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清另一支水師南洋艦隊參戰,能打贏甲午戰爭嗎?

carleo


“我大清”的南洋艦隊……

不好意思,一時情不自禁,沒能忍住……

沒落的南洋艦隊

光緒十七年,有官員建議,將南洋海軍開濟等六艘主力艦裁撤,每年可節省50萬兩維護費用,積累10年以500萬兩另造鐵甲堅船。作為“我大清”的南洋大臣劉坤一當然極力反對。

不過,劉坤一此人雖然“懂”洋務,可不知道為什麼很討厭鐵甲戰艦,當年李鴻章說要買戰艦,他說出經典神語“金甲銀甲亦屬無濟”。

所以當朝廷說要裁軍時,為了保住這個燒錢的銀袋子,劉坤是堅決反對的。但也出現了"十分喜感“的局面。

1、開濟等艦雖然戰鬥力遠不如定遠、鎮遠,但似乎還可與北洋的超勇、揚威相當(這兩艘是北洋艦隊戰鬥力最差的)(拿自己最強的跟人家最弱的比,田忌賽馬嗎?);

2、南洋軍艦雖不能與敵船角逐海上,依附炮臺守衛海口也未嘗不可;

3、南洋兵輪還可以彈壓民亂、巡邏、緝私、保護漕運等。

4、最後在各派妥協之下,南洋海軍裁撤了四艘‘蚊子船’,其他軍艦也酌情削減人數,每年節省出18萬兩購艦專款。在輕視鐵甲艦的指導思想下,南洋海軍向德國訂購了四艘魚雷快艇

5、北洋艦隊擁有定遠、鎮遠兩艘明星鐵甲艦時,南洋海軍質量最好的開濟、寰泰等艦都是鐵脅雙木殼船,一度排水量最大的馭遠,僅為木質兵輪。

也就是現在海軍發燒友嘴裡說的——南洋木頭戰艦。

所以當戰爭爆發時,李鴻章眼睛向上翻了一下,回了句:“南省兵輪不中用,豈能嚇倭”,拒絕了南洋海軍援助。

其實“大清”最早發展海軍的就是南洋艦隊,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

一個詞——派系;一句話——“我大清”樂於見到淮系和湘系鬧矛盾

當年洋鬼子攻入北京時,南方蠻子竟然以剿滅“長毛”為由,宣佈五省中立自保,導致“雍正爺”修的圓明園被洋鬼子一把火燒了。尤其是那個曾剃頭,就是五省的領頭的,不識尊卑、不懂大局……

所以當洋鬼子前腳剛離開北京城,朝廷就很識大體讓李鴻章到上海組建淮軍,“好分擔”曾大帥的辛勞;又准許張之洞開辦洋務,還派遣林則徐的女婿沈葆楨任兩江總督和南洋大臣,負責督辦南洋水師。

當然這是好事,於國有利。可問題是後來的發展不對勁了,李鴻章為了吃獨食,經常給其他漢臣們挖坑下絆子,雖然讓淮軍成為“大清國“最強的軍隊,可也讓其他派系憤恨不已。

1885年清廷成立海軍衙門,以李鴻章為會辦,“大清國”開始全力發展北洋海軍。按照原來的海軍建設計劃,南北洋都應購入鐵甲艦。可是,李鴻章打著‘先成一軍’的名義,將定遠、鎮遠兩鐵甲艦全部歸入北洋屬下。

然後挖坑給南洋,跟朝廷說“蚊子船”有優勢,炮口徑大,打敵人不費勁;船小,敵人打不到,又靈活。然後北洋外購四艘“蚊子船”:‘龍驤’‘虎威’‘飛霆’‘策電’,南洋一看眼饞,也就鬧著要,說之前本來一人一艘大鐵甲船的,後來中堂大人全吃了,這次南洋也要。

行了,南洋從朝廷那拿到銀子轉手給了李鴻章,李鴻章買回“蚊子船”後,並沒有給南洋,反而把北洋的用舊了的‘龍驤’‘虎威’‘飛霆’‘策電’給了南洋……

所以後來甲午戰爭結束後。“我大清”又出現了一件匪夷所思的、讓人啼笑皆非的、也讓中國人丟臉的事。

當時北洋艦隊與南洋艦隊搞演習,結果日本不宣而戰,南洋艦隊因此被擊沉一艘,重傷一艘,然後有一艘被日本繳獲了。

戰爭結束後,南洋艦隊派人去跟日本人談判,說戰爭是北洋跟日本打的,不關南洋鳥事,請求把船還給南洋……


史之為用


南洋水師與北洋水師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北洋水師最起碼是大清王朝洋務運動後最為出色的艦隊,不然不會被派遣到甲午戰場上,加上當時大清王朝的國力,南洋艦隊每年能拿到保養戰艦的俸祿少的可憐,因此我斷言即使甲午戰爭中南洋、北洋兩支艦隊全部參戰也不能打敗日軍,只會敗的更快!

