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大多数资深的乐迷都会有这样一种“恶趣味”,就是挖掘那些著名歌手的非著名作品,越是偏门,爱的越深,并特别容易与那些同样可以挖掘到这些偏门作品的人瞬间惺惺相惜相逢恨晚。

但什么样的作品才叫偏门呢?通常是大多数人没有听过或者没有听到却没有留意过的作品,也通常指那些在数字网络分享时代很难搜到的作品。有些作品能偏到什么程度?偏到连原唱者自己都没有资料留存。只是,寻找偏门作品是一件极容易走火入魔的事情,往往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譬如有这么一首歌,就是这么一首顶级的偏门作品,歌如其名,《好像忘记了》,就是一首连原唱者田震自己也在问哪儿能找到的作品,大多数人可能别说忘记了,连听都没听过,但是只要听过这首歌的人只要一听到它的名字,就都会肃然起敬,激动之心溢于言表,然后感慨地说:却都没有忘。


这首歌,从开始有MP3时代我就开始寻找,找了20年了,却没想到在这个枯坐抗疫的非常时期,终于让我找到了。

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但这首歌的历史却远不止20年。

我最早听到它是1988年的冬天,那时我家刚有了一台双卡录音机,在哥哥买回来的一堆磁带中率先挑出了有当时歌坛最热门的人物崔健作封面的一盒,《全国百名歌星荟萃精选1:一无所有》。

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全国百名歌星演唱会指的就是1986年5月9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那场为纪念世界和平年而举办的百名歌星演唱会,后来被普遍标记为内地流行音乐的起点,其主题曲《让世界充满爱》三部曲都成了那几年内地最流行的歌曲,演唱会后推出了收录了这三部曲的单曲盒带早已经风靡全国,但由于信息的封闭远在湖北的我们对于这场演唱会的认知也就仅停留于这三部曲,包括在那场演唱会同样打响内地歌坛划时代意义枪声的《一无所有》,我都是一年后在央视的一场与国外音乐家联欢的晚会上率先听到成方圆吉他弹唱后,才知道其作者和原唱者崔健的,全国人民热追起崔健,大多也是在1988年央视青歌赛带火西北风歌曲后,都把《一无所有》当成了西北风的代表歌曲而开始的。

所以在这张合辑里参与录制的十人当中,当时在全国拥有广泛知名度的,除了崔健,也只有曾分别拿到过央视青歌赛通俗唱法1986年二等奖的王虹和1988年二等奖的胡月了,孙国庆虽然早在1984年就成为了中国第一支摇滚乐队“不倒翁”的主唱,但真正打响全国知名度则要等到了五年后演唱电视剧《篱笆女人狗》主题曲《篱笆墙的影子》以后了。此外,这里面还有摇滚界的元老级人物王迪,但那个年份摇滚的概念在中国还没真正浮上水面,所以只是他的影响力还只停留在小众圈层;另外还有赵莉,那是扒带时期的红星了,只是她红的那几年听磁带还是一小部分人的“轻奢”行为,对于更多的普罗大众来讲还依然算是陌生。

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那张专辑首先要听的当然就是崔健的《一无所有》,虽然听的时候老爸频繁来捶门抗议“关了好吗,像哭似的!”,然后是胡月的《祖先》。那年刚参加过青歌赛并拿下专业组二等奖的胡月正是西北风歌曲的主要干将,但坦白讲从她的个人形象到演唱风格却总是给我一种傻大妞的印象,但这首《祖先》却令我对她肃然起敬,从演唱风格到歌词深度都与她广为人知的作品大为不同,所以到现在我还能记得它的旋律,只是歌词记忆已经模糊了。排在第三首的是崔健的《不是我不明白》,这也是我人生听到的第一首“说唱”歌曲了,听的自然也是耳目一新。

然后就来到了第四首《好像忘记了》。

《好像忘记了》的田震在当时也还未是一个能在全国家喻户晓的名字。其实当时她已经算是西北风大潮中的一名干将了,在当年巨火的一盘西北风盒带《陕北1988》中,收录的12首歌曲中有5首来自田震,只是她演唱的《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和《信天游》这些歌,第一都不是她的首唱,第二演唱过这些歌的在那个年头也不要太多了,杭天琪范琳琳胡月都比她更红(应该主要原因是那时田震没参加过青歌赛和春晚)。

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我对她的第一印象还是来自于那一年电视上播出的北京的一台演唱会,当时舞台中央突然走上一头短发穿着男式中山装的飒爽女子,上来赧然一笑,特别爷们儿说出一句“大家好,我是田震”,然后干脆利落地吐出一句“别再徘徊,沉寂的心灵”,来自童安格刚火起来的名曲《不必太丰意》,等听到“大地迎春雷”的“雷”字时,我就被这种嘴唇不全张、声音都包裹在口腔里然后从鼻子里哼出来的似的、出声却又刚硬清脆的声腔给深深吸引住了,再看她演唱时,那种侧身端肩单臂前后伸缩的台风及睥睨一切的眼神,哇哦,太飒了!从此我就再也无法忘记这个名字了。果然后来田震也凭着这独树一帜的声腔一路发展成内地歌坛的顶级天后了。

