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总是发脾气,怎么能培养一下他的自控力呢?

未知vs忘记


孩子为什么发脾气?

首先你要搞清楚原因。

是为了得到什么东西,还是因为某件事情惹他不开心生气了,又或者是为了引起大人注意。

如果是合理要求,那么家长就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家长给予适当的满足。

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那么家长就应该坚持底线,而不应该因为孩子的哭闹发脾气而妥协。这种情况,就应该及时给孩子制定规则,家长和小孩子一起遵守。

如果是伤心难过了,家长的第一时间就是应该给予一个安静温暖的拥抱,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产生共情。然后给予安慰开导。

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长成什么样,都是家长教育的结果。

孩子爱发脾气,是不是家长爱发脾气?所谓的有样学样就是这样。

孩子爱发脾气,是不是之前孩子通过发脾气来获取某些好处得到了满足,导致孩子产生认为自己的需求通过发脾气就可以得到满足的错误结论。

希望对你有一点启发!



可葭妈


孩子的自控能力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无论孩子天赋多聪明、IQ多高,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做事也是很难成功的。因此,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对孩子自律能力的培养。

1. 延迟满足

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首先要从延迟对孩子需要的满足开始。心理学实验已经表明,自我控制能力最早出现在宝宝6~12个月,而4岁则是自我控制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从孩子很小时家长就要有这种意识,不要总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适当延迟满足孩子欲望的时间。也不要让孩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注意培养宝宝抵制诱惑、克制自己的能力。

记得女儿三岁左右时,有一次在商场里看到了一个遥控小汽车,喜欢的不得了,非要买着不可。我想不能让孩子养成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的坏习惯,得让孩子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虽然看着孩子眼泪汪汪的小脸也很心疼,但还是咬牙坚持没给她买。过了一段时间,我看孩子特别懂事,就偷偷把遥控车买回来给了孩子一个惊喜。没想到这件事过后,带孩子去商场时丫头再也不吵闹着要东西了。看来,只要家长在生活中多注意适当延迟满足孩子的欲望,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会慢慢养成的。

2. 时间管理

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离不开对时间的管理,当孩子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家长就要逐渐培养孩子在时间上的自律意识。孩子想做某一件特别喜欢的事情,比如看电视、上网玩游戏时,家长要先和孩子约定玩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孩子可以尽情的玩,约定时间一到,孩子必须自觉停止。如果孩子不能马上停止,就需要对孩子适当“惩罚”,可以减少玩的次数或减少下次玩的时间,让孩子为自己的“违约”付出代价,培养孩子正确的时间观念,懂得守时的重要性。当孩子开始做一件不太喜欢的事情,比如写作业、做家务时,可以先让孩子自己制定完成的时间,告诉孩子只要认真完成,剩余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让孩子逐渐养成重视时间的良好意识和管理时间的良好习惯。

3. 提供动机

训练孩子的自律能力,不能光凭家长的“行政命令”,最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诱惑力的动机。家长首先要了解什么才是孩子真正在乎或需要的事情,当要求孩子在某一方面自律时,尽可能想办法把你的要求与孩子的某种需求关联起来,构成因果关系,给孩子的自律提供一个强大的动机,促使孩子心甘情愿的去完成。

女儿小时玩完玩具从来不收拾,嘱咐多少遍也不听。为了让女儿能自觉收拾玩具,我想了一个点子,然后告诉女儿:“如果不把玩具收拾好,玩具就会自己藏起来,不和你一起玩了。”刚开始,女儿根本不相信,玩过玩具后还是乱放在那儿,我就趁她看不见时把玩具藏起来,结果女儿找不着玩具了,女儿特别惊讶:“玩具真的藏起来了!”“我还想玩这些玩具”———这个简单的需求成为女儿自觉收拾好玩具的强烈动机,再也不要我督促了。

4. 遵守规则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则的争先恐后势必会造成社会的混乱,要想孩子自律,首先就要学会遵守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予孩子正面的影响,在日常行为中为孩子树立遵守规则的好榜样。家长要让孩子了解各种规则,行人车辆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小朋友玩游戏要遵守游戏规则,各种体育运动要遵守竞赛规则,还有要礼貌待人啦、按时作息啦、做事不影响别人啦等等,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遵守规则给予孩子监督指导。

比如,孩子想荡秋千玩,可是已经有小朋友在那里正玩着呢,家长就要告诉孩子“先来后到”的规则,劝导孩子学会克制自己,陪孩子耐心等待。全家一起出游,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不大声喧哗,遇到热门景点需要排队时,家长一定要不加塞、不催促,孩子在旁边看着呢。要让孩子明白遵守规则的严肃性,可不能让自己的“不文明”影响到孩子。

5. 游戏训练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采用角色扮演游戏或者叫情境模拟游戏,能够很好的锻炼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模拟医院、商店、学校、消防人员救火等等。在模仿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走神了,家长要提醒孩子回到自己的角色中,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

