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求是高中:以筆之力 書寫感動—在抗擊疫情的日子裡優秀徵文

 第一期

  高三

  新冠肺炎無情肆虐,舉國上下眾志成城。面對疫情,求是學子心繫家國,筆耕不輟,積極參與市教育協會舉辦的“在抗擊疫情的日子裡”主題徵文比賽,學校共收到學生徵文285篇。從同學們稚嫩的筆觸下,我們看到的是青年學子的堅定和從容、勉勵而自強,是身為中國少年的責任和擔當。從今天開始,我們分期推送幾篇優秀作品和大家分享。

  KeepFightingChina

  Part01.

  待機,不是關機

  高三(7)班孫瑞卿

  每當我站在陽臺上俯瞰空蕩的街道時,總能在不經意間看到小區門口那些還在忙碌的志願者,由此聯想到我在電視上、報紙上看到的那些素昧平生卻倍感熟悉的面孔。總覺得這個城市就像我的電腦一樣,黑屏了,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待機”了。可“待機”並不是關機,他們是“待機”下沒有停歇的程序,時刻維持著城市的運轉。

  雖然這次疫情來勢洶洶,但在實施過科學的防護措施後,就像《海底兩萬裡》所說的“守在鐵甲堡壘的兵士,全不留心在鐵甲上奔跑的螞蟻一樣”。凡爾納的這句話正好形容了我現在的心境,待在家裡的我並不曾受疫情太多的影響,相比於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和站在他們身邊的全副武裝的“逆行者”來說,禁足卻是一種幸福。不禁調侃:總算能躺在家裡為國做貢獻了!

  我相信現在的“黑屏”是短暫的。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無論是大到國家,還是小到家庭,亦或是一個人,都處於“待機”狀態,但既然是待機,就意味著屏幕點亮後無限的可能,那後臺不停歇的程序會讓我們“厚積薄發”。抗擊疫情就像我們的高考一樣,是一場馬拉松,要知道,最後得到第一名的人不一定是曾經最風光的那一個!我也要讓自己的“後臺程序”有序地運轉起來,我可不希望讓“待機”變成“死機”。

  回望這次疫情,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可悲的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人類自己釀下的惡果。我們是不是應該思考為什麼只在野生動物身上傳播的疾病會在人與人間肆虐?沒有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捕殺和食用,病毒怎麼會傳播到人身上呢?這次疫情的發生絕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人類自己造成的!經歷了這場疫情的我們一定能學到很多。當別人尖銳地指出你的錯誤時,你應當感到慶幸,就像孔子所說的那樣“丘也幸,苟也過,人必知之”。現在大自然已經指出了我們的錯誤,我們應該感到幸運,爭取在犯下更多的錯誤之前努力改正。我想現在的待機正是自然給我們改正錯誤的機會。

  待機的電腦仍在運行,人也一樣,只要還有希望,只要還在堅持,就不應當停下前進的腳步,相信我們終會點亮屏幕,正常運行起來。

  指導老師:孔少生

  Part02.

  愛是最好的抗體

  高三(17)班柴熠瑋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卻忘了世事突變無常。一場疫情席捲了神州大地,一場疫情分隔了骨肉至親,一場疫情點燃了同力協契,一場疫情凝結著生生不息。註定異乎尋常的二零二零翻開了篇章,等待我們的是一場已經打響了的戰役。而愛,才是最好的抗體。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可能就是一座山。從來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每一個人都成了抗擊奮鬥的戰士:從肯尼亞飛至廣州的航班,沒有回國的旅客,飛機上的座位上放著全是肯尼亞華人購票後無償捐助的救援物資;在美國幾乎所有的口罩都被華人運往中國,一個銷售員說,“這個民族太團結了,他們能戰勝一切困難”;在外國建一座醫院起碼要四年,而在中國只需要六天,哪有什麼“基建狂魔”,無非是與死神拼命的“生死時速”。在新冠這片陰霾下,鍾南山感慨,其實我不過就是一個看病的大夫;李蘭娟號召,只有少年強則國強,為祖國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棟樑之才;李文亮無畏,吹響生命的預警;田芳芳開懷,疫情過後希望國家給她發個男朋友。此刻作為讀書人,我們一直在尋找讀書之用,教育之本。知識淵博,專業過硬;懸壺濟世,心懷悲憫;勇於擔責,敢說真話;義無反顧,不怕犧牲;救民於水火,救國於危難,或許這就是吧。

