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新基建将成金融市场新机遇

3月16日,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高坚在中国资本市场五十人论坛发表直播演讲《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

金融科技、新基建将成金融市场新机遇

金融科技、新基建将成金融市场新机遇

作为我国债券市场的奠基人,高坚对金融风险有着非常深刻的洞见。他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还有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新基建”将是疫情后我们面临的新机遇。而疫情以后拉动经济的发展,主要看各地政府的专项债券、专项投资,同时大资管和财富管理也是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

金融科技是未来金融发展的机遇

高坚认为当前金融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主要是金融科技的发展。他强调,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后期,从英国开始传到美国的金融革命,直到美国的次贷危机才告一段落。金融革命使金融产品多样化,金融管制放松,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不断向深化发展,所以能有金融生态、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效率、劳动生产率,支持科技发展到今天。

但到了2007年年底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时,原有的放松金融管制、创新、品种多样化已经走到了尽头。而我们目前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就是金融科技。

这些年金融科技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大数据、云计算、AI、5G还有区块链技术正被广泛地应用。区块链技术最初是为比特币量身订做的,但是这个底层技术其实更适合金融,所以区块链技术可以与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等各个领域结合起来,推动金融科技和金融革命的发展。

加码金融科技,银行理财子公司跑出资管加速度

而自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以来,金融科技就被寄予厚望,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金融科技是理财子公司的发展助推器和核心竞争力,这在多家理财子公司的人才招聘中也有体现。

国商信达的专家认为,总体而言,金融科技将提升理财子公司的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有助于实现规模效应,扩大管理半径。目前,理财子公司按监管要求需对每个理财产品“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随着产品发售走上正轨,可以预期未来成百上千只理财产品同时运作,理财子公司在账户管理、投资交易、风险管理等环节工作量会显著增加,以原有模式运作,管理能力可能无法满足管理规模的快速增长,导致运营风险大幅增加。可见,建立高效稳健的科技系统,是理财子公司当前比较重要的任务。

在投资方面,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产品设计、投资分析、智能营销等方面助力理财转型发展。

关于金融科技对理财子公司的赋能,有观点称,不仅仅在于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更包括对自身业务模式、产品服务乃至运行机制的变革。可以预计,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将承载数万亿业务处理量级,以区块链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无疑将帮助理财子公司探索差异化的客户需求。

目前,已开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都在发力金融科技应用,以期在大资管时代夺得市场份额,抢占先机。与此同时,国商信达的专家表示,理财子公司与技术成熟的金融科技公司开展合作,一方面有助于减轻理财子公司科技投入负担,一方面也有助于理财子公司更快提升竞争力,服务更多客户、吸引和留住更多稳定资金,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将扩围

另外,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建设加速推进。据悉,继北京率先启动试点后,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即将落地更多城市,深圳、上海、雄安等有望入围。与此同时,配套监管细则正酝酿出台,与此前不同的是,下一步,监管部门或允许符合一定资质的金融科技公司等非持牌机构单独申请“入盒”。

去年12月,央行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并选定涵盖数字金融等场景在内的六个创新应用作为首批试点项目。这一试点也被称为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旨在打造新型监管工具,引导持牌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守正创新、规范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