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多措并举 推进重点项目硬核开复工

人勤春来早,再期大有年。昨日下午,春雨不断,海沧区北师大附校嵩屿校区项目建设工地却机声隆隆,工人们个个佩戴口罩,数台挖掘机在不停地作业。


此地,也是海沧区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现场,与以往不同的是,活动上没有领导讲话,也不见工人集中式作业,看到的只有在防控疫情规范下,工人们争分夺秒把时间和项目进度抢回来的热情干劲,这也是海沧区“疫情防控不放松,项目开工不停步”的真实写照。
据悉,一季度,海沧区共集中开工项目4个,总投资约10.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5.2亿元,涵盖社会事业、集成电路产业等领域。其中,北附嵩屿校区项目总投资1.3亿元,2020年度计划投资9000万元。
疫情防控一刻不能停,复工复产一天不能误。疫情期间,海沧区及时成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快推动建设项目开复工领导小组,谋新招、亮实招、出硬招,主动靠前服务,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争取全力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战”,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牢坚实基础。

海沧:多措并举 推进重点项目硬核开复工


1靠前服务
抢抓项目进度
北师大海沧附校嵩屿校区建设用地面积约10035.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720.6平方米,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形式建筑,规划建设24个教学班,包含2栋教学实验楼、1栋艺术楼、1栋综合楼、室外运动场及地下室停车场。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缓解周边学区学位紧张问题。
据悉,装配式钢结构形式建造速度快,节省工期,比传统混凝土建筑节省30%-50%,且整体空间通透,视野更加开阔,有很强的抗震变形适应能力。
“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原有建筑地下室拆除、新建地下室土石方施工,后续将加大资源投入,全力挽回被疫情影响的工期。”该项目经理袁晓民介绍,海沧区主动靠前服务,竭尽所能缩短申报、审批时间,与项目一同“抢时间,赶进度”。
导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进场前需测体温,作业时需佩戴口罩。“在复工前,我们就已为每个工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复工后,做好每日健康台账,采取集体送餐形式,并每日对施工场地、项目办公场所、卫生间等人员活动空间进行2次消杀。”袁晓民说,开工后,项目部将继续做好疫情防控,推进精细化管理,强化过程控制,精心组织,确保工程稳步推进。


2频出“实招”“硬招”
新建工人临时集中居住区
一手严抓疫情防控,一手抢抓项目进度。当前,在海沧大地上,通富、士兰12吋、士兰化合物、厦钨新能源、金柏、大博、万泰二期、22-24#泊位工程这8个省重大重点项目均实现开工复工。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有了前进的目标和科学规划的方略,疫情防控和项目开工两难问题迎刃而解。
为推进建设项目硬核复工,海沧区建设与交通局建立分片包干服务机制,共分成四个片区五个检查组及夜间突击组,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全覆盖”指导和推动项目落实工地复工安全排查整治和健康管理防疫工作。
疫情之下,如何在抢抓项目进度的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生活保障?海沧区使出了“硬招”:为工人新建临时集中居住区。海沧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在建项目中,对明确进场的劳务人员住宿原则上实行集中居住统一管理,利用活动板房、集装箱等以及在满足安全条件下的已完工的主体工程建筑物作为集中居住场所;免费提供政府储备用地给工地搭建员工集中居所。目前,已在海沧南部片区(信息产业园内)与北部片区(生物医药园内)各新建一处临时集中居住区,总计256间集装箱式活动房,共可容纳1024人使用,入住人员由企业指定专人负责、自行管理,每批次使用期限为15天,期满后退出,疫情期间免费使用。截至3月17日,已入住临时集中居住区429人。同时,海沧区还出台“关于应对新冠状肺炎疫情稳定生产九条措施的通知”,对利用政府储备用地或项目红线内空地建设员工监督性医学观察集中居住区的项目给予奖补。

3科学管理
为在建项目筑起“安全屏障”
疫情防控不放松,项目开工不停步。为加快推动建设项目开复工,海沧区开复工小组联合区有关部门构建起科学健康管理体系,为在建项目开复工筑起坚强的“安全屏障”。
在疫情暴发的第一时间,海沧区就搭建了建设项目开复工领导小组,并提前开展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完善会议制度。比如:建立每日“线上”“线下”“走访”会商考察机制。在符合保密原则的前提下,每天在线上做出工作安排;每日或数日召开小组会议,集中听取工作进展汇报,针对性讨论解决开复工相关问题;每天或数日集中下到项目基层走访,梳理汇总项目企业存在的困难难点,并快速精准予以解决。要求建设项目复工后,每日需更新上报建设项目开工情况、进展情况,返岗率情况,以及存在困难、下步工作计划上报下周及未来半月项目开工计划,统计防疫物资需求、人员核酸检测需求等等。
同时,通过海沧区各种媒体途径,及时做好上级政策宣传。组建在建项目微信群,每日推送防疫知识和各级加快推进项目有序开复工相关政策。疫情以来,海沧区开展各类防疫培训近百场,印发新冠肺炎防控海报近万份,制发重点防控宣传视频。对“抗疫”样板项目企业进行表彰,对防疫措施到位、复工意愿积极、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建设项目参建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并记录信用监管良好行为一次等。

4征迁“不打烊”
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海沧区重点项目正在加快上赶建设,征迁项目也必须“不打烊”,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2月24日,在疫情防控最严峻时期,海沧区就已敲下了节后征拆的第一锤,东瑶村水头社整村拆迁现场热火朝天,据悉,已签未拆的202栋房屋计划在4月底完成。
节后复工以来,海沧区群策群力、加强联动配合,摸索出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工作推进之路,根据市应对疫情防疫领导小组工作部署,按照“重点项目重点抓、保障工作不懈抓”、切实发挥好挂帅攻坚机制作用,牵头部门要主动担当作为、带头作为,逐步推进“三个专班”,即征拆攻坚专班、资金保障专班、项目前期专班,保障小组组建工作,以确保保障工作持续发力。
疫情期间,工作组靠前指挥,措施灵活。在马銮湾片区整村拆迁工作中,在确保拆除进度和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适时加快拆除进度。南部片区工作组在疫情期间开启电话预约商谈模式,达到虽不见面但不影响商谈工作。疫情略有缓和,立即组织登门商谈,并积极采取共性问题集体约谈等办法抢抓时间。
除此之外,工作组还利用目前工作空隙时间,抓紧做好征拆补偿款发放、相关协议送审、安置房移交手续办理,为疫情后期进一步打开征收工作面创造条件。

多措并举的征地拆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截至目前,海沧区96个土地房屋征收项目均已开复工,并分轻重缓急逐步提交建设用地,有序有力保障省市重点项目尽快全面满负荷复工。
导报记者 余健平/文 通讯员 林艺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