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小行星撞击地球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彩虹VR7


宇宙中的天体都有各自的运行规律,沿着相对固定的轨道围绕着大型引力源进行公转。在太阳系中,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存在着一条小行星带,处于距离太阳2.1-3.6天文单位之间的区域,预计有50万颗小行星,已经观测到的有20万颗。而且在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也存在着大量由众多岩石和冰晶所组成的固态小行星,是进入太阳系内部的许多小行星以及彗星的发源地。

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小行星和彗星都着固定的运行轨道,但是在其它天体引力波动的影响下,这些小行星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的碰撞,从而改变其运行轨迹,脱离原有的轨道运行,而在新的轨道之上,如果遇到质量较大的天体,则比较容易被这个天体的引力所捕获,最终坠向天体。而彗星的运行轨道和围绕太阳运行的其它行星不同,很多都是呈现椭圆形的轨道,与太阳系平面也有一定的交角。所以作为太阳系行星成员的地球来说,是有一定的几率受到改变运行轨迹的小行星以及彗星撞击的风险。

据科学家们预测,在今年的4月29日,将有一颗小行星掠过地球,这颗小行星是于1998年首次发现的,围绕太阳运转的周期为11年,因此被命名为“1998 OR2”小行星。这个小行星的直径达到4.1公里左右,在众多小行星中体积属于很大的一类。据测算,这颗小行星距离地球的最近点为0.042个天文单位,也就是具体数值为629万公里,大约相当于地球与月球距离的16.5倍,从这个数据来看,其飞掠地球的最近处还是比较远的。

另外,从该颗小行星近地飞掠的测算速度来看,仅为8.7公里每秒,这个速度要低于第二宇宙速度,因此,在这么远的距离范围内,即使其受到地球的引力影响,也不会撞向地球,也不会被地球的引力捕获成卫星。基于此,NASA等机构将这颗行星列为“近地天体”,威胁级别为“潜在”,后续将加强对其运行轨迹的监测,大家放一万个心吧!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一颗巨大的小行星可能正与我们的星球发生碰撞,由于它的大小,这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混乱。

1998 OR2,一颗致命的小行星,可能在2020年4月与地球相撞。

小行星1998 OR2的直径为4公里,预计将于2020年4月29日飞越地球。

根据数据,这颗小行星距离我们的星球大约0.04205天文单位或630万公里。尽管是一个安全的距离,岩石的走向会因为一些现象而改变,这可能导致它与地球相撞。

可能改变小行星路线的因素之一是雅科夫斯基效应,在这种效应下,太阳等内部物体的变暖会改变小行星的旋转,迫使它与我们发生碰撞。

1998 OR2是潜在危险小行星名单上最大最亮的小行星之一。


军机处留级生


人马君靠谱回答:不要轻信,这种说法纯属子虚乌有!

经查询,该说法的来源是Daily Express的一则消息,声称NASA的近地小行星监测系统1998年发现的的一颗小行星1998 OR2,将于2020年4月29日在地球附近掠过,直径达到4公里,暗示其存在危险。

然而,实际的监测数据与危言耸听的报道有很大出入:

第一,这颗小行星的体积并非4公里,而是被估计在1.8~4.1公里之间。当然,即使只有1.8公里,如果撞上地球也是毁灭性的,毕竟造成俄罗斯通古斯大爆炸的那颗小行星直径仅60米,而造成恐龙灭绝的那颗也不过10公里;

第二,它的运行轨迹显示,其最近点距离地球约620万公里,这是个什么概念?620万公里超过了地月距离的16倍,虽说也算是地球附近,但相比一些真正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来说,实在是有些远了,实际上NASA也并未将其列为威胁。

因此,不用杞人忧天,4月29日那天什么都不会发生,人们一点儿都不会感觉到这颗小行星的存在。


人马座A


所有的天体都各司其职地在自己轨道上绕着“主天体”运动,在太阳系中主要的是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其次是一些类似于冥王星的矮行星也绕太阳公转,除了这些天体外,在太阳系中最多的就要属于小行星了,这些天体碎片很多都是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就一直存在的,经过很长一段混乱时间,形成了今天这样有规律的运动模型。但无论如何有规律,当天体质量过小的时候,就容易受到其他天体的引力扰动,从而改变自己的运行轨道,横冲直撞出去就容易撞击到其他天体。


而地球目前就处于这样的苦恼之中,经常有小行星以及一些彗星的轨道和地球公转轨道有交集,那么就存在相撞的可能性。当然在历史上也发生过很多次,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就是因为因为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而距离我们较近的有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就被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在近地空中解体导致的。


地球现在的安全环境跟八大行星中的老大哥木星,以及陪伴地球46亿年的月球都有很大的关系,它们为地球挡去了很多的天体撞击。

可以说几乎每天都有小行星或者更小的天体碎片飞越地球,只不过是距离我们较远,并且小行星的尺寸还不足以对地球构成威胁,因此人类不需要担心。但是也有一些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2020年飞越地球的小行星中最大的一颗将在4月29日距离地球最近,它的直径最大可能为4.1公里,这差不多相当于三个泰山的高度了。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0.042048天文单位,大约是629万公里相当于17个地月距离。


这颗小行星的永久编号为52768 1998OR2,其实从这个名字我们可以知道这颗小行星最早在1998年就被我们所发现了,它的体积以及和地球最近的距离,让它成为对地球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因此一直收到人类的关注。因为这样一颗直径4.1公里的小行星,对于地球生命来说那就是毁灭性的打击,如果撞击到地球表面那就是妥妥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了。


这一次它的近距离飞过,还不至于让人类太过于担忧,因为它会像之前一样安全地从远距离掠过,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它的移动过程,就像是一颗缓慢移动的星星一样。它的下一次回归是在2031年5月18日,但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为0.1271139天文单位,大约是1900万公里相当于50个地月距离,安全的很。


但是科学家比较担忧的是它在2079年4月16日的回归,那个时候距离地球就比较近了,最近的时候可以达到0.0118494天文单位,大约是177万公里,相当于4.6个地月距离。在天文上规定距离地球在748万公里之内,直径大约150米,就被看成是潜在威胁的小行星。而这颗直径4100米,距离地球最近177万公里的小行星,看起来还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距离地球越近,就越可能受到地球的引力干扰,从而改变轨道向地球袭来,这是科学家非常不愿意看见的。因为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不足以解决这样一颗小行星的撞击,那么在60年后人类可以做到吗?



科学黑洞


谣言四起,未经官方证实;即便如此,进入大气层,燃烧爆炸,碎片瓦砾而已,不足道哉。


觉醒207580216


不太可能是真的


清脆5紫


天文事件是宏观世界中发生的概率最小的,人类的存在在宇宙中仅为一段极其微小的过程,所以在今天人们所能遇到的小天体撞击地球的危险是非常稀少的


130660995


不必担心,撞击率几万分之一,小的行星进入大气层就燃烧掉了,。


木海991


一笑置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