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覆灭,鲁迅们这样说

大清覆灭的内因

鲁迅(1881-1936)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儒林外史》。……讽刺小说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了文艺上底价值,……所以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

说起大清覆灭,鲁迅是乐观其成的。1894年,鲁迅才13岁,他的祖父周福清,因为在科举考试中为自己的儿子和亲友向主考官说项,犯下科场舞弊大罪,被光绪皇帝判处了重罪——“斩监候”。在省城杭州的监狱里呆了7年,到1900年刑部大赦,才得以出狱。鲁迅祖父的下狱,再加上父亲被牵连、病故,使周家彻底衰败破落。加之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事情时有发生,鲁迅怎么会不痛恨清朝呢?

大清覆灭,鲁迅们这样说

一个朝代的覆灭,我认为内因最重要。所谓“内因”,就是国内的问题太多,核心是民生问题,同时迎面撞上“民主的潮流”,就覆灭了。从晚晴和民国文人们骂大清之中,可见这个朝代已经穷途末路了。

大清覆灭,鲁迅们这样说

大清覆灭的外因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1900年,当八国联军攻进北京,“老佛爷”慈禧太后携皇族、皇帝,仓皇逃窜。入侵者火烧圆明园,至今被我们被视为国耻,震动全球,连马克思都写文章批评入侵者的野蛮。

大清覆灭,鲁迅们这样说

后来,慈禧太后发现,外国列强并不是要她的清朝,列强只要战争赔款和自由通商。那么,要推翻清朝的,是什么人?是代表国人的革命党人,是华人。于是,清廷就把革命党人当做最大的敌人。

大清覆灭,鲁迅们这样说

革命党人

“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厂也。”就清政府而言,“大小官僚以万数计,夙暮孳孳,他无所事,而惟以制造革命党为事。”“革命党何以生?生于政治腐败。政治腐败者,实制造革命党之主品也。” (梁启超:《现政府与革命党》)。


大清覆灭,鲁迅们这样说

梁启超创办了《时务报》

最终,“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的革命党人胜利推翻清廷。不过,他们只达到了“破”的目的,成功了一半。“立”民国(用民主共和取代封建专治)的目标并没有达成。

革命党人主张民主共和,想推翻君主制,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顺应“民主的潮流”,大势所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保守的清廷处于私利的考虑,不允许搞民主共和,就失去了顺流而动的主动权,反被潮流无情地吞没,成为历史的遗迹。

大清覆灭,鲁迅们这样说

总之,清朝灭亡最主要的是民生凋敝,加之吏治腐败,内政出了很大的问题。里面的“瓤子”烂掉了,徒有其表的清廷就会不堪一击。

大清覆灭,鲁迅们这样说

鲁迅说大清

鲁迅先生评满清之于汉族:“杀尽了汉人的骨气廉耻”。就说所谓的“康乾盛世”吧,在鲁迅眼里,是做稳了奴隶、大兴“文字狱”的时代。

我每遇到学者谈起清代的学术时,总不免同时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小事情,不提也好罢,但失去全国的土地,大家十足做了二百五十年奴隶,却换得这几页光荣的学术史,这买卖,究竟是赚了利,还是折了本呢? (鲁迅:《算账》)

作为有革命思想的鲁迅,他是为大清覆灭叫好的。鲁迅的上司蔡元培(1868-1940)可谓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人”。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他对清朝政府非常失望,遂辞去翰林院编修之职,返回绍兴办新学。后又于1901年到上海,先在南洋公学任教,随即相继创办了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爱国女学等。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完成了从清朝翰林到革命党人的重大转型。蔡元培与陶成章、龚宝铨等人在上海创办“光复会”,搞暗杀,策划暴动,为了推翻清廷,无所不用其极。

在光复会和兴中会等会党之外,1904年在东京成立共爱会,冯自由、梁慕光、刘道一等人于1904年在横滨成立 三合会;在比利时,贺之才等人于1905年设立公民堂。这些反清团体,汇成洪流,最终吞灭了大清。


大清覆灭,鲁迅们这样说

鲁迅的老师章太炎

鲁迅的老师章太炎也是反清人士。他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0年剪辫发,立志革命,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蹲过清朝的大牢。1904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1911年担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后与孙分手。晚年坚持抗战,保持了爱国主义晚节。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14日,章太炎病逝。

哀大清

清代戏曲家孔尚任(1648~1718年,孔子64代孙)作有《哀江南》,似为大清将灭的悼亡歌谣: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郭沫若在《鲁迅与王国维》中说:“在近代学人中我最钦佩的是鲁迅与王国维。”这位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曾被末代皇帝溥仪封为御书房行走,赏穿黄马褂,在紫禁城内骑马),是与鲁迅齐名的文化人——是哀大清的人。有人甚至说,王国维自沉昆明湖是“殉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