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8千元难招人,可明明有人月薪5千却找不到工作,这是怎么回事?

明天125536214


信息的不对等,还有人思维的局限性。信息的不对等就是适合你的工作你没找到,最主要的还是思维很重要,我接触的有一部分人,他们就觉得他们只能做这个,我有时候给他们说让他们去干啥,其实非常简单,但是他们就是不去,说自己文化低了,那种工作不会做之类的理由!就拿我老婆举例,今年年初我带她找工作,我说带她找个环境好一点的,工作轻松一点的工作,不要求工资多高,只要人轻松一点,可她就不干,非要去各种厂里找工作,我说你这么年轻漂亮的小姐姐,为啥非要去厂里,她还跟我不高兴。我带她看得工作,她总有理由拒绝,一会儿学历低了,一会儿不会的,她其实就是怕人际交往,就喜欢工厂里简单单一的工作环境…真的是能气死你,不过她在厂里工资还是中等偏上



陆先生bob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我近10年的招聘工作中,发现现在更为严重。求职者喊找不到工作,企业喊招不到人。这里面并不仅仅是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还有更多因素。看完下面的,相信大家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01 信息不对称是必然的,即便现如今互联网如此发达,也不会没有信息死角的存在

为大家所熟知的原因之一,就是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传播受制于空间、时间范围。超过一定范围,就不会被对方所接收。

因此,不论是企业的招聘信息,还是求职者的需求信息,都只能在交互空间里进行匹配,符合双方要求的必然就非常少了。

因此,即便是招聘,也需要企业长时间的进行推广。但是求职者不会长时间的等待,每一个工作之间衔接的时间于他们而言越短越好。所以就会存在企业还在招聘,但对方可能已经入职的情况。

02 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求职者对企业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其心态是用最低的成本招到最好的人。这就导致很多对公司有意向的求职者,没有达到他们的标准而被拒绝。

即便是基本符合岗位要求的,企业也希望在与其他人做出对比后,最终决定。但是很多时候,求职者的选择是比较丰富的,在等待期间,他可能就选择了其他公司。毕竟对有能力的人来说,不愁找不到工作。

这两点进一步加大了企业难招人的程度。

而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年轻人对工作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很多工作达不到他们的标准,即便企业觉得合适,他们也不会将就自己。

人们往往习惯性追求自己所达不到的东西。找工作就是一个很普遍的例子。求职者想要1w的工作,但企业觉得他只值8k。并不是求职者不适应这个岗位,而是双方在某些地方根本就谈不拢。

03 人都倾向于待在舒适圈,在不确定之前很难做出彻底的改变

还有一个原因,实际上是发生在求职者身上的。对于月薪拿5k的人来说,他是不愿意冒险拿8k的。

这种冒险并不是说他要做出多么大的牺牲,而是他现在已经有5k,在不确定是否能够拿到8k的情况下,不会轻易的做出改变。

这就好比你现在的月薪是8k,当你看到群里有招聘信息说薪资是1w时,你会对这个岗位有兴趣,但也仅仅是有兴趣而已,并不会因为这个工资就果断的去面试、去争取。所有人都是有惰性的。

04 月薪高并不能说明一切,其它方面也会左右人的选择

月薪8k和5k的选择,并不简单。企业不是傻子,既然能开出高薪,要么说明岗位要求比较高,要么存在一些特殊的条件,导致很少人愿意去应聘。

要求高,面试通过的自然就少,即便很多人愿意。有特殊条件,本就会直接降低简历的数量。这就像月薪8k的工厂值班倒班岗位,和月薪5k的办公室岗位,很多人就是会选择5k而不是8k。

面试本就是一个综合考虑的事情。求职者会考虑企业。企业也会考虑求职者。只有双方在大部分条件都达到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才可能最终确认。

总结一下就是:

1、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招聘信息和求职信息的不对等

2、企业和求职者对对方的要求越来越高,降低了双方的意向度

3、求职者对舒适区的适应,降低了他们重新选择的几率

4、工资不是唯一的选择标准,还有其他因素会产生影响



次等大叔


拿5000工资的人未必能胜任8000的活,比如公务员这种文职工作的人,让写写报告啥的可以,可是你让他立马去做销售,他能立马干好?不否认有这样的人才,但是少。毕竟90%的人最先想找的就是非销售类行业,因为这就是所谓的稳定。销售门槛是低,可它的要求却是最高的,有句俗话说的好,人世间最难的就是把你的理念灌输给对方并且对方还接受了它。我认为销售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比如我就是销售,我们店有店面行政人员,店长助理,管打单做账什么的,一个月也有3600左右,加上绩效什么的一个月4000可以拿到,离5000也差不了多少,可是我们销售干的好的一个月都10000起步,不那么上进的也能5000到8000了,可是人家店助说了,让他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要让他干销售,他怕和人接触。

现在都是手机社交,离开手机人与人面对面根本不知道怎么交流,所以为什么会有社会恐惧症这种鬼病症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有时候拿5000工资的人干不了8000的活,有时候也是能力问题。


啊四情感


我爱的人不屑一顾,爱我的人惨不忍睹!职场上也是如此,工资高的岗位招不到人,有人想要一份稳定的低工资,却求而不得!

