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打好服务“组合拳”确保经济“开门红”

贵安新区开启生产热潮,吹响了稳信心增动能的号角。

助力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贵安新区各级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深入生产一线为企业排忧解难,通过靠前服务当好“服务员”,贴身服务当好“后勤员”,对口服务做好“清障员”,与辖区企业共渡难关。

出实招、解实难、求实效,随着系列服务“组合拳”的相继推出,新区各项政策措施迅速落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进一步坚定了企业的发展信心,为实现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与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靠前服务 当好企业“服务员”

越在发展关键之时,越需要精准细致的服务。

3月来,贵安新区大小企业发展陆续步入正轨。面对全区生产建设马力全开的态势,贵安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选优配强组成10多支调研组,走园区、进企业、看项目,高效率推动优惠政策和服务举措落地落细,为新区企业解决涉税难题。

贵州盛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公司生产的CRP试剂原料,可以用来调试辅助新冠肺炎诊断的CRP试剂,属于重要的防疫物资,为了加紧生产保证供应,该公司在2月初就恢复生产。

随着系列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税收政策出台,贵安税务部门通过后台系统分析了解到,作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盛世康公司能适用企业所得税一次性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社保免征等多方面的政策优惠,第一时间与该企业取得联系,上门了解生产情况并开展政策辅导。

“我们日常税务事项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进一步了解了企业生产防疫物资涉及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员工社保费还可享受免征政策,2月所缴社保费申请也很快退还了。”贵州盛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蒙凯说。

在税务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系列优惠政策陆续落实。“税务工作人员为我们送上政策适用清单,并一一划了重点,我们的生产动力更足了。”

如今,随着“靠前服务”的深入,苹果iCloud贵安数据中心、腾讯数据中心二期、福爱电子(贵州)有限公司、中铁贵州工程有限公司等重要项目及企业的生产现场,都留下了税务工作人员的足迹。

为了更精准地解决企业需求,贵安税务还推出了“一企一案一策”服务,即一户企业、一份调研方案、一份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清单,通过为企业制定专属方案及清单来为其解难纾困。

“实地走访前,我们通常会运用税收大数据加强对企业的精准分析,从而掌握企业的经营特点、经营规模、政策享受等情况,再深入生产现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辅导,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贵安税务局收入核算和税收经济分析科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贵安税务还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在走访服务前制定了精细的整体方案,要求每一组调研队都由局领导带队,由企业税务管理员、税种管理部门人员、纳税服务团队骨干等成员组成,选优配强组好队伍做好服务。

“走访中,大部分企业的涉税事项都能在现场解决,而对于现场无法解决的,我们也会作好详细记录,积极协调解决,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发展护航。”该负责人说。

贴身服务 当好企业“后勤员”

破企业复工坚冰,为企业生产“助跑”。自贵安新区企业复工复产以来,各部门直面困难,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化身企业“后勤员”,为生产发展做好后勤保障。

为强化疫情防控和重点保障企业生产,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管委会每日派出服务专员,及时收集企业在复工及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做好服务。

“只要企业有任何需求,我们都会及时进行了解,并全方位多角度为他们扫清障碍。”花溪大学城管委会经济发展部工作人员吴有义告诉记者,他是众多到一线为企业分忧的服务专员之一,他的日常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督查园区物业每日对电梯、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杀;排查企业宿舍住宿人员信息;开展疫情防控宣讲;帮助企业购买医疗物资、出具工作联系函;帮助企业完成项目申报、资金申报等。

群升大智汇20号地块项目作为贵安新区率先复工复产的重点项目之一,开工初期就遭遇施工材料采购难问题。据了解,因为项目施工电缆需从湖北宜昌采购,受疫情期间交通管制影响采购运输受阻,复工复产条件不成熟。为此,项目负责人心急如焚,求助于花溪大学城管委会派驻的服务专员。

