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逸語:思緒落花上心頭,身披彩雲琵琶手,宋詞聊“琵琶”


月懸門鎖酒醒時,

思緒落花上心頭。

燕子細雨雙雙飛,

初見羅衣一點愁。

明月猶在相思味,

身披彩雲琵琶手。

“琵琶”的故事,悲歌只因少騎馬,《宋詞》應該慨嘆

  讀到宋詞中的“琵琶弦上說相思”,這是宋詞中慣用的情感,當把情感宣洩後,就是需要了陷入沉思中。琵琶聲聲入耳,這是銷魂的聲音。宋詞的感情來自於整個社會的情感宣洩。這段時間,感情一直處於極不穩定的狀態。

★消費智慧★

  我們總是認為有智慧是好的事情,這幾乎在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如果說有例外,大概就是出現反智思潮的時候。但是能夠使用智慧,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實用上都是一種美。就如同宋詞對琵琶的描寫,無論它指代的是什麼感情,總是通過字裡行間,透露出一絲一絲,讓讀者和作者超越千年進行了交流。

  我們的智慧,可以用在這些遣詞造句上,也可以用在其他方面。

  我們什麼時候,都需要消費這些智慧,用智慧為我們的生活綻放出火花,當然理工科的學生會用智慧之光為我們的衣食住行添磚加瓦。


寂寞逸語:思緒落花上心頭,身披彩雲琵琶手,宋詞聊“琵琶”

關聯詞語賞析:

1) “琵琶”詞語解讀:彈撥樂器首座, 撥絃類弦鳴樂器。木製或竹等製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大約在秦朝,開始流傳著一種圓形的、帶有長柄的樂器。因為彈奏時主要用兩種方法:向前彈出去叫“批”,向後挑起來叫“把”,所以人們就叫它“批把”。後來,為了與當時的琴、瑟等樂器在書寫上統一起來,便改稱琵琶。

2) “智慧”一共在《正法華經》中出現43次。詞頻排154名。“智慧”:一指聰明才智,二指梵語“般若”(音bo-re)的意譯。出自《墨子·尚賢中》:“若此之使治國家,則此使不智慧者治國家也,國家之亂,既可得而知已。”。

3) “悲歌”一共在《全宋詞》中出現35次。詞頻排3387名。“悲歌”的解釋:指悲傷的歌曲; 哀聲歌唱。語出 《淮南子·說林訓》:“善舉事者若乘舟而悲歌,一人唱而千人和。”。

★演奏悲歌★

  我們引入了琵琶這種樂器,又經過了數十代人的積累和努力,這種演奏得到了昇華。這種樂器上的昇華,其實掩蓋不了傳統管絃樂的地位下降。琵琶在唐朝達到了高峰,其實宋代的琵琶已經在下滑。如同唐詩這種文學形式,在宋代已經變成了一種智力遊戲一般,失去了原有的藝術感染力。

  由於演奏過於注重技巧,而忘記了感情,聽到的只能是白開水般的音調。當然這是一種高層次的批判。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當我們很重視形式的時候,就是我們僵化的開始。僵化的形式,其實就是一種對感情的約束,而在種種的桎梏下,根本不可能迸發出智慧的閃光。

一起欣賞詩詞中“琵琶”等詞句,一起欣賞。

1) 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來源於:宋詞《臨江仙》晏幾道。全文如下: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暮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意思粗談:和詩:《琵琶》月懸門鎖酒醒時,思緒落花上心頭。燕子細雨雙雙飛,初見羅衣一點愁。明月猶在相思味,身披彩雲琵琶手。

2) 陽關三疊徒勞耳。也何須、琵琶江上,掩青衫淚。來源於:宋詞《賀新涼(贈送行諸客)》。全文如下:暮雨初收霽。憑闌干、一江新綠,遠山凝翠。漠漠春陰添客思,悵望天涯無際。又猛省、平生行止。楚尾吳頭多少恨,付吟邊、醉裡消磨矣。浮世事,只如此。陽關三疊徒勞耳。也何須、琵琶江上,掩青衫淚。一斗百篇乘逸興,要借青天為紙。兒輩詫、龍蛇飛起。今夜月明呼酒處,待明朝、酒醒帆千里。且為我,唱新制。

3) 男抱琵琶女作舞,主人再拜聽神語。來源於:唐詩《賽神曲》王建 。全文如下:男抱琵琶女作舞,主人再拜聽神語。新婦上酒勿辭勤,使爾舅姑無所苦。椒漿湛湛桂座新,一雙長箭系紅巾。但願牛羊滿家宅,十月報賽南山神。青天無風水復碧,龍馬上鞍牛服軛。紛紛醉舞踏衣裳,把酒路旁勸行客。

4) 琵琶馬上彈,行路曲中難。漢月正南遠,燕山直北寒。髻鬟風拂散,眉黛雪沾殘。斟酌紅顏盡,何勞鏡裡看。來源於:唐詩《相和歌辭·王昭君》董思恭 。

★無可奈何★

  或許在宋代以後,有了多次的復甦,但是琵琶的時代真的已經過去了。

  我們可以看到,在表演中,琵琶的比重有多少,估計少得可憐。不是琵琶沒有生命力,而是已經沒有人願意用智慧重新點燃這個舊的話題,為他賦予新的藝術生命。

  多少的藝術形式是如此。看到這裡心悲涼,我們如果一朝被捨棄,幾乎就只能在夾縫中生存,等待的只是慢慢的老去。

  “琵琶馬上彈,行路曲中難”。

  看著琵琶遠去的背影,我們到底為了什麼。

  把智慧用於懷念過去,這是一種浪費,如同我們密密的去重複已經千百遍的事情。

張口亂語:琵琶是一種可以在馬上彈奏的樂器,隨著馬政的衰落而凋零。沒有了土壤,沒有了感情,再多的智慧也只能用於繁雜的技巧上,這又於事無補了。

為自己而寫作,為生命而喝彩。作者“寂寞寒窗空守”雲:

∞∞∞寂寞∞∞∞

∞∞寒窗空守∞∞

∞蹊徑另闢籌謀∞

風雨飄搖萬般思愁

∞砥礪前行艱辛∞

∞∞揮動拳頭∞∞

∞∞∞朋友∞∞∞

№380日期:2003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