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脫“貧”!肇慶這些基層幹部變身“行走的大喇叭”,真帥!

歲末年初,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

給脫貧攻堅帶來了新的挑戰。

為此,我市因“疫”制宜,

由各級幹部及村民組成的疫情防控隊,

往農村基層延伸,

喇叭宣傳,走訪巡邏,不留死角,

構建起了一張強大的人民健康防護網。

確保戰“疫”脫“貧”兩不誤!


紮根基層心繫民


“大喇叭書記”和他的“扶貧戰車”


練毅,

是肇慶市民政局派駐懷集縣馬寧鎮

富禮村的第一書記。

因為他總是在村裡騎著一輛載著

“大喇叭”的“小電驢”,

所以村民們親切地叫他“大喇叭書記”。

一疊宣傳資料、一臺大音箱,

練毅騎上自己的“扶貧戰車”,

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戰“疫”+脫“貧”!肇慶這些基層幹部變身“行走的大喇叭”,真帥!

△從2017年駐村以來,練毅就以這種方式把國家政策、村裡通知等告訴村民。視頻截圖


走村串戶,不僅傳達政策,

也在傾聽困難。

最近,練毅瞭解到不少村民因疫情影響

而不能外出務工。

他試著聯繫縣裡的工業園,

組織村民集中面試。

對於部分留守的村民,

練毅決定讓他們加入村裡的經濟聯合社。


懷集縣馬寧鎮富禮村村民 蘇興龍

經濟聯合社叫我過來這裡幫忙幾天,一天收入120元左右,心裡感覺安定一點,沒那麼緊張了!


戰“疫”+脫“貧”!肇慶這些基層幹部變身“行走的大喇叭”,真帥!

△圖源 觸電新聞《廣東新聞聯播》


村民們有種植養殖的技術,

但是之前他們各幹各的

不能擰成一股繩,效益也不高。

經濟聯合社成立後,

村裡的發展有了主心骨。


懷集縣馬寧鎮富禮村股份經濟聯合社理事長 蘇少斌

以前我們本地的產品,種了比較難銷售出去,然後我們整合了整個村的16個合作社,對接政府,還有藉助大家的平臺資源,把產品推出去。


200多家農戶以土地經營權參加土地股份改革。聯合社整合了600多畝土地,種蔬菜水果、養雞養牛,

年總產值可達500多萬元。


戰“疫”+脫“貧”!肇慶這些基層幹部變身“行走的大喇叭”,真帥!

△圖源 觸電新聞《廣東新聞聯播》


村子有了發展的路子,

還要有資金做強大的後盾。

▼▼▼

貧困戶蘇石醒一直想擴大自己的養牛規模,但是買小牛的錢卻是橫在他面前的一道坎兒。在得知他的困擾之後,練毅又騎上“扶貧戰車”,來到銀行為他申請了2萬元的扶貧貸款,用來擴大養牛規模。2019年,蘇石醒僅依靠養牛就增加了5萬元的收入。


戰“疫”+脫“貧”!肇慶這些基層幹部變身“行走的大喇叭”,真帥!

△圖源 觸電新聞《廣東新聞聯播》


和蘇石醒一樣,

還有58戶村民在經濟聯合社的幫助下

申請到了“扶貧e貸”,

總金額超過120萬元,

村民們有了自主發展的第一桶金。

“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初心”

這給予了練毅無限的工作動力!


市民政局派駐懷集縣馬寧鎮富禮村第一書記 練毅

我的初心就是盡到我所能,履行好自己作為一名扶貧幹部的職責,立足村裡原有的資源,再注入我們新的扶貧理念,幫他們把根紮好。

我希望在我們駐村結束後,富禮村還能夠依靠內生動力自主地進行發展,真正成為一條“富而有禮”的村子。


戰“疫”+脫“貧”!肇慶這些基層幹部變身“行走的大喇叭”,真帥!

△圖源 觸電新聞《廣東新聞聯播》


一枝一葉總關情


初心為民,用戰“疫”踐行使命


疫情防控期間,

懷集縣連麥鎮蓮社村,

每天早上都傳出洪亮的聲音。

“少出門、不聚會、戴口罩、勤通風、勤洗手……”

沿著村巷喊話的是葉子敬,他是連麥鎮蓮社村駐村第一書記。


戰“疫”+脫“貧”!肇慶這些基層幹部變身“行走的大喇叭”,真帥!

