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辛弃疾同属豪放派词人,两个人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原度拾趣


最大的区别,就是数量多少。

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开创人物,但是他的豪放词并不多。相反的,他的作品里有大量“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式的柔情,和大量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式的豁达。

苏轼作品中的豪放词,只有“大江东去,浪淘尽”“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等少数几首。但是这几首词,在柔靡的北宋词坛上,形成了巨大影响,这是他的文学史地位。

辛弃疾是南宋人。经历了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之后,宋人开始沉下心来,关心国家大事,不再一味地醉生梦死、吟风弄月。除了辛弃疾有意的、主动地改革词风之外,在当时词坛上有一批人,也致力于豪放词风的创作。

除了引领文学创作潮流,辛弃疾本人的作品中,豪放派的词作占大部分。

一个是妙手偶得,一个是专心致志。这是苏辛词作的最大区别。


栖鸿看红楼


苏轼学识渊博,他的词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如: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他的词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开拓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意境,创造出豪迈奔放的风格,对宋词发展有很大影响。最著名的作品有《水调歌头》和《赤壁怀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成为后世传颂的名句。

辛弃疾的词继承了苏轼以来豪放的词风和南渡后许多爱国词人的优秀传统。他的作品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揭露南宋上层统治者屈辱投降的罪恶,也有不少描绘祖国山河,吟咏农家生活的作品。代表作有《京口北固亭怀古》《登建康赏心亭》《书江西造口壁》等,但我最喜欢《村居》《夜行黄沙道中》和《鹧鸪天·代人赋》等。

鹧鸪天

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多美的田园初春景色啊!能住在这样的原野山村也是一种享受。





闲情偶记生活点滴


武哥说文,从历史的宏大视角,讲述不一样的苏轼和辛弃疾。


这是两个站在大宋词坛上的顶尖高手,苏轼在北宋,辛弃疾在南宋。

(苏轼和辛弃疾)

苏轼在前,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另辟门户,创立豪放词派,与“词之正宗”婉约派分庭抗礼;辛弃疾在后,歌“醉里挑灯看剑”续掌豪放词宗,集其大成,将豪放词派推向另外一个高峰。

比较这样的两个掌门级人物,我尽量不走寻常路,从以下三个角度解读:

1、时代的不同,作品的主题迥异:苏轼是和平时代的士大夫,在不断叩问人生真谛;辛弃疾是战乱时代的圣斗士,在苦苦表白爱国情怀。

苏轼是很幸运的,出生在偏远的西蜀眉州,气候温和,现在都是旅游胜地。出生前后,隔眉州远远的幽州,北宋和辽国的战争也打到了尾声。苏轼从小就没有看到过金戈铁马,更不要说尸横遍野的沙场了。

所以,苏轼的豪放作品没有亡国灭种的仇恨,也少有战火硝烟的场面,更多的是流连在山水之间,在宁静的山水间体悟生命。“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此时的山水,是融有苏轼人生处境和精神印记的山水,雄奇奔放中,有高远泰然的生命体验。

辛弃疾就悲催得多,出生时,山东济南一带已经被金国占了13年,女真人不断的在原属北宋的地盘上烧杀抢虐,汉族人受尽了侮辱和虐待,辛弃疾幼稚的心灵在时时刻刻体会亡国之痛。所以,辛弃疾的作品中多次流露出向往战场,渴求冲锋献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心想当收复故土、完成统一的英雄,有浓郁得化不开的爱国激情。

2、经历的不同,作品的风格不同:苏轼是豪放文人,是政治失意的悲伤;辛弃疾是粗犷将军,是壮志未酬的悲壮。

苏轼主要生活在仁宗、真宗、神宗和哲宗时期,他生活在北宋最平稳的时期,“靖康之耻”的主人翁徽宗皇帝当政的第二年,苏轼就去世了,想来也是不想和这样的皇帝牵连太多。而且,前面这些皇帝对苏轼都还不错,对于一个动不动就写词讥讽时政的文人和官员,他们都牢守太祖皇帝祖训,没有痛下杀手,从“乌台诗案”开始,虽然苏轼厄运不断,也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流放。所以,苏轼的豪放作品就处处是政治失意,处处是离愁别恨,是内心的苦闷彷徨,是情怀的自我释放,又有政治抱负成空的悲伤。

