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信安仁拜路塵——果真文如其人嗎?


爭信安仁拜路塵——果真文如其人嗎?

白居易說:“讀君詩,亦知君為人。古今中外,不少人都認可“文如其人”。果真文如其人嗎?

不能盡以文觀人。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其六雲:“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高情千古《閒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這首詩是對潘岳的譏諷。潘岳字安仁。不得志時曾作《閒居賦》,以清靜無為、遁跡山林、不求仕進相標榜。後來投靠權臣賈謐,“每候其出,與崇(石崇)望塵而拜”(《晉書》)。潘岳在文學史上是有地位的,有“潘才如江”之譽,但是,如果盡信其賦,則只能自誤。應該說,潘岳是前後不一,更重要的是表裡不一。拿他的“文”來觀他的“人”,豈不謬哉?無獨有偶,元稹的前後不一也是出了名的。元稹的妻子韋叢病逝,元稹寫了不少悼亡詩。“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生活困苦,恩愛如蜜,甘之如飴,寫得真是情切切意綿綿,感人肺腑啊!可是不久他就納妾安氏,後又續娶裴氏。元稹前後判若兩人,能從他的悼亡詩中看到他的人品嗎?

不能盡以人廢言。劉豫是賣國賊,被金人立為齊帝,他有一首詩寫得清雅:“寒林煙重瞑棲鴉,遠寺疏鍾送落霞。無限嶺雲遮不斷,數聲和月到山家。”難道劉豫留存於世的只有這一首詩,如果是的話,是不是前人因人廢言所致?嚴嵩是明朝的奸臣,把持朝政十多年,排除異己,殺害忠臣,財政枯竭,國運顛危。他在隱退期間,寫了不少詩歌,刻了不少匾額及碑銘,現在留存並不是很多,只有文獻《鈐山堂集》傳世。“春遊入古寺,息駕在山阿”、“泛舟無俗情,水送復山迎”,信手拈來幾句,讀來哪有一點俗氣、奸氣?試想,嚴嵩若不是入朝為官權傾一時,而是散居村野,真算得上文名不薄之輩。這兩人臭名昭著,都還有“文”傳世,而他們的“文”一如君子忠臣之文,清雅脫俗,縱情山水,發思古之幽情。

爭信安仁拜路塵——果真文如其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