放下一点粗暴草率,放下一点无理头,在自己的生活悄悄注入些许诗意,或许,你的世界,你的人生将是另一幅画卷。

标语的纯“硬核”是当代中国基层大众诗意缺失的表象,亦是古风式微的缩影。我们不能盲目地以“硬核”为挡箭牌,掩盖自身诗意的缺失。唯有从传统文化中找遗漏的回本属于我们的诗意,描绘出我们自己的“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才能让生活再次充满诗意的旋律。

2020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23)“疫情之下中日标语对比”作文


雅俗各异,传统仍在

昌邑市第一中学 6101 马晓霖

武汉疫情期间,日本的捐赠物资上写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古雅的诗词,而中国农村悬挂的却大多是“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这种看起来粗俗的“土味”标语,因此不少人感叹:中国传统文化丧失,甚至有人认为中国人几乎丧失了会说话的能力。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不,当然不是。中国农村的标语虽然粗俗,但“很接地气”“话糙理不糙”,符合中国当下的国情,也确实起到了“防疫”的作用,但却没有古诗词般恒久的文化魅力,日后必定淹没于文化长河。那么,两国标语何以如此不同?

首先,标语想要达到宣传目的效果,就必须与受众相匹配,具有针对性,才能使信息接收者入心入脑,付诸行动。

中国农村标语的受众大多是文化水平较低、观念滞后、信息闭塞的中老年人群。他们对文字的理解水平有限,若是挂上“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类标语,即使他们能勉强看懂,由于他们消息闭塞,难以了解疫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农村缺少娱乐设施,冬日聚群本不可少,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几个人会坚定遵守呢?同样的,若是在日本援华的物资上写上“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去地府相会”,岂不是会被其他国家笑掉大牙?

再者,标语的发出者是标语样式的决定因素。农村标语的发出者是基层干部。疫情来得突然,干部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斟酌考量,另外,他们扎根于人民,了解村民的文化水平与生活习惯,所以就有了“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这种硬核标语。日本的标语发出者是日本的正规组织和文学社,他们的文化水平高,有专业的知识和国际视野,写出这样的标语不足为奇。

总的来说,这些农村的标语虽然粗俗但却很硬核,少了几分诗意却多了些实用性,正符合疫情防控的需要

当然,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丧失”的担忧虽有些反映过激,但却不无道理。有的农村标语不仅内容粗俗,还包含了恐吓、威胁、歧视、诅咒等非理性的语言,个别标语甚至出现了文革时期阶级斗争的火药味,与和谐的社会主义良好氛围相去甚远。但我们不应过度解读,这只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它反映的是当前的文化漏洞,但我相信,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时代文化的进步,这些标语自然会淡出历史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中国的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不少通俗易懂、幽默而又实用的标语,如“如何算孝顺,看住爸妈不出门”等,这足以看出我们传统文化的根脉之上,在当下的语境之中,正萌发新雅。一些农村标语可以试着向这种通俗却温暖的标语转型。

对于中日标语的异同,不必过度解读,在历史发展的任何一个时期都会出现文化的两极分化。雅俗各异,传统仍在,或许雅俗共济才是中华文化之道。

2020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23)“疫情之下中日标语对比”作文


多元标语无高下,因时制宜便为佳

昌邑市第一中学 6101 董柯江

近日,来自日本捐助的抗疫物资引发了网友热议。其上诸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等一句句或磅礴大气、或端庄典雅的诗词标语,令不少网友钦佩之余,更是发出了“国内传统文化沦丧”的感慨。

然则,事实果真如此吗?这种窥斑见豹的评判真的能站得住脚吗?

诚然,我们生活中的横幅标语大都难掩粗俗直率,甚者如“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这种大街小巷频频现身的标语,充满暴力意味。当我们被这些“接地气”的雷人标语所围绕之时,横空出世的诗词标语就同一股清流般,令我们日常所见的标语都黯然失色,这种巨大的表达反差不免促使了“文化悲观论”的萌芽。

但是,在这疫情肆意的背景之下,我们不能忘记这些标语本身的目的:是为了警示、告诫人们疫情期间的不当行为,从而使其自觉遵守防疫规定,起到防止疫情扩散的效果。诗词标语固然高端,可若置于乡村街道之中,无疑是“曲高和寡”,于人心中难起波澜;硬核标语固然简单,可的确能够“雅俗共赏”,真正起到使之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效果。

