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就业“通行证”走脱贫致富“快车道”

<table> 拿就业“通行证”走脱贫致富“快车道”

今邓神超已成为一名持证上岗的电工。

/<table>

3月17日一早,连江口镇电工邓神超来到英德大樟沙滩度假村,开始检查维修景区内的水电设施,“景区预计下个月开门营业,要做好安全准备”。

邓神超原本是一名因病致贫的贫困户。2018年,他通过碧桂园集团提供的就业培训,成为一名持证上岗的电工,有了稳定的收入。稳定就业后,邓神超家庭收入一年超10万元,成为连江口镇第一批脱贫的贫困户。

因病致贫 生活窘迫

35岁的邓神超是连江口镇城樟社区的一位居民,他中专(职校)毕业,虽然读的是电工专业,但却没有走上电工岗位,而是在清远一家陶瓷厂当仓库主管,收入稳定,家庭几乎无负担。

然而,好景不长。2012年,他的儿子早产,需要更多的开支和精力来照顾,与此同时,父亲又患上尿毒症,每周需要到医院进行透析。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邓神超不得不辞去工作回去照顾家庭。

儿子的调养费用和父亲的治疗费成为一座大山,压在邓神超的肩膀上,多年攒下的30万元很快就用完,而且还欠上了20多万元债务,这个曾经幸福美满家庭变得支离破碎,邓神超一家五口人成为了贫困户。

为了偿还债务,有着电工基础的邓神超和亲戚在连江口镇做电工,虽然有一定技术,但没有电工证的他却时常“碰壁”。“很多电工工程都要提供相关的证件,我缺少资质,只能偶尔做下散工,勉强维持日常的生活开支。”

债务如何偿还?邓神超心里也没有底,他想去考电工证,但又苦于没有门路和时间,这让他进退两难。

努力拼搏 成当地首批脱贫户

经过五年时间的治疗,邓神超的父亲还是因病去世,他悲痛万分。“回想起这几年来,也有不少机会接下水电装修等工程,但由于没有电工证,缺少资质,不得不放弃这些机会。”

2018年,碧桂园在当地举行精准扶贫就业培训班,知道这个消息后,邓神超看到了希望。在社区的帮助下,他一边在当地的景区打工,一边通过培训班提升自我,并成功考取了电工证。

“碧桂园的帮扶计划,让我系统地去学习电工专业知识,成为一名有资质的电工,可以堂堂正正地接水电工程。”邓神超感慨道,有了资质的他“含金量”立马提高,如今他与附近的度假村签订合同做电工,有了稳定的收入。与此同时,他还组建了一个工程队,接下不少水电安装和装修工程,成为一名“小老板”。“现在妻子在玻璃厂上班,一年能挣3万多元,加上我的,家里一年收入近15万元。”邓神超说,稳定的收入让他在去年还清了所有债务,而且再次有了积蓄。去年年底,他还将家里的腐朽的木门窗换成了不锈钢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2019年,邓神超成为了连江口镇第一批签字脱贫的贫困户,这也让他很自豪。“感谢碧桂园的帮扶计划,为我打开了人生另一道门。”邓神超清楚地认识到,别人的帮扶只是提供一个机会,要真正实现改变,关键的还是要靠自己。“思想和行动都要拼搏进取,这样才能不负别人的帮助,不负家庭的希望。”邓神超说。

通讯员 严雪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