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但田震这样的声腔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是经过一番彻悟才脱胎换骨的。

我也是过了很多很多年之后才得知,田震最早唱歌的声腔及方法与她的本名一样大大出乎人的意料(对不起,这个本名太有冲击力了,打死你我也不会说的,哈哈),在成为后来人们所熟知的震式唱腔之前,田震在歌坛最早出发的唱法也是紧跟着当时的时代潮流走了。譬如1984年她的第一张个人专辑《美丽的海湾》,从第一首歌《津轻海峡在风雪中》开始,就飘荡着一股浓浓的东瀛演歌气息,而1984年也正是日本电视剧《血疑》、《排球女将》、《阿信》等风靡全国的年份,而这首歌也正是翻唱自日本殿堂级演歌手石川小百合的同名作品,这张专辑里另外几首日本作品《北国之春》和《襟裳岬》等,田震的演歌唱腔几可乱真;

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在这张专辑以及同年底推出的第二张专辑《无名的小花》中,田震还翻唱了部分邓丽君的代表作品,模仿的也可谓惟妙惟肖,然后就是一些各地民歌的翻唱,基本上都是走的甜美路线。

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这两张专辑让田震在当年的扒带圈也打出了一些名声,1985年,田震加入了走穴大军,跟着哈尔滨的一个歌舞团四处走穴演出,并在演出过程中结识了内地流行音乐的领路人侯德健及其组建的“花果山”乐队(中国第一支电声乐队,成员包括后来成了那英的前老板的赛特文化创始人王彦军,写了《让世界充满爱》的郭峰和写了蔡国庆的《365个祝福》、刘斌的《咱当兵的人》以及麻麻的《珠穆朗玛》的臧云飞),应该是受了他们的影响,这一年底,田震推出的第三个个人专辑《蒙尼卡》虽然仍是一张港台歌曲翻唱专辑,此时的田震已经开始抛弃甜美或哀怨的热门唱腔,逐步在找属于自己的个性声音,明显的变化就是她的声音还是变得刚硬起来了。

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田震演唱生涯标志性的转变来自于1986年的《最后的时刻》。这也是第一首具有田震意义的代表作。

这首歌里,田震完全放弃了从前扒带时期刻意模仿他人的甜美小嗓,改用自己的本色大嗓来唱,增强了声音的强度与刚性,让她的演唱风格显得果敢而大气,有一种女歌手中少见的浑不吝的英武气概,因此也形成了内地早期摇滚女声的经典模样,且田震在咬字上独特的顿挫感也为她的演唱增添了一种别样的韵味,这样的声腔即使在后来的西北风千人一曲的大潮中也是独树一帜的,也难怪田震能在两年之内不参加青歌赛不上春晚也能迅速晋升至内地歌坛前沿的位置。田震自己对这首歌也是特别看重,在后来的一个采访中,记者问她在唱过无数的歌后,是否曾对哪一首歌情有独钟,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后的时刻》,称这首歌结束了她歌唱生活的一个时代,展开了另一个全新的田震。

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这首歌出自于1987年由东方歌舞团录音公司录制出版的合辑《无名高地(第一集)中国红歌星金曲选》当中,这张合辑在是在内地的摇滚圈还是流行圈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对于摇滚歌迷来讲,这一张当中收录有崔健的《最后一枪》、王迪的《冲击波》和田震的《最后的时刻》,这都是内地早期摇滚的先锋代表作品;而对于流行圈来讲,这是一张在当年扒带风万千的大环境下,少有的内地原创作品占了一半比重的合辑。从专辑的封面也可以看出,幕后人员也都是日后内地原创时代的生力军,总监制和编辑是前面提过的王彦军,编曲则有臧云飞、崔健、王迪和苏月(从这张专辑后来被和谐掉的第十首歌来判断应该就是这首歌的作曲苏越),而录音则是赵平和董兴东。

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这位董兴东,即是《最后的时刻》的作曲。这首由他作曲,陈哲作词的歌曲,也是内地流行歌坛最早出现的优秀原创作品之一。陈哲也是《让世界充满爱》、《黄土高坡》、《血染的风采》、《同一首歌》等歌曲的作词人,是内地乐坛堪称开山鼻祖级的大师了,相比于陈哲,董兴东的名字显然低调了很多,但在扒带时期,他是最早致力于内地原创流行乐创作的前辈之一,我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段关于他的评价:“在那个翻唱盛行的内地流行音乐时代,真正在作曲上值得写入历史的音乐家凤毛麟角,您是其中之一”,他在歌坛的意义和影响,就可见一斑了。

在为田震写下《最后的时刻》的同时,董兴东和陈哲还为田震写下了另一首很特别的作品,这就是激起了心潮澎湃一口气写下这么多文字的这首《好像忘记了》。只是它发表的时间略晚于《最后的时刻》。


