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恶毒阴险之书---《罗织经》

《罗织经》是武周酷吏来俊臣所著的一部专讲如何罗织罪名,陷害杀人的书。

据说古代酷吏周兴临死之际,看过此书,自叹不如,竟心甘情愿去死;

古代最恶毒阴险之书---《罗织经》

还有一代人杰宰相狄仁杰阅罢此书,也是惊得冷汗直冒,却不敢喊冤;

古代最恶毒阴险之书---《罗织经》

连女皇武则天面对此书,都叹道:如此机心,朕未必过也。杀机遂生。

古代最恶毒阴险之书---《罗织经》

那么,这书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有何等的恶毒与阴险?竟然连残暴杀子的一代女皇武则天都自叹不如?

古代最恶毒阴险之书---《罗织经》


以下是截取《罗织经》的部分段落,与大家一起解读这本书的奇异之处。

古代最恶毒阴险之书---《罗织经》

阅人卷第一

人之情多矫,世之俗多伪,岂可信乎?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耻其匿怨而友人也。

【译文】人们的情感许多是做出来的,世间的习俗许多是虚假的怎么可以相信呢?孔子说:『甜言蜜语、和颜悦色、毕恭毕敬,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可耻的是他们心中藏着怨恨,表面却与人要好的虚伪行径。

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败事委其过,且圣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

【译文】人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事情成功了便享受功劳,事情失败了便推托过错,圣人尚且不能超越这一点,这大概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吧。

多欲则贪,尚私则枉,其罪遂生。民之畏惩,吏之惧祸,或以敛行;但有机变,孰难料也。

【译文】欲望多了就会起贪心,极端自私就会有偏差,罪恶从此便产生了。老百姓害怕惩罚,官吏恐遭祸患,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行为;一旦有了机缘变故,谁都无法预料了。

为害常因不察,致祸归于不忍。桓公溺臣,身死实哀;夫差存越,终丧其吴。亲无过父子,然广逆恒有;恩莫逾君臣,则莽奸弗绝。是以人心多诈,不可视其表;世事寡情,善者终无功。信人莫若信己,防人毋存幸念。此道不修,夫庸为智者乎?

【译文】人们受害常常是因为对人没有仔细的察验,人们遭受祸患往往是由于对人心慈手软。齐桓公过份相信他的臣子,以致死亡实在让人哀痛。吴王夫差没有吞并越国,最后却导致吴国的灭亡。关系亲密没有超过父子的,可是像杨广那样的逆子却总是存在;施以恩德没有超过君对臣的,但是像王莽那样的奸臣起却从未断绝。因此说人的内心隐含着太多的欺骗,不能光看他的外表。世上的事缺少情爱,做好事的人最后却得不到功劳。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防范别人不要心存侥幸。这种技艺学习,难道还能成为一个有智能的人吗?

事上卷第二

为上者疑,为下者惧。上下背德,祸必兴焉。

【译文】上司的疑心重,下属的恐惧就多。上司和下属的心意不一致,祸事便由此产生了。

上者骄,安其心以顺。上者懮,去其患以忠。顺不避媚,忠不忌曲,虽为人诟亦不可少为也。上所予,自可取,生死于人,安能逆乎?是以智者善窥上意,愚者固持己见,福祸相异,咸于此耳。

【译文】高高在上的人骄傲,顺从他可使其心安。高高在上的人懮虑,忠于他可使其免除懮患。顺从不要回避献媚,忠心不要忌讳无理,虽然遭人诋毁也不能少做。上司能给你什么,自然能拿回什么,生死都控于人手,怎么能违背他们呢?因此有智能的人擅长暗中猜度上司的心意,愚蠢的人只坚持自己的见解,他们福祸不同,都是源于这个原因。

人主莫喜强臣,臣下戒怀妄念。臣强则死,念妄则亡。周公尚畏焉,况他人乎?

【译文】当主子的没有喜欢手下的人势力过于强大的,当臣子的要戒除心中存有的非分之想。臣子权势过大会招致死祸,想法荒谬会导致灭亡。周公姬旦尚且惧怕这些,何况是其它人呢?

