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手機除了軟件IOS系統,有哪項硬件是全面超越安卓的?

大型雙標現場


這兩年安卓手機和蘋果手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了,甚至在拍照、續航、充電甚至屏幕等方面都有不少安卓手機超過了蘋果。但蘋果仍然在個別方面保持著較大的優勢,安卓手機短期內很難追上。

首先就是蘋果手機的處理器,以蘋果的A13處理器為例,它的性能是完全碾壓同期的高通驍龍855 Plus和華為麒麟990的,甚至比現在的高通驍龍865還要強一點兒。這一方面是因為蘋果的技術較為先進,另一方面也和蘋果處理器特殊的價格有關。我們知道安卓手機的處理器一般都是要內置基帶芯片的,處理器除了運算之外還要兼顧網絡功能。而蘋果的處理器沒有基帶芯片,它的CPU和GPU的面積又比安卓手機處理器更大一些,表面擁有更多的晶體管,運算性能自然也就更快。比如蘋果A13處理器就有85億個晶體管,雖然數量不如華為麒麟990 5G的103億那麼誇張,但麒麟芯片的一部分功能被劃分給了基帶,所以A13處理器的能依然要比麒麟990 5G強很多。

不過外掛基帶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蘋果的手機容易發熱,以iPhone X為例,雖然它的性能遠超同期的安卓手機,但由於A11處理器的發熱量較大,再加上機身雙層主板的散熱不佳,導致iPhone X玩遊戲的時間長了之後,處理器就會發熱降頻,遊戲體驗反而不如同期的安卓手機。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的A13處理器發熱功耗已經控制的相當不錯了,發熱降頻的現象也少了很多。

蘋果另一項硬件全面領銜安卓的就是它的藍牙芯片。從iPhone 7開始蘋果手機不再有耳機孔,取而代之的是AirPods真無線藍牙耳機。其實藍牙耳機在此之前已經做了很多年了,但一直沒有成為主流,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大部分藍牙耳機實際上仍然是通過有線連接了左耳和右耳,而蘋果AirPods是首次實現了左右耳的完全分離,所以叫做真無線藍牙耳機。

蘋果藍牙耳機還有一個地方就在於,它內部有一個特殊的芯片,通過該芯片連接iPhone手機的延遲非常低,甚至玩遊戲也基本感覺不到什麼延遲。這就很好的解決了藍牙耳機因為通信延遲而導致的手機音畫不同步的問題。雖然這兩年也有很多國產手機模仿蘋果推出了各種真無線藍牙耳機,但都無法做到像AirPods那樣低的延遲。

蘋果手機還有一些比較領先的細節功能,比如3D結構光人臉識別、大尺寸的線性馬達、AR功能等。不得不承認蘋果手機的硬件確實有它的獨到之處,這也是蘋果能夠引領手機行業潮流的重要原因。


貓眼看數碼


感謝邀請

蘋果手機除了軟件IOS系統,有哪項硬件是全面超越安卓的?

題主問題的核心是蘋果除了軟件ios系統,還有哪些硬件方面是全面超越安卓的。這年頭我們只能說硬件確實是重要的,但是這個本身不管是安卓,還是蘋果都可以做到,不管是自研發還是說購買等等,而技術的優化,才算是一個廠商能力的體現,就像僅僅是一個ios系統,安卓從智能手機初期就和蘋果對壘,一直到現在還在一直被碾壓,其實這已經說明兩者的差距,所以在軟件優化方面的領先,本來就是能力的體現,同樣的硬件可以給出更好的體驗。


硬件方面的領先有哪些:

1.處理器方面。蘋果處理器的領先,不管是現在我們看到的A12處理器還是A13不處理器依然是地表最強的,而蘋果雖然現在依然是六核心的設計方式,但是單核心方面實力更強,簡單一點來說就是個人能力強,一個人可以做到的,安卓需要兩個核心才能完成,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自研發,ARM的授權多種多樣,就像華為麒麟的算是基本授權,因為架構依然還是ARM起底,而高通和蘋果處理器的授權相對要更高,這也是他們本身改變了CPU和GPU的原因,因為他們採用了自研發的形勢,而我們現在看到的依然是如此,而且因為沒有集成的基帶,所以處理器功耗和發熱要控制的更好。

