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穷,种大棚!要想败家,种仨棚!”大棚属于经济种植吗?有啥根据?

农村波尔山


讲讲实话又如何 要想穷 种大棚 是真的

1规模化种植 专业技术人才有的去做老板了 有的是专家不愿去农村吃苦 还有的是骗人的

2规模化种植 普通打工的人 七老八十的 不用不行 用了更是往死赔 事实证明是你给他们打工

3规模化种植 水火无情 天灾人祸

4规模化种植 市场无情 没有把握


绿叶子126449388


我个人认为题主所提的这个问题并不这样的,因为首先我家以前就种了两个大棚,记得在当时所种的大棚每年也有几万块钱的收入,至于说“要想穷,种大棚,要想败家,种三棚”其实这句话说的并不全面,当然这句话也不能一次性就否定种植大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当然题主之所以会这样讲,也许是在当地遇到了或者是看到和了解到了一些种植大棚失败的例子,但是今天我要给题主以及看到这篇问答的兄弟姐妹们讲一讲种植大棚成功的例子。

再我们当地这几年一直在发展特色种植,于是现在我们家里几乎每家都会有一个大棚,大棚里现在种植最多的有三种菜分别是“辣椒”“西红柿”“黄瓜”这三种当中属西红柿种植的最多,而我家现在种植的就是西红柿,其实这些蔬菜放在大棚里进行反季节种植,就是属于经济种植,虽然说我家只有一个大棚但是每年靠西红柿的收入也有近万元的收入,因此再我们当地有这么一句话叫“种植一个棚顶上三亩粮地”其意思就是说比三亩地的粮食收入要高。

而且现在我们镇附近其他的几个镇也在发展大棚种植,在他们大棚里种植的都是一些草莓,现在这个时候正是采摘的季节,主要是现在种植的草莓也是属于反季节,要知道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好了,大家看到摆放在路边的草莓都会忍不住买一些,当然也有自己花钱直接去草莓大棚里进行采摘的,现在他们当地所种植的草莓大棚也是带动了一方经济。

从而也提高了当地农民朋友的收入,因此种植大棚不成功要分析其原因,然后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经济作物进行大棚种植,我相信一样也可以增加收入来源。


纪录乡土


大棚本身就是经济种植的一种,在上世纪80年代时就在寿光地区兴起,开启了全国的大棚种植热,如今也成为了我国的大棚基地,不过这两年因洪水原因,导致部分大棚被淹,农民的损失比较大,毕竟每个大棚耗费的本钱都不是小数目。

当然大棚的出现,让北方地区的土地得以更好的利用起来,改变了冬季没有蔬菜的尴尬局面,让北方人冬天的蔬菜价格也能够降低。在过去多年里,北方人冬天所食用的一般都是大白菜和萝卜,记得我妈每年都要卖上100多斤,为的就是可以让冬天不缺饭菜。

其实白菜的行情比较好,和当时北方的蔬菜种类比较单一有关,毕竟大家最常见的就是白菜,其他的蔬菜都不生长。而到了如今就不同了,因为有了大棚的缘故,北方的市场中蔬菜种类也多了起来,同时价格也要更便宜,毕竟省下了一笔运费钱,因此不少人都会进行栽种。

不过题主所说的要想穷就要种植大棚,这句话其实是片面的,只能说有部分人确实没有赚到钱,这两年的蔬菜行情都不好,从2018年到2019年的行情都比较差劲,不少农民都没卖出好的价格。

其实这也是因为大棚作物的产量比较高,且全国的种植人数多,这样一来利润自然是不断的压缩,结果农民很难能从中赚上什么钱。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没钱赚,就拿寿光来说,这么大的大棚蔬菜产业基地,如果都不赚钱的话,相信大家早就不干了。

其实冬天种植的作物,要比夏秋的收购价高上一些,而寿光本身就是产业基地,不缺收购的人,但其他地方,若没有形成一定产业链的话,可能就很难卖出,进而亏本了,说到底还是要找到合理的销路才对。


惠农圈


目前我国的很多地方都发展了大棚蔬菜种植,大棚蔬菜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的经济支柱,大棚蔬菜的种植效益在这些地方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当然大棚的出现,让北方地区的土地得以更好的利用起来,改变了冬季没有蔬菜的尴尬局面,让北方人冬天的蔬菜价格也能够降低。在过去多年里,北方人冬天所食用的一般都是大白菜和萝卜,记得我妈每年都要卖上100多斤,为的就是可以让冬天不缺饭菜。

其实白菜的行情比较好,和当时北方的蔬菜种类比较单一有关,毕竟大家最常见的就是白菜,其他的蔬菜都不生长。而到了如今就不同了,因为有了大棚的缘故,北方的市场中蔬菜种类也多了起来,同时价格也要更便宜,毕竟省下了一笔运费钱,因此不少人都会进行栽种。

不过题主所说的要想穷就要种植大棚,这句话其实是片面的,只能说有部分人确实没有赚到钱,这两年的蔬菜行情都不好,从2018年到2019年的行情都比较差劲,不少农民都没卖出好的价格。

