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我們國家開足馬力生產防護物資賣到國際市場,能把錢掙回來嗎?

8蘇蘇看娛樂


的確,隨著我國對新型冠中病毒疫情的控制,我們已經基本上宣告了對劇情戰役的勝利,畢竟昨天新增的20例感染患者,只有1例來自於武漢,其他的都是境外輸入者。我國成功的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壓至在了10萬人以內,到目前為止,累計感染患者達到81202例。而之所以能夠達到這樣出乎意料的效果,也是因為我國政府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不僅僅是生命代價,還有更多的經濟代價。



那麼是否會向我們提主所提問的?這樣我國已經恢復了國家的經濟生產,能否加大馬力生產防護物資對國際出口,這樣來彌補國內的經濟損失呢?這主要取決於國際上世界各國所面臨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期會有多久?畢竟世界各國如果能夠在短期內控制住疫情的蔓延,顯然,這樣的需求就沒有那麼龐大。只這意味著這種需求可能是一種長達近一年以上的迫切需求,那麼對於我國出口相關防護物資顯然是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利潤的。


對於目前世界上最嚴重的地區,就屬於歐洲,當然他們都是缺少相關醫療物資的國家,目前唯一能夠提供大量物資的國家,基本上也就是我們。顯然包括美國在內都需要從我國進口大量的防護裝備,那麼我們是否能夠提供這麼多的裝備呢?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的,畢竟我們對相關的產品,其市場佔有率並沒有達到100%。口罩為例,我們在疫情爆發之前,我們的佔有率只在40%。但是現在的情況不同了,因為整個國際市場對於口罩的需求量已經暴漲,根本就不能用百分比來衡量。


而我國的產能在2月29日報道當中,我們已經看到我們口罩生產已經由每天4000萬隻增加到1.16億隻。按這樣的生產速度,既能滿足國內的需求,同時也能擁有一部分的出口能力。如果我們的口罩能夠銷售到1美元1只,那麼一天就能夠銷售1億美元,365天自然就能夠賣300多億。當然,這不可能是真實的狀態,至於出口的定價和疫情的時間長短,目前我們根本無法確定,以口罩為例,也無法定論,具體我們會銷售多少?利潤又會有多少?

不過以口罩的數據來看,如果價格能夠達到一定的合理優勢,自然我們能夠獲得不菲的利潤。更何況這也僅僅是以口罩為例,還有最簡單的護目鏡防護服,當這些相關的醫療設備,他們都是遠比口罩要值錢的多。簡單的一套防護服來說吧!我們國內的價格就需要400多,對於出口的價格肯定要高於這些,至於企業之間是如何定價的?目前我們是無從得知,只不過隨著國際市場需求的加大,我們的企業也會加大生產力度。這自然能夠增加我們企業的利潤,也能夠為我們換取更多的利益。

只要世界各國的疫情不能夠在短期內得到有效遏制,那麼對於相關的醫療防護設備的需求,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比如現在的很多歐洲國家都開始向我們求購相關的防護設備,當然,我們的製造能力還沒有完全打開,對外出口的能力目前還是相對有限。不過國際市場的需求是一個巨大的缺口,根本就沒有其他國家能夠滿足國際市場。即使是我們目前馬力全開,也無法滿足龐大的國際市場需求。那麼是否能賺回來我們所遭受的損失,那就要看國際疫情會發展到何種地步!(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淡然小司原創!)


淡然小司


中國的疫情已經基本上控制住了,但是中國以外的國家疫情才剛剛開始,現在除了中國以外,全世界都在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這個數量是相當驚人的,中國可以抓住這次機會,開足馬力大量生產防疫產品,供貨全世界,出口創匯,這個利潤是相當驚人的,這是有形的;當然了也可以用防疫產品去換取一些國外的一些尖端的科學技術,這是無形的;綜上所述,中國不但可以把在疫情期間的損失補償回來,而且能積極提升中國在世界的形象。


好運不打烊84


樓主你好,非常時期,我們國家開足馬力生產防護物資賣到國際市場,能夠把錢掙回來嗎?當然你的這個理想是很豐滿,但是現實卻是很殘酷的。首先,我們國家對於這些醫療緊缺物資的生產就從未中斷過。雖然有很多風險疫情比較高的地區,那麼對於這一類的生產企業都是優先開綠燈優先復工生產,所以說無論是口罩生產企業,包括防護服生產企業,包括一些藥品的生產企業,都是沒有停工的。

