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5分电影《弱点》告诉你:有教养的孩子,从不需要沟通成本

电影《弱点》讲述了一位16岁无家可归的黑人男孩被白人陶西妈妈收养,并被陶西一家的爱与温暖治愈:从一个自卑少言寡语的差学生,最后成长为美国橄榄球队著名的全明星队员的故事。

这部电影感动人的地方有很多:温暖贴心的妈妈、宽容善良的爸爸、温和有耐心的老师......置身于电影中,你会感觉自己在一个完美世界中。虽然迈克尔是不幸的,可他却幸运的在16岁遇到了那么多善良的人。

可整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陶西家那对可爱善良的兄妹:柯林斯和小肖恩。

对于迈克尔的变化与成长,仅仅有陶西夫妇的帮助,不一定会有如此大的改变。而孩子的接纳与理解,孩子世界的欢迎,对迈克尔来说太重要了。

迈克尔以前去哪里都不会有人喜欢他,大家看到他全身破旧的衣服和鞋子,看到他不同于常人的身躯,看到他永远的沉默寡言,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

而柯林斯和小肖恩却不会。当大个子迈克尔进他们家以后,他们就自然的把他当做了大哥。一起去学校,一起学习,一起过节,一起玩耍。没有任何插曲,不用父母做一点沟通和解释。

这样的孩子多少父母羡慕。但我知道,这样的孩子,是因为有陶西夫妇这样的父母。拥有如此良好教养的孩子,一定是因为他们优秀有教养的爸爸妈妈。

豆瓣8.5分电影《弱点》告诉你:有教养的孩子,从不需要沟通成本

01

有教养的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和沟通的顺畅你可能想象不到

当陶西太太发现迈克尔在寒冷的夜晚还四处溜达无家可归,决定带他回家时,车上的小肖恩面对这个黑人大个子没有一点排斥。回家后,姐姐看到迈克尔也是很自然的打着招呼。

感恩节,一家人坐在餐桌前祷告,姐姐和弟弟也是很自然的伸出自己的手拉住迈克尔,邀请他一起虔诚祷告。

收养了黑人男孩迈克尔,妈妈遭到姐妹团的质疑:你就没有担心过柯林斯吗?妈妈回家与女儿沟通时,女儿却反过来安慰妈妈:“妈妈,你完全不用担心我,你也要放心弟弟,他已经在学校告诉别人那是他哥哥了。”

姐弟俩的好教养看似是电影安排的,其实都是父母培养出来的。在如此包容平等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这样的孩子也定是必然的“产物”了。

豆瓣8.5分电影《弱点》告诉你:有教养的孩子,从不需要沟通成本

02

没教养的孩子,需要多少沟通成本你也想象不到

没教养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湖南卫视《变形记》栏目里就有太多的问题少年,让家人老师头疼。他们从小家境优渥,衣食无忧。但因缺乏正确的教育,最后不得不花费更多的金钱送到节目里来改造。

这样的现象除了电视里,生活中还有很多。

生活中因不理解父母或者不会沟通的孩子,和父母吵架、动手打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北大学子弑母案也是历历在目,让人毛骨悚然。

如何形容一个人是否有教养,有这样一段话可以概括: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那该如何培养呢?

03

如何教育和培养好孩子?

1、身教大于言传,说到不如做到

有一句特别耳熟的话:听了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用到教育孩子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孩子也不喜欢听道理,或者说他不明白道理,他喜欢“看”道理,需要父母演示。

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挑战》一书指出:语言不是沟通的唯一方式,但经常是最无效的一种。如果我们真的想改变孩子的行为,我们需要先注意自己的行为。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来自台湾的父子在浙江一家民宿度假,小朋友早上起来端了豆浆准备上楼上房间时,不小心洒了,弄的楼梯上全都是豆汁。