甲午海戰歷經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由: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此間進行了豐島海戰及黃海海戰;第二階段從1894年9月17日至11月22日,戰爭在遼東半島進行北洋水師沒有參與海戰;第三階段從1895年1月17日至3月9日,主要有清軍收復海城之戰及威海衛之戰。威海衛之戰也是北洋艦隊的最後一戰,以北洋艦隊全軍覆滅而結束。

此三階段中即使有南洋艦隊,也不會勝利,原因很簡單清軍人數雖多,不過戰艦的排水噸位、速度、火炮配比完全不佔優,即使南洋艦隊的創始人沈葆楨將其的創立的南陽艦隊拉到甲午海戰上,相信也只是在為清軍徒增傷亡。

南洋艦隊的建立以及炮火配比

南洋艦隊的成立時間是在1875年,創始人便是前文已經提及過的沈葆楨,南洋艦隊的發展速度不算慢,在中法戰爭前已經有了大大小小戰艦十七艘,艦隊噸位大概在二萬噸左右。南洋艦隊大部分的戰艦都是屬於小噸位的,製造商大多是由江南製造局或福州船政局自行製造的,艦艇甚至是木質結構,技術水平和北洋艦隊進口的鐵甲艦差距不小。

試問北洋艦隊鋼鐵鑄成的艦隊,都會被日軍打敗,讓鋼鐵與木質艦隊的南洋艦隊一同去,相信結果還是一樣的。必敗無疑。對於題主的問題,我的解釋並不是很單一,相信題主是想說當時日本國情嚴重,只要甲午海戰能夠多拖延一個月,日軍將會面臨全面斷糧,緊接著便是甲午海戰的失利,清政府會打贏這一次來自跳樑小醜的挑釁。但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發生的事情。

論日本國情對甲午海戰的影響

日本當時面臨著很嚴重的內部矛盾,一方面認為一定要挑起戰爭從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獲得更多的權益,才能使日本真正的強大起來。另一方面認為日本現在內政存在的很大的問題,一旦戰爭挑起後果不堪設想,甚至日本可能會被滅國,這是非常有可能的。日本在沒有發動明治維新之前與清政府的國情是一樣的。

日本通過圖強後,武器裝備法制相較於之前的確有了很大的改觀,不過當時日本面臨著一個問題,那便是缺錢。養軍隊要錢,沒有大筆的錢是不可能將戰艦保養好,官兵也不會去賣力上戰場的。最終天皇無奈同意主動進攻朝鮮,大清強行支援,這才有了甲午海戰的失利,與不久後的《馬關條約》簽訂。

此時便能將南洋艦隊參戰能否戰勝日本的論點仔細分析。誰都不能保證南洋艦隊的創始人沈葆楨是不是與鄧世昌一樣對這次戰爭有著寧死不降的決心。當時大清的軍隊中有很多的大煙鬼,也就是清末時期常說了一句話:士兵上戰場要背兩杆槍,一把的紅纓槍,另一把是煙槍。

在鄧世昌的帶領下,北洋艦隊全軍上下有著視死如歸的情懷,在這一點上從沈葆楨日後的表現來看,他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甚至有著主動向清政府請求投降的可能性。另一個問題兩支艦隊同屬清政府,統帥是用鄧世昌還是沈葆楨呢?不論用誰都會導致另一支艦隊沒有建功殺敵的積極性。因此我斷言甲午海戰即使南洋艦隊參戰,大清也是失敗。

總結:大清當時衰弱的國力,只是任人宰割的羔羊,當時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軍隊實力已經不是當初任清政府欺凌的跳樑小醜的,反之是列強行列的一員。甲午海戰的實力遠遠不是缺乏人,而是缺乏一個完整的制度,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大國布衣


