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亞述奇蹟:尼姆魯德歷史文化名城

一場文明浩劫,降臨在3300多歲的亞述古城尼姆魯德身上,因為戰火連綿,這裡鮮有旅行者到達。我們對這座亞述帝國古都瞭解多少?在它徹底湮沒於歷史之前,先隨我們走進尼姆魯德的故事。

走進亞述奇蹟:尼姆魯德歷史文化名城

仲春季節,從今天的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尼尼微省首府摩蘇爾,沿底格里斯河順流而下約30公里,在河東岸與山丘之間,在遍地鮮花和點綴著白色牧羊的綠草中,當呼吸中開始有黃沙混著水汽的味道,一片連綿的考古遺址就出現了,這便是伊拉克北部最為重要的古城之一——尼姆魯德。

尼姆魯德這個名字出處,一種看法認為出自當地語言阿拉伯語,原本僅指考古所見的內城城堡形成的山包。在《聖經·創世紀》中,一個傳奇狩獵英雄就叫這個名字,後來民間有說法,它被阿拉伯人用來稱呼亞述古城卡爾呼(現稱之為尼姆魯德)。而在《聖經》中,基督徒稱這裡為"伽拉城"。是否確切,學界看法不一。

因為伊拉克常年戰火綿延,除了考古學者,這裡很少有旅行者的足跡。因此,你幾乎無法在任何一本旅行雜誌上看到對它的描述。但,這並不代表它不美。

在尼姆魯德進行過考古挖掘的英國學者、考古學家奧茨夫婦曾飽含深情地說:"在古代亞述帝國的都城之中尼姆魯德並非最大,但它無疑是北部伊拉克最美麗的考古遺址之一"。他們所說的"美麗"並不僅僅指自然風光,因為無論是研究古代兩河流域、古代亞述帝國的歷史與文化,還是瞭解從現代近東考古學的發現史,當然也包括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尼姆魯德都太重要了。

走進亞述奇蹟:尼姆魯德歷史文化名城

帝國首都:尼姆魯德的建城史

從鮮花綠草間的尼姆魯德遺址,沿著底格里斯河,再向下游走上100公里,就到了古代亞述人的故鄉,也是其發跡之地——亞述古城,如今也是人跡罕至。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裡才是亞述王國的首都。

從公元前3500年起,亞述古城就有了文明。由於天然地處南部兩河流域和安納托利亞之間的交通要道上,相比如何做一個好戰士,公元前2000年前左右,亞述人更早地知道如何做一個好商人。

他們從南方的巴比倫尼亞地區,向北方的安納托利亞地區轉運布料,又從北方向南方販賣金屬等戰略物資,尤其是那些青銅器合成需要的原料錫。他們在重要的商業路線上建立自己的據點,組織方式上採用家族協作,以便商業活動的順利進行。後來,在今天土耳其的庫爾特培,意為"灰山",還發現有大量該時期亞述商人的往來文書。亞述人的商業協作模式和商業文化,甚至影響到他們對亞述城的治理,在古代兩河流域的政治傳統中別具一格。

經過近千年的曲折發展,到公元前十世紀後期,亞述後期,亞述進入其帝國時代,史稱"新亞述帝國"。

亞述勇士能征善戰,據史料記載,他們使用當時最強大的攻城武器——投石機,以及青銅鑄成的攻城錘,所向披靡,讓敵人聞風喪膽。因此,亞述在全盛時期控制了西至埃及、東到今阿富汗一帶的廣大地區,是人類歷史上公認的第一個真正的世界帝國,比羅馬帝國和中國秦漢帝國要早好幾百年。

尼姆魯德的建城史,可以說伴隨著亞述帝國走向輝煌的進程,其最早的源頭可追溯到帝國之前中亞述時期塞爾馬那沙爾一世在位期間,只是這時的尼姆魯德還是一個有戰略意義的地方據點,亞述王國的都城仍在亞述城。

到新亞述帝國的阿舒爾納西爾帕二世在位時,重修尼姆魯德,當時叫卡爾呼,並將都城從亞述古城遷出。優美的自然環境和重要的戰略地位,是這位皇帝遷都尼姆魯德的原因。尼姆魯德遺址西鄰底格里斯河,向南不遠便是底格里斯河主要支流之一上扎布河,處於兩條河流和北部群山形成的三角地帶南端,戰略位置十分顯要。

