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里的男孩》:普通人的恶毒令人发指,旁观者的冷漠一览无余


《黄昏里的男孩》,是作家余华的一本选集,里面收录了他的十二篇中短篇小说。


内容简介里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余华所有中短篇小说中与现实最为接近的作品,可能是令人亲切的,不过也是充满不安的。


余话说这是他从1986年到1998年的写作旅程,十多年的漫漫长夜和那些晴朗或者阴沉的白昼过去之后,岁月留下了什么?


他感到自己的记忆只能点点滴滴地出现,而且转瞬即逝。


《黄昏里的男孩》,是以其中一篇同名小说《黄昏里的男孩》做书名。


今天我要讲的,就是《黄昏里的男孩》这个故事,写于1995年12月12日。


余华用冷酷的笔触,将人性之恶和人世之厄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个读来让人压抑、悲愤的故事。


《黄昏里的男孩》:普通人的恶毒令人发指,旁观者的冷漠一览无余

0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或许你还没来得及看这个故事,为了方便让你理解,我来简要介绍一个这个故事。


这是一个围绕一个苹果展开的故事。


孙福,男,年过50,头发花白,在长途汽车停靠的地方,摆了一个水果摊,已经有3年了。


一片尘土过后,他看到了一个男孩,指甲又黑又长,穿着很脏的衣服,把一只手放在他的水果上。


男孩两次对孙福说他饿了,孙福无动于衷,他三次叫男孩“走开。”


《黄昏里的男孩》:普通人的恶毒令人发指,旁观者的冷漠一览无余

饥渴难耐的男孩发现孙福是不会给他吃的。


于是,他想到了“偷”。


又一辆车停了,男孩趁着孙福看人流的当儿,飞快跑去。


孙福这才发现男孩甩动的手里,正抓了一个苹果,孙福一边追赶,一边喊叫:“抓小偷,抓住前面的小偷.....”


男孩见孙福追上来,他将苹果举到嘴里,使劲咬了一口。


故事由此推向高潮。


接下来,就是孙福对男孩惨无人道的施暴,以及他人性的变态。


他抓住了男孩,打掉了他手里的苹果,还打了他的脸,并叫男孩把吃进嘴里的苹果吐出来。


如果惩罚到此为止,事情还没那么糟糕。


人性的扭曲,让孙福丧尽天良,他疯狂折磨男孩。


为了“教育”男孩,他扭断了男孩右手的中指,推着男孩走到他的水果摊旁,找了一根绳子把男孩绑起来。


他要男孩对着来往的行人说:“我是小偷。”,还要他使劲,声音要大。


就这样,小男孩的手被反绑着,不停地喊叫着,他嘴唇干裂,喉咙沙哑,直到筋疲力尽。


《黄昏里的男孩》:普通人的恶毒令人发指,旁观者的冷漠一览无余


黄昏时,孙福收摊了,他解开了绳子,将绳子放进板车里,他听到后面“扑通”一声,男孩倒地。


孙福对男孩说了一句:“我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偷东西?”就回去了。


男孩慢慢爬了起来,靠着一棵树站了一会儿,然后他一步一步微微摇晃着,走在黄昏里。


这一天,一定会给男孩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他所受的屈辱,应该是他一辈子都不愿再回想起的一段记忆。


男孩将何去何从,我们不得而知。


《黄昏里的男孩》:普通人的恶毒令人发指,旁观者的冷漠一览无余

02:“我也是为他好”,实则暴露了孙福的刻薄与恶毒


孙福对好奇的行人说:“我也是为他好。”


判断一个人的善恶,不要只听他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


听起来名正言顺又充满慈悲,可他不过是打着为别人好的旗号,仗势欺人。


有人说,余华的文字,自带电影感。


他写一个人的恶,通篇不带一个“恶”字,而是通过简单的语言和一连串的动作来表现。


余华在描写孙福对待男孩时,不惜笔墨,动人心弦。


男孩“偷”到一个苹果,孙福追到他:


追上来的孙福挥手打去,打掉了男孩手里的苹果,还打在了男孩的脸上,男孩一个趔趄摔倒在地。

心有多恶毒,下手就有多重。


《黄昏里的男孩》:普通人的恶毒令人发指,旁观者的冷漠一览无余


听到男孩咀嚼的声音:


孙福一只手抓住他的衣领,另一只手去卡他的脖子。

他要男孩把嘴里的苹果吐出来,男孩紧闭鼓起的嘴,孙福又去卡他的脖子


男孩的嘴张了开来,孙福看到他嘴里已经咬碎的苹果,就让卡住他脖子的手使了使劲。


《黄昏里的男孩》:普通人的恶毒令人发指,旁观者的冷漠一览无余


有人对孙福说,你这样会把他卡死的。


孙福说:


卡死也活该。


男孩开始将嘴里的苹果吐出来了,一点一点地吐了出来,就像是挤牙膏似的,男孩将咬碎的苹果吐在了自己胸前的衣服上。


男孩嘴闭上后,孙福又用手将他的嘴开,下身体往里面了看后说:


还有,还没有吐干净。

兴许男孩嘴里还残留着来不及细细品味的苹果味儿,孙福咄咄逼人,让男孩最后的希望连同唾沫一起吐了出来。


男孩吐完了,孙福没完没了。


他说这辈子最痛恨的就是小偷,他要男孩伸出那只“犯罪”的手。


男孩害怕极了,他将右手放到背后,孙福抓起那只手,男孩叫道,说不是这只手。


孙福又去抓男孩左手。


男孩想抽回,孙福挥手给了他一巴掌。


男孩身体摇晃了几下,孙福又给了他一巴掌。


男孩不再动了,孙福揪住他头发,让他脸抬起来,又问他是哪只手。


男孩伸出右手,令人揪心的一幕发生了,文中是这样描写的:


接着孙福两只手一使劲,“咔”的一声扭断了男孩右手的中指。男孩发出了尖叫,声音就像是匕首一样锋利。


然后男孩看到了自己右手的中指断了,耷拉到了手指上。


男孩一下子就倒在了地上。


接着,孙福捏住男孩的衣领,踢他的腿,把他绑在水果摊前,叫男孩对来往的行人说“我是小偷。”


一个可怜的男孩,他饥渴难耐,就因为“偷”了一个苹果,遭到孙福如此恶毒地惩罚,让他的身体和精神遭遇双重折磨。


所谓“为他好”,不过是在泄私愤,这是人性的扭曲,这是罪恶的灵魂。


《黄昏里的男孩》:普通人的恶毒令人发指,旁观者的冷漠一览无余

03:普通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变得恶毒?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作为普通人的孙福,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对一个男孩如此痛下毒手?


高手作家,都是心灵捕手。


余华仿佛预知我们会有这种疑问,他在后面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多年以前,孙福曾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


在这间屋子里,曾有一个漂亮的女人,还有一个五岁的男孩,那时候这间屋子里的声音此起彼伏,孙福和他妻子,还有他们的儿子,在这间屋子里没完没了地说着话。


《黄昏里的男孩》:普通人的恶毒令人发指,旁观者的冷漠一览无余

他经常在椅子上坐着,看漂亮的妻子在门外为煤球炉生火,儿子则寸步不离地抓着妈妈的衣服,细声细气说话。


好景不长。


在一个夏天的中午,孙福的儿子沉入远处池塘的深水里。


他狂奔起来,妻子凄厉地哭喊,他们失去了儿子。


黑暗里,夫妻俩相对而坐,呜咽低泣。


再后来,他们平静地生活着,像往常一样。


都说孩子没了孩子的家庭,夫妻生变的概率达到50%。


他们正是那不幸的50%中的一对。


一年冬天,一个剃头匠挑着铺子来到他们门外。


《黄昏里的男孩》:普通人的恶毒令人发指,旁观者的冷漠一览无余


他妻子走了出去,坐在了剃头匠带来的椅子里,在阳光下闭上了眼睛,让剃头匠为她洗头、剪发,又让剃头匠为她掏去耳shi,还让剃头匠给她按摩了肩膀和手臂。


她感到自己的身体从来没有像那天那样舒展,如同正在消失之中。


天黑以后,她收拾衣服,离开了孙福,追随剃头匠而去了。


屋子里,只剩孙福一人。


上天偷走了他的孩子,剃头匠“偷”走了他老婆,这也印证了他前面说的:“我这辈子最恨人偷了。”