即便南洋艦隊參戰,對於甲午戰爭幾乎起不了任何作用,不會改變戰役的結局。

甲午戰爭從光緒二十年(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開始,到1895年3月9日清朝六萬多大軍從遼河東岸全線潰敗,戰役持續近八個月結束。整個戰役分為三個階段,其中海戰共發生了三次,主要是在第一階段進行的。

第一階段從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此間進行了豐島海戰及黃海海戰;

第二階段從1894年9月17日至11月22日,此階段,戰爭在遼東半島進行,有鴨綠江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北洋水師沒有參與海戰;

第三階段從1895年1月17日至3月9日,主要有清軍收復海城之戰及威海衛之戰。威海衛之戰也是北洋艦隊的最後一戰,以北洋艦隊全軍覆滅而結束。

從甲午戰爭整個戰役過程來看,即便是南洋艦隊參與,也不會改變甲午戰爭的結果,也不會改變北洋艦隊的命運。

01

第一階段中的豐島海戰

光緒二十年(1894年)6月3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清政府協助鎮壓東學黨起義。清政府派兵進駐朝鮮牙山,日本也藉機出兵朝鮮。起義被鎮壓後,日本拒不同意與清軍一起撤軍,隨之挑起武裝衝突,企圖武力控制朝鮮。

清政府為增援牙山孤軍,派北洋海軍巡洋艦“濟遠”、“廣乙”,練船“威遠”、炮船“操江”,護送三艘僱傭英國的商船運輸援兵。

日本軍方得到情報,就在第一艘英船“高升”號起錨的當天,日本大本營就下達了襲擊中國護航艦的密令。

6月23日,“濟遠”、“廣乙”兩艦從牙山返航,接應正向牙山駛來的“高升”、“操江”。在牙山灣豐島西南海域,突然遭到日本聯合艦隊巡洋艦“吉野”、“浪速”、“秋津洲”的截擊。

雙方激戰一小時,“濟遠”、“廣乙”負傷敗退。“廣乙”在朝鮮十八島附近擱淺焚燬,“高升”被擊沉,船上官兵寧死不降,清軍950人除200餘人生還,其餘均殉難。

此戰,“濟遠”艦水手王國成、李仕茂用尾炮將日軍旗艦“吉野”擊傷。

8月1日,中日兩國政府宣戰,甲午戰爭開始。

豐島海戰,由於是日本蓄謀已久,清政府沒有充分準備,突然遭到日本軍艦襲擊,清軍損失很大。

日本軍艦在噸位、火炮、時速方面,比中國軍艦佔有較大優勢。

“廣乙”艦是福建船政局自制炮艦,一開始就受到重創,無法發射魚雷,最終擱淺自焚;“濟遠”艦初戰就有傷亡,管帶方伯謙沒有任何實戰經驗,臨戰怯陣,沒有取得較大戰果就開始逃跑,最終導致了此次海戰的慘敗。

但最為可恨的是,“濟遠”艦逃回威海,在《航海日誌》中卻捏造戰果:

「擊死倭提督並官兵數十人,彼知難以抵禦,故掛我國龍旗而奔」。

此後,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誤報“濟遠”擊沉“吉野。事實上,“吉野”幾乎絲毫無損。而真正的慘局是“高升”被擊沉,殉難者七百餘人,“廣乙”被重創,退出戰鬥後,擱淺自焚,“操江”艦被俘虜。

02

第一階段中的黃海海戰,也是中日海軍真正意義上的主力對決。

9月15日,北洋水師護送4000餘名入朝援軍到達朝鮮。返航後,在鴨綠江口大東溝(今遼寧東港市)遭遇日軍阻截,戰鬥由此爆發。

北洋艦隊的主力,共計軍艦10艘,附屬艦8艘;日本投入軍艦12艘,包括其全部精華。

此戰,北洋艦隊損失“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等5艘軍艦,死傷官兵千餘人;日本艦隊“松島”、“吉野”、“比叡”、“赤城”、“西京丸”5艦受重創,死傷六百多人。