尽管如此,这些“外来和尚会念经”的诗词标语,深深植根于我们传统的诗词文化,的确引得我们心灵共振,倍感温暖。当然,诗词标语的出现也并非是偶然,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历史来看,早在隋唐时期,日本就曾多次派遣特使,赴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也就是从那时起,诗词传入了日本,并日趋盛行。日后,虽日本的文字逐步脱离了汉字的束缚,但诗词这种文学形式却一直流传至今。因此,以这种两国间共有的艺术形式化作标语,不仅可以更好地向中国人民表达日本人民的关心、祝福,更是象征了两国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颇有一举二得之效。

再者,从国际外事交流方面说,无论是政府间抑或是民间自发,国与国之间的支援救助,同样是外事活动,礼仪同样不可或缺。在同样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日本,人们对外事礼仪尤为看重。这种根植于他们内心深处的“礼仪情结”,使他们即便是遇到再细小而微不足道的事情,总是频频敬礼,频频致歉。因这样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在这样重要的外事援助活动中,他们又怎不会在用词用语上不详加斟酌呢?据此分析,诗词标语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此观之,两种风格迥异标语的出现,既有其客观历史文化因素,又有其主观情境的原因。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标语,其终极目的皆是为了让标语在合适的场合发挥最大的功效。所谓多元标语无高下,因时制宜便为佳。若出离情境,将之强行比对,妄下断言,就认为这是“国内传统文化沦丧,中国人几乎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云云,窃以为过矣。

2020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23)“疫情之下中日标语对比”作文

标语本无异,深情自在心

昌邑市第一中学 6101 邹楚怡

疫情期间,日本捐赠的抗疫物资上标语频频引经据典,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而中国国内抗疫标语却显得有些粗糙,不尽人意,更有甚者认为“中国人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可我却觉得,标语本无异,深情自在心。

诚然,日本的标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充满着诗意,让人感受到了语言的美好和生动。但我们也要注意到,“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等这些“硬核”标语大多出现在农村街头,而使用情境的特殊便造成了用语的特殊。众所周知,农村村民尤其是老人,他们的受教育水平不高,文化水平不高,如古诗词般和风细雨般的宣传和说教对他们来说作用并不大。同时,他们对于古代诗歌的理解能力也不高,试想,若把“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挂在村里,有谁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由此观之,

农村“接地气”的硬核标语的出现是必然结果

我们要看到日本标语的深情,更要看中国乡村标语背后的良苦用心。举国抗疫,难道不应该最大限度提高民众思想觉悟,统一民众思想认识,呼唤民众形成抗疫统一战线吗?从这个角度来看,两类标语本无差异,都显示了深厚的情谊。

但我们发现,有些网友面对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上差异,却发出了“国内传统文化沦丧,唐风在日本延续”的忧叹。对此,我实在不敢苟同,正如《钱江晚报》的社评所言,“语言是构成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农村标深植于我国传统农村的村情乡情,来源于乡土,又属于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土味”标语的出现,显示的绝不是传统文化沦丧,反而是中华语言体系中雅俗共生,雅俗共赏的多元化文化现象,更折射出我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多彩。

疫情来袭,我们早已成为命运共同体,所有人都在“同行一条船”,雪崩之下,没有无辜者。疫情之下,标语就是我们的抗疫宣言。好的标语,寥寥数字,折射出当前工作重任;短短几句,彰显出战胜疫情的决心。中日双方的标语,传达着我们打赢防疫战的决心,传递着万邦协和的睦邻友谊。这些标语,或幽默诙谐,或语重心长,或铿锵有力,虽有不同的表达,却有相同的温暖,彰显出人民的满腔热血,为人们带去了疫情防控的智慧和力量,构建起全民抗疫的严密防线。

总之,不管是日本标语的诗意,还是中国标语的“话糙理不糙”,都传递着相同的温暖和深情。标语本无异,深情自在心。

2020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23)“疫情之下中日标语对比”作文

典雅简明共传情,薪火相传华夏风

昌邑市第一中学 6102 孙朔

庚子年初起愁云,万里徘徊凝江城。武汉疫情动八荒,五湖四海伸援手。

在疫情席卷全国期间,日本捐赠的物资上频频引经据典,引发了大众的关注,让中日标语来了次同台竞技。笔者认为,不管是古典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本标语,还是简明的“武汉加油,天佑中华”中国标语,都承载着人间美好深情,亦蕴含着丰厚华夏文化。

