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關注“中國物流之都”的復工戰

檢測體溫,查驗復工證、比對身份證……經過一系列嚴格的檢測程序後,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華強外貿服裝城商戶楊勇順利進入市場。3月3日,是該市場春節後開業的第一天,共有72個商戶開門營業。當天,位於蘭山區的118處市場和物流園區開始全面開門營業。


楊勇說,“開門第一天感覺還不錯,快遞和物流都營業了,網上訂單都能及時發出去。”


這一句“還不錯”來得不容易,因為其背後凝聚這個區大量的努力。


細節決定成敗:關注“中國物流之都”的復工戰


長時間“零增長”,也不能掉以輕心


按照山東省衛健委數據顯示,截至3月3日24時,臨沂市累計確診病例49例,其中,蘭山區累計確診18例。除一例轉陰後因其他病症留院治療外,其他17位患者均已恢復正常,陸續出院觀察。更重要的是,在該區確診病例達到峰值之後,長時間地保持了零增長態勢。


即便如此,對蘭山區管理者來說,現在還不是掉以輕心的時候。


作為“中國物流之都”臨沂市的核心區,蘭山面臨的情況比較棘手:一方面,核心區本來就是每個城市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況且作為千萬人口大市的核心城區,人群的聚與散都會非常大;另一方面,蘭山區擁有118處各類專業批發市場、物流園區,是全國重要的專業批發市場集群、中國物流之都,共有經營業戶5萬餘家,物流線路遍佈全國,日客流量30餘萬人次。


這意味著,疫情防控之嚴峻,用“一失萬無”來形容也不為過。


在家電廚衛城市場,30餘名幹部職工嚴陣以待。該市場經理顧懷良說,“我們成立了四個現場小組,負責人員登記、車輛消毒、體溫測量和園區巡邏,並現場對商戶進行疏導,確保秩序。”


細節決定成敗:關注“中國物流之都”的復工戰


眼下,開業後的臨沂商城又迎來了全國各地的客商和物流運輸車輛,對復工來說,這是好事;但對防控來說,也是一件讓城市管理者無比緊張的事情。因為人員大規模的流動和境外人員的進入,要防止潛在的交叉感染和疫情“倒灌”。


如何破解?蘭山的答案是:科學部署,嚴格防控,有序開放。


復工復產是當務之急,嚴格防控更需繃緊“一根弦”


參與外貿服裝城疫情防控時,蘭山區委宣傳部的選派幹部張國棟發現了一些細節問題:比如,批發市場入口的檢驗人員僅戴了口罩,他感覺防護不夠嚴密。經過和市場經理溝通,很快就給檢驗人員換上了全副武裝的防護服。


細節決定成敗:關注“中國物流之都”的復工戰


2月4日,山東省發改委發佈的一則復工通知,在全國領風氣之先。通知寫道:組織企業復工復產,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分析,加快重點項目建設。


復工復產的前提是做好安全防疫工作。科技日報記者瞭解到,早在二月初,蘭山區就加緊對市場、物流園區復工復產問題進行調研,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專業批發市場、物流園區錯峰開業標準》,從防控機制、人員排查、設施物資、內部管理四個方面制定具體標準。


到了2月24日至29日,蘭山區27家市場和3家物流園陸續實施錯峰開業。蘭山街道、蘭山商城管委會同時抽調機關人員到市場督導規範疫情防控。由於防控措施到位,沒發生人員過於集中和人員感染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