儘管北洋水師損失較大,但未完全戰敗,最終還是因為日本艦隊撤退,戰役才結束。

然而,李鴻章為了保存實力,命令北洋艦隊躲入威海港內,不準巡海迎敵,日本完全奪取了黃海的制海權。

黃海海戰歷時五個多小時,其規模之大、時間之長,為近代世界海戰史上遠東戰區所罕見。

就實力而言,日本艦隊遠在北洋艦隊之上,但北洋艦隊勇猛作戰、視死如歸的鬥志,可敬可嘆。

此戰,旗艦“定遠”號,一開始就主桅中彈,信號索具被炮火所毀。也有說法是,戰船老朽,自己發炮時震塌了飛橋,在飛橋上指揮作戰的丁汝昌被燒成重傷。

“定遠”艦下水12年,七年未修。丁汝昌負傷後拒絕隨從把他抬入內艙,堅持在甲板上督戰。

在丁汝昌的激勵下,北洋艦隊將士,浴血奮戰,儘管損失很大,但還是維護了大清朝北洋水師的顏面。

03

第三階段的威海衛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

隨著第二階段戰役的結束,在遼東半島進行的鴨綠江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均告失敗,清軍節節敗退,清廷內部,主和派已經佔據了上風,開始進行大肆的投降活動。

旅順口失陷後,日本海軍在渤海灣就獲得了重要根據地,從此,北洋門戶洞開。北洋艦隊深藏在威海衛港內,局勢更是急轉直下。

日本對山東半島作出了“海陸夾擊”北洋艦隊的部署。

李鴻章在威海衛建完各炮臺之後,隨即調遣軍隊分別駐守南北幫炮臺。同時在劉公島上駐紮北洋護軍,並在海港東西佈置防禦設施。此時,威海衛港內,還有北洋海軍各種艦艇二十六艘。

1895年1月20日,日軍兩萬五千人在軍艦的掩護下,從榮成龍鬚島登陸。山東巡撫李秉衡由於搞不清日軍從哪裡登陸,只好分兵把守。

日軍沒有受到多大的阻擊,就順利登陸,很快就佔據了威海衛南幫、北幫炮臺,進而佔領了威海衛城,威海陸地悉數被日軍佔據。

此時,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成為了孤島。

日軍致書丁汝昌勸降,遭到拒絕。2月5日,旗艦定遠艦中雷擱淺,但仍做“水炮臺”使用。

10日,定遠艦彈藥告罄,劉步蟾自殺。

11日,丁汝昌在洋員和威海營務處提調牛昶昞等主降將領的脅迫下,拒降自殺。

14日,牛昶昞偽託丁汝昌的名義,向日本遞交投降書,簽署了《威海降約》。

3月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滅。

04

北洋艦隊覆滅的原因

中日海軍真正的對決是在黃海海戰,儘管北洋艦隊損失很大,但也重創了日本艦隊。最後的威海衛防禦之戰,不是一場面對面的較量,北洋艦隊的覆滅實在是窩囊。

究其原因,還是在於大清朝腐敗的政治。

光緒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撥款400萬兩白銀,建立了北洋海軍。從此之後,就再也沒有增添任何艦船,船齡逐漸老化。旗艦“定遠”艦下水12年,七年未修。旗艦如此,其他艦船的情況可想而知。

每年朝廷撥付海軍的經費大約保持在400萬兩白銀的規模上,這點錢哪裡夠用,從今天海軍建設上,就可以看出,海軍那可是燒錢的買賣。

即便如此,這個錢還不能夠保證全部用於海軍建設。

1894年,也就是甲午戰爭爆發這一年,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管理海軍衙門、總理節制沿海水師的醇親王,為了討好老佛爺,居然挪用海軍經費修繕頤和園,為慈禧太后慶賀六十大壽。

從1891年以後,北洋水師甚至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

北洋水師共有25艘軍艦,官兵4000人。陸海軍總兵力雖然多達80多萬人,但編制落後,管理混亂,訓練鬆弛,戰鬥力低下。

北洋水師如此,南洋艦隊的情況更慘。

南洋艦隊正式建立是在1875年,比北洋艦隊早了十多年。到了1884年中法戰爭前已頗具規模,有巡洋艦、炮艦等十七艘,約二萬噸。

中法戰爭損失兩艦,又因意外沉沒一艦。而且南洋水師多為江南製造局及福建船政局所製造,只有少量購自英、德。

而且清朝廷的政策是先集中力量發展北洋水師,因此,南洋水師無論噸位、裝備、人員及財力支持都遠遠落後於北洋水師,艦船更為陳舊,戰鬥力更差。

日本發動對清朝戰爭蓄謀已久,部分大臣紛紛請求清朝廷增兵備戰。但慈禧太后並不願意其六十大壽為戰爭干擾,李鴻章為了保存自己的嫡系淮軍和北洋水師,也不願開戰,企圖與日本議和。