上无不智,臣无至贤。功归上,罪归己。戒惕弗弃,智勇弗显。虽至亲亦忍绝,纵为恶亦不让。诚如是也,非徒上宠,而又宠无衰矣。

【译文】上司没有不聪明的,下属绝无最有德行的。功劳让给上司,罪过留给自己。戒备警惕之心不要丢失,智能勇力不要显露。虽然是最亲近的人也要忍心断绝,纵然是干邪恶的事也不躲避。如果真的做到这样,不但上司会宠爱有加,而且宠信不会衰减。

治下卷第三

甘居人下者鲜。御之失谋,非犯,则篡耳。

【译文】自愿处于下属的人很少。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如果没有计谋,不是下级抵触上级,就是下级夺取上级的权力。

上无威,下生乱。威成于礼,恃以刑,失之纵。私勿与人,谋必辟。幸非一人,专固害。机心信隐,交接靡密,庶下者知威而畏也。

【译文】上司没有威严,下属就会闹出祸事。威严从礼仪中树立,依赖于刑罚,放任它就会丧失。秘密的事不要让人参与,参与谋划的人一定要清除。宠信不要固定在一个人的身上,让一个人专权一定会带来祸害。心思一定要隐藏起来,与人交往不能过分亲密,希望下属由此感知上司的威严而生敬畏。

下附上以成志,上恃下以成名。下有所求,其心必进,迁之宜缓,速则满矣。上有所欲,其神若亲,礼下勿辞,拒者无助矣。

【译文】下属依附上司纔能成就志向,上司依靠纔属纔能取得功名。下属有贪求的东西,他的心自然会要求上进,提升他应该慢慢的来,太快他就满足了。上司有想使用的人,他的神态要亲切,以礼相待下属不要推辞,不这样做就没有人协助他了。

人有所好,以好诱之无不取,人有所惧,以惧迫之无不纳。纔可用者,非大害而隐忍。其不可制,果大材而亦诛。赏勿吝,以坠其志。罚适时,以警其心。恩威同施,纔德相较,苟无功,得无天耶?

【译文】人有喜好的东西,用喜好的东西引诱他没有收伏不了的。人有惧怕的东西,用惧怕的东西逼迫他没有不接受的。有纔能可以使用的人,没有大的害处要暗中容忍。其人不能驯服,确实是纔能出众的也要诛杀。赏赐不要吝惜,用此消磨他们的意志。惩罚要适合时宜,以此让他的心得到告诫。恩惠和威力一起施行,纔能和品德互相比较,如果这样做还没有成效,莫非这就是天意吧?

古代最恶毒阴险之书---《罗织经》

从《罗织经》部分段落释意来看,这本奇书实乃是为朝廷奸臣提供阴险恶毒以及害人之方法的书,再来看另一段释意,这一段则是针对官场的

瓜蔓卷第十二

事不至大,无以惊人。案不及众,功之匪显。上以求安,下以邀宠,其冤固有,未可免也。

【译文】事情不是很大,就不能让人震惊。案件不是牵扯人多,功劳就不能显现。君主用它来求取安定,臣子用它来邀功取宠,这里的冤情一定会有,却是不可能避免的。

荣以荣人者荣,祸以祸人者祸。荣非己莫恃,祸惟他勿纵。罪无实者,他罪可代;恶无彰者,人恶以附。心之患者,置敌一党;情之怨者,陷其奸邪。

【译文】真正显达是能让他人也显达的显达,真正的祸患是能使他人也致祸的祸患。不是自己挣来的显达不要倚仗,只要是他人的祸患就不要放过。罪名没有实证,用其它的罪名来替代;恶行没有显露,用他人的恶行来依附。心腹的祸害,把他诬指为是敌人的同伙;情感上怨恨的人,陷害他是奸诈邪恶的小人。

官之友,民之敌;亲之友,仇之敌,敌者无常也。荣之友,败之敌;贱之友,贵之敌,友者有时也。是以权不可废,废则失本,情不可滥,滥则人忌;人不可密,密则疑生;心不可托,托则祸伏。智者不招己害,能者寻隙求功。饵之以逮,事无悖矣。

【译文】官吏的朋友,在以官吏为敌的百姓眼里便是帮凶;亲人的朋友,在和亲人有仇的仇人眼中也成了敌人,所以说敌人是变化不定的。显达时的朋友,败落时就是敌人;贫贱时的朋友,富贵时就是敌人,所以说朋友是暂时的。因此说权力是不可废弃的,废弃了就失掉了根本;同情心是不能随便施予的,太随便了就会招人忌恨;与人交往不能过于亲密,太亲密就会产生疑虑;心里话不能说出来,毫无保留就潜藏着祸患。有智能的人不会为自己招来祸害,有能力的人总是寻找别人的漏洞以求取功劳。引诱他们上钩再据此把他们逮捕,事情就没有悖理之说了。

《罗织经》一书中所有表述,无不揭示着人心险恶的阴暗面!

时至今日,此书亦被看做阴谋学的扛鼎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