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学校检查教师备课笔记时,要求每课时都要有教学反思,你怎么看?

静思的长寿花


学校检查教师备课笔记,必须有反思。看来天下的学校都差不多,领导的管理方式也大同小异,这也算是中国特色吧!


我来说说我们学校吧。

同级的可共享教案,教案的格式、字体、行距都有严格要求。每个老师还要二次备课(也就是同课异构),还要求,必须用红色笔。每一节教案后必须有反思,不能太短,这个必须用黑色笔。

对老师的管理几乎像对学生,用什么颜色笔也规定好。

反思肯定是需要的。但作为成人的老师,这样要求是不是复杂了点:

第一:就算反思也不必非得写出来,就算写出来,也不必规定字数吧。

第二:老师反思的方式有多种,不一定非得是文字形式吧。

第三:固定模式是不是更不利于老师的个性发展。


教学反思应是老师一种自觉自发的形为。每一节课只要上好,老师通过学生的学习自然就反思了,哪些地方掌握的不好?哪些地方需要再强调?哪些类型题需要再练习?这些都是作为一名老师最基本的素养。就算学校不要教案,不要反思,老师也会这么做,不然怎么教会孩子们那么多知识?

当然,学校这么做,也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同时也为了自己的政绩。

现在的上级领导不上课,有些完全没上过课。但检查起下面老师来,头头是道,以为自己真是个专家。什么培优补差计划,班主任计划,教案,作业,听课笔记,业务学习笔记等等,什么都要。但这些东西有多大用,领导也清楚,啥用也不顶。

学校领导之所以对老师们严格要求,一方面是为了应付上级,一方面也想突出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管理特色。我曾亲眼见过我们学校两位主任在上级面前汇报工作的样子,几乎把我们学校夸成了一朵花,我自己都听不下去了。实际说那么多,也就是一些花架子,没什么实际作用。

每节课必反思也算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一部分吧。同时也是形式主义的大泛滥。

现在各学基本都是如此,从上到下,从大城市到乡村,无不如此。作为普通老师,也毫无办法,改变不了任何局面。

领导可能也如此,全国形势如此,谁能改变?


人生如梦LLH


这个问题,纯粹是学校管理问题了,要求每课时都要有反思,也不违反任何规定。有人责问谁定的?学校有权这么做,为了给点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学校可以这么做,这么做也没有什么不妥。

不过,笔者还不赞同这样的做法,因为,这样做,有六语形式主义的嫌疑。教学反思是必要的,不是有些外行人认为那样,完全是多此一举。教学反思,可以总结经验教训,让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但是,笔者认为,教学反思不一定是写在教案的后面,而且没有必要每课时都要写多少字的反思,这种做法,多半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教学反思,应该是老师的自觉行为。没有反思的教学行为是不存在的,一名老师教学一定的内容后,必定会在心里反思一番的,只是,他们没有写出来。为何没有写出来,这与个人的反思特点相关的。

现在,备课笔记的形式也已经多样化,但是,我们很多学校,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还是抱着手写的教案不放,这是一种落伍的行为。前阶段既有一所大学,对上课没有纸质教案的老师进行了通报和处理。这是有待商榷的。

只要老师备课了,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备课,都是可以的。有的老师博闻强记,运用现代办公手段写了电子教案后,教学重难点及程序安排,已经烂熟于心,何必要去写什么纸质教案呢?

教学反思,笔者觉得不用那么频繁,一个单元,一个章节,教学下来,对教学有所悟有所得有教训,总结一下,也就可以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强求每一课时都必须写,必须写多少字,形式主义可以休矣。


当代师说


每课都要写反思?谁定的?学校定的。学校为什么这么定?无非两种原因:上面教育管理部门要求的,或者学校根据某个理论自定的。

这个课后反思有无必要?首先我想请各位思索:干工作的仅仅是教师这一个行业吗?(不是)别的行业人员不需要成长吗?(不是)公务员、医生、工人等是不是每做一件事要预先写个过程,然后再写个反思呢?(不是,至少不强制规定)

为什么教师要天天反思课课反思?这除了教育管理人员通过行政干涉来显示权力外没有什么可以解释。反思,是有感而发,有感则写,无感则不写,可以书面写,可以心中有,强行要求课课写,教师有压迫感,甚至有被奴役感,必然令人生厌,瞎编滥造者有之,照搬照抄者有之。这徒增教师负担,君不见教师怨声载道乎?

