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心學大師王陽明能學到什麼?

科學的元寶


陽明心學是“內聖外王”之學,跟王陽明能學到的東西太多了,其實也就一件,一通而百通。但先要明白陽明心學不是學記之學,是利益身心的功夫之學,是要像拜師學武藝一樣要下功夫常常練習,才能其中之奧妙,否則也只是一個花架子,經不得考驗。

先粗略介紹一下陽明心學:

陽明心學最大的特點是講儒學的記問之學再次拉回了心上之學。

《大學》講的八條目:致知、格物、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後四條可謂人盡皆知,但前四條可謂知之甚少,真正如此而行者更是鳳毛麟角,《大學》第三段就清楚解釋了其關係: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修身為本”世人皆知,然而如何修呢?

“致知、格物、誠意、正心”就是修身的次第。

王陽明先生窮其一生所悟得:人這一生只“致良知”一事而。而致得良知之心的前提就是要“明心”,明心就是在致知明事理,然後才能突破高山破迷霧。明心是前提,致知就是明心的前提。

致得良知之心的重要一步是淨心,就像要把心這個房間打掃乾淨,格物就是反思自省的過程,而格物的正確度取決於致知的程度。就像我們小時候會遇到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一樣。格物是淨心的第一步,“誠意”和“正心”是提高淨心的重要環節,是個持續長久的功夫。

致得良知之心的成果就是收穫心靈寶藏,這個心靈寶藏,會在身形的各個方面體現。只有明心淨心功夫越深,良知之寶藏能發掘的越多。

學不至於潤身,不足以謂之學;

學不至於樂,不可謂之學;

學不至於性命,不足以謂之學。

此三學之論都是在說:學習是要下功夫去實行的,能夠利益身心的。

光陰易逝,珍惜當下!


觀自在9279


王陽明是心學集大成者,是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之人。跟先生能夠學到良知之學。能夠學到學會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即“心即理”的向內求還是向外求的哲學命題。也包含“知行合一”的實踐論和“致良知”的方法論以及“親親仁民”的民本論。

我們通過學習王陽明心學,還能懂得聖人可學而至,知道陽明學的根本精神在良知,知道要有遠大志向、勤學、改過和責善。

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時,修煉強大內心,關鍵在事上磨。能靜亦定,動亦定,此心不動,隨機而動。還能學會變通。

從陽明先生身上能學到他那種面對艱難困苦樂觀面對,不為所動的自強不息精神。無論身處逆境、困境、險境、遭陷害、遭妒忌、、被誤解均能泰然處之,無所畏懼。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還有他那種以天下為己任,憂國憂民的心,為百姓平安、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嘔心瀝血。更時刻不忘教化黎民百姓的社會責任擔當精神等等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中和至道


在讀完董平教授《傳奇王陽明》一書的良知之教一章,我不禁點頭,實在太精彩,書中對“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解讀實在太精彩了,雖然只有很少的幾頁,但讓我既感動又興奮。和君商學院院長王明夫先生曾經說過,如果人生一定要皈依某種哲學的話,那就皈依王陽明哲學吧。雖然目前我對心學的認知僅限於《明朝那些事》、《傳奇王陽明》兩本書的相關介紹,也不禁心神嚮往,想更深入探尋王陽明哲學的方方面面。

董平教授對王陽明心學關於“致良知”的部分,深入淺出的講解,易讀易理解,順便提一下,這本書也是王明夫先生推薦瞭解心學的書之一。讓我更為感動驚奇的更在於,前不久剛讀完的邁克·A·辛格《臣服實驗》一書中描述的生命流動的力量,正是王陽明口中的“良知”,他們雖然一個西方,一個東方,一個在明朝,一個在近現代,但表達的底層意思卻是出奇的一致,原來“理”是不分時間空間的,而它一直都存在著。

回到主題上,在讀完《明朝那些事》王陽明部分章節後,我對“知行合一”瞭解的非常淺顯,知道並且做到本身就很難,我之前也是這麼理解,但也僅止於此,也就是個表面而已。這本書帶給我的更多是對王陽明一生經歷的瞭解,他從小就很才能出眾,思想觀念也和其他小孩不一樣,在周邊人看來,他也許就是一個怪小孩,並且他很小就立志要當一位“聖人”。

怎麼當聖人呢?聖人首先要保家衛國,所以他15歲獨自到關外偵查邊關地形,回到家中寫了報告要上奏朝廷,被他爹罵了一頓,可他還是堅信要當聖人。16歲,朱熹的“格物致知”在當時十分流行,王陽明對此也十分相信,馬上行動,在家格起了竹子,3天后積勞成疾生了重病,這件事也讓王陽明開始對朱熹的學說產生懷疑,開始另闢蹊徑,也因此更加堅定他要當聖人的決心。

