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澧水航道正向通江達海邁進

3月16日,省水運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綜合調研組來石門實地踏勘澧水航道石門至澧縣段,為澧水航道建設年底前枯水季節開工做前期準備。標誌著澧水航道石門至澧縣段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向通江達海又邁進了一步。

石门:澧水航道正向通江达海迈进

實地踏勘

澧水航道建設是湖南省“十三五”交通建設規劃項目。加快推進澧水航道石門至澧縣段建設將對促進澧水流域“鐵、公、水”多式聯運、促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石门:澧水航道正向通江达海迈进

澧水航道示意圖

有利於滿足水運需求

澧水流域礦產資源豐富,非金屬礦石量達到3064萬噸,佔全省的34.2%。地處澧水流域的石門、臨澧縣已探明礦種35種,總儲量130億噸;石門縣有年產500萬噸的海螺水泥和年產200萬噸的葛洲壩特種水泥等大型建材企業;上市公司藏格集團簽約計劃投資50億元對石門儲備豐富的磷礦、矽沙、石膏、海泡石等資源進行深加工和建設年產500萬噸的土壤調理劑項目;山聯集團中邦新材料簽約石門計劃建成年產2000萬噸可降解新材料項目;湖南願景集團落戶石門投資建設年產值300萬噸住宅工業科技項目;大唐集團石門電廠每年進口煤炭180萬噸等等,以上極為龐大的貨運量迫切需求水路進行運輸。

石门:澧水航道正向通江达海迈进
石门:澧水航道正向通江达海迈进

澧水航道石門段

有利於緩解公路交通壓力

石門縣地處湘西北,是湖南省唯一不通高速公路的縣市。目前該縣涉及工業生產的大宗物資進出口主要依靠公路重載運輸。由於運量大、運輸成本高加之超載問題嚴重,對幹線公路造成嚴重破損,同時對生態環境造成汙染。建設好澧水航道石門至澧縣段,將有效緩解公路交通通行壓力。

有利於企業降本增效

水運在石門水、鐵、公運輸方式中優勢明顯。一是運量大。澧水流域礦產資源豐富,材料進出口量大;二是佔地少。內河航道主要利用天然河道,基本不佔地或很少佔用土地;三是成本低。內河航運運輸成本分別只有鐵路的1/4、公路的1/10;四是能耗小、綠色環保。據測定,一升燃料,大型柴油車可運貨25噸公里,火車可運85噸公里,船舶可運216噸公里,且對生態環境汙染極小。經初步核算,澧水航道建成通航後將為石門企業每年節約成本可達4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