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什么时候用矿源黄腐酸钾更好?

川农忠哥


您好,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矿源黄腐酸钾的功能和马铃薯生长发育期。

一、矿源黄腐酸钾的作用

  • 矿源黄腐植酸是一种从矿物质腐植酸中提取的短碳链分子结构物质。它能螯合常量及微量营养物质,维持土壤中营养物质,使其更好地为植物根系利用。使用矿源黄腐植酸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提高作物对水和肥料的吸收,增强植物抗性,防治植物病害,增强抗涝性。

二、马铃薯根生长发育期

一般我们将马铃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马铃薯淀粉积累期、马铃薯块茎休眠期。

  • 1发芽期:马铃薯种薯芽眼出根生芽,当植株突破土壤时,这个时期就是发芽期。

  • 2.幼苗期:突破土壤的马铃薯根系和地上部分开始营养生长,当在生长点出现花蕾时,这个时期就是幼苗期。

  • 3.块茎形成期:在马铃薯根茎处开始出现膨大,形成许多个小小的马铃薯块茎时,这个时期就是马铃薯块茎形成期。

  • 4.块茎增长期:马铃薯小小的块茎开始快速膨大,这个时期需要更多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就需要马铃薯根系发达和大量光合产物向下运输。

  • 5.马铃薯淀粉积累期:马铃薯在块茎停止生长后,光合产物开始由碳水化合物向专一的淀粉合成,开始在块茎积累淀粉,充实整个马铃薯块茎。

三、矿源黄腐酸钾在马铃薯的应用

我们知道矿源黄腐酸钾主要功能是促进根系的生长,增加养分吸收,提高光合作用。那么我们就可以结合马铃薯生育期,在对应的生育期提前或者当时使用可以增加充分发挥矿源黄腐酸钾的作用,提高马铃薯产量。

  • 1.根系发育期:马铃薯在幼苗期主要开始根系的快速分化和生长,如在马铃薯幼苗期使用可以增加根系的数量,提高马铃薯块茎的形成数量,增加块茎的量,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 2.块茎形成期:马铃薯在块茎形成期开始在根茎部位膨大,形成小小的马铃薯块茎。这个时期就是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关键期,使用矿源黄腐酸钾可以提高马铃薯块茎形成的数量。

  • 3.块茎增长期:马铃薯块茎增长期需要马铃薯从根系中吸取更多的肥料,提高光合作用。我们在马铃薯块茎增长期使用可以提高马铃薯根系的吸收能力,促进光合作用,有利于马铃薯块茎的形成。

四、总结

  • 矿源黄腐酸钾不仅仅可以维持土壤中微量元素,还可以改善土壤性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但是矿源黄腐酸钾的价格很高,我们在使用矿源黄腐酸钾的时候尽可能提前使用,来改善土壤,提高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势,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产量。

以上仅为我个人建议,希望对您有用。如有错误,请批评指正!

我是@小五植保科普小课堂,一个关注农业害虫防治策略的人。我会定期发布一些农业害虫基础知识,希望对您有用。如有需要,请关注我,谢谢!


小五植保科普小课堂


很高兴为你解答,希望以下回答对你有帮助!

矿源黄腐酸钾是现在比较热门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全水溶、易吸收。矿源黄腐酸钾:黄腐酸≥50%.K20≥12%

