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头,自伤,要挟大人,行为问题家长怎么办?ABA行为干预个案

最近几天有好几个家长在咨询行为问题怎么干预,因为现在比较忙,没有办法一一当个案进行分析和制定干预方案。但行为干预都是采用ABA的行为干预疗法(ABC行为干预原则),通过记录行为,在分析前因,行为,后果,

找出孩子出现行为问题的原因和规律,再通过阻断,转移,忽略的方法来干预。所以我下面分享下之前的一个行为问题干预个案,希望其他家长可以参考。


以下是家长的对她家孩子行为问题的描述,因为是微信沟通的,所以只能尽量一条条都贴出来(里面不会涉及家长和孩子的姓名,也不会出现家长的微信名称和头像)

打头,自伤,要挟大人,行为问题家长怎么办?ABA行为干预个案


家长:"目前三岁两个月整。两岁四个月的时候带他去过医院,他一直哭闹,所以医生让我填了个表,其他没有什么测评。然后也没给我们明确诊断,就说有自闭症的可能,有倾向。"


:"是的,一般三岁以前医院都不会确诊的。孩子到也一直没有去做干预吗?

家长:"两岁五个月到现在一直在机构的,年后疫情就没去了。怎么说呢,效果是有的,副作用也有。"


:"副作用?"

家长:"恩,就是行为问题,是上课之前没出现的。现在最明显的是他如果表达抗拒,不愿意做某件事,他就拍自己的头。"


家长:"机构老师让我忽略,我已经尽力在忽略了,但并没有好。我有时甚至觉得他如果纠正了这些行为,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 自我伤害确实是比较严重的行为问题,这种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后期会越来越严重,对生活,家庭,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现在才开始拍头没多久,最好尽快解决。"


:"如果你这段时间在家,有时间,建议你多观察和留意你家孩子,看他什么时候拍头,拍头的前因是什么,怎么拍,拍多久,怎么样才能停止。"


"你用一张纸,做个表格

日期 前因 行为 行为时长 后果

把这五个点都记录清楚,要客观,记录要详细。"


"三天后有记录到,就发给我看。"

三天后,家长把看到的行为问题记录了下来:

打头,自伤,要挟大人,行为问题家长怎么办?ABA行为干预个案


行,多是要求得不到满足,而故意拍头想要大人妥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记录来看,打头频次不算很多,情况不算太严重。


我对家长记录到的三种情况做了个分析,以下是发给家长的处理行为问题的建议:


"第一种情况,你可以跟他说你还可以再看一分钟,时间到了就要把手机给妈妈了。或者给他选择:你要现在把手机给我呢,还是再看一分钟,时间到了再给我?"


"就是给个时间让他缓冲一下,不是一下子就拿走(抢走更不好,因为有激化了冲突,相当于激活了反抗的情绪),他肯定用他曾经用过的最有效的方法来"对付"你。所以处理行为问题的最好时机是在前因上。但是行为问题没有发生的时候我怎么知道那个就是前因呢,所以就要要求家长对孩子要多留心观察,对他的行为要有预判能力。"


"第一种情况行为发生后你的处理方式是对的。因为他是故意拍头给你看,目的是要你妥协。所以你不要给予反应:不看他,不听他,不理他,不动他,你只管继续做自己的事是对的。结果是他拍了几下觉得没有意思,自动停止了。"


"第二种情况,同样的,如果你不想再跟他玩他拉窗帘关窗帘的游戏(他是把这个当成一种游戏,想要跟你玩。或者是他喜欢看一明一暗的光影)。无论怎么样,如果你想结束参与这个活动,你应该预先告知他一下,就是提前说,我再帮你拉两次,就不拉了,如果你想拉就自己去。然后你去拉窗帘的时候要数出来,1次,两次,好了。"


"关于第二次情况,你的处理方式是不对的,你没有忽略,你妥协了,你给予了反应:在他拍头后你按他的要求去拉了窗帘,强化了他拍头的行为。也就是说你妥协的行为就是相当于告诉他:看,你一拍头我就去拉窗帘了,拍头就是个好办法。这一点他比你更清楚,更容易学到,所以以后为达目的,他会首选拍头。"


"第三种情况,你要他停止一项他正玩得兴奋的活动,同样的,你没有提前跟他说,没有给他一个心理准备。你可以跟他说再玩多少下。如果预先跟他说了,玩完了几下他还是不太开心,就把活动转移到另一个比较安静的游戏,例如躺床上唱唱歌之类。可以尝试一下。"


"第三种情况,拍头后的处理方式也不好,他是迫于你的淫威,不得不暂时屈服。治标不治本。而被你"暴力"压制的情绪有可能会在某一天爆发,拍头力度可能会变大。这个一定要注意。"


"所以当他已经开始拍头了,可以看情况采取忽略,或者转移。转移不太好把握,家长很容易处理不当变成了强化他的打头了。"


"总得来说就是,家长要有个预判能力,你家孩子多是要求得不到满足,或者你强行中断或结束他的活动时才会发生拍头行为的,所以是很好预判的,遇到这样的事,你就预先判断你的决定可能会引起他的拍头行为,那么就要给他个缓冲时间,预先告知他他还可以玩多少次,还可以玩多久。"


"打头行为发生后,家长要坚持不要给予反应,最重要的是不看不说不动,不动就是不揍他不抱他。把他打头的有效性降到零,也就是让他意识到打头完全没有用啊。"


"你看一下,每次发生的原因可能都不一样的,但方法原理都是一样,你根据实际情况提前预判就行了。你尝试干预,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觉得方法有用或者满意可以跟我反应一下。"


家长:"谢谢老师的指导。有的时候比如他想玩什么游戏,我也会跟他说再玩一次,再玩最后一次什么的,但是他不遵守这个规则,一次之后还是闹着要继续?"


我:"那你就让他选择,一次还是两次,如果他选择了也玩了,还是闹打头的话,那就不给反应,你做你的事情,忽略他。等他停止了来找你,你再跟他说下道理。"


3月3号给出的建议,3月7号问她的干预效果怎么样,她告诉我这几天只打了一次头,很轻,一会就停了。这是好的开始,接下来就要好好地坚持,并稳住,一般要坚持大概一个月,行为干预才算完全的成功,也几乎不会再反复。


3月17号,

家长:“钟老师,宝宝近几天几乎都没有拍头的行为了,只有昨天他不让爸爸去上班打了一次。”


其实孩子不管是自伤行为,伤人行为,还是咬人,捏人,吐口水,踢人,大喊大叫几乎所有行为问题都可以ABA的ABC原则来进行干预。


希望干预路上,无论是家长,孩子,还是老师,都能坚持和互助,共同跨过一个个难关。

打头,自伤,要挟大人,行为问题家长怎么办?ABA行为干预个案

打头,自伤,要挟大人,行为问题家长怎么办?ABA行为干预个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