走進亞述奇蹟:尼姆魯德歷史文化名城

阿舒爾納西爾帕二世對新都城的營造,一定耗費了很大的心血。文獻記載,新都城牆總長達8公里,皇宮氣勢宏大,門口由兩人高的一對帶翼人面天馬,今可見於倫敦大英博物館把守。當時,楔形文字已經廣泛運用,宮牆上用楔形文字刻寫著阿舒爾納西爾帕的功績和恩威。根據公元前879年的銘文記載,新都落成時舉辦了盛大的開城儀式,新都可能有十萬人口之多,建築除了宮殿之外,還有皇家植物園和動物園。

卡爾呼作為亞述帝國的都城,從阿舒爾納西爾帕一世一直沿用到薩爾貢二世時期,後者在公元前706年遷都都爾沙魯金,今名豪爾薩巴德,地址在尼尼微向北20公里。一百多年間,亞述帝國多位君主以卡爾呼為中心,統治者治下的廣大區域,在此過程中多次得到增建和改建。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是阿舒爾納西爾帕之子沙爾馬那塞爾三世所為,他在其父宮殿的基礎上擴建的皇宮,比原有皇宮要大出一倍,其中房間就有200多間。據說,他還在城中修建了有紀念碑意義的塔廟和相關廟宇。

地不愛寶:尼姆魯德古城的發現

卡爾呼隨亞述帝國的滅亡毀於戰亂,長期以來,昔日輝煌只剩遺址形成的一片山包。沒能抵達那裡的人們難以想象,在近代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挖掘後,出現在眼前的尼姆魯德古城到底有多宏偉?

走進亞述奇蹟:尼姆魯德歷史文化名城

從一片片遺址之間穿過,腳下時見半米見方的鋪石。眼前一會兒是巨石所成的斷壁,一會兒是厚達尺餘的浮雕斷片,亞述帝國以宏大、威武為特徵的世界帝國風格撲面而來,令人窒息。而從考古學家重構的阿舒爾納西爾帕二世宮殿("西北宮殿")入口處走進,那件與運往倫敦的巨型雕塑成對的拉馬蘇,被整合在入口處的宮牆內,表情肅穆、居高臨下地看著從面前穿過的來客。

一百多年間的帝國都城史,意味著其中的無盡寶藏,也吸引了無數考古學者。繼1842年,駐摩蘇爾的法國領事博塔發掘豪爾薩巴德之後,英國人萊亞德是其中最知名的一位考古學者。他自小熟讀《一千零一夜》,對傳說中的巴比倫、尼尼微等古代東方城市充滿了嚮往。當他邂逅尼姆魯德,面對著眼前的一大片土丘,想象著沉睡著的帝國面貌……於是,他從遺址最醒目的城堡丘,即卡爾呼內城遺址形成的山包開掘,很快發現了地下的大片建築……西北宮殿、西南宮殿等。萊亞德將掘得的一件重達30噸的巨型雕像,與其他發現(如切成塊的浮雕)一起運回大英博物館,在英國乃至歐洲引起了巨大轟動。

走進亞述奇蹟:尼姆魯德歷史文化名城

萊亞德的發掘持續到1851年,之後由亞述人後裔拉薩姆等人繼續進行。"二戰"結束後,英國、伊拉克、波蘭、意大利等國考古學家在當地又繼續工作,且時有重大進展。進入21世紀後,持續一個世紀之久的挖掘工作不僅已經清理出尼姆魯德內城的格局,整個城區內的其他建築群的形貌也初見端倪。

卡爾呼古城牆大致呈反凸字面南背北,最集中也最引人注目的建築群,便是集中在內城即城堡丘一帶的宮殿和神廟。這些宮殿和神廟位於整個城區的西南角,靠近底格里斯河方向。從內城西北端遺址最高的廟塔,向正南方向瞭望,依次能夠看到寧烏爾塔神廟、阿舒爾納西爾帕二世的宮殿,並隱約可見沙爾馬那塞爾三世的皇宮,和稍遠後來由亞述國王埃薩爾哈東修建的神廟。