在議和失敗後,清政府倉促與日本開戰,最終以徹底失敗而結束。

1895年4月17日,在北洋水師覆滅後,清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因此,從整個甲午戰爭的過程來看,清政府的失敗,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政治的腐敗。軍事實力的差距是一個原因,但北洋水師並非不可一戰。

從北洋水師幾次海戰來看,縱然很難戰勝日本,但絕不至於敗得如此之慘。

在豹眼看來,甲午之戰不是勢力的差距,還是人的問題,制度的問題。因此,就算是南洋水師全部參與甲午海戰,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不會改變北洋水師覆滅的命運。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是北洋水師覆滅留給後世沉痛的教訓。


豹眼看歷史


甲午戰爭,如果南洋海軍參戰確實能增加中國海軍的實力,但是隻能讓日本聯合艦隊損失更大一些,對戰爭的結局起不了大的作用。

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一開始就沒有積極備戰,慈禧太后忙著過自己的六十大壽,李鴻章只想保存自己的政治資本,寄希望於英美等國的調停。從軍事上來說,日本聯合艦隊有的武器裝備,北洋海軍也有,雙方的差距在於操縱武器裝備的人。陸戰也是一樣,湘淮軍的武器裝備並不比日本陸軍差,有些甚至還更先進一些,結果外戰外行,一敗塗地。


歷史軍魂


甲午戰爭時南洋水師即使參戰,也對戰爭結果沒太大的影響。

在甲午戰爭期間,作為清政府所籌建兩大水師之一的南洋水師確實始終沒有派軍艦北上作戰。即使在清政府下旨命南洋水師北上的時候,南洋大臣也是百般推諉,拒絕從命。所以直到甲午戰爭結束,南洋水師也是沒有參戰。不過南洋水師即使參戰的話,對甲午戰爭也沒什麼太多的影響。

雖然南洋水師和北洋水師是清政府籌建的兩大水師之一,不過和清政府把北洋水師視為直屬武力大力扶持不同,南洋水師的經費要少的多,加上歷任兩江總督、南洋大臣如左宗棠、劉坤一等人比較守舊,認為鐵甲艦無用,所以南洋水師的主力只有6艘舊式無防護巡洋艦。

在這6艘巡洋艦中,5艘屬於“開濟”級和其改型,分別是“開濟”、“南琛”、“南瑞”、“鏡清”、“寰泰”,排水量都是2200噸,不過武器各艦有所不同。“開濟”裝備有2門210毫米克虜伯炮和8門120毫米克虜伯炮。“南琛”、“南瑞”裝備有2門8英寸阿姆斯特朗炮和8門120毫米阿姆斯特朗炮。“鏡清”、“寰泰”裝備3門7英寸阿姆斯特朗炮和8門120毫米阿姆斯特朗炮。

而另1艘“保民”屬於“開濟”級的小型化,排水量1480噸。“保民”裝備有2門150毫米克虜伯炮和6門120毫米克虜伯炮。

南洋水師的這6艘主力艦其水平不過和北洋水師最弱的“超勇”、“揚威”相當,對應日本的話,則是和“筑紫”、“葛城”、“大和”、“武藏”、“高雄”等相當。這些軍艦在日本海軍內屬於二線軍艦,不參加海上決戰,只是承擔警戒巡邏任務,可見其性能水平之低下。

而更糟糕的是由於南洋水師經費緊張,長期缺乏資金購買新艦,因此1892年以後,南洋水師就裁撤水兵,以節省軍餉購買軍艦。

將現有兵輪暫減人數,以為節餉添船之計,仍俟等有款項購辦鐵甲等艦

在這種情況下,南洋水師水兵不足,訓練有限,其作戰能力更是大打折扣。

所以即使南洋水師參加甲午戰爭,能起的作用也就是牽制一下日本的二線軍艦,對於海戰結果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不沉的經遠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其實南洋艦隊和北洋艦隊是很不愉快的,清朝人的內鬥是很厲害,他們其實根本就不是一條心,說實話,南洋艦隊還巴不得北洋艦隊敗了。這樣自己反而能得到重用,只是沒想到北洋艦隊敗的這麼慘,最後結果,不得已北洋和南洋合併。雙方矛盾不次於劍拔弩張。