小小标语,传递深情。

日本标语,似雕梁画栋,优美隽永,细品而来,其味如茶,清新淡雅。“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如歌,唱出的是中日两国人民风雨同舟,同舟共济,唱响的是人际关系的温暖,东方世界的友谊。“辽河春暖,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似画,画出的是两国异地冰雪消融,花伴春开,蕴含的是对大众的真挚的祝福,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体现的是东方文化之风润物细无声抚慰人心的魅力。日本标语展现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轻声细语,给头上笼罩着乌云的人们带来一一束束阳光,缓解了在家中等待的焦虑,无法出户的人们心中的恐惧与惊慌。

再观中国标语,不管是“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还是“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土里土气的话语中三分逗趣,七分威胁,严厉之意无需言表。的确,与日本标语相比,中国标语有些粗俗强硬,但真的像众人所说的那么不堪,到了文化中断的高度吗?诚然,日本标语婉约柔美,但中国标语也是话糙理不糙。再说,中国标语更简单明了,没有华丽的辞藻,也就没有了拐弯抹角。“大道至简”。中国标语洗尽铅华,如一位高明的剑客,剑拔出鞘,直指要害,一击命中。前者瞄准的是“麻痹大意大无畏”的人群,后者则针对的是“消息闭塞观念滞后的老人”。通俗易懂的标语如金石之声,清脆铿锵,更能警醒人心。再细思之,严厉背后,不正是默默的关心吗?都言“溺子如杀子”,这种近乎严苛的不放纵,是另一种爱的表达。

薪火不断,华夏流风。

不可否认,日本标语如春风化雨,古色古香,如小桥流水般,沁人心脾,而中国标语与之相比言辞粗陋,但有人就此提出“传统文化中断论”,未免也有些鲁莽果断。这些令人夸赞的日本标语,其根起源于中国,据知情人士,它们的使用亦是出于华人华侨的提议。而中国本土亦不缺乏善使笔墨者,就如“衣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更有不胜其数的诗词颂赋。再者,如果真的是文化中断、传统沦丧,那么我们近些年来各类平台打造的各类高品质传统文化综艺节目,又怎会形成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从最初的《百家讲坛》《中国汉字大会》到《朗读者》《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一份份文化瑰宝再次翻出,一批批青年才俊承前启后,我们民族的自信力节节攀升,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表现出空前的文化自信。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盘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华夏民族文化从风起云涌中走来,从悠悠历史深处走来,绵绵不绝,薪火相传。

标语虽小,同载美好深情;薪火不断,共传华夏流风。

2020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23)“疫情之下中日标语对比”作文

古韵唐风诚可贵,结合形势价更高

昌邑市第一中学 6101 黄毓昕

近日,日本援助物资的抗疫标语火了。带有浓浓古韵唐风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直击网友们的心田;反观国内国内抗疫宣传的标语,却成了“拉拉队式的口号”“充满语言暴力的威胁”。于是,“国内文化沦丧论”“中国人失语说”甚嚣尘上,但我以为“捧人贬已实不必。标语拟定,古韵唐风诚可贵,结合形势价更高。”

不可否认,相比日本的云锦天章,中国的土味标语在文学方面确实有所欠缺。从浅层的方面来看,这只是两国日常用语习惯的不同罢了;但是,从更深层的方面来看,这何尝不体现出两国整体文学功底和审美能力的差距?

与日本高等教育普及率高达百分之百、高素质学者比比皆是的发展现状不同,中国目前普及的仅为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国人民文化水平参齐不齐。这种现象的背后,更有我们在过去数十年甚至近百年间,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对国学的重视不足,传统文化教育被摆在了一个并不显要的位置,以致现阶段倒有些“国学静寂”“文化消沉”了。尽管近些年来对于国学的研究与恢复工作已经搞得十分热闹,从官方到黎民百姓,从高等学府到民间协会,“祖宗文化”渐次回归,但这些“热闹”和回归的背后,也多了些市场文化的喧嚣:躁动彷徨,杂乱空洞,恰似满国的花花草草却不能开辟成一处风景。面对五千年文明的浩瀚墨海,我们所说的却仅是“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的确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过度消极,一味悲观,空羡旁人,呜呼哀哉,也着实不必。正如黑格尔所说,“存在即合理”,中国乡村“土味”标语也自有自价值和道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结合了国情乡情的标语,直指人心,防疫效果甚佳。