那麼也就談不上開足馬力去生產這樣的物資了。而且不但是原有的一些企業正常的生產,實際上在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以後。很多地區都已經新建了相關的這樣的企業,比方說生產口罩的企業,生產防護服的企業等相關的企業,但是新建一個企業它是需要一定的週期的,並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出現正常的產能,所以說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再加上這個醫療緊缺物資,實際上在我們國內來講都是一種非常緊缺的狀態,那麼也就是說它不必要賣到國際市場,可能國內都是屬於一種供不應求的局面。因為畢竟每個人都需要口罩,所以說在國內是非常緊缺,當然在國際市場上,中國其實更多的是以直接捐助的方式來援助那些急需的國家,並不是賣給他們,所以說就談不上把這個緊缺的醫療物資去賣給他們,也就不會出現掙錢的事情了。


社保小達人


開足馬力生產防護物質賣到國際市場,肯定是掙錢的。至於能掙多少,還要看後續的需求。但,現在我們開足馬力生產,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內和國際市場需要。口罩等防疫物資,並非暴利產品,儘管美國市場上的口罩也賣到了25美元一隻,但我們的企業還擔負著世界市場的供應任務,是不會為了專門追逐超額利潤而向價格最高地方流動。它既要照顧到過去幫我們的朋友,也要照顧到疫情嚴重沒有能力的國家,還有我們的戰略伙伴。


我們國家的生產能力是巨大的,原本產量就佔到了全球生產量的50%。以口罩為例,去年的這個時候,日產量大概是3000萬隻。而今年的2月底醫用口罩和普通口罩就雙雙過億了。雖然現在有很多口罩企業在開足馬力在生產,但也會有一些新的生產商加入這個行業,形成競爭。比如韓國和富士康等一些企業,也來搶這塊蛋糕了,這主要是為錢的,這也會增加口罩等物品市場上的不確定性。但,總的優勢仍在我們手裡,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我們生產殲20戰鬥機的西飛公司竟開發出一種生產口罩的自動機器,能力巨大,這說明了,沒有人能動搖我們主宰這塊市場的能,過去這方面是我們的優勢,今後世界這方面我們仍佔主體地位。


現在是商品經濟時代,企業經營就是要賺錢的。除了必要的援助外,我們完全可以搶佔市場先機,支援各國抗疫並同時贏得一定的利益。歐洲各國和美洲的疫情正在發展,可能要持續相當一段時間,有人認為國外疫情起碼要持續到6月,有的人還認為可能要跨年,這樣,生產抗疫物資的任務就很重了。不敢說能不能把因為疫情所花費的錢補回來,因為這次的疫情代價是很大的。只能說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實現我們強國富民們目標的。努力不會放棄,目的就能達到。


天太2


誰也不會想到,當我國疫情防控取得根本性好轉的情況下,國外疫情又出現了嚴重蔓延擴散和爆發的情況。那麼,憑藉我國醫療器械廠家眾多、產能巨大的優勢,開足馬力生產防護設備和物資賣到國際市場上,能不能把錢掙回來呢?潤友的回答是,錢肯定是要掙的,但要完全彌補這次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的損失則恐怕有難度。

為什麼說能掙錢呢?其實,這段時間以來,我國生產的防護產品已經有大批量的岀口到世界各國急用於抗擊疫情上了。

比如,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盒是我國最早研製生產的,現在的產能很大,在滿足我們自己需要的同時,這段時間已經有大批量的試劑盒岀口到世界重點疫情的國家和地區。可以說,這是很掙錢的。換句話說,利潤是很大的。

再比如,在肺呼吸機的研發和生產技術上,我國均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而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療是離不開肺呼吸機的。因此,在近期國外許多疫情嚴重的國家,向我國訂購肺呼吸機的訂單急劇上升,以至於我們所有的廠家開足馬力“三班倒”生產,仍然供不應求。可以想象,這種情況肯定是要掙錢的,而且還會是掙大錢。

還比如,現在全球每天消耗的口罩就達到10多億隻,而產能最大的是我國,現在每天能達到5億多隻,在滿足本國需求的同時,每天出口的口罩也是不計其數。儘管口罩的價格低、利潤少,但由於數量巨大,如果持續幾個月下來,掙到的外匯也是不會少的。





潤友


可以開足馬力,但不能無序無節制增加產能和投入。口罩,防護服技術,門檻不高的。這兩個月很多外行人一下就進入了這個行業。試問,如果是能長期盈利的,為什麼歐美人自己不投資。我們這兩個月投資就馬上能擴大產能了。對於醫療物資。我給的建議是足夠我們用,如果全球性事件發生時,我們內部緊點用,節省出來的能出口友好國家就行。沒必要包全世界短期的所有需求。不是很幾個月後,一地雞毛。。。特別是那些貸款投入到這個行業,增加產能的個人或企業。行業長遠應該在意的應該是生產效率,成本控制。這樣就算外國企業也進入這個行業,成本和效率和產品質量都不能和我們競爭。