在职场的这些年经历当中,我完全理解招人的和找工作的双方的痛苦,但是这种矛盾恰恰是不可调节的,因为要求的差异是条件的差异,双方只能干瞪眼!

仅是路人观点

8000元的岗位,招个5000元的“便宜货”没法用,我们是给岗位招空缺,不是随便拉个人凑数

对于工作薪资而言,它需要根据岗位的难易程度来确定,最终形成招聘人才与岗位适配。这就好比配钥匙一样,你不能随便搞一把钥匙就想打开锁,那毕竟不合理。对于工作也是一样,我们需要考量求职者的抗压能力、工作经历、工作经验、自身技能以及其他条件。只有匹配度越高时,才能更好的让工作顺畅起来。

相反,你招了一个便宜货,结果来了以后什么都做不了,或者说做不好。招人之前是什么样招人之后还是什么样,甚至有可能帮倒忙,这样的结果谁也不愿意看到,还白白为此搭一份工资不合算。

招人和买东西一个道理,你不可能在街上见到便宜的就想买回家吧,总要挑一挑,和家里的其他东西相配,符合家里人平时使用习惯才行。不然的话,你贪图便宜买回去的充其量是一堆废品罢了。

要价5000元的人,拿不下8000元的活,一些工作条件决定了你做不了。公司多花3000块招的人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只花5000块人好多个3000

很多时候我们讲,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高薪的工作很多,也有人很艳羡,但是没用,因为你的条件达不到。学历、履历、资历、技能都可能是软肋,这些不匹配就决定了你与岗位之间差距相去甚远。用人单位一衡量,招一个人回来产生不了价值还占着位置,白花钱,我哪怕把8000提高到10000都不会选择降薪5000去找一个“凑合”的人。

这就跟建筑材料一个道理,为什么有些材料便宜但是大家不敢用,就是因为本身质量的不过关。对于公司来讲,员工是公司业绩的基础,找到一个凑活着用的人,如何保证公司的业绩,要知道他的损失可是远远比他的工资高多了!

要想找到高薪水的工作,或者求职更高的岗位,降薪这种低声下气的事情就不要做了,踏踏实实提升自己能力

同样的,我们找工作时,由于自身实力不足而“卑微”的选择降薪跟别人谈,然而得到的却是更大的质疑。你得主动降薪,反而让别人更加坚定“便宜没好货这个道理”。所以,当你在拿着5000块薪水时,不要寄希望HR会瞎了眼招你一个只要5000的人,而是及时的想办法去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当你有了开口要出10000的自信时,HR他们愿意给你12000招聘你!

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市场上HR高薪招不到“好人”,求职者底薪“进不了门”,其根本是双方的掌握的信息价值不对等,低薪求职者的岗位能力与招聘位置能力不匹配,自然就存在招人的每人可找,找工作的无处就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仅是路人


月薪3000元,没有关系都找不到活干,在县城也就是2000元一个月,这就是中国,不要说招工难,不要扪着良心说话,缺德;有多少人找不到活,在家没事干你知道吗?


张学才79826376


月薪8000,招募的是人才,既然是人才,8000是没有诱惑力的!月薪5000,那是没什么专长的人,你没什么专长,我招你有什么用?


快乐心声38408991


普遍在三千上下,我们合肥各种服务员,保安,保洁,超市员工等都在二千多点。


54弓


经常在网上看到月薪上万招不到人,大量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类似的新闻,特别是年初求职旺季,作为招聘者深有体会,原因可能有多方面:

人岗匹配问题

很多高薪岗位招不到人是因为应聘条件要求高,比如说学历要求、技能要求,亦或者是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等等;一些通用型岗位如文员、司机一类基本上门槛不高,求职者众多导致竞争激烈,而求职者无一技之长找不到工作也很常见。

自身问题

有些企业高薪福利吸引人,求职者入职之后发现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必须要达到某些条件才能得到高薪,有些要求必须经常加班加点、整月无休才能得到高薪;有些是生产旺季才能得到高薪;有些人找不到工作是因为挑三拣四、怕苦怕累、眼高手低等等。

信息不对等

有些企业只在网上招聘或者是只在人才市场招聘,招聘渠道单一,很多求职者不知道这些招聘信息,反之亦然,求职者很多是没有网上投递的习惯,特别是一些普工、年纪稍微大点的都没有网络求职的习惯,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岗位。


小林工作生活杂说


做什么工作,是真的吗?现在好多招工广告和事实不符,招工是回事,现实是回事,都是套路。招工工资8000,进厂要是另外一回事3000一5000了。把人骗进厂再说。


开心时刻803


、前n天找了个厂,两个半月不发工资,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