苏轼的这种感情在到黄州的第二年,终于压抑不住了,他就邀约几个好友来到黄州西山麓,赤壁矶下,苏轼爆发得激烈而伤痛,“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说起都是泪,满满的悲伤。

(赤壁怀古图和词)

辛弃疾的生活经历是苏轼想象不到的精彩,辛弃疾21岁就组织人马上前线冲锋杀敌,还曾千里单骑追叛徒,还曾孤军深入敌营,夺叛军首领首级,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武功盖世,震惊金国。

回南宋后,辛弃疾受到猜忌,没有机会再回到前方战场,能够夜半梦回,“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在任地方官员的日子里,他对普通老百姓很好,可是,辛弃疾超强的武力值仍在,地方上的强盗啊、小偷啊就遭殃了,逢抓必杀。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辛弃疾受到弹劾:杀人如草芥。

一次一次被弹劾,一次一次被贬谪,辛弃疾都是二话不说,哥都是开过枪杀过人的,不和小人计较,卷起铺盖就走人。所以,辛弃疾的作品有国破家亡的悲伤、有沙场秋点兵的渴望,却又有长期受压抑的凄凉,有怀才不遇的英雄悲壮。“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心里非常清醒而痛苦的知道,他这一生,恐怕都上不了战场,实现不了理想,可即使这样,他还在等候观望。越无所谓的语气越显辛弃疾的急迫,越平淡的语言越悲壮。他一天天等,他害怕,哪天君王要用他时,自己已经不争气的老了。

3、性格的不同,作品的气质各异:苏轼是儒释道兼备的“杂家”,有空灵有豁达,有神仙之态;辛弃疾是只修儒家济世思想的“专家”,有热烈,有万钧之力,有英雄之心。

苏轼的苦难,是其性格所致,而曲折的经历也改造了他。苏轼应该是中国古代文人群体中被流放次数最多的一个。苏轼的苦,我们都可以体会,任谁一次一次被放逐,都会觉得苦逼,可是,苦难中的苏轼走出来了,还更加强大了,更豁达了。“凡是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尼采说的这句话最适合苏轼,更强大的苏轼境界一下子就开阔了,性格变得更加开朗乐观了。

得意时,就积极入世干事;失意时,就痛快寄情山水;痛苦时,就坐禅悟道。所以,苏轼的豪放作品“以诗为词”,题材更宽广,情感更多样,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也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洒脱和空灵。

苏轼的豪放词也有婉约的基因,就像清风明月,仪态万方,而每一面都是最可爱最真实的苏轼。

(西北望射天狼的意象图)

辛弃疾后期的经历一点不复杂了,单调得让人发狂,辛弃疾的思想也比较单一,他只崇尚儒学,固执的坚守着传统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不变通,不回旋,辛弃疾有山东汉子的直爽和大度,不宵于搞官场潜规则,流放就流放,寄希望君王总有一天会启用,他在带湖居住好多年,还和好友陈同甫商议统一大计。可是,君王压根就没有想过复国,所以,也就没有谁召回这个武功盖世的将军。最喜剧的是,辛弃疾最后一个官职是主管冲佑观,一个道教活动中心。

辛弃疾是不是文人中武功最高的,无法断定,因为听说李白剑术也很高强,但是,辛弃疾一定是武人中词写得最好的。为更好的表达感情,辛弃疾“以文为词”,散文化的直抒壮阔胸臆,他的词中有很热烈、很执着的理想,也有理想化为梦想的绝望,郁郁寡欢,“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时时处处,辛弃疾都是保持一名将军的胸襟和斗志,无时不刻,都在批判现实和唱英雄悲歌。

南宋在这个时候,早就是苟延残喘了,无论辛弃疾怎么鼓与呼,都唤不起宋的血性,辛弃疾注定了生不逢时,走完英雄末路。

(辛弃疾意象图)

结语: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王国维对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评价可谓入木三分。所以,几百年来,不管后人怎么仿效,没有人学到两人词的精髓。

