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職業規劃?史上最全面最實戰的解答,請務必收藏

自成立之初,第一職場網始終堅持“教練式”諮詢方式,以蓋洛普“優勢理論”為指導,把“量身定製”作為重要的諮詢準則。

10多年來,我們已經積累了諮詢解決了數萬名成功諮詢案例,客戶遍及海內外。

作為“教練式”職業規劃諮詢理念的首創機構,我們深信,只有建立在對客戶情況系統、深入剖析基礎之上的諮詢,才具有實踐意義。

我們深深理解,掙扎在職場線上,作為普通打工者的迷茫、焦慮、困惑,甚至無奈,我們每天接觸到的客戶,大家說的最多、最愛的一句就是:如何進行職業規劃?

說實話,這個問題太大了!很難回答!

第一職場網創始人楊毅老師,專職從事生涯規劃數十年,諮詢過的案例數以千計。從本人的多年諮詢經驗來看,職業規劃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個人事業願景、優勢特長、專業技能、成長經歷、職業價值觀、地域因素、行業因素、公司因素、職業發展遠景等各種情況進行綜合考量,才能得出具體的結論。

正是因為,每個人情況特殊而複雜,需要一對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所以,在此,我希望能給更多的職場人,提供一種通用型的思考方式,希望能引導你自己去深入挖掘!

PS:再三強調,以下內容僅為常規性思維方式,僅提供一些思考問題的方式,但並不保證能解決問題。想要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更全面、深入、系統性的思考,強烈建議思考以下7篇楊毅老師原創文章:


如何進行職業規劃?史上最全面最實戰的解答,請務必收藏

1)、人生最重要的黃金10年,應該如何高效規劃?這篇文章會給你詳細的解讀。因為,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就再也沒機會了。

2)、職業規劃並不只是尋找方向的問題。如何從更加系統化的角度,樹立管理職業生涯的意識。

3)、千萬不要相信所謂的“計劃趕不上變化”此類的言論。樹立正確的職業規劃觀念,你才能快人一步。

4)蔡永康說,“別隨性的想把興趣變成職業。只是興趣的時候,不需要任何人點頭,你愛怎麼唱歌、煮菜,愛怎麼設計你家或投資股票,都是你自己的事。一旦把興趣變成職業,就需要遭遇的每個人點頭。興趣變成任務,花園變成了戰場。與其做喜歡的事,不如做擅長的事。留著花園種花吧。”

5)與其做喜歡的事,不如做擅長的事。為什麼很多人跳來跳去,卻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如何定位,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走彎路?此文給出了最終極答案。

6)為什麼人生第一步那麼重要?為什麼會一步錯、步步錯,無法自拔?這篇文章會帶著你逐步抽絲剝繭,找到真相。

7)為了不讓35歲以後的職業生涯變得一塌糊塗,你至少應該在30歲就確立明確的目標,並利用5年的時間去追趕。這可能是你成長中最後的最佳時機。

<code>第一職場網也開闢了關於職業規劃的圈子——“教練式”職業規劃成長營,歡迎大家加入下方圈子!/<code>

楊毅老師說:職業規劃最難的地方,不在於如何認知自己(現在很多測評都可以在網上找到免費的),而在於如何將自己的情況與職場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尋找一條最適合自己的方向定位和發展路徑。

而很多人,由於自身經驗和閱歷的限制,對社會、職場認知不清,即使他們做了各項測評,依然無法對未來進行正確的判斷和分析,以致作出錯誤的決策。


如何進行職業規劃?史上最全面最實戰的解答,請務必收藏

1.你的職業願景是什麼?

  • 你內心一直在追求的、不曾放棄的東西是什麼?
  • 你曾經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 你長期的人生目標或職業價值是什麼?
  • 你到底想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的?