服务专员及时将该情况汇报给花溪大学城管委会项目工地组,最终,项目工地组拟写了《贵州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关于放行用于建设工地施工工程电缆的函》,并发往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当地政府收到函件后,给予大力支持,打开了送货车辆的通行道路,原材料顺利到达项目工地。

同样,为保障企业生产,贵安新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组建“后勤团”,解企业后顾之忧。

贵安新区华荣姚晨服装有限公司是马场镇洋塘村的一家小微企业,受春节假期和疫情影响,导致停工一个多月。

贵安新区市场监管局“后勤团”通过多次走访,了解到该公司主营业务是服装加工,机器设备也较为先进,拥有生产一般民用口罩及非医用防护服的能力。

经综合考量后,新区市场监管局质量监管处、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监管处等部门通力协作,及时为该公司负责人讲解生产一般民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等产品的相关标准、要求及工艺流程,并把相关资料送给公司负责人参考,助其实现转产升级,转“危”为“机”。

助企不扰企,贵安新区像大学城管委会、市场监管局这样派出服务专员,一企一团队排摸企业需求、解决企业难题、支持企业发展的“后勤”部门不在少数。

新区安监局在全区安监系统成立了15支应急安全服务队伍,将帮扶措施精准落实到每个单位和企业、每一个车间和班组、每一个岗位和人员,帮助企业协调防疫物资、为企业讲解安全风险防范知识。

新区规建局进一步发挥政府服务职能,想企业项目之所想,急企业项目之所急,成立企业工作专班,主动了解项目复工生产防疫物资筹备问题,组织企业报送物资需求采购计划,调拨支援口罩、酒精、体温枪等医疗物资,协助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复工后我们遇到的问题不少,但不论什么问题,只要反映给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都会帮我们扫清障碍。”华为云数据中心A区项目经理高军说。

对口服务 当好企业“清障员”

3月13日,贵安综保区(电子园)内车辆往来频繁,已全面恢复了往日的繁忙,在贵州星盛实业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生产塑料瓶、塑料桶、消毒瓶等产品。

“2月9日我们复工复产,2月18日就已向云南的客户发货,公司的塑料产品主要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公司销售部经理赵一丞介绍。

为帮助园区内企业顺利复工复产,贵安综保区(电子园)相关部门及时当好企业“清障员”,用贴心服务助力企业安心生产。

“为保障园区企业复工复产,我们提前为企业采购复工所需要的疫情防控物资,积极协调车辆,前往贵阳北站、金阳客车站等地,接回返岗员工。”贵安综保区(电子园)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晋介绍,园区还提前与新区供电、供水等部门对接,及时为企业排除水、电供应故障,保障企业复工复产要素需求。

在贵安新区,随着各大园区企业的复工复产,各相关部门也陆续加入到企业“清障员”队伍中。

“感谢供电部门的大力支持,不仅对我们的用电线路设备开展安全检查,还帮助处理设备缺陷和线路隐患,为园区快速复工复产创造了条件。”近日,贵安供电局对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复工复产开展的“供电直通车”上门服务,得到了园区工作人员的好评。

近期,贵安供电局工作人员的足迹已遍布新区各产业园区。

“我们依据新区范围各类客户、各大企业陆续恢复生产工作计划、用电负荷等精心制定抗击疫情恢复生产专项保供电方案和特巡特维保障措施,并安排相关技术人员深入企业了解复工情况和用电需求,助力企业轻装上阵。”贵安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说。

依托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还组织研发了园区管理系统平台APP,实现线上“清障”。

在园区管理系统平台软件上,可以详细地查看贵安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线上、线下办公人员的具体数据,以及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企业缺少哪些防疫物资等相关信息,实现线上助力企业办理复工复产相关流程工作。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直接省略了企业复工复产需要向相关部门盖章签证等系列的烦琐流程,提高复工复产效率的同时,还避免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经济发展部、创业创新服务部部长李悲鸿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