我们都只是远远的仰望这两个宗师的背影,在他们的故事和诗词里凭吊和缅怀,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吸取养分,滋养心灵,渐学渐长。

“武哥说文”为您以史说文,期待点、批、评,图片来自网络,如侵请删。


武哥说文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的诗人,但是两个人从性格到词作都有很多不同。

从性格上来说,苏轼属于风流洒脱,辛弃疾属于刚直硬朗,一个是浮云舒卷,一个是剑气如虹,一个是通达士人,一个是豪迈将军。

从词作上也反映了他们的这些不同。两人的词虽属于豪放派,但也都有许多婉约之作。同样属于豪放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等,都是一种洒脱,看透人生的潇洒名士的表达。而辛弃疾不管是“醉里挑灯看剑”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等等,都有一种悲情将士,失路英雄的感慨,他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可做最好注脚。




无心随墨


“苏辛”同属豪放派,因为人生经历的不同和性格差异,导致他们的作品有着各自鲜明的标志。

一、创作题材不同。

苏轼之前,词多写男女之间的悲欢离合,词境狭隘。苏轼借鉴诗的创作,使题材多样化,使词不再只是专注于男欢女爱,词可怀古、可咏史、可说理、可谈传、还可以抒发思乡爱国情怀。辛弃疾将诗歌、散文、经传等各种文体的表现手法融入词的创作中,继苏轼之后,词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二、人生阅历和性格的差异,导致了词作思想感情的不同。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几度被重用,又屡次被贬谪,都没有影响他的洒脱与乐观。他受到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性格乐观豁达,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着生活情趣和创作活力。他纵情山水,与友人多次乘舟畅游赤壁,创作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惊世之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成为千古绝唱。苏轼还是一个美食家,他开创了“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而且把烹调方法和品尝心得留在了他诸多诗文中。苏轼还是一个难得的“全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还十分注重养生、健身。

苏轼的作品,很多时候让我们感受到诙谐有趣,乐观豁达,哪怕是面对人生挫折,也能平静对待。他在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曾作了这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行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其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成为了苏轼一生的写照,但我们时刻都感受到了“谁怕”的豪情!

辛弃疾则生活在南宋时期,国破家亡、内忧外患。他最大的愿望是为朝廷收复失地,词中包含回复中原的壮志豪情。辛弃疾是个词人,也是个军人。而南宋王朝偏安东南,懦弱求和,未对辛弃疾委以重任。因此他的词中多了壮志难酬的感慨,和苏轼相比,豪放的同时,多了沉郁之感。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表现了他的报国之心、欲死疆场之志和壮志未酬之叹!

三、表达痛苦的方式不同。

他们的词中都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但苏轼的表达是含蓄内敛的。他常常以豁达的胸襟来体验人生,经常会有哲理性的感悟。而辛弃疾更直接明朗。




我有我的人间烟火


苏轼和辛弃疾,二者皆为豪放派词人,前者为北宋时期,后者处于南宋金人入侵时代。

苏轼诗词豪放洒脱,上次回答已述,在这里简述一下辛弃疾的诗词。

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反对投降,曾带军北伐抗金,而且提出了一整套抗金的方略和措施,而不被釆纳,也做了几任地方官,实施减赋、发展农业生产和练兵等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始终不受重用,还被闲置了二十年,晚年复出,后又被弹劾,最后忧愤而死,终年六十八岁。

辛词多为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报负,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正如他的"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天际。遥岑远回,献愁供恨,玉簪螺鬓。″就是词人以写景抒情,表达流落异地,怀念北方故土,渴望收复统一祖国的愿望。在负闲期间,也过一些自然景物和乡间小诗词以抒怀,正如他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词人孤芳自赏的肖像画,表现了他政治失意后,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那人″正是他用含蓄、曲折的笔调表正他仍然关心国事,坚持理想的情怀。该词清新婉约,体现了辛词"肝肠似火,色肖如花″的另一风格特色。

综上所述,苏轼的词是豪放派的开创者,辛弃疾则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触汇了诗文辞赋的各种形式,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与语言技巧,使豪放词蔚然成为一大词派,成为词坛上的主流,词史上以苏、辛并称。且辛词更增强了忧国爱国,渴望实现祖国统一的情怀。