而處理器方面我們就拿A11處理器來說依然和高通以及麒麟持平,2017款的處理器,當更好的硬件加上效率更高的系統,這兩者本身是其他手機超越不了的,這也是蘋果為什麼那麼多選擇的原因,因為確實更多的人對於手機流暢度的要求很高,而其他方面可以有所妥協。


2.屏幕。現在手機的封裝有多種,而COP封裝設計方式,這是蘋果的優勢,確實很多人說這是三星的技術,因為採用的是柔性屏幕的特點的,在下巴底部有一定的彎曲角度,而供應商是三星,但是因為成本的問題,所以很多是廠商都是望而卻步的,這也是蘋果的優勢,當然蘋果不僅僅是這一次單獨定製,之前的LCD屏幕都是單獨定製的,所以顯示效果和調教都相對要更好。


3.內部空間的設計方式和排版,相對於國產手機來說要更加強勢,不管是元器件的擺放方式,還是內部的佈局設計方式,很多人說同樣是富士康代工,小米為什麼被很多人吐槽是組裝廠,而蘋果的質量要好很多呢!這就是差距,不管是設計方式,還是組裝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4.拍照的優化方式。同樣的硬件下蘋果表現更好,這也是之前為什麼蘋果的拍照一直是標杆的存在,因為優化更好,而且現在我們來看,蘋果和三星的手機鏡頭方面並不是硬件出色,而是軟件優化到位,而國產手機當然是硬件的實力,也是旗鼓相當。

而閃存方面,蘋果從iPhone6s已經開始大使用NVME系列,相對有現在安卓手機使用的USF2.1要好上不少,而現在USF3.0勉強可以與之匹敵。而這也是蘋果流暢度的一個秘密,因為閃存提升其實就是寫入速度和讀取速度的提升, 簡單一點來說的就是文件安裝和APP打開的速度,你可以試試USF3.0的安卓手機你就會發現很快。

震動橫向馬達方面的,蘋果的使用也是從6s系列開始,而國產手機也是最近兩年的時間才有用上了,橫向馬達是分為X軸和Z軸,而Z軸相對價格要更低,而X軸是Z軸的6-8倍的價格,而今年的蘋果手機進一步提升,但是具體新款iPhone的震動馬達效果還是看看具體的評測。


總結:

蘋果和安卓各自的優勢之前是什麼,現在依然是什麼,蘋果手機雖然看起來功能和配置簡單,但是用料和調教都是非常的不錯的,而安卓手機一直是硬件的領先,其實對於我們來說兩者的系統不同,優化不同,不能相提並論,所以等到同樣的軟件同樣的系統,如果安卓一樣是現在的價格,那還會有人去選擇蘋果手機嗎?

所以對於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你如果看中的是系統和流暢度穩定性,你可以去選擇iPhone,絕對是物超所值的,因為安卓手機確實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新鮮感,不管是拍照還是續航等等,但是等半年一年的時間,你就會發現常規的使用依然是我們最常做的事情,那就會發現兩者的區別啦!當然這個取決你對於安卓流暢度的認知。


回答完畢

歡迎留言發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科技數碼隨時答


感謝您的閱讀!

