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柔術簡介


巴西柔術簡介

巴西柔術是一種專攻降伏,以擒技見長,綜合格鬥競技與系統自衛於一身的武術。二十世紀初,肩負拓殖巴西使命,來自日本講道館嘉納治五郎門下的前田光世,將包括(講道館柔道)寢技(降伏)戰術在內的柔道技術,傳授給了巴西人卡洛斯·格雷西與魯伊茲▪佛朗薩。此後,前者家族中的名將——艾里奧·格雷西,從競技和實戰角度出發,總結出以摔、拿為基礎技能,循環、漸進式降伏為基本戰術,“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為指導性戰略方針的柔術新流派。如今,巴西柔術不但佔據降伏式摔跤戰技的半壁江山,更成為綜合格鬥(英文:Mixed Martial Arts,簡稱:MMA)摔、拿等技戰術中的基本元素和組成部分,因此享譽全球、風靡武林。


巴西柔術簡介

巴西柔術源於日本柔道,寓意“柔的法則”。它適用於所有日本武術體系,“柔”即利用靈活性。柔術的特點在於充分利用槓桿,而非與對手抗力、比力。柔術練習者會選擇使用技術,讓對手屈服或耗盡其體力,最終將其制服。然而,在古時柔術被視為次要的格鬥術。因為多數武士首先使用刀劍,並將刀劍術視為最重要的武術。因此,日本柔術形成多種打鬥體系,各自體現一部分最原始的技術及策略。有兩個例子,柔道,側重於摔;而空手道則重視踢、打。


巴西柔術簡介

巴西柔術練習者經常練習的有:摔投技術、上位壓制技術、背部控制技術、基於各種優勢位置下的降服技術、處於不利位置時的逃脫技術、以及處於下位的防守姿勢。處於下位的各種防守姿勢,是巴西柔術區別於柔道、桑搏、摔跤等其他纏鬥類武術的最大特徵,所謂“防守姿勢”就是自己倒地時用腿去控制住對方身體並開展反擊的各種姿勢。巴西柔術中的防守主要分為開放式防守、封閉式防守、半防守姿勢三大種類。與防守姿勢對應的是過腿技術,即擺脫對方下位防守姿勢的控制取得優勢位置——它們就像硬幣的兩面,構成了巴西柔術比賽中的攻防技術轉換體系。


巴西柔術簡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