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服務近10個老人,養老護理人員為何如此緊缺?

3月9日,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司長俞建良就武漢養老院普遍面臨護理人員短缺表示,全國養老院普遍存在養老護理力量緊缺的問題。

現在全國有200多萬名老人入住在約4萬個養老院,但是工作人員只有37萬人,其中真正的護理員只有20多萬人。平均1個護理員要服務近10個老人


行業分析 | 1人服務近10個老人,養老護理人員為何如此緊缺?

圖/無錫國藥康養照護中心的90後養老人


養老護理員供不應求,這不是中國養老服務業的特有現象。日本、德國等老齡化程度高的國家,都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隨著老齡化的迅猛發展,養老服務業日益受到各國政府和經濟界人士的重視,甚至被視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


那麼,為什麼朝陽產業反而遭遇了招人難、留人難的問題呢?


付出與收入不匹配,是人們不願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的根本原因。養老護理的工作時間是“007”,每天24小時,全年365天,都需要有人時刻在崗在位。養老護理員目前基本是兩班制,工作時間長於一般崗位。同時,養老護理員負責的,不光是老人的吃喝拉撒等日常生活照料,還要掌握鼻飼、排痰等基本護理技能,還要能夠處理好和老人以及老人家屬之間的關係

。特別是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糾紛和意外事故,更是讓養老護理員們滿腹苦水,言之色變。


近幾年,為了留住養老護理員,養老機構普遍提高了養老護理員的工資待遇。但即使是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發達城市,養老護理員的月收入也只是4000~5000元,與快遞、外賣騎手、月嫂、保姆等職業相比,收入仍然處於較低水平,基本沒有競爭力可言。我們看到,對於務工人員來說,年輕男性更鐘意於快遞、外賣騎手、滴滴司機等工作;年輕女性更願意從事月嫂、保姆等工作。願意從事養老護理員的,大部分是年齡偏大、素質偏低的中老年務工人員。有調查表明,北京市養老機構中,40~49歲的護理員最多,佔44.2%;50歲以上的護理員佔33.8%;40歲以下的護理員僅佔22%。


行業分析 | 1人服務近10個老人,養老護理人員為何如此緊缺?

圖/杭州市隨園杭鋼智匯坊的80後養老人


同時,相關院校由於養老護理專業招生難、學生畢業後流失率高,也不願直接開設養老護理專業,而是變相設立了養老護理管理、智能養老等相關專業。這樣的專業設置,人為地調高了學生的就業期望。很多學生認為自己學的是管理專業,畢業後即使到養老一線,也是要直接從事管理工作的。這種培養上的供需錯配,進一步加劇了養老護理專業學生的流失。實際上,養老護理專業的學生還是很受養老機構歡迎的,他們年紀輕,護理技術過硬,工作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缺點是社會經驗不足、心理承壓能力小和從事實際工作少,尤其是在處理涉老糾紛和意外事故時,經常出現茫然不知所措等情況。只要這些年輕人能夠堅持住,幾年之內走上管理崗位並非難事。


另外,養老護理員長期缺乏社會認可,社會地位和職業聲望偏低

。這也構成了養老護理員供不應求的潛在原因。很多人對養老護理員的工作或是嗤之以鼻,或是視而不見,更有甚者對養老護理員缺乏最基本的尊重,挑三揀四,埋怨不斷。


專業面對招人難、留人更難的局面,養老服務業的出路在哪裡呢?


首先,要多方共同努力,推動養老護理工作走出以往的惡性循環。政府可以採取給予企業租金補貼,或者向一線養老護理人員發放特殊津貼等方式,幫助養老機構提高養老護理員的收入。養老機構要更多地與高新技術企業、院校和研究機構互動,爭取讓信息化、智能化技術代替勞動力,逐步降低養老護理員的工作強度。老人家屬要充分理解養老護理員的難處,對他們工作中出現的失誤給予理解和寬容。

行業分析 | 1人服務近10個老人,養老護理人員為何如此緊缺?