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说到它特别,是在于这首歌相对于田震赖以成为后来的田震的那些攻气十足的作品,又显得格外不同。当然此时田震的发声方式已经彻底扭转成后来我们熟悉的模样了,但这首歌,她以一种轻声细述的方式,唱的格外的清淡从容,温煦中带着一丝眷恋的浅伤,陈哲的歌词亦写得十分文艺,“许多事情,过去以后就遗忘,像童年的儿歌,偶尔哼哼却不会唱”、“那许多许多眼泪,那许多许多欢笑,像我们的小衣服,不知失落在,失落在什么地方”,“回忆起,熟悉的街上,梦一般的月光,这一切,都没有忘”,画面感十足,很有那个时代朦胧诗的气息,由点及面,把抽象的情感具化在简单的细节比拟中,落笔克制,却让人听出无限遐思,尤其最后那句“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像一副简笔画,田震的声音也在此时恰到好处的戛然而止,看似轻描淡写寥寥一笔收住,而留白的音韵,让人回味无穷,追忆至今。

如今想来,这首歌也算得是内地歌坛最早的文艺气质作品了,只是这样清淡的东西,在那个全民嘶吼的歌唱年代,自然是显得有些无力的格格不入了,在这样一张合辑里惊鸿一现,但被一股西北风吹得它不知去向了。

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但这首歌的魔力就在于那句“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流行歌坛本就是个靠不断的更新换代推动着不断向前发展的行业,加之西北风时代之后,田震也确实沉寂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别说这首歌了,就连田震本人在接下来的七八年中都处于一个被人“好像忘记了”的状态。只是它时不时地就会在听过它的人的脑海里偶然浮现,让人追思联翩却又无从捕捉,一旦能抓到一点影子,就会欣喜若狂。90年代初期,著名的音乐人黄燎原曾在北京西单逛街时,偶然听到西单商场里的广播里竟然在播这首歌,于是留下了“西单商场真有品味”的感叹。2004年,我转行当了记者,有一次做一个音乐专题时,用了这首歌的歌词作引子,交稿后,我的主编老六(张立宪)连连大叫了六遍:“你竟然知道这首歌!”并且还未歌词中的几处细节跟我辩论了很久,而也是从那个专题开始,原本认为我除了戏剧便啥都不会做了的老六,开始放心地把音乐报导这一部分都交给了我。

但这首歌的偏绝之处就在于,你虽然在脑海里留存着关于它的记忆,但就是再苦苦寻觅也难以再找到它的任何音频实物,无论是磁带还是CD,都很难找五,2004年前后,在mp3格式开始兴起的年代,我在新浪、西祠、天涯等各个音乐论坛都发过求助贴,最后才好不容易有一个网友给我发来了他自己制作音频文件,但不知为为何,一首仅三分钟的歌曲,竟然还只得拆分个五个文件才行。饶是如此,那也是在那些年里我唯一还能再听到这首歌的方式了。后来跟我当过一段时间同事的三表哥王小峰得知我有这首歌的音频文件,连忙跟我说,赶紧发给我,哪怕他知道也只是个一分为五的音频文件。

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最后的努力破灭在2005年我采访田震时。采访刚开始我就先问了田大姐:“有您的一首歌,我一直找不到了,不知您那儿还有没有,就是《好像忘记了》。”大姐一听此话,原本坐着的她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一拍腿说:“唉哟,卢呀,你还记得这首歌!”然后一只脚踏在椅子上,眼睛一眯,就给我清唱了起来:“许多事情,过去以后就遗忘”,然后叹了叹气,半天不说话,一副沉浸在回味中的样子,最后不无遗憾地跟我说:“哎呦,太难忘了,这首歌,就是我自己也找不到了,太久远的事情了,竟没想到你还记得。”

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后来不甘心的我,隔一段时间就会上网搜一下,仍是始终都找不到任何音频。这些年田震因为身体的原因一直在澳洲休养,去年年初推出新歌《胜梅桥》时还通过作曲杨海潮联系过我,但也很少公开抛头露面,

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只是没想到今年湖南卫视的春晚上竟然邀请到了她出山并和毛阿敏联袂献演,当时正在泰国休假的我虽然没法看到直播,仍是激动不已,当时在泰国的大街上,就又情不自禁哼了一句“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直到这次疫情其间,大家都闷在家里不能出门,百无聊赖时,我无意中又想起了这首歌,抱着再试一试的心理,这次一搜,咦,竟然有了!尽管是莫名其妙地收录在《让世界充满爱》的合辑当中,但,只要能听到,管它是收在哪里的呀!

这一激动,我就又搂不住了,咣叽咣叽地又写下了这么多或许根本就不会有人看的废话。这首好歹三十多年我终于还又找到了,但同样收录在这张专辑里的胡月的那首《祖先》,我也一直十分想到找,另外还有一首韦唯在卡通100时唱过的《云儿的故事》,我也是问过韦唯本人,她也一样完全没有任何留存了,,,,,还有许多许多,寻找遗珠的道路,永无止境啊。

寻找了30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田震:好像忘记了,却都没有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