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渔民捞出废铁,只卖了65元,专家鉴定后至少可卖三个亿

重庆渔民捞出废铁,只卖了65元,专家却鉴定至少可卖三个亿

导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社会也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城市之中,数栋高楼拔地而起,这让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也对文物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中国拥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中流传下来的文物数不胜数。

这些文物不仅仅拥有天价,更是中华3000年历史的一个缩影。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建设,有些文物也会在机器的轰鸣声中离我们而去。

这些文物的破坏有人为的原因,但和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素质也有脱不开的关系。有些人不懂得这些道理自然是不懂得保护文物,更是没有什么文物鉴定的能力。有的时候哪怕真的有一个价值不菲的文物,落到他们的手中,不懂的人也只会觉得是破铜烂铁罢了。他们将这些破铜烂铁暗金当做废品卖掉,却殊不知这些文物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的价值。但这也不能怪他们,没有人是天生就懂得文物鉴赏的。

重庆渔民捞出废铁,只卖了65元,专家鉴定后至少可卖三个亿

捕鱼老农


01

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一件事就让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都觉得异常的惋惜的事情。重庆山村里有一个老农民,姓陈,他们家以种田和捕鱼为生。有一天,他还是和往常一样,带着自己的渔网就去嘉陵江捕鱼。但是当他重复着早已烂熟于心的动作时,却发现渔网的重量格外的重,甚至拖都拖不上来,这是他捕鱼这么久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他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把这个渔网给拉到了岸上。

本来这个农民以为自己肯定是抓到了一条大鱼,毕竟除了大鱼,还有什么东西能够让渔网变得这么沉重,扯都扯不上来。老陈在心里在窃喜不已,想着这次可以卖个不错的价钱,也可以给家里可以改善一下伙食了。但没想到,当他拉上来之后,却大失所望。渔网里根本没有什么大鱼,有的只不过是一块超级大的废铁柱罢了。

重庆渔民捞出废铁,只卖了65元,专家鉴定后至少可卖三个亿

老陈拉上来的铁柱

02

拉上渔网来之后,老陈就觉得很震惊,更是为自己觉得可惜。这个铁柱差不多90公斤,并且非常的高,差不多有75厘米。老农民也没见过什么世面,根本就不知道这个铁柱究竟为何物,只当它是一块普通的废铁罢了。耗费了这么长的时间和这么多的力气,就把一块废铁拉了上来,老陈内心特别的愤愤不平。

在这个铁柱的外围,有许多古文字,虽然看起来挺好看的,但老陈也根本就看不懂。叫上家里人,老陈便直接将这块铁柱拉到了镇上一个会收破铜烂铁的地方,准备拿它去卖钱。这块铁块这么重,按斤卖,老农民足足赚了65元,这可让他高兴了一阵子。

重庆渔民捞出废铁,只卖了65元,专家鉴定后至少可卖三个亿

鸟篆文

在上世纪的80年代,65块钱不是现在的65块钱。好多农村家庭的人一年都可能只赚得到120多人民币,这样65块钱足够他们一家人好吃好喝的过大半年了,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巨款。拿到这笔钱,老农民也觉得自己没白花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捞上来,高高兴兴的就和家人们一起回了家。

03

与此同时,老农民拉了一块超大铁柱上来的这个消息也瞬间传到了文物保护局的耳朵里,文物局的管理员都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于是,工作人员就去废品站,将这块废铁用200块钱买了回来,并对其进行了专业的文物鉴定。

重庆渔民捞出废铁,只卖了65元,专家鉴定后至少可卖三个亿

鸟篆文花瓶

鉴定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这块废铁并不是废铁,它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铁桥墩。上面的古文字是鸟篆文,也就是说这块石头,是非常珍贵的文物。

《东周鸟篆文字编·绪言》记载:鸟篆作为篆书的一种,它的笔画是由鸟形代替的。鸟篆拥有极强的装饰风格,更是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汉朝到如今已经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了,这块铁柱保持的这么完美,让文物监管局也觉得十分的惊喜。这块石头后面还被评定为了我国最早也是保存的,最完整的重型铁器。它的价值根本不是区区65元,它可以值三亿人民币。

重庆渔民捞出废铁,只卖了65元,专家鉴定后至少可卖三个亿

四川博物馆


结语

原本是一件万分珍贵的文物,落到不懂它的人手里,却成为了一块只能卖到65元的废铁。好在文物监管局发现的及时,否则中国又该丧失一件多么有意义的文物啊!如今这块铁柱也被放进了四川的博物馆里,更是成为了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参考文献:《东周鸟篆文字编·绪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