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未来改造新趋势


农贸市场:未来改造新趋势

长期以来,农贸市场给人留下的刻板印象是低端、廉价、脏乱差。如何让传统农贸市场脱胎换骨? 提升农贸市场整体形象和智能管控? 传统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造地标性复合型市集 众所周知,农贸市场是现代城市经济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乡村中农副产品、零售产品交换的重要场所。正所谓,"小菜场,大民生"。农贸市场可以说是事关千家万户之生存,国家民生之大计。日本的筑地、杭州的红石板、厦门的八市、郑州的中原老集市……这些标志性的农贸市场菜市场更能体现出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折射一座城市的形态和居民的生活面貌。鼓励新型业态市场发展,重点打造精品特色农贸市场,力争融入时尚、文化、创意、特色、品牌等新元素,融合旅游、休闲、购物、餐饮等行业,创新经营业态,使农贸市场从传统农产品购物场所转变为现代化消费服务平台,借以提升商业服务能力及食品安全环境,使农贸市场成为城市的窗口、文化的窗口。

(二)强化生鲜供应链,在农贸市场行业中建立专属生鲜供应链 彻底打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人、财、物的全面实时监控,在复合型市集中设立农民合作社、自产自销、平价自营等专区,实现产销有效对接,真正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市民"买菜难";大力发展农贸市场及产业链信息化改造,实施农副产品流通全链条、可视化管理,实现食品溯源,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三)实现食品安全全程溯源 区别于传统市场在肉菜类供应上的"各自为政",复合型市集利用自身整合优势,为市场商户寻求稳定、可靠的上游供应商,积极引进"中央厨房"模式,配备农药残留检测室,加强市场销售食品的抽样检查,实现从销售到餐桌,养殖、加工、销售的每一环节都可追溯、可查证,从程序上大限度的保证食品安全。

(四)线上+线下双联动,实现全面智能化互动 充分借助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打通线上线下经营渠道。积极发展网上交易和物流配送,以新鲜、快捷、便利、安全为主要目标,结合电商及配送平台,建立直供直销、网上订购、连锁配送等模式,线下交易为线上商城导流,线上商城流量反补线下,满足新时代下的消费者的不同场景购物需求,同时助力商户实现多渠道经营,形成打造智慧复合型市集。同时,要求农贸市场范围500米内原则上不得设立"临时交易点";农贸市场范围200米内不提倡设立与市场内经营水产、肉菜、蔬菜、豆制品、熟食等同类商品的经营单位。

(五)打造持续进化型新型智慧农贸市场,助力实现智慧城市 复合型市集可以改变国内传统农贸市场管理方式,通过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创新应用,以智慧化、数字化,技术化、标准化方式改造传统农贸市场,以市场交易系统、智慧管理系统、智慧食安平台(检测、溯源、追踪)、智慧物流、O2O电商平台等系统平台和配套硬件产品的供应,打造国内现代化智慧农贸市场标杆。并可以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溯源为基础对接政府大数据平台,实现多元化服务功能和智慧化、规范化管理运营,解决政府监管难题,助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农贸市场是联系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重要纽带,是城乡居民"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所和流通的主要渠道,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增强农贸市场治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只有有序的日常管理、完善的监管制度,贴心的人文关怀,整洁的环境布局,诚信的市场交易,高效的运营管理,才能拥有安全放心、环境舒心、服务上心、经营诚心的新型智慧农贸市场,才能将"菜篮子"工程真正的落到实处。 而从市场抉择的角度来看,投资价值是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专业市场比老菜场具有更明显的潜力,也更能适应社会、民生发展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