17歲王陽明成親,卻在婚禮當天不見新郎官蹤跡,原因是王陽明在當地的廣潤門附近偶遇一位老道士,與他攀談甚歡,不知不覺竟過了一夜。21歲,王陽明順利通過浙江鄉試,中了舉人。22歲會試落地,25歲復考再次落地,直到28歲考中進士。隨後他因替言官替正義上書,得罪當時權傾一時的太監劉瑾,被貶龍場。在這之後有了著名的“龍場悟道”,王陽明領悟出一個重要的道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意思是,每一個人的人性當中,原本就有”聖人之道“,以前總將聖人之道當作外在東西來追求,現在他認為,那實在是一種完全錯誤的做法。

在我目前淺顯的理解來看,“良知”也即“聖人之道”的一種。“良知”就是我們的“本心”,是我們心靈本來的樣子,本來的狀態。也是我們生命的本原,是我們作為人而存在的根據;是理性的本原,是我們可能獲得知識的根據;也是德性的本原,是我們之所以可能有道德的依據。並且“良知”是本來就存在,而且是一直就存在的。

什麼是本心?打個比方,在國學書院裡,小輩給長輩遞茶水,這是書院的規定,但不是本心,本心應該是,不管書院有沒有這個規定,小輩都應該向長輩遞茶水,這是敬重長輩。再舉個例子,比如你是為什麼去幫助別人?是為了積累自己的善行,還是不得而為之,抑或是為了讓自己心安,這些都不是本心,都參雜著私心或者慾望,都為了想讓自己獲得回報。而本心是,幫助別人沒有目的,為了幫助而幫助,別人需要幫助就幫助了,並沒有想過幫助別人後,你能獲得什麼回報,或者幫助別人你要付出什麼代價,這就是良知。

王陽明說,你的“良知”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美,什麼是醜,讓“良知”引導我們去做事,而不是我們的偏好。只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與外界接觸的眼、耳、鼻、舌、身這些外在的感覺無時無刻不在與外界打交道,並且它們在與事物打交道的過程當中還往往自作主張,將偏見當作真理,使人們的生活偏離了“良知”的引導。“良知”被日常生活當中的各種偏見掩蓋、遮蔽起來了,這十分危險,它使我們的生命失去了根基,喪失了人的本質。

所以我們要“致良知”,董平教授解釋說,“致良知”包含兩種意思:

一是我們要自覺意識到“良知”才是我們自己真正的本質,要使我們自己的生活充滿意義,就需要讓“良知”重新顯現出來,顯現於我們的內在心靈,讓“良知”指導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這裡提一下,《臣服實驗》提到,放下個人偏好,臣服於生命自然流動的力量,作者的這個觀點和王陽明的“致良知”觀點不謀而合)

二是如果我們意識到自己“良知”的存在,那就要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表達出來,將“良知”貫徹落實到方方面面。“知”就一定要“行”,這裡的“知”就是“良知”,“知行合一”是“致良知”最為根本而有效的方法。

王陽明正是“知行合一”徹底的踐行者,從上面的他的經歷中就能看出,他立志成為”聖人“,並且做了很多不同的嘗試,也經歷過很多人難以理解的困境,最終他還是悟到了,並且將自己的心學傳播給更多人受益。

在讀完董平教授《傳奇王陽明》一書的良知之教一章,我不禁點頭,實在太精彩,書中對“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解讀實在太精彩了,雖然只有很少的幾頁,但讓我既感動又興奮。和君商學院院長王明夫先生曾經說過,如果人生一定要皈依某種哲學的話,那就皈依王陽明哲學吧。雖然目前我對心學的認知僅限於《明朝那些事》、《傳奇王陽明》兩本書的相關介紹,也不禁心神嚮往,想更深入探尋王陽明哲學的方方面面。

董平教授對王陽明心學關於“致良知”的部分,深入淺出的講解,易讀易理解,順便提一下,這本書也是王明夫先生推薦瞭解心學的書之一。讓我更為感動驚奇的更在於,前不久剛讀完的邁克·A·辛格《臣服實驗》一書中描述的生命流動的力量,正是王陽明口中的“良知”,他們雖然一個西方,一個東方,一個在明朝,一個在近現代,但表達的底層意思卻是出奇的一致,原來“理”是不分時間空間的,而它一直都存在著。

回到主題上,在讀完《明朝那些事》王陽明部分章節後,我對“知行合一”瞭解的非常淺顯,知道並且做到本身就很難,我之前也是這麼理解,但也僅止於此,也就是個表面而已。這本書帶給我的更多是對王陽明一生經歷的瞭解,他從小就很才能出眾,思想觀念也和其他小孩不一樣,在周邊人看來,他也許就是一個怪小孩,並且他很小就立志要當一位“聖人”。