鸿英22


说下我的观点:不论生平事迹,不论生前身后名,单论文学上的造诣,就填词这一单项来说,辛略胜一筹。但苏体气高妙之处无人能及,只不过填词相对来说,并是不最适合他的文学体裁。

很多答案提到辛弃疾在军事和政治上的作为,这些对他的人格来说,是极大的加分项。但他作为一代填词圣手,即便不用人格魅力来给自己的文学修养加分,也一样精彩纷呈,不然其实是对他艺术成就的小觑。

况且,时势造英雄,英雄命运多有无可奈何之处。苏轼虽无戎马行伍的才干,但在他大半生颠沛发配的行程中,亦有大量勤政恤民的作为。苏还经历过文字狱性质的乌台诗一案,人头几乎不保,也算是从鬼门关滚过一遭,这给无疑他的人生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若论人生经历的相同点,那么这两人都是"猛志固常在",越挫越勇,从未因外界环境的恶劣而消解了积极作为的志向。两人也同样陷入壮志未酬的苦闷,只好转向文学诗词来寄托胸襟。同为豪放之人,苏与辛在情怀上的区别,体现到作品中,则是苏旷达而辛沉郁,苏机畅而辛情深,苏开创一代风气,而辛乃集大成者。这是讨论他们作品成就的一个基点。

如上文所述,苏是在深牢大狱中历经生离死别的人,其后又一再被发配荒蛮之地,亦不改当所作为之心。在个人思想情感的层面上,他看得很开,作品中的情绪饱满、稳健,几乎不曾流露苦闷怫郁之言。他拥有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但落到纸头上时,那些冤屈挫折的部分已经被他自我消化过了,化入了气象万千的天光水色,和率真烂漫的齐物之言中。他不诉苦,不需要读者对他产生恻隐之心,所有凄惨的个人经历他以一己之躯承担下来了。这是他深厚的禅学素养给自己带来的救赎。

"此心安处是吾乡"、"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诸如此类的游侠豪言在他集中多见。更进一层的,哪怕是"寂寞沙洲冷"也依然"拣尽寒枝不肯栖",哪怕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要"我欲乘风归去",词句尽管有起承回旋,呈现的情感活动则是一往无前而又一望无边的。他自己深知路在何方,所以不作问询徘徊之语,有胆有识。

可以说,苏的心性是佛家的"定",而情感是道家的"放"(行事上则是儒家的),他格局疏朗声调浏亮。细看他的词作,句法在奔放中有摇曳,常常一顺手,就把词句间原有的关联给打散重组了,让读者在断续处一通疑惑。李白写古风如此,因为古风句法本来就参差不齐,但苏轼用此笔写百转千回的长短句,对自身的气象、对长短句的韵味,都带来了一点儿损失。

我们别忘了苏轼"唐宋八大家"的身份,他的句法不论放到韵文,还是放到散文里面,那都是妙极了。在一系列的文赋中,我们能读到一种随意开合而生动流淌的韵味,绘景状物妙趣横生,人物行止对话具冰雪玲珑之态,他的文学境界于是舒展开来。填个小词对他来说,属于拿着屠龙刀当雕花刀使,故不太趁手。

苏因为有彼岸的宗教思想来救赎,于是情绪层面理得比较顺畅,只把一番勇往直前的胆识填满了词句;辛则不同,辛在现实中已经多次英勇行事,胆识已得到证实,不需要特意在词句中抒发。辛填词时,他的情绪会显山露水,不过是艺术性的、多声部迂回推进的,这片热切的胆识成为其中的一个声部,在与其他声部的交错中沉潜下来,便有了繁密之感。

不同于苏具有的飞升想象力,辛尽管人已归田,心却断断不肯"归去"。他的人和情感一并嵌入国仇家恨的时局背景当中,苏尚能明哲保身自我解嘲一下,而辛有心有力却无机会,他的热衷肠中便郁结了挥之不去的悲情。读他的作品,会产生这样一个印象,就是这阵从未消散过的悲情,在辛的一把铮铮铁骨中百转千回地激荡着,啃噬着他。"把栏杆拍遍",真有力量,所以是真痛,辛之(文学上的)伟大就是在这痛中,亦不忘铺陈出千锤百炼的细致美感,可见其舍生忘死的艺术追求。其实踏上的是他金戈铁马的同一条道儿。