恩企業諮詢顧問


這個觀點非常接地氣,有需求才能發生更生更多的供給。

而且,這個取向官方非常認同。商務部網站的消息指,2020年全國進出口工作電視電話會議3月17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深化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做好醫療物資商業出口工作。

當前外貿形勢並不樂觀,商務部表示,進入3月之後,外貿企業能否大面積復工複查仍面臨不小的考驗,當前不少外貿企業已經復工,但達產率並不高,當務之急在於協同全產業鏈的復工達產。

今年初疫情的大爆發,倒逼中國醫療物資產能產量快速提升,官方表示“整體保障狀況有了較大改善”。在這樣的基礎上,國內相關產業鏈開足馬力釋放產能,是有可能在“三駕馬車”的出口一環,取得新突破。

中國外貿出口在醫療物質方面,實現單點大突破,不僅是賺錢的話題,也是國際社會的期待。口罩、防護服、CT機、呼吸機、測溫儀、藥品等緊急醫療物資、醫用裝備出口,中國都能生產,這也是中國全產業領域發展的優勢,歐美國家在中低端產業鏈上不重視,已使得其在疫情中陷入了被動。當然,中國有14億人口,防控物質內需本身就是非常大,在內需有保障的前提下,完全有可能拓展更多的外貿份額、外貿訂單。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4.12萬億人民幣,下降了9.6%。其中,2月份的出口呈現了兩位數的降幅。現在疫情在169個國家出現,這些國家的產業與市場均有受到波及,除了防控物質,其他產品的需求大概率的會縮小。而在防控物質上尋求新增進,既符合全球抗疫的需要,也符合出口增長的需要。

3月19日13時29分更新數據顯示,海外已累計超過137521例,意大利、伊朗、西班牙、德國及美國等五國目前疫情更嚴重。以美國為例,90%的口罩是由中國大陸提供。近期美國表示,在防控物質上對中國依賴度比較大,對從所有中國進口的口罩等醫護物資實施0關稅的政策。但出於美方近期種種行徑,中方對此反應冷淡。

商務部曾表示,即便是要先幫助,也是幫助那些對我們友好的國家,而像美國這種客戶,我們的答覆就是依照市場化原則來進行自由貿易。


波士財經


為了全力抗擊疫情,我國付出的經濟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好在“戰役”已經到了收尾階段,各地相繼陸續解封並已開始恢復生產。最新數據:海外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137567例,較前一日新增確診病例近1.8萬例,抗擊疫情的形勢都非常嚴峻。目前,國際市場上最緊缺的就是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個人防護用品及醫療設備等物資,這是毫無疑問的。


這個時候“開足馬力”生產,確實可以“大賺一筆”,但憑此就想挽回我國的經濟損失卻不現實。我國疫情還未完全結束,疫情的影響預計將持續至少3個月,而我國將在一個月後才能恢復正常的經濟生產。至於此次疫情對我國的經濟所造成的損失,目前還沒有辦法統計,官方也沒有發佈預計的數據,我們只能大致推算下。根據國內外經濟專家們的預估,此次疫情將導致我國的經濟增速下降約1%。

最樂觀的估計是0.5%,最悲觀的估計是1.3—1.5%,我們取中間值1%。2019年我國GDP總量為14.36萬億美元,這增速下降1%,得賣多少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個人防護用品?以口罩為例,疫情爆發前我國平均每日生產大約0.4億個,2月底的時候“開足馬力”提到了1.16億/天,我國有約14億人,除了自用還能出口多少?即便是增產的這部分(0.76億/天)全都用來出口,那也比“杯水車薪”強不到哪去……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世界經濟造成的衝擊是一次性的,但造成的傷害卻是無法抹去的。個人防護用品、醫療物資可以借這個機會大賣特賣,甚至可趁機搶佔國際市場份額,但卻根本無法填平其它行業的損失。別說是把我國損失的錢賺回來了,即便是想趁機壟斷個人防護用品、醫療物資的國際市場,那也是不可能的事——疫情終歸會過去,那時需求會大幅回落,而其它國家也會恢復生產。


