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路合圍一千年,也沒攻下中原市場,看外來戶“棉花”的逆襲之路

要說起棉花和棉織品,可能是我們大家最不陌生的紡織品材料了。從衣服到日用品,大到窗簾被罩,小到針線襪套,誰家沒有一堆號稱純棉的家當? 誰又沒有在買衣服的時候,討論過是否應該穿上全棉才能保證舒服吸汗又透氣的問題? 可是你們知道嗎,跟我們日常生活聯繫這麼緊密的棉花,竟然是從國外傳進來的外來戶!

三路合圍一千年,也沒攻下中原市場,看外來戶“棉花”的逆襲之路

提起中國古代的服裝面料,絲綢、葛麻、裘皮、甚至紙都是我們大中華本土土生土長的材料,要不就是野外的植物,要不就是飼養或狩獵來的動物。可偏偏在現代社會中,讓這個外來的物種棉花佔據了主導地位,這其中的歷程卻也曲折有趣。其實棉花在秦漢時期,就已經開始進入中國了,不僅引進的年代早,而且還是分成三路包抄,成犄角之勢挺進:

三路合圍一千年,也沒攻下中原市場,看外來戶“棉花”的逆襲之路

第一路是原產於印度的亞洲棉經海路傳入了海南和兩廣地區,第二路也是產於印度的亞洲棉經印度傳入雲南,第三路應該是品相更好纖維相對較長的非洲棉,經過絲綢之路,從河西走廊傳入新疆,西北地區,這三路棉軍向我中原大地形成了合圍之勢。可惜,這棉軍雖然來勢浩蕩,但從實力上卻大大不如我本土的絲綢和葛麻。

三路合圍一千年,也沒攻下中原市場,看外來戶“棉花”的逆襲之路

要知道蠶絲可是長度可達1500~2000米的超長連續纖維,麻和葛也都是半長纖維,從工藝上來說易紡易織,而且產能上也可以達到那個時代的供需平衡。而棉花是短纖維,紡織前還要經過去籽和彈松這兩道麻煩的工序,況且伴隨著棉花種植傳入的紡織技術與國內絲麻技術相比又粗笨又落後,很不受我們中原各路織女姐姐們的待見。所以說啊,這棉花大軍的攻勢雖強,可是在從秦漢到宋元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愣是佔領不了中原的陣地,只能是站在外圍敲邊鼓,看著咱們中國本土的絲綢麻葛登臺唱大戲,卻乾著急沒辦法。

三路合圍一千年,也沒攻下中原市場,看外來戶“棉花”的逆襲之路

不過從絲綢之路那一路在新疆安家的棉花,因為品相質地比亞洲棉更優異一些,還是得到了一些在中原地區展現的機會的。比如說: 它曾經作為一種觀賞花卉出現在達官貴人們的後花園中。再比如說: 它曾在唐代的時候化名“白疊子”,紡出在當時頗為新奇稀少的白疊子布,在大唐京城長安售賣,一時竟頗為時尚,受到富二代及官二代們的追捧,畢竟那個時代,紡織精細的棉布還是稀罕物件,物以稀為貴嘛。

三路合圍一千年,也沒攻下中原市場,看外來戶“棉花”的逆襲之路

要說最後幫棉花抗衡絲麻,問鼎中原,終成一方霸主的,那必須歸功於生活在元末宋初的黃道婆。這位命運多舛,少年時流落海南的紡織大師,總結了黎族人多年的紡織經驗,並且對紡織機和紡紗技術做了大膽地改革,讓即便是亞洲棉的短纖維也變了易於紡織的棉紗線,大大提高了紡織效率和棉布的質量。

三路合圍一千年,也沒攻下中原市場,看外來戶“棉花”的逆襲之路

黃道婆將她研究多年的棉織技術帶回了老家上海,並且大力在當地傳授推廣。很快這種實用成本低而且出品的質量好的紡織技術在長江流域推行開來,並迅速蔓延到北方地區。等到了明朝,伴隨著紡織機的徹底完善,棉花種植面積的快速擴張(據說那時候,棉花就已經是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了),棉布的生產更是一日千里,躍升為製作服裝和其他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了。

寫著寫著,突然覺得這棉花在中國的傳播經歷,倒是與很多古代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大地,慢慢與華夏文明相交融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是文化的進步是慢慢地融匯到一體,而科技的進步卻是看誰更為先進,更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