其次,在養老護理員工資待遇不斷提升的情況下,院校要進一步加大一線養老護理專業培養力度。培養過程中,與養老機構頻繁互動,以生動的案例代替枯燥的教學。短期內可以多安排養老護理專業的短期培訓,幫助養老機構快速培養一批動手能力強的護理員。中長期可以全面調整專業教學內容,切實將所學所用相統一,提升學員實踐動手能力;同時加入職業生涯教育等內容,讓學員瞭解畢業後的實際工作狀態,做好心理準備,看到從事養老護理的職業發展空間。


最後,全社會要全面關心和尊重養老護理員。可以參照護士節,為養老護理員設置專門節日,或者將養老護理員納入護士節適用人員範圍之中,體現對養老護理員的特殊關愛。還可以經常或定期在全社會集中表彰和宣傳優秀的養老護理員,全面提升養老護理員的職業榮譽感。


2019年9月,民政部印發《關於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 促進養老服務消費的實施意見》,提出:“2022年底前,培養培訓1萬名養老院院長、200萬名養老護理員、10萬名專兼職老年社會工作者。”從目前來看,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政府、社會、企業、學校和家庭的更大努力。畢竟,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要想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離不開今天我們所有人的共同行動。


作者/李佳

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內容來自:中國經營報


▼▼▼


近期關於養老人才的更多政策信息:

(一)去年公佈的《關於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 促進養老服務消費的實施意見》中提到“2022年底之前培養、培訓200萬名養老護理員”。(剛剛,人社部、民政部發布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新國標,重點修改四項內容)


(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020年2月28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表示:今年專升本的計劃增量,將投向職教本科和應用型本科,主要向這些學校增加名額,向預防醫學、應急管理、養老服務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傾斜。


(三)人社部網站上週公佈了16個新職業信息,其中包括:


①健康照護師

定義:運用基本醫學護理知識與技能,在家庭、醫院、社區等場所,為照護對象提供健康照護及生活照料的人員。

主要工作任務:

1.觀察發現照護對象的常見健康問題及疾病(危急)症狀,提出相應預防、康復及照護措施,或提出送醫建議;

2.觀察發現照護對象的常見心理問題,提供簡單心理疏導及支持性照護措施;

3.照護老年人生活起居、清潔衛生、睡眠、日常活動,提供合理飲食及適宜活動,提供預防意外傷害安全照護,為臨終老人提供安寧療護措施;

4.照護孕產婦生活起居,根據個體身心特點,提供合理營養、適當運動的健康生活照護,促進母乳餵養及產後康復;

5.照護嬰幼兒生活起居與活動,提供餵養、排洩、洗浴、撫觸、睡眠、生長髮育促進及心理健康照護措施;

6.照護病患者生活起居、清潔衛生、日常活動,提供合理飲食及適宜活動,按醫囑督促、協助照護對象按時服藥、治療;

7.為照護對象家庭提供整潔生活環境、合理營養膳食及健康常識普及。

(本職業包含但不限於下列工種:醫療護理員)


②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

定義:根據功能障礙者的身體功能與結構、活動參與能力及使用環境等因素,綜合運用康復輔助技術產品,為功能障礙者提供輔助技術諮詢、轉介、評估、方案設計、應用指導等服務的人員。

主要工作任務:

1.為功能障礙者提供康復輔助技術產品諮詢與服務轉介;

2.評估功能障礙者的身體結構和功能、活動和參與、環境因素以及個人因素,提出康復輔助技術產品適配方案,以及個人和公共環境改造方案;

3.指導康復輔助技術產品適配方案、個人和公共環境改造方案的實施;

4.指導功能障礙者使用康復輔助技術產品,並進行效果評價;

5.為功能障礙者提供輔助技術產品保養和簡單維修知識及簡易康復指導服務,對用戶進行隨訪;

6.開展社區居民的康復輔助技術服務科普和宣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