给孩子提供一些训练活动,对孩子自律能力的培养也不失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我女儿最喜欢和我玩的是折纸小游戏,准备一些白纸片,随意折出一些小动物、小物品,按照个人的喜好画上颜色,再把自己的作品和树叶、小石块等身边的小物品摆成不同的造型,一起欣赏,那叫一个美呀。这种动手类的小游戏,孩子大都非常感兴趣,既锻炼孩子了的注意力,长期坚持下去还能帮助孩子逐渐形成自律的能力。

孩子自律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家长针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个性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渐进地进行。在进行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一些反复的情况,家长要多关爱、多提醒、多鼓励,这样才会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自律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包子Ge


孩子发脾气,也要分年龄段,去考虑他的原因。2岁左右,和青少年时期,有两个叛逆期,但加以正确的引导,也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

一方面就是父母说话的方式和语气。把命令式换成商量式。多让孩子做选择题和疑问题,他会很有参与感(你想这样还是那样呢?你觉得感受是怎样的?),这样也能培养孩子自主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把咆哮式换成柔情式。如果家长盛气凌人的和孩子说话,他作为弱者只能用害怕和防御来回馈你。而事过之后,他的防御盾,就是学会和你一样,大声地说话,乱发脾气!所以说孩子就是父母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和孩子说话是商量的语气,孩子也会温柔的给你解答。家中的氛围是温馨和睦,成就的孩子这一定是温柔善良的。

另一方面,我们要明白孩子每次发脾气的原因是什么?加以解决。解决的方式,不是顺从娇惯,而是耐心的倾听,引导孩子正确的做法。这也是树立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好时机。

本人取得早期教育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资质,如果觉得回答对你有用,今后还能帮助到您,[玫瑰][玫瑰][玫瑰][玫瑰]麻烦关注一下!谢谢[玫瑰][玫瑰][玫瑰]


生活正能量部落


发脾气的时候最好是一个大人去陪孩子到安静的环境,等他发完脾气后你再跟孩子耐心讲讲,平常有意识的给孩子听类似的故事,推荐听弗洛格的故事就不错


航海家13141


不能怪孩子,难大人不够耐心。


走进明智


孩子发脾气时,不要直接跟孩子对立,或者马上尝试压制住孩子不让发脾气。正确的做法:尝试理解孩子发脾气背后的真正原因,先尝试部分认同,和孩子站在一条线上,这样会降低孩子对父母的敌对感。父母语言表达出来孩子的发脾气的原因,表示出理解的感觉,孩子有缓和后,蹲下身和孩子平视,眼神直视交流,给孩子一个亲密的拥抱。耐心告诉孩子爸妈永远是爱你的,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可以吗?

日常时候可以和孩子共读一些相应的绘本,做情感引导。告诉孩子发脾气对身体的坏处,告诉孩子除了发脾气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达情绪。疏导情绪很关键。


陈加更


孩子发脾气,首先我们要想一下发脾气的功能是来干什么的,就是他做出发脾气的这个行为,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第一,他发脾气是为了得到某些东西,或者说看电视或者玩一会儿游戏。如果功能是为了得到一些东西,那如果他是通过发脾气来得到的话,那我们就不要让他得到这个东西,当然,如果孩子以正确的方式问家长去要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是要去满足孩子的,只有通过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坚持不给让发脾气的行为的功能消失,那发脾气的这个行为就会消退。

第二,他发脾气是为了吸引家人的关注。孩子一个人在家无聊的时候发脾气,来引起大人的关注,那这个时候我们尽量的不去关注孩子,让他发脾气的行为功能消失,同样发脾气的行为逐渐消退。当然为了避免孩子通过发脾气去吸引关注,我们要适当及时的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

第三,他发脾气是为了逃避一些任务,比如说写作业,打扫卫生等。那我们一定要坚持让他把这件事情给完成,不管发多大的脾气也要坚持完成。同样的发脾气的行为没有逃避掉任务,然后发脾气的行为就会消退。在这儿家长也要考虑给孩子的任务,是不是超过了孩子本身的能力。

当孩子出现一些家长不愿意看到的行为时,我们一定不是立刻去制止孩子的行为。而是去观察孩子行为的目的,或者说行为的功能是什么。只有分析清楚了来龙去脉,那么矫正孩子问题行为就不在话下了。


开口吧宝贝


首先搞清楚他发脾气的原因,如果是有理由的,告诉他学会控制情绪,深呼吸,让自己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冷静处理,大人也要反思自己做了什么,该道歉就道歉。如果是没理由的,或者是他自己的错,别理他,冷处理,他发现没人关注自然就没了脾气,然后跟他讲乱发脾气没人喜欢,是他的错他必须道歉。当然,得全家人行动一致。


特洛依木马16325333


你跟孩子以朋友的方式来相处。不要用高人一等的态度去相处,事情就好办多了。其实有时候我觉得我爸妈的方法还是挺好的。打一顿,我就老实了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