除了軟件,蘋果的硬件還有什麼優勢?我們今天和大家好好聊聊。

馬達。這應該是很多人忽略掉的,在這種震感反饋上,真正能夠讓你感覺到真實的馬達。

iphone 6s系列,蘋果就為其配備了名為Taptic Engine的橫向線性馬達;之後蘋果不斷的深化技術,讓這種震感在手機上模擬效果更好,真實度更高。

可以說,即使被我們推崇的魅族,它在震動馬達方面和蘋果相比還是有一段距離。

屏幕。我們知道蘋果現在手機採用的是三星的屏幕,除了對於屏幕的不斷調教,讓這種高等級的屏幕表現更為突出,顯示色彩更為真實,蘋果還加入了原彩顯示,能夠根據環境光來進行改變,讓我們眼睛更舒適,屏幕的效果顯示更好。


處理器。不可否認的是蘋果的處理器它有劣勢,它沒有集成基帶。但是,蘋果手機到目前為止,在單核性能方面和其他的處理器相比,它依然是遙遙領先,這就是很多手機難以比擬蘋果的原因所在。

然而,蘋果最大的優勢何至於此?蘋果的系統流暢性,最主要的是因為它的iOS系統和各類硬件的完美契合。這才讓蘋果形成了獨一無二!


LeoGo科技


蘋果手機除了軟件IOS系統,有哪項硬件是全面超越安卓的?


只能說硬件確實是重要的,但是這個本身不管是安卓,還是蘋果都可以做到,不管是自研發還是說購買等等,而技術的優化,才算是一個廠商能力的體現,就像僅僅是一個ios系統,安卓從智能手機初期就和蘋果對壘,一直到現在還在一直被碾壓,其實這已經說明兩者的差距,所以在軟件優化方面的領先,本來就是能力的體現,同樣的硬件可以給出更好的體驗。

蘋果最新處理器A13擁有兩個高性能核心、4個效能核心,在功耗上提高30%,在性能上提高20%,甚至單核跑分達到了4790分,多核上為10842分,GP採用最先進7nm EVU工藝製程,含有85億晶體管。而麒麟990單核跑分則為4066, 驍龍最新款處理器865網絡上疑似曝光單核跑分為4160,可兩者依然不敵蘋果A系列。

開源的系統,更自由多樣化,我比較喜歡一些奇奇怪怪的app,更加細節化個性化的功能,不喜歡有過多的限制,這可能因為我比較愛折騰吧。不過有時候也會手殘點到某莫名app的下載,不過也無所謂,斷網,然後下次清微信圖片,app垃圾的時候一鍵清掉就好。

作為科技產品大家都知道第一代產品,質量或者設計往往都存在一些缺陷,要經過不斷的迭代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iPhone每次都是會最穩的採用新技術,而不是最快的。雖然有時候它也會首發一些東西,但這些解決方案都是比較成熟的。


空中堡壘追求者


蘋果連個5g都沒有,你說其他的還能有什麼技術能好的,所以不要迷信蘋果,除了價高,蘋果已經全面落後。


a股價值研究


當然是蘋果A系列處理器。

還記得蘋果11日的發佈會嗎?一向以低調穩重而出名的蘋果竟然學起了一眾國產廠商玩起了“跑分比拼”,不過不得不說,蘋果處理器是真“牛b”。




手機最核心的部分被人們稱為Soc,通常用Soc來帶指芯片。Soc通常由以下部分組成:負責程序應用的CPU和負責圖像與遊戲處理的GPU以及基帶模塊等。

蘋果最新處理器A13擁有兩個高性能核心、4個效能核心,在功耗上提高30%,在性能上提高20%,甚至單核跑分達到了4790分,多核上為10842分,GP採用最先進7nm EVU工藝製程,含有85億晶體管。而麒麟990單核跑分則為4066, 驍龍最新款處理器865網絡上疑似曝光單核跑分為4160,可兩者依然不敵蘋果A系列。江湖上也因此流傳了這樣一個傳說:


至於三星獵戶座以及聯發科,再等幾年吧~

不過華為麒麟也有厲害之處,原因在於能夠集成5G雙組模,支持NSA/SA。而蘋果,基帶全靠掛載,說不定哪一天口碑就砸在了高通或者因特爾手裡了呢!


