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光谷院区改造奇迹 徐巧:在武汉做白衣天使的守护者

在众多援鄂的医务人员中,有一位近30年军龄的老兵,她是丽州女儿徐巧。在武汉,她践行党员使命职责,参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改造奇迹;排查各种院感防控风险点,筑起医务工作者防护墙,谱写了一曲丽州女儿的赞歌。

参与光谷院区改造奇迹 徐巧:在武汉做白衣天使的守护者

徐巧(左二)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参与院感防控

参与光谷院区改造奇迹

徐巧是永康市江南街道溪口村人。2月中旬,她作为军队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医护部助理员进驻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主要负责院感防控督导工作。

对许多人来说,院感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它其实是医院感染的简称。徐巧的工作职责就是降低和控制感染发生、管理和干预易发生感染环节。具体来说,徐巧要负责消毒隔离、布局流程、传染病防控、管理医疗废物等。“医生保护的是患者,而我们不仅保护患者,也要保护医生。”徐巧说,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院感工作尤为重要。

进驻光谷院区,对于徐巧来说,首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将基础建设尚未完工、配套设施不足的院区改造成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专科医院。原来,光谷院区原计划5月才投入使用,现在不得不提前使用。在徐巧看来,这样的院区环境离院感规范还差得很远。

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快速又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总能创造奇迹。”徐巧说。

在医护出入通道严格划分区域、张贴醒目标识、保障消毒液充足……徐巧每天都在严密细致地排查各种流程上的院感防控风险点,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消灭一处,力争把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徐巧参与了光谷院区仅仅用时4天的从“无”到有的改造——14个感染科室、820张床位正式运转起来,开始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筑起医务工作者防护墙

随着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开始全面收治患者,徐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一有患者出院,马上就有其他患者入住,医院一直处于满员的状态。”徐巧说,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护医务工作者不被感染的任务更加艰巨了。

为了更好完成防控任务,徐巧还经常深入院区的角角落落,查看各个区域的布局流程是否合理,医务人员防护工作是否规范,科室消毒隔离是否到位。

由于新冠肺炎的突发性,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防护技能还不熟练,特别是志愿者、保洁人员对传染病防护知识知之甚少。时时给医务工作者进行培训,成为徐巧的另一项工作。每次培训结束后,她都会反复叮嘱他们做好防护,保护自己。

工作非常辛苦,但她直言一切都是值得的。“保护医务工作者是我们院感人的职责。”徐巧坚定地说。

勇担党员职责使命

疫情之下,敢于逆行。说起逆行的理由,徐巧说得简单却坚定:“我是党员,也是穿军装的人,到一线抗击疫情就是我的使命!”

其实,早在部队成立首批援鄂医疗队时,徐巧就报名了。但由于当时所在单位也在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她未被组织批准。与此同时,远在永康的父母得知了这一消息,也给徐巧打去了电话:“在单位也能服务人民,不必非到湖北。”

面对父母的劝说,徐巧默默坚持初衷:“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在这种情况下,理应到战疫最前线。”很快,她再次提出申请,最终如愿奔赴“战场”。

直到驰援武汉10天后,徐巧父母才从外甥女那儿得到了徐巧援鄂的消息。

日前,市人武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人,江南街道人武部、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工作人员前往溪口村慰问徐巧父母。看着照片中的女儿穿着写有“光谷徐巧”四个字的防护服,徐巧母亲说:“女儿觉悟高、责任心强,我们很自豪。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她能早点平安回家。”

采访最后,徐巧告诉记者,疫情之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分工,作为军人,最重要的就是在本职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在武汉的日子里,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奔赴武汉,让她深刻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多地新增新冠肺炎患者数量清零,也让她感受到了众志成城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