怎麼當聖人呢?聖人首先要保家衛國,所以他15歲獨自到關外偵查邊關地形,回到家中寫了報告要上奏朝廷,被他爹罵了一頓,可他還是堅信要當聖人。16歲,朱熹的“格物致知”在當時十分流行,王陽明對此也十分相信,馬上行動,在家格起了竹子,3天后積勞成疾生了重病,這件事也讓王陽明開始對朱熹的學說產生懷疑,開始另闢蹊徑,也因此更加堅定他要當聖人的決心。

17歲王陽明成親,卻在婚禮當天不見新郎官蹤跡,原因是王陽明在當地的廣潤門附近偶遇一位老道士,與他攀談甚歡,不知不覺竟過了一夜。21歲,王陽明順利通過浙江鄉試,中了舉人。22歲會試落地,25歲復考再次落地,直到28歲考中進士。隨後他因替言官替正義上書,得罪當時權傾一時的太監劉瑾,被貶龍場。在這之後有了著名的“龍場悟道”,王陽明領悟出一個重要的道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意思是,每一個人的人性當中,原本就有”聖人之道“,以前總將聖人之道當作外在東西來追求,現在他認為,那實在是一種完全錯誤的做法。

在我目前淺顯的理解來看,“良知”也即“聖人之道”的一種。“良知”就是我們的“本心”,是我們心靈本來的樣子,本來的狀態。也是我們生命的本原,是我們作為人而存在的根據;是理性的本原,是我們可能獲得知識的根據;也是德性的本原,是我們之所以可能有道德的依據。並且“良知”是本來就存在,而且是一直就存在的。

什麼是本心?打個比方,在國學書院裡,小輩給長輩遞茶水,這是書院的規定,但不是本心,本心應該是,不管書院有沒有這個規定,小輩都應該向長輩遞茶水,這是敬重長輩。再舉個例子,比如你是為什麼去幫助別人?是為了積累自己的善行,還是不得而為之,抑或是為了讓自己心安,這些都不是本心,都參雜著私心或者慾望,都為了想讓自己獲得回報。而本心是,幫助別人沒有目的,為了幫助而幫助,別人需要幫助就幫助了,並沒有想過幫助別人後,你能獲得什麼回報,或者幫助別人你要付出什麼代價,這就是良知。

王陽明說,你的“良知”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美,什麼是醜,讓“良知”引導我們去做事,而不是我們的偏好。只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與外界接觸的眼、耳、鼻、舌、身這些外在的感覺無時無刻不在與外界打交道,並且它們在與事物打交道的過程當中還往往自作主張,將偏見當作真理,使人們的生活偏離了“良知”的引導。“良知”被日常生活當中的各種偏見掩蓋、遮蔽起來了,這十分危險,它使我們的生命失去了根基,喪失了人的本質。

所以我們要“致良知”,董平教授解釋說,“致良知”包含兩種意思:

一是我們要自覺意識到“良知”才是我們自己真正的本質,要使我們自己的生活充滿意義,就需要讓“良知”重新顯現出來,顯現於我們的內在心靈,讓“良知”指導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這裡提一下,《臣服實驗》提到,放下個人偏好,臣服於生命自然流動的力量,作者的這個觀點和王陽明的“致良知”觀點不謀而合)

二是如果我們意識到自己“良知”的存在,那就要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表達出來,將“良知”貫徹落實到方方面面。“知”就一定要“行”,這裡的“知”就是“良知”,“知行合一”是“致良知”最為根本而有效的方法。

王陽明正是“知行合一”徹底的踐行者,從上面的他的經歷中就能看出,他立志成為”聖人“,並且做了很多不同的嘗試,也經歷過很多人難以理解的困境,最終他還是悟到了,並且將自己的心學傳播給更多人受益。


Mr張先森說


王陽明掌握心道,一切向內求,從心開始,內盛才能外王,知行合一是根本,事有不成反求諸己。一切不是問題,有問題可能是自己問題。



雲遊龍鄉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封爵新建伯,隆慶時追贈侯爵。

王守仁是明代心學集大成者,明代心學發展的基本歷程,可以歸結為:陳獻章開啟,湛若水完善,王陽明集大成。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的直接源頭是陳獻章與湛若水的“陳湛心學”,陽明心學和與陳獻章的學說堪相一致,已是學界的共識。

王明陽是一個心學大師,看待萬物非常淡然。對功名利祿不爭、不怒,擁有偉大的胸懷,如聖人一般的存在於那個時代。他極力的推廣提倡天理,不管人的慾望。他倡導一個人存活在世上,就應該將天理與自我良知合二為一,合為一體。把倫理道德的價值看的很重要,他說人應該去除一切的慾望,人不能心存惡意,一個人有什麼心機,決定著他有什麼樣的終點。一個人的慾望就是一個人的痛苦,慾望愈多,痛苦愈多。

