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水果,蔬菜,生鲜滞销烂地头,一边是价格高的吃不起,到底是什么原因?

紫藤海外事务服务


题主所说的是个伪命题,这不符合市场规律,物以稀为贵,价格越高说明越少,滞销说明供大于求,价格就不会太高。我是种苹果的,现在苹果的价格特别高,我以我种的苹果为例说说这个问题。

供大于求导致农产品滞销。

在前几年,我们果农曾经经历过苹果价格的最低潮,果农们基本都把苹果存在冷库让冷库老板代卖,苹果价格越低,苹果越不好卖。

如果价格持续下降,谁也想赶紧把自己的苹果卖出去,越早卖出去损失就越少,都急着出手,中间商的可选择的越来越多。我曾经在苹果价格持续下滑的时候多次打电话给我存苹果的冷库老板,让他赶紧想办法把我的货出手,结果这个冷库老板自己也收购了很多苹果,他要先把自己的处理了才能顾得上别人。

再看看这些年我遇到过的因为滞销农产品倒在沟里也没人要的情况,都是市场供求比例严重失衡,货越多价格越多越卖不出去。

导致现在水果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

我还是以苹果为例,都说现在的苹果价格大幅上涨是因为去年的天气原因导致苹果大规模减产,我认为减产只是造成现在苹果价格如此之高的导火索。

首先,大面积减产导致市场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价格上涨一些是正常的,但最近一段时间苹果价格涨得有些离谱,为啥呢?现在手里有存货的一是中间商,二是果农,中间商有专门收购苹果的客商,还有冷库老板,这些手里有存货的看着日益上涨的价格,谁愿意这个时候出手呢?

这就是一个货越少,价格越高,价格越涨手里有货的越不愿出手,导致市场上货越来越少的循环。

随着物价的上涨,从源头到消费者之间都在涨钱,从种植者来说,农药化肥都在涨价,成本也在提高;从中间商来说,房租,运输等等价也都在上涨。

最重要的是人们面对物价的上涨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利润,以前每天赚一百块感觉不少,现在赚一百块或许就不能维持日常开支,那就只有不断的提高利润,都在提高也就形成了一个循环。

我是农夫七哥,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农夫七哥


层层扒皮,层层加价,买的不如卖的,供方市场做主!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中间过程吸血鬼,蛀虫是少不了的……所以多发展“东风快递”产地~餐桌。


手机用户4283106179


这有什么可奇怪的,今年的西瓜,地头是两毛钱,到消费者手里是八毛到一块,也许咋一听,都会说黑心商贩赚的太多了。其实不然。装车费,代办费,还有商贩的住宿费,生活费,运费,道市场以后还有管理费,还有人工费,卫生费,小商小贩拉出去还要油钱,照样要交管理费,卫生费,这么多费,加到一块儿,西瓜到手的成本是六毛左右,再卖给消费者,八毛到一块真的不贵,小商小贩已经赚两毛到四毛,如果一天零售卖不到上千斤西瓜,也只能赚几十块,别看一个小小的西瓜,要创造很多的就业岗位,要养活很多人的,这就是生意,因为我是批发西瓜的。


顺风顺水166228194


水果蔬菜生鲜滞销烂在地里,外面的价格却居高不下让普通百姓消费不起,是什么原因?

一边是丰收的喜悦一边是因滞销烂掉的心疼,真的是冰火两重天,刚来到天堂马上就又掉到地狱。

农产品形成大规模滞销的时候其实应该追究相当官员的责任,因为他们的不作为,如果由他们牵头成立合作社或者寻找大的有资质电商入驻就会是双赢的局面。

所以农产品种植养殖到了一定规模就要成立合作社,可以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寻找销售渠道,人多力量大。

为什么你们直接烂在地里而我们却吃不起,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采摘挑选包装运输再到销售到最后到老百姓桌上经过一层层的手,价格一路上调,到最后的局面就是想买的买不起,想卖的卖不掉。

普通百姓线下卖不出,线上又没有经验没有能力卖,偶尔卖出一单又邮费很贵。

这时候如果由合作社或者专业电商或者大网红来负责销售一切将迎刃而解,因为他们的销量大能够谈下非常低的快递价格,而且中间少了很多环节能大大节约成本,这样农户的产品可以卖到全国各地根本不愁卖,吃的人也不用担心买不起,当地官员又因为帮农户找到了销售渠道带领当地人民致富做出功绩,一举多得。


义乌小龚


这是经济规律,“物以稀为贵”大家都是知道的,一碰到具体事就迷茫了。

烂在地里要比烂在市场里更好一些。举例说,我专卖优质的,一百斤挣一百元,你卖次点的二三百斤挣一百元,哪个更合算?(当然,消费者有层次,市场可选择,卖啥都自便)

市场是逐利的,不是扶贫机构。

政府有责任提供服务。比如提供信息,疏通渠道等等,却不可干预市场,以前有教训。

一个纯朴厚道的农民要变成一个精明的商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会学会的。

努力向市场学习,抱怨没用。


农哥深耕人生


一边是果农水果烂地里,一边是市民高呼吃不起水果。中间谁捣鬼了?有人说贩子,难道果农宁愿烂地里也不五角钱不原意卖给贩子吗?贩子就算是用最低的价格买下果农的苹果往那销售了,超市就算是都想全要。超市能把这些贩子的苹果全能储存了吗?不可能。:那么这些贩子除了一部分批发给超市,那剩下大量的苹果批发给谁了?


用户100460892779


记得前几年大蒜就是这样的都说库存很多可是价格却迟迟下不来,就是中间环节垄断的问题!有人赚了,不是生产者也不是消费者!现在就是需要产销一条龙,才能让产品质量和销量,价格,都上去!可是问题又来了,要想一条龙也不容易,就说吃的水果吧,果农都是以户为单位的,一户种植面积小,产量就少都觉得自己去卖不划算,去了运输费什么不够费事的,大家都这么想就自己把自己坑了,如果联合起来,搞个联盟,自己生产自己卖,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个人想法不喜勿喷!大家可以讨论!


手机用户5790733895黑


大家都说是中间商的问题,我来说一下,地头的货源是便宜,可中间环节呢?这里面包括运输,人工,等各种环节,再有就是现在各个城市都不让农民自己去城里销售了,市民吃不到第一手新鲜的果菜,零售的菜贩子租柜台一年要好几万,这些都是要从老百姓身上出,这是一个综合问题,并不是单一一个环节的事!


蓝心累了


中国农产品流通存在严重问题:

1、农民单打独斗靠天吃饭,不了解市场需求,不了解供求关系,导致农产品供大于求。解决措施:

(1)乡村政府有所作为,组织农民建立合作社,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2)政府帮助合作社建立电商平台,了解市场需求,加大宣传力度。

2、农产品流通单打独斗,不能形成规模效应。流通时间长损耗大,费用太高。解决措施:

(1)国家鼓励建立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给予补贴。

(2)国家规定所有农产品流通建立绿色通道,费用全免,包括高速免费,降低农产品损耗,降低流通费用。


用户3470888007550


十年前的事,家里一亲戚闲聊时得知异地生鲜价格差距很大,算计了下感觉利润巨大,于是联系朋友一起拉了一车到异地销售,全都算好了准能赚不少,结果到了当地市场就有人过来谈条件,要以极低的价格收货,不肯卖的话就有七八个人围着车不让卖货。报警了也没用,扣车扣人,处理完一车生鲜都烂了。这只是多种因素之一,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归根到底价格永远是人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