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唐塔传说,李靖降服哪吒所用宝塔

在黄河下游的郓城县城内,矗立着一座巍峨古朴的古塔,当地人称为唐塔,也有人叫它荒塔、观音寺塔或幞头塔。塔上自古以来居有数千只独特的燕子,冬夏季蛰眠,春秋季绕塔飞鸣,翅膀似燕,头及脚腿似蝙蝠,靠滑翔起飞。

郓城唐塔传说,李靖降服哪吒所用宝塔

郓城唐塔


  千百年来,郓城唐塔以它的悲壮和神秘,萦绕着无数动人的传说,成为郓城古老文明的象征。

  传说这座古塔,是当年玉皇大帝赐给托塔天王李靖用来降服儿子哪吒的宝塔,由于李靖与哪吒父子感情的日益加深,终于有一天,托塔天王挥剑将宝塔断为三截,弃下天门,霎时狂风四起,直刮得天昏地暗,三截断塔,塔基降于郓城,塔身落在巨野,塔顶飘往汶上,故此三县之塔,如出一辙,只有汶上古塔细而有刹。

  据《郓城县志》记载,“观音寺塔”因坐落在观音寺内而得名。原高七级,建于五代·后唐长兴二年,故人们称作“唐塔”。由于地震等原因塔顶倒塌,荒废已久,至清朝末年,塔顶残破呈官帽状,所以也有人叫它“荒塔”或“幞头塔”。

郓城唐塔传说,李靖降服哪吒所用宝塔

郓城唐塔古建筑


  现存观音寺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砖檐,东西南北四面各设券顶乾坤门,其余四面为砖雕假窗。塔心室和佛龛顶部,由层层砖斗拱环砌成拱顶,斗拱制作精良,层层内收,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大有鬼斧神工之妙。连塔内迥廊顶部,也由砖斗拱精砌而成。

  游人由北门登临,穿过塔心室直达南壁,沿南壁登上第二级,然后通过塔心柱转折上升直达塔顶。残塔高约32米,周长44米,虽历经风雨,剥蚀亦甚,然其巍峨古朴,仍不失为一方胜景。塔四周碧水环绕,夏日晨昏,上千只“云燕”绕塔飞鸣,绿树燕影与巍巍古塔,在碧水中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古朴的风景画,甚为壮观。

郓城唐塔传说,李靖降服哪吒所用宝塔

郓城唐塔·虫鸟飞集


  据说唐塔燕子与众不同,一年四季在塔内筑巢,且从不落地,因此,吸引了许多鸟类学家探究其中奥妙。春夏之交,无数昆虫飞集塔顶,远看如缕缕青烟,袅袅上升,成为云燕啄杀的对象。若此时登上塔顶,向西眺望,便可以看到廪丘古城和孙庞大战的幻影,这便是古代郓城的又一景观——廪丘雾市。

  《郓城县志》对这一“千年犹多瑞霭凝”的海市蜃楼有诸多记载,清代郓城知县陈良谟也留下“无蜃如何有海市,遥瞻疑是彩云蒸”的观感。

  据传,1993年的盛夏,一个巨大的火球绕塔一周后沿塔身急速落水,随着一声巨响,形成了一个近30米高的蒸汽柱,火球在塔身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然而,青烟般的昆虫却从此不见了踪影。只有荒塔燕子,仍然年复一年忠实地绕塔飞鸣。好奇的游人无数次登塔搜寻,却只闻燕语声声,始终不见燕巢踪迹。这些现象和传说给观音寺塔蒙上了一层浓郁的神秘色彩。

郓城唐塔传说,李靖降服哪吒所用宝塔

郓城唐塔微观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唐塔和郓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岁月的冲刷,洪水的袭击,千余年来,人们繁衍更替,不止一次地在兵害洪荒的威慑下背井离乡,唯有唐塔,始终不渝地屹立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成为郓城古老文明的象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