爸爸看到这一幕什么都没说,先带着孩子去和民宿老板道歉,然后拿抹布带孩子一起清扫。这还没有结束,清扫结束后他端来一杯豆浆演示给孩子看,如何上楼梯不会洒掉豆浆;最后他再让孩子去楼下重新端来一杯豆浆又练习了一遍上楼梯。

我想他的孩子这辈子也不会轻易弄洒东西了,就算弄洒也一定能从容而有教养的处理好,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豆瓣8.5分电影《弱点》告诉你:有教养的孩子,从不需要沟通成本


2、爱与信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弱点》中迈克尔因为运动天赋被选入橄榄球队,但因缺乏专业训练,不懂技巧,练习前期进步很小。比较让人诧异的时为迈克尔制定一系列训练计划,并陪同练习的不是其他大人,而是比迈克尔小了太多的弟弟小肖恩。

肖恩虽然小,但是聪明好动,喜欢被人关注。他的父母不认为这是缺点,而是给予足够的信任和机会,让他去施展。这就是全剧中大家看到的肖恩虽小,却如此好沟通、明事理的原因了。

迈克尔最后在选择大学时因为受人影响,怀疑陶西一家帮助他的初衷,和妈妈大吵了一架。妈妈不但没有生气,还认真的反思了自己,认为自己确实误导了孩子。

她找到迈克尔告诉他:“你想做什么是你的权利,你想选择什么学校我们都支持你。”

这样的无条件信任最终换来了迈克尔的成长与爱,他告诉调查他的人:“你一直都在问他们是怎么影响我选择学校的,你应该问问我想去哪所学校?我想去我家人学习过的学校,因为那是他们待过的地方。”

一直躲在自闭黑暗世界里的迈克尔,终于打开了自己,成为这个家庭的一份子了。

《挑战》一书中说道:我们总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我们花了无数时间和精力,想替孩子过他们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够放松一些,从容一些,对孩子真正有信心,信任他们,让他们过自己的生活,双方都会很好。

陶西夫妇就是用爱和信任给予孩子权利和自由,让孩子成长为了所有人理想中的样子。

豆瓣8.5分电影《弱点》告诉你:有教养的孩子,从不需要沟通成本

3、尊重与同理心,爱与被爱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同理心定义为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也就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他能够体会到别人的情绪想法,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处理问题,同时也能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让对方感受到被接纳和理解。

电影中迈克尔开车带弟弟出去采购时,意外发生了车祸。

陶西太太赶到现场看到迈克尔是安全的,就去检查自己儿子安危情况。他看到弟弟也是安全时,又来到自责的迈克尔身边,安慰道:“肖恩没有事,你放心吧,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上帝保佑你们都是安全的。你当时一定害怕极了,现在都没事了。”

日常中,我们更容易看到的大概是家人的劈头盖脸的指责:“谁让你开车出去的?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你弟弟因为你差点出大事了。下次不要再独自开车带弟弟出去了。”

但陶西太太并没有,她理解迈克尔的心情,她没有过多关注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忽视迈克尔的感受。她的同理心与理解让迈克尔感受到自己是真正被这个家庭接纳的。

而随着镜头的转移,我们和妈妈一起发现了迈克尔受伤的胳膊。是的,迈克尔因为爱本能的用胳膊挡住了副驾驶弹出来的安全气囊,才保护住了弟弟。

这就是迈克尔对陶西一家爱的回馈。

豆瓣8.5分电影《弱点》告诉你:有教养的孩子,从不需要沟通成本

04

总结

弗洛姆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里写过:

有一种爱,是有条件的爱——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

愿你能单纯的相信孩子:在他们尚未展开的生命力中,饱含的逆反、冲动和疑惑,就是我们家庭前进的动力,也是人类前进的动力。

这一路,我们只需要用爱和和信任来陪伴,少一些“为你好”的搪塞糊弄,少一些不该属于孩子的“功利算计”。我相信我们的孩子定会成长为有爱、有教养、有主见的“别人家的孩子”的。

豆瓣8.5分电影《弱点》告诉你:有教养的孩子,从不需要沟通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