教学有方,亦教无定法。教学理论,全员掌握;教法,自主选择,不必一统。特别是留痕类的任务,纯粹多余。我反思,但不必留痕(写反思)。我改作业,但不必留痕(批改记录)。……其他的不再多说。

其实,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在不断地思考,除非睡眠状态或植物人状态,每做完一件事,包括每读一篇文章,甚至每一次与人交谈之后,都有或多或少的感想或反思,人就是在不断反思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反思是生活常态,是自发的,有时也是自觉的。我们不能因为没写下来,就认定别人没有反思。

说白了,统一要求写课时反思,并不是什么专业性要求,并不能体现什么教学内行,它只是教师的额外负担,具有压迫性,缺少人性化和灵活性。它把教学行政化,它完全是为了迎合行政检查的需要。

教育,有时真的有被外行人乱管的味道,教师同行们,您有没有这种感觉呢?

传播正能量,促进教学改革,减轻教师负担。支持我观点的请不要吝惜您的手指头,感谢您的点赞或转发,也恭请批评指正。



百姓茶馆话人生


这种做法和要求实在是有一些教条和刻板。

教师工作量之所以繁重,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样一些华而不实刻板教条的虚工作,占了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一些学校之所以要求老师这样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上级部门检查时,有这样的硬性指标和要求。

二是教学反思是教师教案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教学反思,则这一节教案就不完整。

三是一些学校领导教条的套用“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这一理念,认为让教师每节课后都写一篇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写教学反思是对的没有错,写教学反思是很好的促进和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让教师写教学反思并没有错。

错就错在了,把教学反思狭义化的理解;

错就错在了,让教师每一节课后都写一篇教学反思。

所谓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是一个系统深入的过程,并不是一节课一节课碎片化的反思。

反思的过程,一般通过教育案例分析、教育叙事、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式来提高反思的深度和广度。这样,不但能够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和发展。

而每一节课要求老师写一篇教学反思显然是太过教条,不遵循教育教学客观规律的。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老师只能疲于应付的去完成任务,根本就谈不上教学反思的质量。

这样的教学反思,只是充了一个数量而已,大多数是大话空话和套话,根本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教学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教学的完善和进一步的提高,也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案和教学理念,这本身就是一种反思校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更多的是需要教师自觉自主的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及其教学方式,并不一定每一节课都要写出来一个什么所谓的反思。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中,更多的是要激发教师内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果教师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够被激发出来,他愿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不断的修正和矫正,这本身就是一种反思和成长。并不一定教条的要求教师每节课后都写出一篇反思来,这样的确有一些劳财伤命,也不一定能收到想要的效果。



要求教师写教学反思没有错,但是要求每一节课后都写一篇教学反思,的确有些刻板教条了。


教育探微


每天写反思有点形势主义,一段教学内容完成再写更有整体性和针对性。我自己经常写反思教学日志,把自己的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包括板书,学生反馈问题,以及各个班教学过程中捕捉到的不同教学方式的调整。好处是下一轮教学我可能记不清楚一些问题难点和重点,这样我看看教学日志和反思就知道怎么备课了。经过几轮修改和积累,会更加得心应手,特别是像我们开设新课程,更需要写教学反思。比如我们团队开设了《影视与西方文化》,我已经教授了三遍,每遍都有不同收获,反思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自己教学对象和教学素材,更好地整合各种资源。特别是有新团队成员加入,我把自己的教学流程和反思交给他们,他们根据我的记录,可以马上上手,有利于团队建设。


猫咪英语课堂


学校领导检查老师的课后反思内容,看上去是形式主义,实际上是督促老师要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即使学校不检查教师备课本,老师也应当有教学反思内容,学校的这种做法应值得称赞。



我是一线老师,以前写教案时也不会写教学反思内容。每堂课结束后,我都会对上课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这堂课的重难点是否突出,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讲清楚,学生学习效率怎么样,哪些问题还有待老师进一步突破等。我会把这些问题批注在教材的旁边。在下次讲课时,会花五分钟左右时间集中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回顾总结上一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内容。

长此以往,形成了习惯,平时我的家庭作业很少,就是完成书后的课后练习。我所任教的班级考试成绩在片区都是数一数二的,连续五年都被评为优秀教师。我认为是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帮助学生读懂了教材,突破了重难点,把握住了考点。



有一部分老师也在上课后进行了教学反思,但没有把反思内容记录在备课本或者书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过了几天,记在头脑中的教学反思又遗忘得差不多了,这样不利于教育教学。


