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多措並舉 推進重點項目硬核開復工

人勤春來早,再期大有年。昨日下午,春雨不斷,海滄區北師大附校嵩嶼校區項目建設工地卻機聲隆隆,工人們個個佩戴口罩,數臺挖掘機在不停地作業。


此地,也是海滄區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現場,與以往不同的是,活動上沒有領導講話,也不見工人集中式作業,看到的只有在防控疫情規範下,工人們爭分奪秒把時間和項目進度搶回來的熱情幹勁,這也是海滄區“疫情防控不放鬆,項目開工不停步”的真實寫照。
據悉,一季度,海滄區共集中開工項目4個,總投資約10.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5.2億元,涵蓋社會事業、集成電路產業等領域。其中,北附嵩嶼校區項目總投資1.3億元,2020年度計劃投資9000萬元。
疫情防控一刻不能停,復工復產一天不能誤。疫情期間,海滄區及時成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加快推動建設項目開復工領導小組,謀新招、亮實招、出硬招,主動靠前服務,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等各項工作,爭取全力打贏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贏戰”,為實現全年發展目標打牢堅實基礎。

海滄:多措並舉 推進重點項目硬核開復工


1靠前服務
搶抓項目進度
北師大海滄附校嵩嶼校區建設用地面積約10035.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0720.6平方米,採用裝配式鋼結構形式建築,規劃建設24個教學班,包含2棟教學實驗樓、1棟藝術樓、1棟綜合樓、室外運動場及地下室停車場。項目建成後,將極大緩解周邊學區學位緊張問題。
據悉,裝配式鋼結構形式建造速度快,節省工期,比傳統混凝土建築節省30%-50%,且整體空間通透,視野更加開闊,有很強的抗震變形適應能力。
“項目目前正在進行原有建築地下室拆除、新建地下室土石方施工,後續將加大資源投入,全力挽回被疫情影響的工期。”該項目經理袁曉民介紹,海滄區主動靠前服務,竭盡所能縮短申報、審批時間,與項目一同“搶時間,趕進度”。
導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人進場前需測體溫,作業時需佩戴口罩。“在復工前,我們就已為每個工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復工後,做好每日健康臺賬,採取集體送餐形式,並每日對施工場地、項目辦公場所、衛生間等人員活動空間進行2次消殺。”袁曉民說,開工後,項目部將繼續做好疫情防控,推進精細化管理,強化過程控制,精心組織,確保工程穩步推進。


2頻出“實招”“硬招”
新建工人臨時集中居住區
一手嚴抓疫情防控,一手搶抓項目進度。當前,在海滄大地上,通富、士蘭12吋、士蘭化合物、廈鎢新能源、金柏、大博、萬泰二期、22-24#泊位工程這8個省重大重點項目均實現開工復工。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有了前進的目標和科學規劃的方略,疫情防控和項目開工兩難問題迎刃而解。
為推進建設項目硬核復工,海滄區建設與交通局建立分片包乾服務機制,共分成四個片區五個檢查組及夜間突擊組,以問題為導向,精準施策,“全覆蓋”指導和推動項目落實工地復工安全排查整治和健康管理防疫工作。
疫情之下,如何在搶抓項目進度的同時,加強施工人員的生活保障?海滄區使出了“硬招”:為工人新建臨時集中居住區。海滄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各在建項目中,對明確進場的勞務人員住宿原則上實行集中居住統一管理,利用活動板房、集裝箱等以及在滿足安全條件下的已完工的主體工程建築物作為集中居住場所;免費提供政府儲備用地給工地搭建員工集中居所。目前,已在海滄南部片區(信息產業園內)與北部片區(生物醫藥園內)各新建一處臨時集中居住區,總計256間集裝箱式活動房,共可容納1024人使用,入住人員由企業指定專人負責、自行管理,每批次使用期限為15天,期滿後退出,疫情期間免費使用。截至3月17日,已入住臨時集中居住區429人。同時,海滄區還出臺“關於應對新冠狀肺炎疫情穩定生產九條措施的通知”,對利用政府儲備用地或項目紅線內空地建設員工監督性醫學觀察集中居住區的項目給予獎補。

3科學管理
為在建項目築起“安全屏障”
疫情防控不放鬆,項目開工不停步。為加快推動建設項目開復工,海滄區開復工小組聯合區有關部門構建起科學健康管理體系,為在建項目開復工築起堅強的“安全屏障”。
在疫情暴發的第一時間,海滄區就搭建了建設項目開復工領導小組,並提前開展工作,制定相關政策,完善會議制度。比如:建立每日“線上”“線下”“走訪”會商考察機制。在符合保密原則的前提下,每天在線上做出工作安排;每日或數日召開小組會議,集中聽取工作進展彙報,針對性討論解決開復工相關問題;每天或數日集中下到項目基層走訪,梳理彙總項目企業存在的困難難點,並快速精準予以解決。要求建設項目復工後,每日需更新上報建設項目開工情況、進展情況,返崗率情況,以及存在困難、下步工作計劃上報下週及未來半月項目開工計劃,統計防疫物資需求、人員核酸檢測需求等等。
同時,通過海滄區各種媒體途徑,及時做好上級政策宣傳。組建在建項目微信群,每日推送防疫知識和各級加快推進項目有序開復工相關政策。疫情以來,海滄區開展各類防疫培訓近百場,印發新冠肺炎防控海報近萬份,制發重點防控宣傳視頻。對“抗疫”樣板項目企業進行表彰,對防疫措施到位、復工意願積極、有示範帶動作用的建設項目參建單位,給予通報表揚,並記錄信用監管良好行為一次等。

4徵遷“不打烊”
保障重點項目用地
海滄區重點項目正在加快上趕建設,徵遷項目也必須“不打烊”,全力保障項目用地需求。
2月24日,在疫情防控最嚴峻時期,海滄區就已敲下了節後徵拆的第一錘,東瑤村水頭社整村拆遷現場熱火朝天,據悉,已籤未拆的202棟房屋計劃在4月底完成。
節後復工以來,海滄區群策群力、加強聯動配合,摸索出真抓實幹、務求實效的工作推進之路,根據市應對疫情防疫領導小組工作部署,按照“重點項目重點抓、保障工作不懈抓”、切實發揮好掛帥攻堅機制作用,牽頭部門要主動擔當作為、帶頭作為,逐步推進“三個專班”,即徵拆攻堅專班、資金保障專班、項目前期專班,保障小組組建工作,以確保保障工作持續發力。
疫情期間,工作組靠前指揮,措施靈活。在馬鑾灣片區整村拆遷工作中,在確保拆除進度和人員安全的前提下,適時加快拆除進度。南部片區工作組在疫情期間開啟電話預約商談模式,達到雖不見面但不影響商談工作。疫情略有緩和,立即組織登門商談,並積極採取共性問題集體約談等辦法搶抓時間。
除此之外,工作組還利用目前工作空隙時間,抓緊做好徵拆補償款發放、相關協議送審、安置房移交手續辦理,為疫情後期進一步打開徵收工作面創造條件。

多措並舉的徵地拆遷工作,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截至目前,海滄區96個土地房屋徵收項目均已開復工,並分輕重緩急逐步提交建設用地,有序有力保障省市重點項目儘快全面滿負荷復工。
導報記者 餘健平/文 通訊員 林藝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