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區“塌陷”!如何重塑活力?

導讀:對於未來中心城區崛起的核心要點,可總結為24字:找回空間優勢、發揮組織優勢、迎接體驗經濟、利用資本經濟。

中心城區作為城市重要的要素集中地,一度是各大小城市經濟發展中的一個核心。

然而,隨著城市不斷外擴,新城的建設以及城市多箇中心的形成,再加上中心城區商務、商業成本不斷高企,中心城區活力衰退或者“內城衰敗”成為城市化過程的一個普遍現象,特別是在大中城市尤為明顯。

由此,如何再次激發中心城區活力,重塑以中心城區為載體的服務功能成為各層級政府在未來規劃過程中普遍面臨的難題。

中心城區所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內外的客觀變量。

中心城區“塌陷”!如何重塑活力?

一方面,中心城區寸土寸金,在“稀有”、“保值”概念下,商住成本不斷提升,對商業形成擠壓。

雪上加霜的是,電商的釜底抽薪,同類競爭過度,商業地產進入集中爆發期等背景性變化更使得商業陷入死局。

另一方面,傳統商業轉型的內在訴求已難以迴避。中心城區不少傳統商業大樓雖代表了經典消費場所的巔峰,但高成本已越來越無法支撐其現有模式的豪華,如何將此類擁有大空間優勢的載體從“做經典極致”切換到“做體驗匹配”將是未來直面的挑戰。

01

“互聯網+”概念的誤區

面對種種挑戰,擁抱互聯網看似是各地中心城區擺脫困境的不二選擇,但若一味跟風“互聯網+”概念,其結果往往會被引入誤區。

其一,利用互聯網不成反被互聯網摧毀。

互聯網釜底抽薪式的衝擊導致中心城區商業陷入混亂、困惑、恐懼,本以為簡單嫁接三大接入口(WIFI、APP、微信)便是轉向智慧商圈,並可憑藉此突圍而出,殊不知聞風而動搞移動支付、互聯網支付等實則是病急亂投醫。

且不說信息供給的精準化、物流環節的便利化、支付方式的多樣化看似提高了購物人群的效率,實則卻是“利商家,弊商圈”,結果是人氣的抽空反倒成全了互聯網企業,卻加速了地方自身商業塌陷的步伐。

中心城區“塌陷”!如何重塑活力?

其二,即便是利用互聯網,卻僅嫁接了皮毛。

從當下主流來看,諸多城市提出所謂的“智慧商圈”很大程度上仍屬於智能化的應用,其本質是“實體店+互聯網”的O2O模式。

用互聯網的虛加上品牌店的實雖是傳統商業版本升級的途徑之一,但現有模式更多隻是跟風而已。

有別於以前兩大誤區,真正的利用互聯網是要引領大數據而不是製造與被動。

一般而言,企業對於大數據的利用大致可分為數據製造——數據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引領四個層級。

對於商家而言,通過分析消費數據、上網數據、客戶行為數據等各種細節數據固然會對於客戶的瞭解變得客觀和科學,但倘若僅以電商化來達到更便利、更精準的營銷目的,充其量只能算作是對信息本身的利用。

況且,即使商家利用互聯網均實現了“點對點”的精準營銷也並不代表著商業中心的成功,畢竟對於整個商圈而言,目的性消費僅是其一。

如何充分利用購物空間,為更量大面廣的休閒購物、體驗購物人群構建業態、行業虛實之間的“連廊”才是激發商業活力的要害。

因此,真正的引領是憑藉大數據挖掘那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消費需求,並通過對服務形式、整體業態上的創新和調整來吸引人氣。

02

出路在於消費版本升級

綜上可見,“互聯”並非中心城市崛起的萬能鑰匙,其未來出路還在於消費版本的升級。

眾所周知,城市過去的基本功能是圍繞商品、信息和金融的經典交易,而未來中心城區的重新崛起很大程度上卻要以三大核心要素來顛覆傳統。

1)體驗。

相比過去注重物品使用價值的消費習慣,未來消費者將更願意為體驗和服務買單。

但與CBD式(綜合性購物)體驗消費1.0版本不同的是,體驗2.0版不僅僅是休閒、餐飲、娛樂的功能打包,更是要將文化、時尚、生活理念等最新元素融入商業,並形成與之相匹配的新業態,以此實現對客流的重新集聚,如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結合的新天地、將藝術和時尚堆砌成新銳生活方式的三里屯VILLAGE、將顧客服務體驗做到極致的朝陽大悅城等。

2)交流。

如果說電子商務是技術驅動的商品交易,那麼面對面交流就是情感驅動的產品服務,而未來吸引消費的核心競爭力正是服務。

一方面,在電商平臺質量參差不齊、權益保障相關法律制度相對缺位的背景下,面對面交流是從根本上解決交易的信譽問題;

另一方面,當所有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被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所佔領,產品和服務很大程度將取決於個性化,即必須通過人的行為去幹預。

鑑於此,電子商務的便利註定替代不了人與人、面對面直接交流的需求。

3)作秀。

當中心城區賴以生存的“租金模式”難以為繼,特大城市核心區通過每天有秀、每週大秀、每月全國秀、每季國際秀、每年全球秀的“吸粉模式”既是抓眼球、引人氣的營銷策略,同時也是戰略轉型(由空間出租轉向品牌培育)的一大契機。

中心城區“塌陷”!如何重塑活力?

如舉辦了四年的北京時裝週,在故宮寶蘊樓、太廟、王府井、中國國家博物館、中華世紀壇、水立方、朝陽大悅城、方恆國際中心、方恆時尚中心等首都時尚文化地標盛大舉辦,形成了每年一個新地標與常態地標聯動的打法,喚起參與品牌與設計師與首都城市文化更加深度的融合。

不難預見,“作秀”將成為未來各地增加商業魅力,產生增值效益的新途徑。

03

利用好支點與槓桿

由上推斷,未來中心城區的升級版、競爭版將不再是比政策、拼優惠,而是取決於誰能充分結合以上三大要素,並將由此形成的差異度發揮到極致。

但鑑於中心城區往往就是10平方公里左右的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講,其崛起的要訣在於:既要在大數據上利用互聯網,又要在消費上去互聯網化,還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注入無限的創意和體驗,更要通過專業的服務使其大發展。

中心城區“塌陷”!如何重塑活力?

當然,除找準方向外,中心城區要形成真正的核心競爭力,還需找到足以撬動整體升級的支點與槓桿,即一方面,政府要發揮新的組織功能;另一方面,企業則需要主動自組織,同時利用資本槓桿的力量撬動轉型升級。

概括而言,對於未來中心城區崛起的核心要點,可總結為24字:找回空間優勢、發揮組織優勢、迎接體驗經濟、利用資本經濟。

福卡智庫在地方經濟發展,包括城市戰略、區域規劃、園區規劃、高科技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積累大量的經驗,客戶群以上海為中心,覆蓋長三角,輻射至全國各省市自治區。

近期主要相關項目:

  • 舟山對接上海發展思路研究
  • 《川沙新鎮安商穩商和營商環境提升》調研報告
  • 安徽省十四五參與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研究
  • 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十四五’前期思路研究合作協議
  • 錫東新城商務區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研究
  • 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無錫深度對接上海思路研究
  • 關於軍工路地區轉型發展的研究
  • 青浦區“十四五”服務業發展思路研究服務合同
  • “十四五”時期泰州市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思路研究
  • “十四五”時期泰州市新經濟培育思路舉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