辛下笔时,词句与韵律相互攀缘滋长,熨帖而蕴藉。苏词时有枝桠叉出而失之粗疏,"协韵填词"的用意终于在辛手上恢复了本来面目。戴着镣铐起舞而风流潇洒不改前色的英雄,方是真英雄。

辛的另一个特色是爱翻用典故,他要游览写景一定不单单只有眼前风景,一定是要发怀古之幽思的,而且他的典故运用相当密集,几乎给人层峦叠嶂之感。辛词情感上的沉郁婉转、一唱三叹,与他时而直抒胸臆,时而掩身在这些厚重的历史旧事深处,有极大关联。前文说苏忍辱负重,不将自己的负面情绪滥施于读者;而辛用此种手法塑造的则更甚,是一个短暂停留在时间缝隙中的失意词人,同时又具有那么强大的精神力量,肩荷起了所有历史碎片所投下的阴影,依然"众里寻他千百度"。作为读者,实在无法不被这样的孤胆硬汉所打动。

其实,可以用一句辛弃疾的词来形容苏轼:“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也可以用一句苏轼的词形容辛弃疾:“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宏观评论师贺兰


苏轼胜在比辛弃疾更惨。虽然二人仕途都坎坷,但说辛弃疾遇到的是八级风暴,苏轼遭受的就是十二级飓风。作为官吏,苏轼始终充满家国情怀,下边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就可以看出来: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

乌台诗案,苏轼差点儿掉了脑袋。这个打击不可谓不大。被贬黄州,他也有过短暂的迷茫与消沉。下边这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就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心路历程: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

有过忧郁,也有过彷徨,甚至一度有了放弃的念头。他的心路,也体现在他的词作中: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

苏轼之所以伟大,并非因坎坷的经历和世事的磨炼,更在于他有着宽广的胸怀。下面这首《定风波》就是他的心声:

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总之一句话,苏东坡的伟大,不光在于他的天才,更在于他虽经历磨难,却越挫越勇、勇敢面对的勇气!


温暖的心12341234


王国维对苏辛二人词的评价是:“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影响苏轼词风主要是他性格的两重性:一方面,他是一个耿介正直,坦率真挚,宁失其意不失其正的人,故性格中有极认真执着的一面;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随缘自适,处逆如顺的人,故性格中又有极随便,极通脱,极豁达的一面。以最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四十七岁的苏轼因反对新法被贬谪黄州已经两年多了,他深感自己政治抱负未能施展,在这里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及对老大无为的感叹。苏轼是一位集儒、佛、道思想的清旷达观襟怀成了他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支柱。所以苏词在豪放中透出一种豁达。

而辛弃疾的思想特点正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世事沧桑,积蓄了太多太深的苦闷,深知人生的无奈。他只能在恬静的田园乡村中为自己的感情寻找寄予,抚慰,饱受创伤的心灵,是因为他受老庄思想影响很深,在他的思想中有更为深沉的现实,不可能归之于旷达。在他的词中,我们很少能看到精神上的超越感和旷达态度,而更多的感受到他对现实的苦恨执着,那种特有的郁结悲愤之气。辛词中,可见热烈执着的追求、慷慨激愤的情怀,流溢于字里行间。

东坡豁达洒脱,其词旷达飘逸,超凡脱俗,若有神仙之姿;稼轩磊落坦荡,其词雄奇壮阔,清健有力,深具英雄之态。苏轼的豪放风格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流露出来的达观情怀。而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主要表现为对抗金复国的强烈执着与英雄失路地苦闷悲愤的情怀。苏轼的词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现人生哲理,客观的面对现实,顺应自然规律,超越人生苦难,在豪放中注入超脱;而辛弃疾豪放词中则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连结在一起,表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忧愤,在豪情中蕴含悲壮。



蝴蝶说话


1: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其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 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在苏轼诗作中,干预思考人生和社会现实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2:辛弃疾,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而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