簡單說,這種“投機取巧”的行為就是一錘子的買賣,根本就長久不了。我們現在應該做的就是在防止疫情“死灰復燃”的同時儘快恢復生產。為儘快恢復生產、降低包括我們個人在內的經濟損失,我國工信部出臺了20項措施,比如:幫助中小企業協調解決原材料供應、物資運輸等,加大對受困微小民營企業信用貸款的支持力度,“非接觸式”網上辦稅繳費,等等。北京、上海等地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減免房租、貸款延期、降低稅額……


儒道之主


大實話:這個肯定是對外匯有幫助的,但是想要完全彌補疫情的損失,那也是不現實的。

在疫情期間,我們的醫療防護物資方面的產量可以說是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不但做口罩的廠家在做口罩,賣車的,賣空調的也都開始生產口罩。而現在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疫情也進入了一個爆發的狀態,所以,這個醫療物資的出口肯定也是有很大的市場需求的,但是,想要把之前因為疫情的損失給賺回來,這個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因為,這個事也很簡單,那就是這個出口創匯能有多少,如果這個需求比國內疫情損失大,那麼就能賺得回來,如果說沒有疫情損失大,那就賺不回來嘛。而就疫情的損失來說,那基本上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首先就說疫情嚴重的那段時間最直接的成本投入吧,各地建醫院,為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物資,購買醫療物資,這些都是錢,至少也得是上百億的投入。另外,我們也能看到在網上流傳的一個重症患者的治療費用,差不多一個人下來就是70萬左右,那輕的至少也得上萬塊吧。

然後,我們再來看一個更加實際的,現在國內的疫情最終確診人數應該也就是八萬左右了,然後海外的疫情共計確診是十萬左右,就算按照每個人是平均成本都是一樣的來算,那國內也就是比整個海外少兩萬左右,那兩萬人肯定是無法抵消六萬人的成本的嘛,再者說了,境外疫情的物資主要還是用的是本國內的醫療生產,而不是完全依賴中國進口的。

最後就是這段時期的間接成本支出,比如說工廠停工,我們居家隔離不復工,這些損失也是數以百億計算的。那肯定是不能靠海外的那幾萬人醫療物資需求來彌補這個損失的。

所以,總的來說,現在通過醫療物資的出口創造外匯收入肯定是有的,但是,這個更多還是相當於一個做慈善的事情,並不賺他們多少錢,更不可能說彌補我們之前的一個損失。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大實話


出口防疫物資賺不回來因“封城”帶來的經濟損失,但也能夠最大限度的彌補損失,並增強我國的影響力。目前,我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81235例,昨日新增84例。海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達到了137432例,一日新增12721例,167個國家出現了確診病例。在我國疫情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向國際市場出口醫療物資,如口罩、呼吸機、防務費、外科手套等等,既能夠拉動我國相關產業發展,也能夠擴大我國的國際影響力,更能夠彌補我國“封城”的損失,可謂是一舉三得!


從2020年1月23日開始,我國就陸續開始了“封城”。直到現在,HB省也沒有解除“封城”,大部分地區也沒有完全復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業、餐飲業、電影業等線下行業打擊最大, 幾乎是在1多月的時間內,很多商戶“顆粒無收”。雖然無法統計具體損失有多少,前重慶市長黃奇帆稱,新冠肺炎已經已經給我國造成了幾萬億的經濟損失。

不過,在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以後,我國確實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令全世界矚目的抗疫成果。現如今,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控制,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在迅速蔓延,口罩等醫療物資成了最搶手的商品。不論是美國,還是歐盟,又或者是日本伊朗,都在向我國訂購這些醫療物資。不過,想要憑藉出口醫療資源完全彌補疫情造成的損失,恐怕是無法實現。


我國口罩日產量達到了1.16億隻,佔到了全球總產量的60%。但在疫情爆發之前,普通口罩一片的利潤僅為0.1元,N95醫用口罩的利潤也僅僅為0.5元。即使在疫情爆發以後,口罩價格上漲,但熔噴布等原材料價格也在上漲,利潤也不不會上漲太高。一臺呼吸機利潤確實能夠達到50%,但出口量也十分有限。所以,憑藉出口醫療物資彌補不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損失。

不過,開足馬力大量出口醫療物資有三大好處:第一,能夠拉動我國醫療產業的發展,進而拉動整個產業鏈發展。儘管無法彌補疫情的損失,但醫療產業發展對於國家有著非常長遠的利益。第二,全世界都缺醫療物資,我國向全世界出口醫療物資,有利於展現我國的大國擔當精神,可謂是賺到錢,又能夠賺到名聲;第三,對於與我國友好的國家能夠提供優先供給,如伊朗、俄羅斯等國,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疫情過後我國的醫療產業會不會因此迎來騰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