农作物对于矿源黄腐酸钾的敏感度

1、非常敏感的作物:白菜、萝卜、番茄、马铃薯、甜菜、甘薯等。

2、比较敏感的作物:果树、玉米、水稻、小麦、谷子、高粱、莜麦等,以及各类果树。

3、敏感度一般的作物:棉花、绿豆、菜豆等豆科作物,可能豆科作物自己可以固氮等。

矿源黄腐酸钾的适用范围

1、本品可广泛应用于蔬菜作物、粮食作物、果树、甘蔗、茶叶、园林花卉等。

2、用于各种水溶肥、有机肥、复混肥、复合肥、菌肥、尿素等肥料里添加。

3、用于中药材及大田作物。

4、尤其适合无公害、绿色产品的生产。

矿源黄腐酸钾的主要功能

  1. 抗硬水抗絮凝,适用于全国各地的水质。
  2. 可与很多大量的元素肥料复配不发生任何絮凝沉淀反应。
  3. 可以和农药复配,增强植物抗旱抗寒能力和增加药效降低农药残留。
  4. 刺激根系,激有效增长、增多根系至少30%以上。
  5. 有效增强光合作用,增加叶绿素数量,明显增加叶片宽度、厚度。
  6. 提高多种酶的活性,增强作物多种抗逆能力,尤其在抗旱、抗病、抗涝、抗寒等抗性效果显著。
  7. 提高果实糖份、VC成分含量,有效降低农药残留10%-90%,明显提高农作物果实口感。
  8. 可使农作物提前成熟7—10天,且可延长7—10天采摘期。
  9. 明显提高产量。大田作物提高产量10%-30%,蔬果作物提高产量15%-50%
  10. 可提高肥料作用率。活化土壤,破除板结,增殖有益菌数量,在正常施肥情况下可以减施大量元素肥20%-30%
  11. 抗酸碱度,在PH值大于2的酸性溶液中和PH值小于14的碱性溶液中不发生絮凝沉淀反应。
  12. 调节土壤的pH值,蟹合土壤中微量元素等等。

矿源黄腐酸钾使用方法

1.蔬菜类:滴灌、冲施,每亩每次用量叶菜类幼苗期200g-400g/亩,成苗期500g-800g/亩(茄果类作物可适当增加用量)每次使用间隔7-15天。底施2-3公斤/亩配常规肥料使用。

2.果树类:滴灌、冲施每亩每次用量2-4公斤,底施3-5公斤配合常规肥料使用每次使用间隔10-15天,依果树大小调整使用量。

3.大田作物:滴灌、冲施,每亩每次用量200g-300g,底施每亩1-2公斤配合常规肥料使用。

4.喷施:果菜类幼苗期5000-8000倍成苗期3000-5000倍液体喷雾;玉米、水稻7500倍液;小麦15000倍液;果树类3000-5000倍液。因作物不同使用量可适当调整。(与农药复配使用可增强药效减低农药残留)。

5.肥料添加:尿素添加3-4公斤/吨;复合肥添加4-8公斤/吨;水溶肥添加按含量不同添加20-80公斤/吨;高端有机肥高端生物菌肥添加30-100公斤/吨。


向言农经


以下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指正:首先声明我是大山的孩子,出生在农村,目前我们那些地方是比较原生态的,主要的经济来源靠外出务工和农民的自给自足,从读书出来后我身体一直不很好,经常就医,以前吃得多又不长,都说的病从口入,身体的变化和饮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特别注重健康和饮食的原生态,个人不太偏向美观、完美、产量高或者加工产品、药物刺激生产的作物,不带任何的抨击。刚才我百度了一下矿源黄腐酸钾,有特别多的好处,但是我只记得我们大山种植的马铃薯都是用农家肥草木灰。树林的枯枝落叶村民就会就捞了背回空地烧成灰,然后用农家粪泼厚,放入农家肥的小屋带用时拿出去用就好,马铃薯我们会种的时候放一次灰,随着生长放2/3次,就等着挖马铃薯了,当然这个马铃薯不匀称,会是七大八细的,但是我们吃了特别放心,口感真的要好很多。我自从身体好了很多之后一直都食用农家菜,农家肉。其次小时候很难听见癌症,现癌症是一种见怪不怪的病,所以不管那些有多好多么没有危害我都不喜欢这种东西来辅助增产的。最后中国的土地土壤因各种污染和改变完成地址灾害越来越多,个人主张少用这些东西改变土壤的性质,蓬松度什么的,以前这些东西用得少明显大家病少,长寿人口多,没这么多因为污染带来的灾害。希望大家都保护生态,这是保护我们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