一则,疫情当前,土味标语更为硬核。“串门就是自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来相会”,在铺天盖地的“硬核”标语背后,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坚强的决心。这种决心,并来自于骈散之美,修辞之雅,而是在于情感的强烈,警示的深刻,维护“共同体”的坚决。于农村内的淳朴民众而言,辞藻华丽的文字并不能触动人心。若果真如日本抗疫标语一样文艺范儿,那反而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格格不入,让人耻笑,收效甚微。

二则,土味标语的存在,也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既有雕栏玉砌的华美无双,锦绣文章的古色古香,小桥流水般沁人心脾;也有民间文化的通俗明畅,网络文化的大众娱乐和针砭时弊。这种多元包容的格局,使我们既可以站在高台上大声疾呼,发出金刚怒目式警世醒世之言;又可以坐在台下浅吟低唱,表现出流觞曲水、出口成章的风流。总而言之,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雅俗共赏,既有仰望星空的浪漫,又有脚踏实地的真实。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时至今日,我们呼唤古韵唐风的回归,更要有与时俱进、事实就是的思想。国学之发展,不仅在于对五千年文明的继承,更关乎对形势的考量,兼容并蓄的发展心态。今日之世界唯中华文明之不绝,相信老树发新芽,当更为枝叶繁茂,蔚为壮观。

2020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23)“疫情之下中日标语对比”作文

标语解读要有包容的文化心态

昌邑市第一中学 6101 徐康博

近日,大量抗疫标语不断涌现,为共克时艰再添推力。这其中,既有诗词日标的春风化雨,又不乏土味国标的硬核宣传。针对这两种风格迥异的标语,我认为:标语解读要有包容的文化心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词的国度。传承着千年文化的诗句,跨越时空界限,于抗疫之时带给我们最隽永的感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寥寥几字,就引起中日两方的共情。感动之余,我们也无不惊叹于日方对中华诗词文化的深度汲取。相较之下,作为诗歌国度的原住民,看到本国在诗歌传承方面的不足后,更应鞭策自己,做诗词的传薪者,而不是借题发挥,大发“文化沦丧”的谬论,做一个只会抨击来抨击去的“键盘侠”。只有更多人参悟了诗词的纯粹,才会对这些高雅标语产生更强烈的共鸣,更好地凝聚抗疫的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多元共生,民间文化也是我国庞大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符号。在抗疫时刻,一系列的土味标语应运而生。部分文艺细胞敏感的网友无法接受土标的盛行,吐槽连连。在我看来,土标虽读之粗陋,但其警示性却不容小觑。通俗易懂,恰恰是抗疫时期最需要的属性。“文章合为时而著”,土标以其通俗风味,落实好抗疫宣传的“最后一公里”。特殊时期,标语的实用性尤为重要,只要能扼守疫情蔓延的风口,掺有些许土味,又有何妨?

其实,诗词标语也好,民间土语也罢,拘泥于标语的形式并无必要,关键是对文字背后的情感内核准确把握和标语具体情境下的合理运用。对日标的高端狂热地顶礼膜拜,亦或对国标的通俗大肆地口诛笔伐,都是偏激的文化解读行为。准确的标语解读,不是无脑地附庸风雅,也不是“类文字狱”般地苛刻较真,而是怀着兼容并包的文化心态,理性审视,辩证分析,既要看到诗词标语的文字美、情感美,又要理解土味标语的时代语境和责任大爱。

引用唐风诗句的日本标语,站在“友”的方位,以端庄典雅的诗词为纽带,表达鼓励与支持;而我们的通俗土标,立足于战疫主场,发挥防疫宣传的实用功效。一雅一俗,一柔一刚,共同担负防疫鼓劲的责任。美感与真情结合考量,才是文化解读的正确打开方式。

“标语风波”或许不久就会过去,但文化传承与解读却不会止步于此。面对千差万别的文化形式,我们更应保持包容的文化心态,恪守时代语境的解读原则,消除文明互通的鸿沟,充分挖掘文化内核,开创多元文化新局面。届时,人类文化亦将百花齐放,千帆齐发。