從廟塔高處向東南方向,內城範圍的另一片建築和陵墓仍在挖掘之中,其中包括亞述大神之一納布的神廟,納布是亞述的文學之神,神殿藏書室及附屬房舍中,收有許多宗教和亞述文獻及埃薩爾哈東的遺囑。同一方向更遠位置,則是所謂的外城的沙爾馬那塞爾三世"兵器庫"所在,佔地約12英畝,據稱也是沙爾馬那塞爾三世每年新年禮儀性的厲兵秣馬之所。

早前挖掘的大型宮殿,不少雕塑和宮牆浮雕都被拆裝運走,放在巴格達等地的博物館,保留在原地的器物不多。只有阿舒爾納西爾帕二世的宮殿等建築在挖掘後加裝屋頂保護,遠觀並不壯觀。不過,一旦走入遺址區內部,儘管僅剩下土層間深淺不一的遺蹟,仍然可以感受到當年帝國建築雄霸天下的氣魄。

滄海桑田:守衛尼姆魯德古城

離開內城宮殿遺址群,向城區中心方向走上一段,這裡離內城區域稍遠,但能獲得一個很好的視野,環顧四周—黃昏時分,城堡丘嶙峋遠方,古都城靜默腳下,一切被染成血色。這一刻是安靜而肅穆的,古代亞述帝國的宏偉壯闊,人類歷史的滄海桑田,一下湧上心頭。引用先知的話:亞述人曾如黎巴嫩中的雪松,枝條柔美,影密如林,極其高大,樹尖插入雲中。

尼姆魯德所發現的珍貴文物不計其數,除了因其形制和運輸而知名的巨型拉馬蘇雕塑,最值得一提的是"沙爾馬那塞爾三世黑色方尖碑"。碑刻用圖文並茂的方式記載了沙爾馬那塞爾三世讓四方賓服的功績,其中包括希伯來《聖經》中提到的,以色列國王耶戶向亞述稱臣的事,這對研究古代以色列的歷史文化有價值。

走進亞述奇蹟:尼姆魯德歷史文化名城

另外一批知名文物是"尼姆魯德牙雕",因其精美並富有藝術史價值而為人所知。這些牙雕作品在方寸之間,以精到的刀法表現各種各樣的主題,從材質到內容都是古代藝術中的極品。其中一些牙雕展現出異域風格,體現出亞述帝國的文化多元性。

這些出土的亞述建築遺址和考古文物,填補了人類對兩河流域認識上的一個空白。如今,尼姆魯德古城的王宮遺址已經被修復為王宮博物館,且是世界上保留下來的僅有的兩座亞述宮殿遺址之一,另一座王宮遺址位於尼尼微城。

古城尼姆魯德建城至今三千多年,擁有過最為輝煌的世界帝國時代,也經歷過默默不為人知的漫長歲月。經過考古學者的不斷挖掘和重新發現,古城尼姆魯德本當再次煥發青春,成為人類文明的記憶課堂。然而,這可能只是美好的願望。

上世紀90年代伊拉克戰後,學者們曾因伊拉克境內文明遺址被毀而大聲疾呼,也未能阻止盜匪橫行、文明譭棄的結果,讓人心痛不已。中東現實政治的動盪,已經直接威脅到尼姆魯德古城的保存。近來,尼姆魯德又一次遭遇了沒頂之災。

據路透社2015年3月6日消息:伊拉克政府表示,在最近一次針對世界著名文化遺產的摧毀活動中,"伊斯蘭國(ISIS)"武裝分子5日在搶光文物後,用推土機對付3300年曆史的尼姆魯德。留在尼姆魯德的巨型拉馬蘇已經被毀,整個遺址可能也要被夷為平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譴責這樣的行動觸犯了戰爭罪,另有觀點認為,這是ISIS掩蓋其盜竊及販賣文物的舉措。

當前關於文明遺產保護的呼聲,在冷冰冰的現實面前,如果只停留在呼籲上,不會對改變現狀有任何助益。如何守衛尼姆魯德乃至古老文明遺產?至少全世界人類,不止是學者和專業機構,政府和平民都要加入進來。

走進亞述奇蹟:尼姆魯德歷史文化名城

本人作為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研究者,有幸能親近此歷史文化名城,亦願呼籲關心人類歷史文化的人們,珍惜尼姆魯德和其它的珍貴文化遺產。

真希望有朝一日,未來的人們還可以在明媚的春日訪問尼姆魯德,沉醉於其周圍的山花爛漫之餘,用心體味古城,感受兩河流域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