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練習書法,但毛筆不聽話,原來是“提按”這個動作沒有做好

書法的線條是最富於變化的,這種變化和用筆的提案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筆畫‘沒有粗細淺深,也就沒有什麼表情可言”(沈尹默《書法論●筆法》),寫出的字也只能平躺在紙上,呆板而毫無生氣。可以說,不會提按便不成書法。

想練習書法,但毛筆不聽話,原來是“提按”這個動作沒有做好

啟功大師在寫書法(上圖)


“提”指運筆時由重到輕,寫出的線條由粗變細 : “按” 指運筆時由輕到重,寫出的線條由細到粗。初學者由於不知道"提”和“按”或不懂得提按的正確用筆方法及它們的關係,寫出的筆畫有的無粗細輕重變化,死板呆滯如“木頭”,有的忽粗忽細,氣勢不貫,形同繩結”。實質上,“提”和“按”的關係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往往是有提前必有按,按後必要提,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提和按交錯運用。清劉熙載《書概》中說: “用筆重處正須飛提,用筆輕處正須實按”,正道出了二者的關係。對於“提中有按,按中有提”,


現代書家沈尹默曾作過精妙的闡述,即“每按必從提著的基礎上按下去,提則要在帶按的動作下提起來,這樣按在紙上的筆畫即使粗些, 也不會是死躺在紙上的笨重不堪的筆畫,提也不會出現一味虛浮而毫無重量的筆跡。”大凡在泥濘的土路上行走過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如果腳踩下去不帶著“起"的姿勢,則一踩就會陷入爛泥之中,連鞋子都拔不出來。運筆過程中提按的運用,和在爛泥路上行定的道理有相同之處。如果按筆時不帶著提勢,按就會過重,筆毫就會傾倒,筆畫則顯得粗笨而乏神采。

想練習書法,但毛筆不聽話,原來是“提按”這個動作沒有做好

彭琰林寫啟功體書法(上圖)


提、按筆的運用在筆畫的轉折處表現得尤為明顯,也最為重要。轉折處若無提按變化,筆鋒則常常偏離中鋒,甚至扭結。如寫“橫折”筆畫時,筆毫原是中鋒鋪毫行筆,筆鋒朝左,但至折肩處,就此一拐彎寫豎,筆鋒則仍在原向,筆毫勢必扭轉而形成“偏鋒”。若在轉折處先把筆毫向上稍提(不離開紙面),使其恢復圓錐狀,隨後按下去,盡力頓挫平鋪紙上,使筆鋒朝上,再向下行筆寫豎,則不會出現“偏鋒”,這樣筆畫渾圓而有立體感。


初學用筆時,首先要加強提按意識,同時注意提按的轉換要自然和諧,防止“木頭”狀和“繩結”狀線條的出現。在提按把握不準時,可適當作些摹寫練習,以便較好地掌握提按變化。對轉折處的提按掌握不好,也可先將筆鋒完全提出紙面,斷成兩筆來寫,以後再連成一筆來寫。總之,在行筆時,要善於靈活地運用“提按”,使每一筆畫之中都有粗細不一的變化,以增強其藝術性和節奏感,這隻有通過長期的反覆實踐才能掌握,沒有任何其他捷徑可走。


想練習書法,但毛筆不聽話,原來是“提按”這個動作沒有做好

啟功先生真跡(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