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战“疫”队的老屋村“闯关记”

本网讯(通讯员 陈建华)“请队员穿上防护服,马上随同医护人员入户为村民抽血化验,筛查全村所有密切接触者!”2月25日一大早,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检察院战“疫”队的10名队员,在太子镇老屋村村委会集合,换装奔赴第一线。

铁山:战“疫”队的老屋村“闯关记”

(陈建华、高琦为村民测量体温、发口罩)

铁山:战“疫”队的老屋村“闯关记”

(马智勇、熊沂晖为村民测量体温)

铁山:战“疫”队的老屋村“闯关记”

(李明舟宣传防疫政策)

铁山:战“疫”队的老屋村“闯关记”

(于青做登记工作)

此前几天,老屋村陆续有4位村民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与确诊村民密切接触的人员范围不明确。形势严峻!铁检战“疫”队的10名队员响应党委号召,迅速从各自包保的10个村赶赴老屋村,集中力量协助老屋村战“疫”。时间紧迫!必须精准、快速筛查,防止疫情继续扩散蔓延。医护人员要尽快对全村1300人开展大筛查。

“我们也在一线,可以当医护人员的左膀右臂。”铁检战“疫”队主动请缨,全程陪同医护人员做好入户筛查工作。他们一边认真登记姓名、开展消杀,让医护人员能够安全、安心地进行检测;一边亮明党员身份,安抚村民情绪、宣讲防疫政策;还拿出专业知识,辅助流调工作。

专业是他们。60后战斗队员赵朝阳,有十几年职侦经验,在流调工作中,他启动办案模式,不放过蛛丝马迹,认真询问每一位村民的行踪,查找传染源,追踪病例活动范围,锁定密切接触者。

铁山:战“疫”队的老屋村“闯关记”

(赵朝阳为村民测温)

敬业是他们。为了尽快完成病毒检测,切断病毒扩散,80后队员高琦顾不上吃午饭,协助来自大王镇卫生院的3名医护人员,在一天时间内顺利完成了王臣村组406位村民人员筛查、消杀等工作。

铁山:战“疫”队的老屋村“闯关记”

(高琦给村民送药)

勇敢是他们。直接接触密切接触人员,有感染的风险。“我们也会害怕,但是在村里,我们是村民的‘定心丸’,我们退缩了,村民就慌了。”队长陈建华第一时间换上防护服,带领队员走进战场,逐门逐户筛查。

“疫情防控就像是过关斩将,总有新的挑战,也总有新的曙光。”在老屋村,人员筛查和流调工作平安结束,就意味着第一道关卡顺利通关。但是铁检战“疫”队并未立即返回之前各自包保的10个“零确诊、零疑似”行政村,继续留在了太子镇当时疫情形势最严峻的老屋村,迎接更艰巨的日常防控任务。

铁山:战“疫”队的老屋村“闯关记”

(周思全给村民送米)

铁山:战“疫”队的老屋村“闯关记”

(程志军给村民分发口罩)

铁山:战“疫”队的老屋村“闯关记”

(杨文鹤给村民送奶粉)

“我们联系车辆接送您去医院,回来帮您换药,您放心。”2月28日一大早,队员马智勇照常到包保的老人从谷家探访,只见她躺在床上,半条腿耷拉在被子外,腿部明显肿胀,膝盖上的伤疤化脓。从谷是一位独居老人,五年前因中风导致半身瘫痪,还患有糖尿病,膝盖处的伤疤已经发炎,一旦感染导致并发症,就会危急生命。谁料从谷听闻了一些疫情的风声,僵持着不去医院,准备放弃治疗。马智勇耐着性子、蹲下身子,一边给从谷敷药,一边轻言细语劝导,终于让倔强的从谷放下心理包袱,安心去了医院。两天后,从谷从医院回家,马智勇每天都按时上门帮忙换药、测量体温、嘘寒问暖,从谷不好意思地说“感觉就像自己儿子在照顾自己。”

铁山:战“疫”队的老屋村“闯关记”

(马智勇、熊沂晖劝说村民就诊)

铁山:战“疫”队的老屋村“闯关记”

(马智勇给村民换药)

队员杨文鹤成了全村出名的药品代购员,从询问需求到联系医生、医院排队购药或到药店代购,再挨家挨户送药上门,杨文鹤跑遍了黄石大大小小几十家药店、医院。80岁高龄病人柯亨义敷药之后,背部创口逐步愈合,对杨文鹤感激不尽。

铁山:战“疫”队的老屋村“闯关记”

(杨文鹤为村民买药、送药)

严峻的疫情之下,如何照顾好老弱病残等六类特殊群体的生活,是一个最贴民心、也是最实在的难关。10名战“疫”队员主动挑起老屋村最重担子,一对一包保最困难的38户56人,将村里的困难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将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件件用心用情尽力办好。

他们积极奔走在乡村小道,逐家逐户上门服务,为村民代购药物、扶贫帮困、寻医送诊、准备春耕、测量体温、值守卡口、排查人员、发放物质……他们义无反顾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铁检战“疫”队22天来的一举一动赢得了村民交口称赞,来自群众的一封封语言质朴但饱满深情的感谢信纷至沓来。截至3月16日,村组全部解封,老屋村无新增确诊、疑似病例。“过了关,必定会迎来曙光。”他们满怀希望战斗在战“疫”第一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