科技Joy


1,把手機亮度調到最大,在太陽底下玩手機,看哪個能玩

2,先打會遊戲,然後打開淘寶,最後打開相機,就這麼幾個動作對比兩類手機,你會明白的

3同時從電腦上拷一部稍微大點的文件,比如一部3個G的電影,看看哪個快

4,還有個好玩的,就是壓縮文件,比如把1G的電影壓縮成200M,看誰處理的快

5,還有個關於攝像頭的,最近由於新冠肺炎,辦公室要開會,大家隔的很遠,老總在前面掛個白板在上面寫寫畫畫,坐後面一般都看不清,這時候拿出手機點開拍照,放大,這樣就看得清了。很明顯,我一般把軟件打開對準白板,立馬看的清,某個差不多價格的安卓機需要花3秒左右時間對焦,而且畫面非常晃,他需要拍照下來再慢慢看。


白話談人生


第一,蘋果的處理器每一年都全面碾壓安卓陣營的高通驍龍處理器,,第二蘋果採用的nve協議的閃存,是電腦固態硬盤的水準,,而安卓還在標榜ufs3.1和ufs3.0,,簡直是相差甚遠,蘋果的內存成本高,打開運行快,有這個原因,,,,第三,因為ios只有他家使用,針對優化性,應用適配性,,全面體驗最好的及時的效果,,,


心中尤物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吧,強的地方有很多,都是我想說的是 不至於各種吊打,差別就個人體驗來看沒那麼大。很多人搞對比會拿許多數據參數什麼的來說,確實,這個是手機的基本要素,但我想說的是,無論手機也好還是其他的東西,都不僅僅是一堆參數能完全衡量的,用戶體驗才是更加實在的東西。此外,無論是蘋果還是安卓,都是一直在發展進步的,我也不想說以前怎麼怎麼的了,諾基亞以前還唯我獨尊呢,就說說近兩年的個人體驗。對,就是個人,非常的主觀,不要隨便來槓。


說到蘋果,聽得最多的就是A系列芯片,流暢度,生態之類的。A系列芯片固然最好,但別說什麼吊打一切這種話,都2019年了,吊打秒殺這種東西不存在的,差距也不小,沒那麼誇張,其他芯片一樣能滿足你的需求。流暢度也是,不存在吊打的,現在就國產的有些系統一樣非常流暢,不要老是停留在多少年前的局面了,大陸人一輩子吃不起茶葉蛋嗎。說流暢度很多人都說開app的動畫,其實我一直不太在意這個吧,一來我是石頭眼睛,不太感覺得到什麼絲滑不絲滑的,而且我也根本不在乎這個,我一天看很久的屏幕,開app不太會一直盯著。再者這個動畫時間可以調。還有聽說是蘋果系統開app先打開動畫再加載功能,所以視覺上感覺快一點。不過這都不是我想說的,我更在乎的是app實際運行起來是否卡頓,老實說,前幾年我用的安卓機確實要卡的多,不過現在我估計要好太多了,當然,蘋果一直都很不錯。


再說生態吧,這個看個人喜好吧。我更喜歡開源的系統,更自由多樣化,我比較喜歡一些奇奇怪怪的app,更加細節化個性化的功能,不喜歡有過多的限制,這可能因為我比較愛折騰吧。不過有時候也會手殘點到某莫名app的下載,不過也無所謂,斷網,然後下次清微信圖片,app垃圾的時候一鍵清掉就好。安全方面,我還沒聽說過周圍人誰手機中病毒了,想必即使是安卓,不點些奇奇怪怪的網站應該沒問題吧。至於隱私權限,蘋果基本不用自己弄,省事。不過把權限讓我明明白白的知道可能更合我的習慣,許多東西我希望自己能夠掌握知曉,再說申請權限也就是點一下的事,很麻煩嗎?現在安卓也不會索取不合理的權限,不給也不會影響什麼。注意是現在。

所以總的來說安卓手機和蘋果手機就現在而言沒有太大的差距了!


境心說


處理器啊麒麟990,梟龍865能追到a12就不錯了,至於a13還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