倘若一輩子在追求功名利祿的途中,他這一輩子都是碌碌無為,毫無意義,在勾心鬥角的痛苦中走往漫長的一生。駕馭不了的慾望,根本不要去想,也不要去伸手夠,因為那是你痛苦的起點。

平凡的生活中,不要好高騖遠。人生最怕的就是沒有本事,卻心比天高。自己的資金、能力、背景這些不足以支撐你追求時,不要想太高大上的慾望,你的能力決定你所擁有的一切,不要讓自己生活在無止境的痛苦中,這就是王明陽對生命的詮釋。










今古雜壇


王陽明的心學被神話了,這是因為他自己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做出了一些成就,但是並非所有的人按照他的說法就能做出同樣的成績。古往今來,依他心學而行,而做出和他一樣成就的又有幾個?所以風行了一段王氏成功學之後,大家都放棄了。

人要在實踐中去探索自己的道路,而不是一味去迷信一種學說,脫離了以自己為主要矛盾,就成了本末倒置。


千里雲城


王陽明先生是歷史上最被低估的一位聖人。

人活一世就像一個人學習武功一樣。

釋迦摩尼看到人們整天胡亂比劃,於是想告訴世人心法。但很少有人聽懂。

老子說那個心法玄之又玄,說了你也不信,我還是告訴你個基本招式吧,如何下蹲,如何跳躍。

孔子想依世人的根性不一不可能都學會心法,我還是教他們什麼是正確動作吧,這樣雖然他們不知道自己練的什麼功夫,但從大體動作上不至於是錯誤的。

王陽明想孔子的示範動作是對的,心法我也領會了但是沒有釋迦摩尼講的那麼透徹,而且很多人聽了心法也不會用到招式上,我還是幫他們打通任督二脈吧,至少這樣練功會事半功倍。



凡夫講禪學


弘治十二年(1499)進士,先後刑部碩士,貴州隆昌程頤,廬陵知縣,右杜遷御史,贛南巡撫,二廣巡撫等。晚年,他成了南京軍務大臣,都察院離開了杜御史。他被授予“新人”的稱號,以平息陳豪的叛亂和其他軍事成就,並被追授侯爵隆慶。

王守仁是明朝的一位大師心學。明朝心學的基本發展過程可以概括為:陳獻章開放,湛若水完善,王陽明精通。王守仁的理論和思想王學(陽明學)的直接來源是陳獻章和湛若水的“陳展心學”、陽明心學和陳獻章的理論,這三者是一致的,是學術界的共識。

王明陽是一個心學大師,非常冷靜地看待一切。他不計較名利,不生氣,有一顆偉大的心。他像聖人一樣存在於那個時代。他強烈敦促廣提倡正義,不管人們的願望。他主張如果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他應該把自然法則和他自己的良心結合起來。倫理的價值非常重要。他說一個人應該去除所有的慾望。一個人不可能是惡意的。一個人的想法決定了終點。一個人的慾望是一個人的痛苦,慾望越多,痛苦越多。

如果他一生都在追逐名利,他將毫無用處,毫無意義,並將在陰謀的痛苦中度過漫長的一生。不要去想無法控制的慾望,也不要去追求它,因為那是你痛苦的起點。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志存高遠。生活中最害怕的事情是沒有能力,卻擁有一顆比天空更高的心。當你的資本、能力和背景不足以支持你的追求時,不要想太多你的願望。你的能力決定了你擁有的一切,不要讓自己生活在無盡的痛苦中。這就是生活的解釋王明陽。


日月乾坤國學團隊


王陽明的心學是個圓融的道德修養理論體系。“我心光明,夫復何求?”只有到達圓融無礙的道德修養,才能明白心的價值和意義。可以說,這是接近佛教理論“佛”的境界。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對事務的理解,是有區別有層次的。道德的昇華並不僅僅在於修德,也包括體道學道悟道證道行道。強調知行合一,這是需要修養功夫的。

和心學大師王陽明學到的東西,簡單的說,可以正三觀,這是正知正智。可以君子行,剛健自強不息。可以知行合一,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華潤先農


王陽明的思想核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感悟心學:

1,用“良知”格物,做事。

2,只盯著外物,人為物役不可取。。

3,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惡惡如惡惡臭,便是聖人。

4,私慾存在,眾多的惡念就會接踵而至

5,所有的忙碌,焦慮,不快樂,皆因得失之心太重。

6,做事要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專一對待。

7,順其自然。

8,有毅力去堅持自己的想法去實踐自己的目標,只精於勤,不荒於嘻。

9,與朋友相處,彼此謙讓,會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損。

10,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心學博大精深且知易行難,涉及人性方方面面,及人性與社會的無數相處方式。以上一點愚見供大家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