2020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23)“疫情之下中日标语对比”作文


非无诗风词韵,更需深入人心

昌邑市第一中学 6101 杨逸飞

近日,日本捐赠物资上的古诗词火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古风古韵,意韵悠长。反观国内各大媒体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等标语,在网友看来似乎少了些唐风宋韵。可细研究之下,我们发现,我国非无诗风词韵,大疫之下,标语更需深入人心。

日本标语的盎然诗意,优美文辞,一时间在国内引起热议,慌了神的网友更是抛出了“传统文化中断”的结论。这显然是庸人自扰了。

早在疫情爆发的初期,网络上便早已出现了一些激励人心的章句:“乙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计。……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冠军得主彭敏,更是以“恩深转无语,怀抱甚分明”等诗句回赠。在众多的网文词章中,不乏使用古雅笔法,更不缺平仄押韵,其恣肆文采与日本友人的寄语相比,毫不逊色。正如谢安与谢玄棋逢对手,难分伯仲。

又怎能说本国无诗风词韵了呢?又怎能轻易判定我们传统文化中断了呢?

或许网友们又会把矛头对准挂于乡间街头的硬核标语,“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去地府相会”“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何其粗陋!我们不妨思量一番,农村标语的撰写人多少本村的村干部,他们撰写标语的目的是传播防疫知识,控制疫情传播。就标语本身来看,且不说其韵脚相称,读来顺口,便于流传,单看其宣传效果,就可谓真正起到了预期的防疫效果,并且让大疫之下的“顾大局,识大体”观念深入人心,乡间民主的思想觉悟空前提高。

或许网友们又要说难道高雅的诗词标语就不能起到相同的效果吗?为什么一定要如此粗俗呢?马克李维有言:“有的时候,距离会让人找不到合适的话题。”于农村内的厚朴民众而言,辞藻华丽的文字并不能触动人心,让他们意识到疫情的严峻性,因为这些古语雅言并不在他们日常交际的语言体系之中,这就意味着民众不会对这些语言形式有任何敏感,而只能“熟视无睹”而已。而“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这样通俗接地气的语句,虽然读之粗陋,但能真正走进民众的内心。

况且,标语话虽直白粗俗了些,却并不格调低俗,而是话糙理不糙,又何必吹毛求疵呢?

其实,我们完全不必叹息,更不必自怨自艾。据悉,日本物资上的诗文标语绝大多数是居日华人拟写的,引用了《诗经》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是NPO法人仁心会联合日本湖北商会等四家机构,这些全是华人组织。他们即便远离祖国,却依然心系家乡,疫情之际,不忘故土,施以援手,其情动人。这不恰恰是“游子悲故乡”的诗心诗情,恰恰是国难之际最动人的诗风词韵吗?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高呼“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诗词寄语与简明标语均为赋深情,遇到“唐风在日本传扬”,我们不该抱怨,反倒应该为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而自豪;遇到“你只会武汉加油”,我们也不该抱怨,追源逐本。正如龙应台所言要改变“集体的心灵贫乏、草率、粗糙,甚至粗暴”。

国内非无诗风词韵,只是,大疫之下,标语更需深入人心。

2020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23)“疫情之下中日标语对比”作文

相比于美,实用于当下更重要

昌邑市第一中学 6102 林慧凯

日本抗疫物资上的标语引经据典,读来让人感觉满满的“大唐风采”;国内城市农村标语一语中的,不加修饰,很“接地气”,只求让人能看得懂,记得住。好事者将之两相对比,好像一下子显得国人的文采尽失,甚至有人说“中国人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其实,依我看,不同的标语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形势,在中国疫情形势如此危急的情形下,简单直接的标语,比古韵古香的经典诗句实用得多。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何其美哉,细细品来,道出了天下之人为一家的美好愿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何其壮哉,细细悟来,道出了日本友人与我们同甘苦、共患难的高尚品格。感动之余,我们不妨理性思考,对于当下中国的疫情防控,仅仅靠优美动人的诗句,真的实用吗?