南洋艦隊的實力

其實南洋艦隊的實力不次於北洋艦隊,南洋艦隊的船隻都是來自於江南製造總局,以及歐美列強購買的船隻。實力也是非常的強大的。南洋水師負責海域為江浙一帶,停泊地則主要為上海、南京。不過人可是不咋地,素質算是十分低差,好武器配不上好人啊!所以軍艦的戰鬥力還是不錯的,可惜人不行。


北洋艦隊失敗的原因

1.軍紀散漫

2.內部極為不團結

3.心不齊 戰鬥力一盤散沙

4.海軍觀念落後 戰術落後

5.並未中央化 高不成 低不就


南洋艦隊為何不救援北洋?

首先,北洋和南洋派系不同,雙方有激烈矛盾,巴不得北洋慘敗,南洋艦隊主要目標是防禦沿海,當時的清廷腐敗不堪,各個水師的領導者勾心鬥角,更有官員想借這次機會剷除北洋艦隊,所以也更不用說會派出軍艦支援了。還有一點是,甲午海戰算是伏擊戰,就算南洋艦隊前來支援,北洋艦隊死戰的話,早就全軍覆沒,等南洋艦隊過來,早就為時已晚。

我是鵬正!如果喜歡我的問答就請給我點個贊吧!

我超級寵粉的~


鵬正


謝謝要求,隻言片語拙見與君分享。


南洋水師的發展離不開一個人的貢獻,他就是沈葆楨。

1874年日本,剛剛明治維新不久的日本自覺羽翼豐滿,便開始顯露出它對外擴張的獠牙,藉口琉球漁民被殺,明治維新九元老之一的西鄉從道率領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日軍登陸並與當地居民發生衝突,我方傷亡很大。


雖然後來福州船政艦隊在沈葆楨的帶領下馳援臺海增添防務,中日兩國最終達成條約,日本撤軍,但一直被視為蕞爾小國的日本都居然敢侵犯天朝上國,在加上一鴉和二鴉兩次戰爭洋人都是來自海上,特別是二鴉,洋人不僅打進了帝國的首都,還焚燒了皇帝的宮殿。一時間,清廷內部召開了著名的海防大討論,由此引出了著名的《籌議海防折》。在此情況下,時任臺灣等處海防欽差的沈葆楨已就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上任之後,南洋水師得到迅速發展,增添了不少軍艦,其麾下的“開濟級巡洋艦”是福州船政造的最好的艦艇之一,“南瑞”級巡洋艦,是和北洋“定遠”、“鎮遠”一樣具有德國血統的純正德國造軍艦,為南洋水師中間,其地位不亞於北洋“定遠”、“鎮遠”兩艦,此外,威遠級巡洋艦,眉雲級炮艦、元凱級戰艦等在當時都代表了國造艦艇的最高水平。相對於北洋幾乎全部外購的艦艇來說,南洋水師的艦艇除了“南瑞”級和“蚊子”船是外購的之外,其他主力艦艇都是國造的,特別是南洋的“金甌”號蚊子船,雖然個小,但是金甌是裝甲船,艦首還有撞角,它的出現甚至影響了德國海軍的裝甲艦設計風格。

到1884年中法開戰的時候,此時的南洋水師也算是兵強馬壯。抽調五艘主力艦艇和北洋的超勇、揚威一起南下臺海支援福州船政艦隊。可惜的是北洋水師“超勇”、“揚威”兩艦被抽調朝鮮平叛(當時北洋的手裡也確實沒什麼大船,定、鎮在德國,洋人不讓回來,致遠、靖遠它們還沒造呢,北洋手裡剩下的不是小個炮艇蚊子船,就是木殼的炮艦,實在不堪大用),剩下的五艘南洋水師軍艦“澄慶”、“馭遠”躲進了石浦灣,最後都自沉了,“開濟”、“南琛”、“南瑞”三艦跑進了鎮海,後來是在與陸地炮臺以及守城清軍奮勇作戰下,取得了鎮海保衛戰的勝利,保存了南洋的這三條主力艦。


從南洋水師在中法戰爭中的表現來看,南洋水師無論是戰鬥精神、個人的技術素養均不能和北洋海軍相比。甲午年間,北洋希望南洋能夠增援,甚至出現了“請北洋自己派人把船開走,南洋人員均不堪用”的醜態。