正是這種不斷思考的目標遠景,才是驅使我們不斷前進的最原始的動力。目標的喪失,導致追求的喪失;追求的喪失,又使得我們沒有前進的動力;而成天徒步不前的生活,使得我們的心態逐漸失衡;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又會進一步導致我們的事業失敗。

同時,目標的喪失,也意味著你無法圍繞一個核心去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的喪失,又是事業失敗的開始。基於你內心的追求而建立起來的長遠職業發展目標,對於一個人的事業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決定性影響。

不知道從哪個角度思考的話,可以推薦給你一篇文章:

2.你的興趣在哪裡?喜歡與人打交道,還是喜歡與物打交道?喜歡抽象的分析,還是喜歡具象的操作?喜歡更富有挑戰性的工作,還是更喜歡安穩,能夠兼顧事業和家庭?

可以通過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霍蘭德職業傾向測試(最新完整版免費)瞭解一下,後臺私信即可。

但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大多數傳統的生涯理論觀點都認為興趣是工作選擇的第一標準。但實驗和實踐都證明,興趣並不能作為標準,而更應該考慮你的成就動機!

原文可參考:

美國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教授,《不理性的力量》一書的作者Dan Ariely和他的同僚進行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在校園裡刊出“玩樂高賺現金”廣告,很快就來了不少志願者。這個實驗有AB兩個對照組,A組的參加者被告知要執行一個任務,就是將手上的積木組成一個標準的機器人。第一個成品完成可以獲得2塊美金,第二個完成可得到1.89美金,總之每完成一個機械人都可以賺錢,但每次金額減少11美分,當參加者覺得不值得繼續下去的時候可以隨時喊停。至於B組的規則和A組幾乎一樣,唯一不同的是,A組完成的每一個機械人都會被收好保存起來(至少在實驗過程中),當B組參加者開始組裝第二個機器人時,實驗人員會宣稱積木不夠用,就當著他們的面把剛剛完成的第一個機械人拆散。兩組志願者都宣稱自己是樂高迷,但A組平均每人組裝10.6個機械人,賺取14.40元,他們在實驗結束後的問卷中都表示這是個有趣的活動,有機會還想參加。但可憐的B組結果卻完全不同,平均每人只完成7.2個,賺11.52元,而且很多人在問卷中表示,這個活動不怎麼樣,不會有下次了。

工作能帶給我們的絕不只是生理需求,而是有更深一層的,屬於心靈上的滿足和樂趣。就算從事的是你有興趣的活動(好比組樂高),也確實可以從中獲利,但工作本身若無法為你帶來成就感(組好的積木立刻被拆掉),無法讓你覺得有意義,這工作也難以持久投入。

因此,把注意力從興趣轉移到成就動機上來,對於成功的職業生涯來說至關重要。只有在興趣與成就動機合二為一的情況下,才是最理想化的一種選擇。否則,就是重點考慮成就動機,而不是興趣。


如何進行職業規劃?史上最全面最實戰的解答,請務必收藏

3、你的性格是何種類型的?

美國著名人力資源顧問羅傑·安德生研究發現:98%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從事的職業與自己的性格相適應,相反,失敗者們則總是想在自己性格不適宜的領域獲得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種性格都有其擅長的職業,有的人擅長這一行,有的人擅長那一行。無論是哪一種性格,你都應該接受它,並按照這一性格去尋找適合的職業。

然而,遺憾的是,世界上幾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從事著與自己的性格格格不入的職業。如果找對職業,每一種性格都能成功。認清楚自己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性格測評的工具有很多,但有些則是偏心理測評,如MBTI,需要在專業心理諮詢人士的指導下使用才最佳。

如果是自行測評,建議大家使用DISC性格測試題(完整版免費下載),可後臺私信。

4、從專業技能/工作技能上來說,你現在能夠掌握的能力是什麼?

文字處理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組織培訓能力?你的優勢特長又在哪裡?