疫情之时,正值我国春运回乡高峰,也恰是国人春节前夕置办年货,走亲访友的人流密集期。防疫标语的拟写目的就在于,能够第一时间控制人口流动,防止交叉感染。当社会大众都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家自动隔离,为抗疫工作进一份力的时候,还有一部分特殊群体,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和防疫工作的紧迫性。这种情况之下,“硬核”标语应运而生,这些标语的重点宣传对象是那些“始作俑者的野味食用人群”“返乡探亲流动人口”“消息闭塞观念滞后的老年人”“麻痹大意聚会串门的大无畏人群”等等。

这些标语完全符合这些人的生活语境,且生动形象,不乏有高度的警醒意识。虽然标语确实是土里土气,但确实是话糙理不糙。一句“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可能真的会叫醒一些装睡的人。这也是《人民日报》第一时间为这些标语点赞的原因。

这是一场没有枪炮、硝烟的战争,却是一场有病毒、恐惧、谣言、歧视的战争,它更加的激烈残酷。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战士,一名和恐惧、怀疑、谣言、自私斗争的战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高呼:“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做。”此时,一句简单粗暴,直抵人们内心深处的话语,比任何灵丹妙药都好用。一句优雅之诗,不一定会阻止人们谣传的行为,但一句虎狼之词,则一定能惊醒正在犯错的人;一篇引经据典,共唱和谐的骈文,不一定会引起人们对人人平等的重视,但一则简洁有力,充满现实意味的小文,一定能引起人们对于人格的重视。这个时候,一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比“同气连枝”要有用得多。

我们既要感动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带来的友人关怀,更要听训于“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的防疫宣传。日本友人的标语,是为了展现中日的友好关系,大和民族与中华民族同在;而中国标语,只是为了快速提醒市民、村民疫情的严重。功用本就不同,非要争出个好坏,辩出个输赢,未免牵强了些。

不同的标语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形势,相比于美,实用于当下更重要。

2020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23)“疫情之下中日标语对比”作文


雅俗共构“接地气”的传统文化

昌邑市第一中学 6101 谢宇家

全国抗疫期间,各类标语层出不穷,有日本送入中国的”经典诗词”型标语,也有国内民间高手拟写的”幽默雷人”型标语。虽然一个显得高雅,一个显得粗俗,但他们所表达出的对抗疫工作的支持是相同的,得到了民众认可,都是”接地气”的。

日本所引用的“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等都出自中国古代诗词,这种充满诗意的标语,使人们感受到了千里之外的邻邦带来的温暖。我们感动于这些标语,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给了我们莫大的支持,更因为它们同时带来了异域他乡的“文化知音”的脉脉温情。日本标语也正是因为通过诗歌这种特殊的方式才变得“接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的

与中国和日本关系不同的是,国内民众之间,尤其是标语的宣传单位和被宣传对象之间,他们更像是国家内部的亲人关系,也就是俗话说的“关起门来一家人”。家庭内部的交流更多关注的是信息传递的效率,而语言是否精彩就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况且,在防疫面前,我们衡量标语好坏的标准应该是防疫的效果。单看这个标准,国内的宣传标语就显示了“精准宣传”的特点。“今天吃一口野味,明天地府来相会”关注到了始作俑者的野味食用人群,“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关注到了消息闭塞观念滞后的老年人,“出门就是相互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关注到了具有“大无畏”精神的到处流串者……而且,这些标语通俗幽默,话虽糙但理不糙,使人们在读之一笑后立刻就提高防疫警惕性,从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达到极佳的效果。细品虽失之粗俗,可也正体现出“中国民间文化”的气息,折射出民间文学的土味乡情。

至于,个别网友所说的“国内传统文化沦丧,唐风在日本延续”那就更是大错特错了,这要么是缺乏最基本的文化视野才有的片面判断,要么是缺乏文化包容心态的立场下才有的非理性判断。近几年国内风行的《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见字如面》等文化综艺节目火遍大街小巷,传统文化蔚然成风,我们的文化自信空前高涨。无论是高雅是诗词文化,还是俚俗的乡土文化,都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两种文化形态雅俗共赏,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接地气”的传统文化形式。这举国抗疫的艰难时刻,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民族历经时代沧桑洗礼的多元文化将更加熠熠生辉。

总而言之,农村的标语绝不是传统文化的沦丧,日本的标语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转移。这两种文化形式合并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华文化形态,否定任意一边,都是错误的。


2020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23)“疫情之下中日标语对比”作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