△葉子敬(左二)沿著村巷喊話。圖源 懷集發佈


去年4月,

葉子敬主動請纓去扶貧,

我市開展疫情防控以來,他不分白天黑夜,

奮戰在防疫前線。

▼▼▼

✔ 白天,他進村入寨,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察看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實時瞭解村民們動態,及時為村民做心理上的疏導。

✔ 晚上,他還不忘給自己“充電”,關注疫情防控最新動態,認真學習防護知識,並通過微信群轉發權威信息等,讓村民知曉疫情防控最新動態,使大家面對疫情不恐慌,認真做好個人防護。


蓮社村貧困戶 陳講新

葉書記很關心我的生產生活情況,很耐心地給我們講解疫情防控知識,經常提醒我們要認真做好個人防護。


戰“疫”+脫“貧”!肇慶這些基層幹部變身“行走的大喇叭”,真帥!

△葉子敬(左二)在教村民正確佩戴口罩。圖源 懷集發佈


與此同時,

產業扶貧在連麥鎮蓮社村落地生花。

葉子敬經常深入田間地頭,

瞭解春耕春種與受疫情影響農作物的種植情況。

▼▼▼

連麥鎮蓮社村產業扶貧現代農業基地是駐村扶貧工作隊通過實施“支部引領+支書帶頭+黨員帶富+能人帶動”“一引三帶”產業扶貧模式,引進一家農業企業而建設成的,讓村民出租土地獲得收益,貧困戶不僅每年有分紅,還可通過在基地務工獲得收入。該基地去年種植的300畝番薯,收穫15萬餘公斤。


戰“疫”+脫“貧”!肇慶這些基層幹部變身“行走的大喇叭”,真帥!

△圖源 懷集發佈


雖然受疫情影響,

番薯銷售一度受阻,

但是駐村工作隊通過多渠道銷售、

降價銷售等方式自救,

產品在48小時內銷售一空,收入30餘萬元

讓貧困戶收入穩定。


連麥鎮蓮社村駐村第一書記 葉子敬

這個基地去年種植番薯300畝,今年將種植番薯200畝、仙草100畝,以農業產業多元化發展進一步助推脫貧攻堅,增加貧困戶收入。目前,已有2家企業與該基地簽訂了收購協議。


抗疫一線顯擔當


用“辛苦指數”提升群眾“安全指數”


從大年初二返回駐點村,

開展疫情防控開始,

肇慶市農業農村局駐馬寧鎮扶貧工作隊隊長

袁育枝一天也沒休息過,

當別人與家人團聚的時候,

他依然堅守崗位。


市農業農村局駐馬寧鎮扶貧工作隊隊長 袁育枝

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我們黨員幹部不怕犧牲、敢於擔當的時候。更何況,他們都是自己所熟悉的村民!


戰“疫”+脫“貧”!肇慶這些基層幹部變身“行走的大喇叭”,真帥!

△市扶貧辦 供圖


疫情防控初始階段,

村民的防護意識還是十分薄弱。

如何加大防控宣傳,

讓村民自覺動起來參與防疫,

這令袁育枝傷盡腦筋。

這當中,

最核心問題就是物資、人手都不足。


★ 於是,袁育枝召集村“兩委”幹部,商討如何利用有限的條件進行疫情防控宣傳。

★ 面對防控物資短缺,他聯合村幹部動員鄉賢捐款,短短一個上午,募集約5000元防控物資。

★ 面對人手不足,他廣泛動員黨員志願者,一個上午的時間,新龍村共召集了23名黨員志願者及退役士兵1名。他幫扶的貧困戶林萬礦的家屬也參與到疫情防控當中,這令他倍感欣慰。


戰“疫”+脫“貧”!肇慶這些基層幹部變身“行走的大喇叭”,真帥!

△市扶貧辦 供圖


春耕好時分,農時不等人。受疫情影響,鎮裡農藥、種子、肥料等農資緊缺。

於是,袁育枝會同馬寧鎮農辦主任主動聯繫當地農資供應點,跟他們宣傳講解省、市、縣有關政策,對農資店提出的運輸難問題予以協調解決。

經過多方努力,目前農資緊缺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


當別人反覆問他,

“為什麼哪裡都見到你的身影?”

袁育枝說:


市農業農村局駐馬寧鎮扶貧工作隊隊長 袁育枝

疫情當前,村民的安全健康、幫扶掛點村的穩定發展,就是我堅守的初心和使命。


科學統籌協調,盡銳出戰,

在同一個戰場上,

肇慶眾多基層幹部戮力前行,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這兩場戰役。


戰“疫”+脫“貧”!肇慶這些基層幹部變身“行走的大喇叭”,真帥!

戰“疫”+脫“貧”!肇慶這些基層幹部變身“行走的大喇叭”,真帥!


資料來源 觸電新聞 市扶貧辦 懷集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