其实这也是因为大棚作物的产量比较高,且全国的种植人数多,这样一来利润自然是不断的压缩,结果农民很难能从中赚上什么钱。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没钱赚,就拿寿光来说,这么大的大棚蔬菜产业基地,如果都不赚钱的话,相信大家早就不干了。

其实冬天种植的作物,要比夏秋的收购价高上一些,而寿光本身就是产业基地,不缺收购的人,但其他地方,若没有形成一定产业链的话,可能就很难卖出,进而亏本了,说到底还是要找到合理的销路才对。




阿军视野


哈哈哈!终于看到说实话的了,本人经营农资二十多年,见过了太多包地种大棚的老板,基本上都是开汽车来然后亏的骑自行车滚蛋,发财的一个没见过。当然,一家两三口人伺弄三五个大棚还是能挣点的,挣的不计工时的辛苦钱。


玉米214363254


你说的不全面,应该是要想穷,种大棚,还想穷的快,大棚种疏菜,老天一刮风,全家都得懵,一个不挣钱,俩个也白干,乘方连了片,俩年就完蛋……嗨不说啦,种棚的人满眼都泪啊




生活不宜善待自己


这个问题我是持反对意见的,为什么要想穷就需要种大棚呢?种植大棚的目的我们是要赚钱的,而不是赔钱的。

种植大棚多数都是种植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而且现在的收益都比较高。虽然这段时间的蔬菜不太稳定,但是也不至于赔钱。虽然大棚种植投资比较大,但是收益也比较高。最近几年物价所有都在上涨,各种物资包括大棚膜,种子,农药,化肥,人工都不同程度的上涨,但是大棚数量还是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这已经充分说明了种植大棚比种植大田作物有更高的收益。


今天我以大棚草莓反季节种植,简单的给大家讲解一下,种植大棚是赚钱的,而不是赔钱的。

我们先来简单算算成本,大棚草莓一亩地,租地的费用在1000~1200元,建设一个一亩地的大棚,大约在5万元左右。种植草莓,草莓苗投资比较大,一亩地的大棚栽种8000到10000棵苗子,大约在0.5元一棵。草莓苗投资正常情况下就是4000~5000元。肥料一般在2000-3000左右,药物在1000元左右。由于人工成本各地都不同,所以不在计算之列。种植一亩地的大棚草莓,投入大约在10000-15000左右。一个大棚一般可以使用10~20年没有问题。


大棚草莓的价格这几年虽然有所降低,但是收入还是比较可观。一亩地的产量大约在6000-8000斤,平均8-10元一斤,除去成本每亩地纯收入最少在3-4万元。这样的投资和收入比是很合适的。

我认为只要学会种植技术,投资反季节大棚种植是很不错的,相比大田作物,这已经是很可观的收益,在农村消费本来就低,所以还是建议大家进行反季节种植。同时国家对于经济作物种植还有大量的补贴,可以咨询当地的农业部门。这些补贴也很好的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这都有利于能提高农民的收入。


土壤大管家


我觉得这种说法毫无半点道理,农村人建大棚是为了发家致富。为了多赚钱,并不象这位说的这样的要想穷干大棚。要想败家干仨棚,这完全是一个不思进取的懒惰人遮羞话。

我的家乡辽宁省大连庄河市的光明山镇,是闻名全国的中国草莓之乡。也是全国优质草莓基地,走进这个乡镇不论走进那个村屯。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草莓大棚,没条件干一两个棚有条件的干三四个棚。有夫妻干不过来可以随时雇人,一般的情况下一个棚最底能赚四五万。如果价格好品质优一个棚能嫌六七万都不费劲,现在干草莓大棚成了光明山镇支柱产业。

每年的春节前后来自黑龙江,吉林,北京,天津等地的客户大车小辆前来光明山收购草莓。根本就不用种植户自行销售,这些种植户们虽然受些忙活受些累,用他(她)们话说别看我们累。到卖钱数钱的时候,那个滋味别提有多美了。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纯属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大家评论。

感谢广大网友们的阅读和评论。




大掌柜237


要想穷,种大棚。这话是谁说的?根据是什么?首先,说这话的人一定是不懂大棚种植。大棚蔬菜种植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最初是在东北,后来寿光引进并大规模发展,从而让北方在寒冷冬季也能吃到除了大白菜以外的蔬菜,像茄子、黄瓜、青椒、西红柿等,大棚除了种植蔬菜还可以种植草莓、樱桃、蜜桃等水果,大棚种植改变了人们冬季蔬菜单一的生活模式,不但丰富了人们的饭桌,也给种植大棚的种植户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其次,大棚种植经济效益也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有的人不懂大棚种植技术,盲目上马,造成效益不好,或血本无归的现象确实存在,但绝对不是大规模现象,相反大规模种植同一种蔬菜反而能带来好的效益,这主要是规模效益,现在有的农户就是这样,规模种植,报团发展,因为交通发达,可直达全国各地,尤其大中城市,利人利己。当然我也见过大棚种植失败的例子,主要是技术和价格问题,说“要想穷,种大棚”的人是典型的“恨人穷”心理,也是自己偷懒的一种借口罢了!


Lucas扯淡


说的太对了,哥以前用存款一百多万建基地,开始种大棚蘑菇,三年了,哥欠款三百多万。[流泪][流泪][流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