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多年的书法不知现在是个啥水平,望大家指点?

南山书庐


如果你不说,我看不出这几个字有几十年的功底,恕我直言,这幅书法作品总体水平一般。许多地方还值得再推敲,上升空间还比较大!

首先,书法风格还没有行成。

别说几十年,通常情况下,不管学习书法成绩如何,起码在十年以内自己的书法风格应该已经基本形成。而这副作品“南山”二字与“书庐”二字风格完全不同,“南山”基本使用侧锋,刀劈斧凿,“书庐”中锋为主,恬静端庄,风格迥异,这很可能说明这位书家应该还在相对混乱的临摹阶段。

第二,书写不规范,对繁体字的学习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共写了四个大字,两个字就有问题。对行书而言,“书”字的中腰上是三个横,而非两个,极少有人会在用行书书写时省略一横,那个“庐”字上边的一个点也不能少,草书的确有一小部分书法家省去了,但行书没人省略。

另外,落款时间似乎是“乙丑仲夏”,我不大确定,如果真是“仲夏”的话,“仲”字我看不能那样写。

落款的书家姓名“王若冰”三个字写得太夸张,就像是文件最后的艺术签名,潇洒而惹眼,在书法作品中会有点喧宾夺主,毕竟“南山书庐”四个字才是你的作品内容。

说了这么多,题主听了一定不大开心。其实,尽管我说了这么多不好的地方,但其实在数以万计的书法学习大军中,你已经走在了第一方阵!

觉得我说得有道理,请您习惯性点个赞!谢谢!


永书101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这幅作品,总体是相当之不错的,无论是从章法、笔法、墨法上看,都是一幅上好的作品。很多书法协会会员的作品,也就是这个水平。

乍一看,有二米(米芾父子)的笔韵,但我没有临过他们的字帖,只能粗略的谈谈我的看法和理解,但愿对你有些帮助!

从布局章法上看,字体的疏密布置,留白的大小位置,都是相当得体的。如图一所示:天地左右,内容、印章、落款,字与字之间,都处理得非常好,我用红线粗略划了一下。非得要去找个不足的话,绿笔所圈,也就是山与书字之间,稍为再密一点点,整幅作品更和谐。

在笔法上,用笔法度严谨,笔力逎劲,活泼生动,有骨有力,富有变化。但变化方面不够大,主要是笔画的方向。细细推敲,南山二字,笔画方向变化有致。如图二所示(红箭头标的是南山二字的笔画方向,所朝的方向不一样)。而书庐二字,有太多笔画方向一致,变化不大,不耐看(绿箭头所画,主要是横笔)。

从用墨上看,内容主要是浓墨和润墨,也有燥墨。枯湿处理得很好,如图三所示(所圈笔画用墨很好)。但没有淡墨,没有对比,看不出浓淡变化!

这是一幅好作品,优点多,不足少。今后注意这些细节,书法上定有一个大的飞跃。寥寥几句,怡笑方家了!羞愧。





小房在练字


题主作品字不多,饶有米字韵味,但细节还不精致,比如“南”字的横折勾有点弱,缺少弹性。

如果想检验自己的写字水平有这么几个途径供参考。

找老师点评

找老师点评往往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作品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找老师有很多途径。一是可以找身边的高手或者当地书协的老师,自己带着作品去拜访一下,一般老师不会拒绝。二是通过网络平台,这更多渠道了,比如你在头条提问一下会有很多老师帮你解答,或者加入一下学习群,或者抖音直播里向老师请教。

一般展赛入展率不会超过10%,筛选也比较公平,如果你未入展说明你在那90%里还有差距,如果你经常投稿经常落选,那你就不要投了,是水平真不够,转过头来好好临帖。

我有一年就心血来潮见稿就投,但屡战屡败😂甚是沮丧,但给老师们交流交流就豁然开朗,要抛弃浮躁和功利,安安静静写字……

按创作规律自我分析

拿自己的作品往创作规律上去套,作品有嚼头就是好的。

这个能力非常重要,如果善于运用会提高很快。

所谓创作规律就是书法欣赏的基本内涵,包括笔法结体章法墨法甚至装饰法。

比如笔法讲究中侧并用,结体讲究正侧相倚,章法讲究计白当黑,墨法讲究干湿浓淡等等。

创作完作品好好看看有没有这些元素,怎么去营造构建这些内容,下次创作就好慢慢培养这种意识了,这就是进步的过程。

以上个人观点,请书友指正,附习作一副。


翰诺教育


“南山书庐”四个大字写得很不错了,字出米元章,大方,挺拔,章法布局也注意了大小和疏密关系,较为可观,很多书协会员也就这水准。不过若说细节,当然还有一些可以提高之处的:

笔法上来说,“山”字右边一点,个人认为起笔太尖,且与左边一点的起笔一样;“书”字的几笔横画,方向和运笔也缺少变化,有些乏味;“庐”字的中间部分行笔,缺乏提按,类似拖笔写法。

整体上来说,笔法较为单调,不够丰富;墨色缺少变化;结构较为平正,米书可以追求一点险绝之势;全篇没有能吸引人的精彩笔墨。后续若能补足这些缺陷,定会有跨越式的进步。

欢迎书友留言交流。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只知道您下过很多功夫。我是新手不会看水平有多高。我乃井底之蛙,别打击你。

我正在临摹《兰亭序》,也求多指教。





明中拙人


追根溯源,在下练字应该是七八岁的时候了。那时候家里穷的叮当响,因为练的不认真还挨过我大哥的耳光哈哈哈[大笑][大笑]。后来没人指导,自己瞎琢磨,再后来又当兵又讨生活,没心境啦。

三年前因为受了一些人的刺激,狠下心来天天练,总算是入了门啦[呲牙][呲牙]我对隶书情有独钟,所以我为隶狂!

尤其喜欢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其他什么西峡颂石门颂华山庙碑好大王碑也学一学。主要是学一学隶书的不同表达。但在个人风格上,还是贴近张迁碑。

我为啥不说曹全碑呢?因为不喜欢?为啥不喜欢?因为我觉得曹全碑适合女人写![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睇瞴眰眼睛


取法于米芾己写得很好了。只觉得“南山”邻近的两竖太雷同了,“庐”字字头应有一点,落款那是“仲夏”二字吗?如是,那“仲”字出处应待考。总体用笔与章法都挺好的。



老冉书法




王江6605


这张作品只能说是毛笔字,不能说成书法!多临临帖,不要急于求成!



如一7239


说什么水平,这要书法协会去定。就从这幅作品上来看,有米芾的影子,运笔流畅、娴熟,布局合理,欹侧有变,是不错的一篇作品。看来你的基本功还是比较扎实的,多年的功夫还是很深的。商榷一点,进一步深入临习米芾的帖子,深入临习二王的经典帖子,向高古迈进,下实苦背临,深入领会其神韵。这幅作品如能在布局上把浓淡、粗细、轻重对比再强烈些是不是更好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