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依靠你,你卻沒有任何人能依靠...

前段時間,小編曾在網上看到一個真實的帖子,令我感慨良多。

講的是一個33歲的男人突然失業了,他不知道如何向家裡人交代。所以每天早晨依然8點不到準時穿著西裝拎著公文包出門。

他不知道去哪裡,就從地鐵的起點站坐到終點站這樣循環往復幾個來回。

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午,再去便利店買份盒飯坐在步行街的長椅上匆匆吃完。下午帶著簡歷四處找工作,等到用人單位都下班了再去書店逛逛,捱到7點以後才能回家。

現在就業形勢如此嚴峻,他也沒有過高的學歷,強硬的專業技能或者強大的背景人脈,在短時間內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談何容易?可是面對身後指望他賺錢養家的妻兒, 他實在是沒有勇氣說一句:我失業了。

所有人都在依靠你,你卻沒有任何人能依靠...


前天,知乎上一個單身媽媽在剛帶生病的兒子邁出醫院的深夜發表了這樣一篇文章(已經當了媽媽的人應該更深有感觸...):即將奔四,婚姻失敗,事業起步,孩子尚小,前路未明......那些曾經的夢想,不肯放手的事業,都將為了你的日子裡必須有我,而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但我願意為了兒子,去努力!什麼是母愛的最高等級?一個單身母親的父愛算不算?我一直努力做好母親的角色,直到那個人離開,為娘變成“偽娘”,我才意識到所謂“母愛”不過就是一場原地變性!

“但是兒子,我願意為你!”

“我要給我兒子最好的教育和生活,這就是我奮鬥的全部意義!”

“有的東西不過很久是不可能理解的,有的東西等到理解了又為時已晚。大多時候,我們不得不在尚未清楚認識自己的心的情況下選擇行動,因而感到迷惘和困惑。”

這一刻,她的眼裡迸發出了刺眼的光芒。是的,她已經決定要改變自己,以後給孩子最好的環境。

所有人都在依靠你,你卻沒有任何人能依靠...


學歷學歷,說到這裡有人要關掉文章了...

是的,有學歷的人,可以關掉,可你呢,有嗎?

小編昨天下班回家,滴滴上拼單的20歲年輕小夥子說,不讀書了,就買個車做滴滴司機!

.......

雖然我覺得他眼光應該放遠一些,可司機大哥已經忍不住要吐槽他,年紀輕輕...目光太短淺...

司機位置特殊,不少司機見多識廣,水面上下都看得見。

此處沒有詆譭任何職業的意思,但是,他明明可以繼續讀書,明明有條件,明明可以做比司機更好的工作,明明可以拿著比司機更高的薪水...

為什麼,20歲的年輕人,已經在落後了...

太多人被以下幾個問題困擾:我應該升專科/本科學歷嗎?小編寫這篇文章,前面已經幫你分析學歷在人生的作用,希望你在迷茫中,能夠有所收穫。


所有人都在依靠你,你卻沒有任何人能依靠...


●●● Merry Christmas ●●●

學歷是敲門磚,要是敲不動門,就要學會自我升級。

我曾經問過一位人力資源部的朋友:「如果一個人能力超強,卻沒有大學學歷,你們要他嗎?」。

他反問我:「那他憑什麼證明自己能力強呢?」。

可惜的是,大多數人並沒有那麼強的技能背書,沒有那麼強大的能力,那麼,學歷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敲門磚。

當你的學歷敲不動門,就要學會讓自己升級。


所有人都在依靠你,你卻沒有任何人能依靠...


學歷是人脈的附加值。

非要說能力決定人生的上限,學歷則保障了人生的下限。

高學歷的人,在擁有豐富的知識,開闊的視野的同時,還會因為學歷效應,積累很多資源、圈子和人脈,而這,正是人生下限的保障。

學歷效應包含著兩個方面,內部效應和外部效應。

內部效應是指在校園時期,結識的同學、學長、以及校友,或在任學生職務時,結識的老師,導員,以及院系領導,這些都構成一個人的人脈。在名校或者高等學府裡,任何一個人脈,都是無比重要的資源。一個擁有高學歷的人,在交際時,會自帶磁性,主動吸引對方來結識,儘管並非校友或熟人,但也可以構成一個圈子,這就是學歷的外部效應。

你會發現這個時代從來都是這樣,英雄都是成群成群的出現,整堆整堆的來。所以,想要變得優秀,就要學會和優秀的人交朋友,就要從大學中選擇合適的群體開始。


學歷使你變得優秀,無可置疑。

文憑裡,藏著一個人讀過的書,歷經的事,結識的人。

有很多人不安於現狀,參加成人高考、專升本、考研,甚至一邊工作一邊修學歷。

這樣做是因為他們都明白,教育的本質,終究是一場優勝略汰。

接受教育的過程,收穫的不只是一紙文憑,更是對學識、眼界和思維的磨鍊。

如果有可能,請一定要讓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擁有高學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