Lance课堂


我认为,这种要求并非是多余的。一节课按自己的教学设计写成了教案,并且按教学方案上完了课,有些人便以为完成了教学任务,以为可以万事大吉了。这样的教师一輩子也不会有什么成就,教学能力也不可能有所提高,他的教学成绩也不可能超越他人。

本来任何人的教学设计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尤其老师是面对的活生生的学生,面对的是不断变化着的教学情境。一堂课上下来必定是有得有失。老师应该通过对这节课教学实践的验证,进行回顾与反思,找到自已行之有效的最感得意的方法技巧,也应该找到自已的不足之处,并且总结出改进或弥补不足之处的方法。这样,就会使自已的教学能力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现在有个别不求进取的人连教案都不想写,更别提什么“反思”了。但是,我还是要实话实说,写教后“反思”是老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必要环节。有人强调教学工作忙,沒有时间写,你教学工作忙不忙是另外的事,你愿不愿意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是你自已的事!


傅天信老师


这东西我经历过类似情况,就是实习时的工作日报。

你说我一个实习生,有啥可以写的?每天能干的有啥?每天晚上回来为了这300字抓耳挠腮的编。

教学反思也是一样的,每一节课写一篇?要知道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每堂课可能真的是平平淡淡的教学,又不能最后写个“正常教学”就结束,非要写的话,九成以上是编的,浪费时间浪费心思,还不如让教师好好趁着下课喝杯茶休息休息,准备下一堂课。

如果一定要写的话,一周一篇我个人认为是最合理的量,教了一周,大大小小总归有点事情,总会有一点感悟,记下来也不是一件坏事,对以后的教学是有利的


用户153297980648


教学反思,我们学校就要求老师每上完一节课就要在相应的教案后面附上教学反思。我是数学老师,一课时一反思,语文老师是一课一反思。

以前写教学反思,我真的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写,也不知道要写多少字。为了应付学校领导的检查,每次都是从网上搜,从《鼎尖教案》上找,一学期下来反思“写”满了,但大脑一片空白,没有一点长进。

一次偶然机会,我看了一位优秀教师的反思,才知道教学反思可以写上课过程中老师自身状况,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知识接受的程度,也可以写一节课的成败,及其改进措施。

有人说写教学反思就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我认为这句话不对。老师写教学反思这是领导逼着老师成长的一种手段,只要每节课后都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一学期、一年之后老师的教学水平、备写教案的水平肯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有些老师反感写教学反思是因为老师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及时反思本节课教学的成败得失。今天不反思,明天忘记了反思,慢慢积累的多了也就不爱反思了,就是硬逼着自己反思,大脑里面已经没有了当时上这一节课时的体会和感受了,所以提起笔也是无从下手,只能闭门造车或是到处粘贴复制。这样的反思是没有效果的,只是给自己增加了无用的工作量,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睿雪


我们学校以前也是一课时一反思,但经过大家的强烈强烈呼吁,学校研究决定:语文和英语学完一课一反思,而数学用的是统一的模板式的教案,没办法还是一课时一反思。我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上完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教学反思。

其实学校让教师写教学反思,原因在于:

一是上级教研室的要求,必须执行。

我记得刚开始让老师写教学反思哪几年,我们这儿的教研室抓得特别紧,不但要求一课一反思,而且要求反思的质量要高,不能流于形式。

每次下来检查,光教师的教学反思,就挑一堆毛病。学校也对教师提高了要求,大家疲于应付,痛苦不堪。

当老师养成了每天都要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后,且教学反思的质量有了一定提高的时候,教研室也放松了对老师的要求。

学校就根据老师的建议,对语文和英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改为学完一篇课文后再写反思。既按教研室的要求做了,又大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二是借助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叶澜教授说过一句话大家肯定都听过,就是“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也就是说教师写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帮助教师快速地成长。

教师写教学反思,就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回头看、对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教学效果、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式,以及学生学习的的方式等几个方面, 应用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等,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提升。

对自己表现比较好的方面就继续坚持下去,对自己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就及时进行改进,并总结经验教训,为后面的课堂教学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已达到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我们的年轻教师就是在每天的教学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达到快速站稳三尺讲台的目的。

每课时都进行深刻反思也不可能。因为我有时太忙顾不上,就有针对性进行深刻反思。我自己认为比较成功的课和比较失败教学效果不好的课,才进行深刻反思 。对练习课和其他自己没有感觉的课教学反思我就写的简单一些。

结束语:学校要求老师写教学反思,让教师在上课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

既是按照上级教研部门的要求在做,又能促进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根据上课状况,感受深的就进行深刻反思,对于自己没感觉的课就写的简单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