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但願意學”正在毀掉你!換個說法立刻被面試官錄用!

做HR的一位朋友說,在面試的時候他最反感的一個回答就是:我不會,但我願意學!

朋友說,不僅是他不喜歡,所有HR只要一聽到這句話,就會立刻在心裡將說這話的求職者淘汰。但那天,他遇到的一位求職者卻讓他感到非常意外。

那天,他面試了一位應屆畢業生,在前半部分的交談中,對方還是對答如流的,但是當他問到了一個和崗位有關的技能之後,這位應屆畢業生一下子回答不上來。朋友立刻判斷出:他應該是沒有接觸過這項技能。

“我不會,但願意學”正在毀掉你!換個說法立刻被面試官錄用!

於是,朋友瞬間沒有耐心了,準備面試下一個應聘者,因為他知道,這位畢業生的下一句話肯定是:我不會,但我願意學!與其跟他在這浪費時間,倒不如自己省點力氣休息一下。可這位畢業生的回答卻讓他感到非常得意外!

畢業生滿臉自信:“我願意學,而且學了以後還能夠為公司帶來額外的收益。”朋友瞬間感覺到很驚訝,也非常好奇。這位畢業生再次開始對答如流:“首先,我的學習能力很強,上手也特別快。我在大一的時候就跟著老師做項目,學長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來完成的工作量,我一個星期就做完了,還得到了對方公司的好評。”

在職場上我們總有自己暫時還沒有接觸到的知識和技能。出於工作崗位的需求,我們又需要去了解到這方面的職場知識,尤其是在面試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納悶:我不會,但我願意學,這麼誠懇的態度,怎麼就讓HR和麵試官這麼不滿意呢 ?

“我不會,但願意學”正在毀掉你!換個說法立刻被面試官錄用!

1、“我不會,但我願意學”是一種弱者思維

當我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們的重點並不是表達‘我可以學’,而是‘我不會’。既然我們不會,那我們就並不是HR要招的人;既然我們不會,那我們就並不符合公司的崗位需求。

所以,不管是在面試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對方的問題是什麼,我們都不要把否定詞用在自己身上。這樣做只會讓人覺得,一則,我們是否定自己。二則,我們是在表達自己是弱者。

其實“我不會,但我願意學”這句話背後還有一層意思:我願意學,但是我需要有人來教。在學校,老師會非常喜歡聽到學生說這句“我可以學”,因為他的工作就是傳授知識。但在職場上,誰有這個義務來教你?憑什麼教你?教你有什麼好處?很顯然是沒有的。

“我不會,但願意學”正在毀掉你!換個說法立刻被面試官錄用!

2、“我不會,但我願意學”是一種被動學習

這句話聽起來很勵志很好學,可是,說這些話的人,他們的潛意識往往是:我願意學,但我需要別人主動來教。這其實是典型的學生思維:即學習是被動的,等著別人來主動傳授知識,告知答案。

當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這種被動學習或許存在一定的僥倖。但是到了職場上,如果只知道依賴別人,不主動尋求方法,只會讓自己陷入艱難的地步。“我不會,但我願意學”其實是一種自我逃避的藉口,若把責任推卸給別人,自己永遠都得不到成長。


“我不會,但願意學”正在毀掉你!換個說法立刻被面試官錄用!

3、正確回答:體現自己的努力和價值

遇到自己沒有接觸過的領域或者是需要學習的技能,一方面,我們的確要讓對方明白:自己暫時還不會。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避開弱者思維, 體現自己的努力和價值

就像那位應屆畢業生,很明顯,崗位需要他熟悉的一個技能,他是不清楚的。但他沒有否定自己,說“我不會”,而是直接告訴面試官“我願意學,而且還會為公司帶來額外的收益。”

只這一句話,立刻就激發了面試官的好奇心。緊接著,他簡短的一段話裡,表達了兩個最重要的信息:1、我學習能力非常強,絕不會耽誤公司的時間。2、相比起別人,我已經有了快速學習的經驗,而且有實例證明,我的方法非常成功。

無論是面試還是工作,我們都要努力避開學生思維,避免說否定自己的話,要讓對方相信“我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