在這些能力之中,又有哪些是可遷移的能力,能夠與你所期望得到的職位之間存在關聯性?如果這些能力不具備,那麼是否又可以彌補?通過什麼樣的方式進行彌補?自學?培訓?考研?在職研?還是其他方式?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現實情況,選擇最優化的知識儲備方案。

5、現實因素,包括地域因素、行業因素、公司因素、職業發展遠景等。

生涯方向定位是否合理,第一檢驗標準就是現實性因素。

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職位分佈變化也非常大,東部和西部和顯著的區別,內陸和沿海也沒有可比性。有些工作,只在一線城市才有,如果離開一線城市,則很難找到相應的發展機會。

同時,即使是同樣的工作,在經濟發展不同的城市,受重視程度也完全不一樣。即使在同一個城市的同一個行業,在不同的公司,其經營模式也會影響職業發展。

比如醫藥行業的銷售,藥店渠道的銷售和醫院渠道的銷售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其對於能力素質的要求也有很大區別。所有這些現實問題,都要考慮到。

如果不考慮,生涯規劃只能是紙上談兵,無法真正有效落地。

將以上因素綜合起來思考,或許你會有一個大致的答案了!這是屬於站在自身角度進行自我規劃的考慮方式。但在諮詢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通過上述方法絕大多數人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是:

由於自身經驗和閱歷的限制,對社會、職場認知不清,依然無法對未來進行正確的判斷和分析,以致無法決策。此時可尋求專業職業規劃機構的幫助,比如第一職場網“教練式”職業規劃,通過與諮詢師的一對一溝通,發現自己的優勢,量身定製最適合自己的生涯解決方案。


如何進行職業規劃?史上最全面最實戰的解答,請務必收藏

以上是客戶思維。如果是諮詢師思維,我們解決問題的思路是這樣的:

1)、基礎情況評估。

首先會對客戶進行以上測評,同時還要了解教育背景和工作經歷,對客戶情況有個初步瞭解,看其問題出在哪裡,根據目前的情況,能否通過職業規劃解決問題。

此時我們會對客戶產生的問題有一個基礎的判斷,並形成大致的解決思路,只是還不肯定。如果有較大的把握,我們才會接受客戶的諮詢。還有些客戶的問題不屬於職業規劃問題,而是屬於心理問題,這樣的問題進行職業規劃也是沒有必要的。

2)、諮詢訪談。

如果答應接受客戶的諮詢,諮詢師會進一步收集資料,全面、深入瞭解客戶的成長經歷、心理變化、職業轉換情況等,並上述第1步中的判斷進行初步驗證,看看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是否還有新的問題產生。這兩步叫“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3)、二次評估。

在深入訪談之後,會進行第二次評估,對之前的各種測評以及假設進行再次驗證,反覆確認分析結果,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到了這一步,諮詢師就會對客戶的問題判斷準確率可以達到90%以上。

4)、初步建議。

在第3步完成之後,會再次約定時間,對客戶的情況進行深入分析,並會形成初步的諮詢建議,與客戶溝通。

5)、建議反饋。

在得到諮詢師的建議後,客戶需要進行思考確認,對諮詢師的建議給予反饋。

在這個過程中,客戶也會配合諮詢師完成一些“作業”,來輔助自己進行判斷。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客戶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和諮詢師溝通,直到一一解決所有疑問,確定方向。

6)、行動方案。

方向定了之後,則制定行動方案。

這其中包括:選擇何種職位(要具體到詳細的職位名稱)、何種行業、何種性質的企業,客如何進行知識儲備,如何製作(轉行)簡歷,如何準備(轉行)面試。

在求職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面試機會,而客戶無法判斷這個機會是否合適,則可以尋求諮詢師的幫助,獲得更加專業的職業選擇建議。

7)、後續跟蹤。

在方向和行動方案都完成之後,客戶接下來就進行執行環節,諮詢師也會跟蹤指導。

在執行的過程中,客戶如果遇到問題解決不了的,可以隨時與諮詢師溝通,確保執行不出現問題,不脫離預期目標。



本文作者,楊毅,第一職場網“教練式”職業規劃首席顧問。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嚴禁進行任何形式的複製、轉載和傳播,否則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