  2003年,全中國守護著“90後”,2020年,“90後”守護著全中國。我們這一代學子,生於零三年非典,於二零年新冠參加高考,註定是人生中不平凡的一次經歷,總覺得自己存在的十八年裡,命運賦予了我新的光環,一切的一切都被授予了新的使命,經過一個又一個儀式地加冕,最終成長為一個特別的人。2020年的寒假註定不尋常,要說“確保學生度過愉快的假期”,恐怕令人苦笑,但更是這樣對“美好生活來之不易”的說教,在對生命的禮讚中,我們更能領悟人生的意義。

  那些我們一直惴惴不安、又充滿好奇的未來,會在心裡隱隱約約地覺得它們是明亮的。當新年的鐘聲響徹九州,疾病與災難都會化作歲月的塵埃。當這裡沒有了歇斯底里的哭喊,沒有了絕望與黑暗,春風會吹開這裡的櫻花,一樹又一樹連成蔽日的雲朵,而這裡,疾病肆虐過的冰冷土地下,是即將破土而出的春天。

  “待業”在家的這兩個月,有足夠的時間讓我瞭解這段時間發生的點點滴滴,但也始終伴有疑惑和質疑。在微博裡看到了竹內亮導演分享的視頻,主題是疫情中的南京,拍攝目的是讓日本那些對疫情毫不重視的人看看中國的做法。通過他的視頻我也看到了在日本仍有不少人認為新冠病毒的傳染對自己不會造成什麼影響,戴不戴口罩也問題不大,甚至還如期舉行了3萬8千人的東京馬拉松。而在之前“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都是日本援助中國在應急物資上寫的文案,無不表現了對中國的關切,那又是為何日本國民對於自身防護如此不重視呢?我們之所以讚頌勇氣,是因為人類總是在明知風險的時候仍然選擇做我們該做的事,而不是冒著風險讓全世界都陷入困境。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災難面前,生命與生命本就該守望相助”,韓紅一席話道破了生命的真諦,面對質疑,也從不迴避:一包方便麵都可以公示,做不到乾淨就別怪社會質疑。誠如所見,也給社會帶去了很多感動,人與人之間微妙的聯繫也許在某一瞬間就建立起來。我也看到了許多自媒體為了幫助大家度過足不出戶的“困境”,分享日常視頻,而我們也積極響應號召在家裡進行自我隔離。由此,當我發現身邊多了好些美食博主的時候,除了眼饞那些隔著屏幕的花花綠綠,更是感慨大家奉獻的微薄之力。

  從來沒有哪個時候,讓我感到愛是如此偉大,也許就是某一個眼神,某一次接觸。在漫漫長夜中,那種欣喜與歡愉被無限放大,最後剩下自己在喃喃地自言自語,破涕而笑。

  後來的後來,我們都該明白,原來國泰民安就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愛是最好的抗體,捱過疫情,只為與你相擁。

  冬將盡,春可期。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指導老師:萬勝華

  Part03.

  你在自己的時區裡,從未落後!

  高三(15)班厲靖軒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都有自己的步程。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所以,放輕鬆,你沒有落後,你沒有領先。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

  2020年註定不平凡。中國陷入史無前例的恐怖疫情中,彷彿時間就在那一刻停頓了,所有人的生活被打亂,不少公司面臨破產壓力。這對於每一個生命來說都是場噩夢。但是我們始終活在自己的時區裡,眾多因果註定會匯成一汪清泉,水面上綻放的是自己的花朵。

  2020有個英雄離開了我們,有那麼一句話,說爛了又爛,到底誰能再見一次凌晨四點的洛杉磯?手在鍵盤敲很輕,我給的思念很小心,你埋葬的地方叫天堂……科比:“我不會再抱怨了。我要重拾之前的信念和動力,投入到新的一天中。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會開啟一段全新的生活。但絕對不是今天。如果你看到我正在和一頭熊進行惡鬥,請為那頭熊祈禱吧。”這是科比受傷後在facebook發表的一段話,從未見過如此堅強的男人,他的世界彷彿只有籃球和夢想。凌晨三點半,科比他一如既往在自己的時區裡不斷追逐,張開雙臂,擁抱信念。他並沒有離開,他始終活在每個擁有夢想的人們心裡,時間是不能買到的,它無法成為和上帝對賭的籌碼,更不能得到無盡的供應。時間只取決於你如何度過你的一生。

  在抗擊疫情的這段日子裡,紗窗外的天空沒有一絲色彩,新聞聯播的報道都是關於“新冠肺炎”的話題,每個人都在家靜靜享受前所未有的“無所事事”。每天都有人死掉,註定醫生也有回天乏術的時候,一片片生命花瓣的飄零,那麼荒唐,但又那麼深刻。但不管怎麼樣,也有撥開烏雲露出光亮的剎那間。醫護人員的背影,建築工人的微笑,志願者們匆匆忙忙的腳步,他們的無私付出,那麼溫暖,那麼永恆,我唯願生命從容。

