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建阳区检察院下沉一线践行民心工程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18日讯“难道她假冒身份骗我结婚、骗我买房的行为就这么算了,我的生活被她破坏得一塌糊涂,人财两空。”近日,申诉人吴某某在一起离婚案件中对其前妻的控诉,向南平市建阳区检察院提交了不服公安机关不立案信访件。

检察院接到该信访件后,认真落实“首信首访”制度,将案件分流至该院刑事部门进行办理,立即启动立案监督程序。刑事部门在充分调取了相关的证据材料后,形成报告,认为公安机关的不立案理由可以成立。

该案实际是一个民事案件,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途径解决,但是由于当事人“信访不信法”,多次向有关部门错误信访,并遭到回绝,其情绪和积怨较大,如果直接简单回复,可能引发涉检信访风险。

主办检察官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给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子华,刘子华了解情况后,当即决定由其带领主办检察官亲自面对面答复当事人。“您把我刚才和你说的话都记在本子上,按我说的去做。”在耐心倾听安抚吴某某的情绪后,刘子华又从法理、情理、道理三个角度,将心比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检察机关的支持不立案的处理结果,不是为了推卸责任,当事人屡次碰壁,是由于提出的法律诉求不当,所以才走了许多弯路,应当通过民事途径来解决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配问题,法院也一定会受理该诉求。

“检察长,我信你的话,原来我以为我这趟又白来了,现在我又看到了希望,回去之后我就按你说的去做。”看到自己的诉求得到了肯定并有了盼头,临走前,吴某某连声感谢。

“‘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检察机关践行初心使命的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我们推行院领导‘一线办信’机制,就是为了全力做好这个‘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刘子华表示。

近年来,建阳区检察院实行院领导“一线办信”机制,打破过去信访工作职责不清、效率低下、释法不全面等问题,充分发挥院领导带头示范作用和员额检察官的专业能力,以高度责任感落实“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制度。2019年,该院共办理群众来信来访77件,其中,院领导一线办理11件,均实现7日内程序性处理、3个月实体答复,切实解决了“少回复”“无结果”问题,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陈辉 李冰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