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華書法作品賞析(2)

腹有詩書氣自華

由雲南省書法家協會與雲南美術出版社聯合推出的《雲南當代書法名家》叢書中,書法家李自華先生的作品集備受書法界矚目。這本書法集中,雖僅遴選了他的16件書法作品和9方印章,但每件作品都是精品,代表他的藝術造詣。

這本集子中的書法作品,內容有詩歌、聯語、格言;書寫形式有條幅、橫幅、斗方、扇面;書體有正書、行書、草書、篆書等。所寫內容健康向上而又頗具文學性,意境深邃,格調淸雅,辭翰具佳,給人以啟迪和教益,是一本難得的鑑賞、收藏精品和臨習範本。甲骨文“得好友來如對月,有奇書讀勝觀花”巧拙兼施,空靈迭宕,揮灑自如地展現自己的意趣、靈感和修養,追求精到的書法品味和格調。立意貴新,造境貴雅,他的篆書“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形態樸拙,敦厚雅緻,用筆精到,墨色多變,才氣橫溢於筆端,功力深見於字外。同是篆書,“教子有道,師門新傳”體現出簡練灑脫、曠懷豁達的書風,用筆法度謹嚴,用墨潤燥有度。“清霜醉楓葉,淡月隱蘆花”凝重古拙、遒勁剛健,古樸雄強,法度莊穆,大有爨體書法的特質,又適當揉入行書筆法,增添了作品的靈氣和動感。對聯“雲間樹色千花滿,竹裡泉聲百道飛”線條流暢,清新俊逸。橫幅“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閒看子花”筆勢奇崛、氣度恢宏,章法巧妙,狂放練達。佈局貴變,他的斗方“為人師表”剛直渾厚、奇古勁健,質樸率真。行草作品“細草穿沙雪半消,吳宮煙冷水迢迢,梅花竹裡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節奏和韻律舒捲自如,點畫老辣不拘謹,字勢欹側不求平正,揮運開闔之際,給人以極強的力度感。對聯“雲翻一天墨,浪耀半空花”渾厚和諧,妙合天然,充分體現出用紙用墨的枯潤濃淡與書寫的輕重緩急。集字“氣清觀宇宙,暢懷敘幽情”在隸書中展示竹簡的筆意,舒展有度,境界深邃,韻味豐厚。總之,其書法作品以中鋒逆入澀進疾行見長,時有側鋒,也險中見奇,用筆多變,不拘成法,暢述心志,別開生面。

篆刻藝術在他的刀下已超越了“雕蟲小技”的成見,分朱布白、變化萬千,韻味無窮,達到出神入化的妙境。他的篆刻作品,上承秦漢,下繼西泠,兼學皖徽,取其所長,自成一家。在刀法上蒼勁雋逸,情趣盎然,超凡脫俗,深得前賢真傳。他的鈐印種類豐富,有姓名印、字號印、齋館印等,方寸之地,儀態萬千。白文字號印“滇人自華”爨體書韻和“刀味”體現得較好,反映出爨鄉傳統文化對他的潤澤薰染。在此篆刻作品中,他有意凸顯書法意趣,表現出豪壯飄逸的書法筆勢,又蘊籍著優美悅目的繪畫構圖。朱文印“滇碩”,將切中帶削與衝刀法相結合,以破殘平衡章法加強氣韻,邊框借讓有度,能縱能收,虛實相生,秀麗中帶蒼勁、流暢中見樸厚。朱文“李”印,“金石”氣息厚重,佈局奇逸,兼收幷蓄、博採眾長,融會貫通,自出新意。在姓名鈐“李自華印”中,白文印揖讓雍容、工整平直,佈局謹嚴,結體穩健;朱文印汲取了秦漢璽印筆畫均勻盤旋,多層摺疊,風格典雅、剛毅,下刀果斷有力,講求筆意,表現出筆畫的頓挫與澀勢,線條略現鋸齒,蒼勁而又流轉多姿,走勢波瀾起伏,於流利中見朴茂,方中求圓,風格清雋,工整挺拔,動人心絃。篆刻藝術是一種需要才情、功底和想象力的藝術,有了這些才可能使一筆一劃的抽象符號產生藝術的靈氣和動勢,從而喚起人們內心的對真、善、美的審視。成熟的藝術作品,必然來自於藝術家對先賢大家藝術精華的深刻禪悟和超越。

字如其人,他踏實、穩健、正直、坦誠的為人造就了他沉穩的書法風格,在他的作品中蘊寓著一種厚重、靜穆、寬博的韻味。其學問文章之氣發於筆墨之間,沒有絲毫媚俗嬌揉之態,是其做人做事一絲不苟、不入流俗的人格的反映。

李自華書法作品賞析(2)


李自華書法作品賞析(2)


李自華書法作品賞析(2)


李自華書法作品賞析(2)


李自華書法作品賞析(2)


李自華書法作品賞析(2)


李自華書法作品賞析(2)


李自華書法作品賞析(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