  作為這屆高三的一份子,伴著流感出生,隨著新冠病毒即將開始人生第一次重要時刻——高考。眼前不再是粉筆飛揚,耳畔不再是朋友嬉戲低語,沒有人在背後勾住你的脖子和你說加油,沒有人和你一起暢想欲言未來的每分每秒。這是一段誰也不曾想到的黑暗日子,孤獨時光。在這樣的歲月裡,我撿起了那放下已久的書冊,也摘下了耳機,提筆寫下計劃。

  這是一場心理戰,每個高考生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誘惑,手機、電腦、零食、床。這就像我們在一個黑匣子裡,有人每天給我們送飯,光線卻越來越暗,卻逃不出去,不過,你卻可以選擇這樣的“三心二意”:信心、恆心、決心,創意、樂意,而不是在上網課時背後的三心二意。自己打敗自己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因為疫情待在家的高三學子們,自由應當配自律,努力享受一個人的寂寞。

  黑暗的時區裡,這是我的時區,我渴望著光亮,想要觸碰陽光,沐浴春風,享受多彩人生。我開始逐漸摸索,夠到了那扇門,門外卻是一節節夠不到邊的階梯,也有一道攝人心魄的曙光在遠方。自詡獨行俠,開始了,伸著手,奔跑著。

  你必須變得優秀,然後驚豔所有人。一隻船孤獨的航行在海,他既不尋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他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靜碧藍的大海,而頭頂是金色的太陽。

  這段疫情封閉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享受孤獨的每時每刻,都應該為自己努力,即使解除危機後高考只剩一個月,一週,一天,也得堅信自己從未落後,一切都準時著呢。

  當你意識到晚了的時候,說明一切都還來得及,因為我們自始至終都活在自己的時區裡,從未落後。

  指導老師:周委利

  Part04.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

  高三(15)班阮嘉豪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2020年我們為籃球巨星科比的墜機逝世而感到遺憾,為東非的蝗蟲席捲了亞非大陸而感到焦慮,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而感到擔憂。中國安靜了,世界安靜了,每一個人都在默默地忍受著寂寞。但請相信,我們終會度過這一段佈滿荊棘的日子,儘管每一步都是如此地艱難。

  作為高三學生的我,面對病毒的席捲,2020的寒假不斷地延長,這個寒假註定不尋常。距離高考的日子屈指可數,這個時候的我,是期待,還是恐懼?是振奮,還是消沉?是珍惜每一天,還是任疫情把理想衝散?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答案。

  從教室到網絡,從線下到線上,從冬天到春天,我一直在高考路上,我想考大學,我想成功。但溫暖的被窩、激情的遊戲,窗外的世界一次又一次地誘惑著我,惰性一次次拖著我意志的後腿。我明白了,高考路上,最大的敵人不是那近千萬的考生,而是我自己,只有我自己。我忍受不了一個人的孤獨,我耐不住這寂寞。

  可是,我還有理想,我還帶著那麼多的期盼。班級微信群老師一句又一句的叮囑,家裡爸媽一眼接一眼的渴盼,房間一張又一張心儀大學的海報。我知道,我要開始轉變。

  我開始行動。我開始嘗試認真聽每一節網課,我開始嘗試寫好每一科作業,我開始嘗試和數學題做鬥爭,我開始嘗試把每一分每一秒的有效時間投入到學習中去。儘管在這個過程裡,我也在擔憂,是否會因為疫情延遲高考,我也焦慮,怕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該有的結果,但一切的磨難都是生命成長的平臺而不是生命的歸屬。我明白,但凡成功之人,往往都要經歷一段沒人支持、沒人幫助的黑暗歲月,而這段時光,恰恰是沉澱自我的關鍵階段,猶如黎明前的黑暗,捱過去,天也就亮了。我相信,這次疫情,就是一門課程,把遮蔽在成長路上最根本的自我突兀了出來,讓我朝著高考的勝利之門邁去,讓我忍受住孤獨,忍耐住寂寞,

  我也堅信,在這次疫情裡,我們中國終會走出這場災難,勝利的鐘聲終會響徹九州,病毒與災難都會成為歲月的塵埃。總會有一天,這裡沒有歇斯底里的哭喊,沒有絕望與黑暗,春風會吹開這裡的櫻花,一樹又一樹連成蔽日的雲朵。

  未來可期,耐得住寂寞才會守得住繁華。

  指導老師:周委利

  敬請期待

  第二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