南洋水師的落寞和衰敗,並不是南洋水師軍費被挪用而造成的,將無貪生之念,士有必死之心。南洋水師過早的被清朝舊式軍隊的習氣所侵蝕,原本一支生機勃勃的近代海軍,就這樣落寞了。


反觀日本海軍,明治維新後開辦江田島海軍兵學校,學員在那裡不僅學習文化知識,專業課程,還要參加劍術、柔道等體能練習。記得央視一部電視片曾經提到過,英國人在看了中日兩國的海軍學校之後說到,中國學生下課,要麼是發呆,要麼是寫作業,幾乎沒有去運動的,而日本學生下課之後和中國學生形成的鮮明的對比。這也是後來兩國海軍發展的一個縮影。

至甲午開戰之前,日本編成聯合艦隊,其主力艦第一遊擊隊的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穗等軍艦,無論艦艇的年齡還是速度,都比北洋有很大的優勢,南洋那些木殼的軍艦能否承受日軍一波次速射炮齊射都是個問題。即使劉公島被圍,南洋水師全部主力艦捨命來救援,對日本的損失頂多就是消耗一批炮彈,而對戰局不會起到任何的作用。

相反,北洋水師第一代覆滅後,京畿海防門戶洞開,是南洋的那些老爺艦,在第一時間北上黃渤,接過犧牲的北洋水師兄弟的槍,繼續堅守在中國的海防第一線上。強撐著自己老舊的身軀等來了,“飛鷹”、“飛庭”、“海天”、“海圻”、“海容”、“海籌”、“海琛”、“海清”、“海華”、“海龍”、“海犀”等艦艇,見證了新北洋水師的建立。


猴大爺說


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興起,洋務派打著"自強"、"求富"的旗號,建設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新式海軍,結束了清朝"有海無防"的歷史。1884中法馬尾海戰福建水師全軍覆。這次海戰中國福建水師9艘木質戰艦旋踵間都被法國遠東艦隊炮火轟成了碎片,另兩艘逃離戰場後也被迫自行鑿沉。

甲午中日戰爭,以清政府的徹底失敗而告終。作為海軍的主力,清政府經營多年並耗資巨大的北洋艦隊在戰爭中全軍覆沒。南洋水師與廣東水師,艦小船破,根本不堪外洋作戰,實力遠不能與北洋水師相比。南洋水師和粵洋水師一共每年才得銀60萬兩。各艦隊維持經費從來不能如數保障,海軍不得不處於持續萎縮狀態,無法發展壯大!以南洋艦隊的實力,即使參加甲午戰爭,也不可能改變清朝政府失敗的命運。



閒時讀史


如果大清的南洋艦隊加入甲午戰爭的話也是很難能夠取勝的。中日的甲午戰爭是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爆發的那年正好是1984年又稱為甲午年所以稱為甲午戰爭。

當時大清在慈禧太后的帶領下一步步走向了衰弱,朝野腐敗,而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就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軍事不斷髮展擴大,日本也開始不斷的外侵其他國家。日本本就是在一個小島嶼上的要想侵略其他國家必須靠水上戰隊,所以日本的航海艦隊的實力是十分雄厚的。反之看大清當時的北洋艦隊一下子就被打的落花流水,南海艦隊的實力在當時是更加的不如北洋艦隊。大清是馬背上打下來的天下,當時的士兵對陸地熟悉,可是面對茫茫大海訓練次數少實戰性差根本就不可能會贏下甲午戰爭。


姐說野史


改變戰局的可能性很小。原因有:首先,作為拱衛京畿的北洋水師是清軍重點建設的水師,不論是從裝備、人才和經費上都重點扶持,實力是遠超其他3支水師。而在開戰前,北洋水師在總噸位、機動力、火力等方面都已經落後於日本海軍,而南洋水師的差距更大,15艘軍艦除2艘從德國進口的巡洋艦外,其他的都年久失修、老化嚴重,根本沒有出外海長期航行並作戰的能力。其次,當時清軍沒有形成海軍統一指揮的體制機制。北洋、南洋、廣東、福建四支水師分別隸屬於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和閩浙總督,各自為政,不受海軍衙門的統一指揮和調度。所以,就算南洋水師北上增援也不一定能打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