孙福和男孩,一个悲惨的人,遇到了另一个悲惨的人,男孩偷了他的苹果,孙福用恶毒的方式“教育”了他。


没有得到生活怜悯和宽恕的人,他也不知道如何去怜悯和宽恕别人。


正如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说的:“有人说灾难不幸可以使人性高贵,这句话并不对;叫人做出高尚行为的有时候反而是幸福得意,灾难不幸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人们变得心胸狭小、报复心更强。”


《黄昏里的男孩》:普通人的恶毒令人发指,旁观者的冷漠一览无余

04:男孩的不幸,既有时代的因素,又因他人的冷漠


男孩是不幸的,这个不幸,一半源自那个时代,一半因为他人的冷漠。


前面说了,这篇文章写于1995年,那时,大多数家庭不像现在富裕。


这个男孩生世不明,我想如果当时大家条件都还不错的话,不会对孩子不管不顾,也许他会被人收养,或者给他一些生活帮助,孩子就不会流落街头,为了一个苹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他人的冷漠,也是男孩不幸的一大根源。


1.孙福的冷漠


男孩偷了孙福的苹果,如果他能对一个饥渴难耐的孩子,抱以同情和心疼,就不会惩罚男孩了,而是让他去吃,或者好好跟孩子说,你以后来跟我帮忙,你就可以天天吃苹果了。


如果他不冷漠,在惩罚了孩子之后,他就会非常自责。


可他回到家,跟往常一样,去小店打了一斤黄酒,又给自己弄了两样小菜,然后在八仙桌上坐下来。


似乎在庆祝他的“胜利”。


孙福由当初男孩偷苹果时的愤怒,变成他抓到男孩被很多人“参观”的洋洋得意。


《黄昏里的男孩》:普通人的恶毒令人发指,旁观者的冷漠一览无余


2.行人的冷漠


孙福抓到男孩并打男孩时,很多行人围上了,只有一个人对孙福说,你会把他卡死的,其他人都是围观看热闹,不阻止。


孙福扭断男孩的手指,也没人阻止,也许是认同孙福的话,也许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漠然。


他把孩子绑在水果摊前,来来往往的行人只是感到好奇,他们也没有一个人上前替男孩说好话,任孙福把他折磨得奄奄一息。


3.“我”的冷漠


“我”也是一个旁观者,对于孙福的恶毒,只是冷眼旁观,根本没有任何阻止孙福的言行,让男孩饱受了这世间的冷漠无情。


整个故事都在表达:普通人的恶毒令人发指,旁观者的冷漠一览无余。


《黄昏里的男孩》:普通人的恶毒令人发指,旁观者的冷漠一览无余

05:结语


这个男孩姓甚名谁,他从哪里来,最后能到哪里去?


余华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个疑问,让我们去思考,去假设。


我不禁要想:


如果我是这个孙福,遭遇了生活的不幸后,我也会迁怒于他人吗?


如果我是旁观者,能见死不救吗?


如果我是这个男孩,面对生活的困窘,我会缴械投降吗?


我希望自己不会迁怒他人,不会见死不救,不会对生活丧失希望。


余华在两个人的结尾处,分别是这样写的:


那中间的手指已经翻了过来,和手背靠在了一起,他们看着他走进了远处的黄昏里,然后消失在黄昏里。


写孙福:


就这样,孙福独自一人,过去的生活凝聚成了一张已经泛黄了的黑白照片,贴在墙上,他、妻子、儿子在一起。


儿子在中间,戴着一顶比脑袋大了很多的棉帽子。妻子在左边,两条辫子垂在两侧的肩上,她微笑着,似乎心满意足。


他在右边,一张年轻的脸,看上去生机勃勃。

我想起来了,孙福和男孩,他们就像福贵,最后都是孑然一身,但他们还是要勇敢活下去。


毕竟,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我还有一句话,希望对所有人包括我自己说:只有当我们变得富有同情心,能够真正理解他人的感受时,我们的内心才能收获一直寻觅的平静和幸福


愿每个人都被世界温柔以待,愿每个人都能温柔待人。


《黄昏里的男孩》:普通人的恶毒令人发指,旁观者的冷漠一览无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